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郭阳挑了挑眉,“确信?”
“陈燕秋陈总传回来的消息。”祁子文沉吟道:“是从浙省一带发出的货。”
“那应该是真的无疑了。”
事情一下子就说得通了,郭阳有些恍然,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突然。
CBP就是美利坚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进出口货物都要受到他们的艰难。
“扣押的原因也不知道,CBP没发公告,国内知道这事的人应该也不多。”
其实,祁子文很想问问老板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因为连陈燕秋也是现查的,但现在问明显不合时宜。
“可能是还没有想到理由。”
郭阳冷声道:“但老美的棉花利益群体无疑已经受到了疆棉的冲击。”
祁子文讶然,“根本原因是疆省棉花?”
“大概是吧。”
郭阳站起了身,端着茶杯在办公室里踱步。
他知道原时空美西方媒体抹黑疆棉,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但选择抹黑打压的两个载体也很耐人寻味。
一个是疆棉,一个是番茄。
这两个都是疆省优质农产品的代表。
同时也是美利坚优质农产品的代表,因为两者的产区都处于同一纬度,棉花和番茄都处于黄金产区。
所以疆棉和番茄成为了打压对象。
这一次政治因素同样存在,东tu组织才平息没两年,美利坚农业也肉眼可见的在衰退。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速度可能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快。
看着还带着困惑的祁子文,郭阳沉吟道:“虽然CBP还没发公告,但应该是针对疆棉的。
疆棉这些年的品质越来越好,价格也有优势,相反,美利坚的棉花是在走下坡路。
并且,过往老美仗着强大的农业生产能力,对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不严。
现在,疆棉来了。”
祁子文有点不相信:“不会吧,只是扣押了一批货而已,何况我们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
“……”
郭阳好不容易酝酿的情绪被破坏的一干二净。
但他坚持认为这有很大可能。
后世贸易战前,国内也要从美利坚进口大量的农产品,但对方依然打了。
而这一世,国内不仅玉米反向抢出口市场,连大豆也实现了自给。
这给本就多灾多难的美利坚农业市场又补了一刀。
现如今,疆棉早就完成了收割,也差不多正好是皮棉出口的时机。
疆棉真可能在美利坚搅风搅雨。
嘉禾貌似也有棉花出口……
第448章 美棉的窘境
“兰伯特的农场倒闭了,我也失业了。”
破败不堪的成片民居,坑坑洼洼的道路,一群无所事事的黑人在街边游逛。
在远处的农田里,大片尚未收获的豆谷被冬日的大雪覆盖。
显然,农场主放弃了收获。
乍一听闻兰伯特农场倒闭的消息,几个中老年黑人都发出了浓重的叹息。
“连兰伯特也撑不下去了吗?”
在格林维尔,兰伯特农场绝对属于超大型农场,历史悠久,整个农场的面积超过上万英亩。
从种植、运输、到加工和销售,兰伯特农场承担了数十个农场工人的就业。
它这一倒闭,意味着格林维尔将更加的萧条。
才失业的塔布维尔叹道:“兰伯特一家搬走了,抛弃了农场的资产。”
“格林维尔没希望了。”
“是整个密西西比河三角洲都没希望了,路易斯安那州和亚拉巴马也衰败了,走吧,你们还年轻,还可以去大城市闯荡。”
塔布维尔今年61岁,曾在海军陆战队服役17年,辗转得克萨斯、南韩、德国等地。
退役后,在家乡格林维尔的兰伯特农场找到了一份开农机的工作。
一连十几年。
然而,强如兰伯特农场最终也倒下了。
格林维尔,是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城市。
曾经也因为发达的河流航运业而繁荣过,不过如今的这里就是一个破败的城市。
密西西比州也是全美最穷的州。
但在南北战争爆发之前,由于繁荣兴盛的种植园经济,密西西比州是全美最富有的5个州之一。
然而,从四五十年代开始,农业机械化运动让这一地区陷入了困境。
以前一个种植园需要两百人工作,现在只需要两三个人,许多农民一夜之间失去工作。
年轻人开始离去,城市开始衰落。
但三角洲的白人农场主们却受益于农业机械化,变得更加富有,他们在农场里建高大漂亮的庄园。
在黑人比例高达80%的地区,建起了白人学生占比98%以上的私立学校。
一切就仿佛是两个世界,贫富差距越发巨大。
但就是如此富有的农场主们,也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大量的破产倒闭。
塔布维尔已经老了,他不想再离开。
“该死的红火蚁!该死的杂草!”
另一个黑人鲍文·迪恩问道:“农场里的大豆长得不错啊,怎么就不要呢?”
塔布维尔摇头道:“卖不出去,这两年兰伯特为了为大豆寻找安放地,已经快疯了,不然也不会让大豆被大雪覆盖,因为密西西比的大部分谷仓都爆仓了。
包括阿肯色、亚拉巴马等多个州的谷仓都爆仓了。”
鲍文·迪恩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白人农场主倒霉破产固然让他暗喜,但也意味着黑人更不好找工作。
靠每个月从政府领取的失业救济金,交完房租只能勉强度日。
塔布维尔和迪恩回到了自己的小屋,躺在床上开始喝酒,慢慢的两眼发直,进入半醉状态。
虽然目前穷困潦倒,但他们当年也曾意气风发。
在格林维尔历史博物馆的墙上,挂满了此地学校毕业生的照片,其中就有塔布维尔和迪恩的照片。
白人农场主兰伯特也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州首府杰克逊市。
说是首府,但也仅有市政大楼和赌场酒店寥寥数栋高楼能证明这里是一个‘大城市’。
兰伯特办完了所有清算手续,带着家人离开了三角洲地区。
种地?
不仅农场被红火蚁破坏的千疮百孔,种出来的产品一年比一年卖不出去。
这样的农场,狗都不种!
…
美利坚棉花公司成立于1972年,总部就设在格林维尔。
密西西比州也是全美四大棉花生产区域中南棉区的核心区。
除此之外,三角洲地带的路易斯安那、阿肯色、密苏里和田纳西州也是中南棉区的组成部分。
这一地区的棉花主要供应美利坚内部消费,也是全美重要的纺织产业区域。
然而,如今的中南棉区,不仅本土的纺织工业摇摇欲坠,现在就连棉花销售也成了大问题。
“棉花太多了,根本收购不过来,我很抱歉,尼尔,我帮不了你。”
棉花公司的采购经理科尔·维金斯疲惫而又匆忙的挂断了又一个电话。
这才望向沙发对面的一个五六十岁的白人,大腹便便,却生的高大,两鬓有些斑白。
这是棉花公司的总经理贝林·韦尔斯。
维金斯说:“今天的第五个了。”
“我也没办法,棉花太多了。”韦尔斯叹道:“以往中南部棉区除了棉花,还有大量的大豆和玉米,现在都一窝蜂的来种棉花,早就爆仓了。”
“为什么要都跑来种棉花啊!”
“因为华夏人不进口大豆和玉米了,甚至还抢走了部分大豆和玉米出口市场,于是只能种棉花。”
维金斯问:“棉花出口呢?”
“呵呵,西部棉花的人自顾不暇呢。”
韦尔斯望着窗外,一片萧索,在格伦维尔,即使一场像样的游行示威也组织不起来。
首府杰克逊市也不行。
农场主们只能去华盛顿,去孟菲斯,去芝加哥等等大城市,才能组织起像样的队伍。
“我最担心这个城市会就此沉沦,因为这个小地方提不起政客们的任何兴趣。”
…
华盛顿,美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