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763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最近一两个月西北的话题都很火,吸引了很多旅游博主来打卡。”

  “嘉禾酒店的位置很好,有专业摄影师,拍摄了祁连山日出日落的照片,发到了网上,然后又带火了酒店,这段时间酒店每天都是爆满。”

  “这一个多月,平均每天的营收额达到了二十多万元,明年可以直接评星了。”

  嘉禾酒店才开业没多久,能达到这个效果,让很多人都倍感意外。

  如果全年日均营业额能保持这个数据,已经够评五星级酒店的标准,一年的营业额也将近9000万。

  但想保持很难。

  郭阳笑道:“既然有这个潜力,就继续提升酒店的服务和设施,现在看来,几年内,这片戈壁回本在望!”

  改造这片戈壁总共投了约30亿。

  现在棘小白饮料每年就能稳定有七八亿利润,还有诸如蜂蜜、红麻茶等高附加值产品。

  现在又多了酒店餐饮。

  算下来,可能再过几年,就能收回改造戈壁和投资酒店的成本。

  大约十年的回本周期。

  但这原本是荒芜的戈壁,能改造出来就已是很大的成绩,更何况是能盈利的项目。

  这已经是一个标杆性的项目!

  伴随的人都附和着称赞。

  郭阳也心情愉悦,站在大门前又回头看了看,刚好看到了屋顶农场高处林可青的身影。

  她正在挥手。

  郭阳也微微颔首,随后进了大门。

  到办公室后,祁子文主动跑起了茶,郭阳则坐在椅子上,“这两天庞巴迪有人在用吗?”

  “没有,停嘉峪关机场的。”

  “行,这段时间先别外出,我找人来检修一下。”

  “哪有问题吗?”祁子文将一杯茶放在了郭阳身前,“要不要通知厂家?”

  郭阳沉吟道:“不用,就简单检查下,可能有些设备需要做些调整。”

  祁子文也不疑有他。

  等其出去后,郭阳又联系了关程和莫从伟,让其派一支工程团队过来。

  其实这也主要起个掩人耳目的作用,主要是给为了给糊弄机组找个理由。

第464章 蚯蚓粪引起的关注

  有一段时间没来酒泉总部,莫从伟只感觉这里的变化好大。

  从飞机上俯瞰,枝繁叶茂的沙棘和红麻林点缀了城市戈壁。

  美轮美奂,游人如织。

  直到见到老板时,他才从沉醉中回过神来,并谈起了戈壁改造的壮举,这果然切中了老板的痛点,让其开怀大笑。

  没人不喜欢拍马屁。

  郭阳也不能免俗,对他来说,改造环境带来的成就感更甚。

  当初可是有不少人认为嘉禾在做傻事。

  现如今的结果,肯定让不少等着看戏的人失望,也让更多人震撼。

  寒暄了一阵,才说回正事。

  莫从伟听了郭阳的述求后,迟疑道:“团队里没人接触过公务机,可能不好下手,甚至有可能完全摸不到门槛。”

  “先试试看,实在不行,检查一下机上程序有没有留后门什么的。”

  郭阳想了想,又拿出一本资料书,这是他最近利用种子商店解析出来的资料。

  当然,这只是很小一部分。

  “这有本资料,我给你们半个月的时间,研究一下,然后检修。”

  这也是障人耳目的措施。

  实际的改造还是会利用种子商店的强化功能,对飞机整体进行优化。

  莫从伟接过这本资料书,还不知道其隐含的价值。

  “另外,无人机的研发怎么样了?”

  “一切顺利,现在成本已经彻底降下来了。”

  莫从伟依然是那么黑,仿佛白不回去了似的,也许和他经常跑现场有关。

  至于另一位大疆的汪涛,更多的是向管理方向进行了转型。

  这一位是加班狂人,原时空的大疆也是出了名的卷,一般人干三四年时间,身体就垮了,说是带着棺材板上班也不为过。

  员工入职的时候都想着只要钱给够干啥,等天天卷到死的时候发现钱还是慢慢挣为好。

  如今的大疆虽然归属嘉禾,但还有近一半股份在汪涛手里。

  日趋演变之下,大疆也快形成了默认的加班文化。

  在这种压力之下,丰凯的植保无人机部门,也开启了内卷。

  如果没有挂,内卷也许是保持竞争优势最好的办法。

  此外,这一世的大疆和前世还有一点不同,股东更少,除了嘉禾外,就没有其它资本参与过融资。

  而且,丰凯掌握的植保无人机技术,一直是领先大疆的。

  想了好一会儿,莫从伟连着喝了三杯茶后,郭阳才说道:“我想让丰凯对无人机做些军事上的研发。”

  “咳咳……”

  莫从伟被茶水呛住了,眼神里藏不住的惊讶,卧艹,这是想卖军火吗!

  “技术上应该不难吧?”

  莫从伟缓了一会儿,说:“难是不难,就是……”

  “不在国内改装。”郭阳沉吟道:“但可能要生产一批便于改装的出口到非洲,从侦查分析,到对地面的精准打击,可能都需要考虑。”

  莫从伟轻蹙眉头,“以后可能会不会有国际风险。”

  郭阳以为他说的是制裁,“有些东西是避免不了的,先私下里研究一下吧。”

  想要在海外发展,尤其是保护在非洲的利益,一点点军事保护力量,郭阳认为还是需要的。

  至于以后被制裁,反正都会被制裁,不如一开始就放开手脚。

  把这个任务交给莫从伟,郭阳也放心,其性格更为内敛,没有汪涛那么强势。

  经营公司可能比不上汪涛,但是自己人,可靠,出身哈工大,技术上也没得说。

  莫从伟同意了下来。

  郭阳说:“那就这样,这半个月就先研究下庞巴迪,也不用急,下班时间可以带着人多去逛逛。”

  “好。”

  莫从伟走后,郭阳又问了问关程到哪里了,结果得知这厮还在疆省的地里做测试。

  算了,郭阳干脆让他先忙,暂时别回来了。

  反正他也不打算再在农机上投入自然能量。

  接下来几天,莫从伟带着团队啃起了资料,那股狠劲让郭阳侧目,仿佛看到了大厂的工作节奏有多快。

  他不忍心这样。

  毕竟只是做个样子。

  于是,周末两天,他强行让莫从伟等人休息,还安排了两辆车给他们,可以在周边自驾游玩。

  周五下班前,莫从伟一脸纠结的出现在了郭阳面前。

  “老板,资料有点啃不动,庞巴迪检修还一头雾水,这时候怎么能休息呢?现在就是要靠时间慢慢磨,总能磨出点东西来。”

  “兴许休息两天,换个脑子能更快进入状态呢!”

  郭阳笑眯眯的说道:“还是说,你们要我陪着,才肯出去休息?”

  “……”

  莫从伟就没见过这样的老板,不,听都没听说过,老板强制不让员工义务加班,这说出去谁信啊!

  当他把这个消息告知跟随而来的团队后,几对顶着黑眼圈的双眼有些懵懂。

  反应过来后,却爆发了一阵欢呼。

  “周末打球去吧,一直想去集团的篮球馆打球,都没有机会。”

  “打球有什么意思,当然是去自驾游,大漠、戈壁、草原……这在鹏城哪能见到!”

  “就是,回鹏城也能打球。”

  “你认为回去了,有时间让我们打球吗?”

  “一天打球,一天自驾呗。”

  周末两天,一群人玩嗨了,乃至于上班后出现了节后综合症,兴奋劲还没过,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

  一群人长期都窝在机舱里。

  郭阳也忙了起来,处理一些决策性工作。

  至于日常事务,他慢慢的将琐事转移给祁子文处理,其它时间,都用在日常的调研上。

  主要也是在河西走廊一带打转。

  制种、种植、果蔬……在调研过程中,他发现各大基地的土壤,在日积月累之下,愈发肥沃疏松。

  就连嘉禾以外的土地,也在逐渐好转,盐碱地等低产田变得少见。

  其中很大一部分功劳要归功于休耕轮作,轮作苜蓿等绿肥肥了土,休耕节约了水,让一切都向好。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