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685章

作者:野生的冰糖葫芦

  布雷特·比吉曼头疼的揉了揉脑门,说:“等不及了啊!

  过去两年时间里,玉米种子、农达除草剂市场份额都在快速下降。

  如今,杜邦和陶氏又要联合在一起,坐以待毙就是慢性死亡。”

  以往,农场主对付杂草最青睐的是打除草剂,尤其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种子和农达的组合。

  但铁蒺藜几乎对所有市面上的除草剂免疫。

  转基因大豆种子反而成了劣势。

  再加上舆论的抵制,孟山都可谓是举步维艰。

  “总裁,那要如何是好?”

  “孟山都也需要强援!”布雷特·比吉曼沉吟道:“如果有化学药剂能对付铁蒺藜,必须出自孟山都之手。”

  很快。

  又一则轰动的消息爆出:孟山都计划用400亿美元收购瑞士先正达!

  孟山都是全世界最大的转基因作物种子供应商,巅峰市值超过700亿美元。

  1980年就投资10亿美元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1986年研发出世界第一个转基因牵牛花。

  1994年研发出转基因大豆捆绑草甘膦获得美农业部批准,并在此后转基因作物的研发方面一路领先。

  从种子业务来看,孟山都种子销售额高于排名二三位的杜邦与先正达的总和,是第四的拜耳的6倍多。

  然而,孟山都风光不再。

  在转基因商业化过程中受到全世界消费者抵制。

  美利坚的蒺藜、红火蚁、菟丝子等入侵作物的变异,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了转基因作物和农药的使用上。

  孟山都早已超越了其公司名字本身,成为全球声势浩大的反转基因共指目标!

  这两三年,孟山都一直在低调行事。

  偶尔有关孟山都的新闻,也是其在针对铁蒺藜、红火蚁研究上有了最新进展,但也未能诞生一种完美产品。

  陡然间,孟山都却爆出了想收购先正达的计划!

  更令人惊讶的是,在孟山都公布计划之后,美利坚对其并没有多少指责之声。

  农场主们更是再次高呼,“这是我们想要的变革!”

  如果真能有克制铁蒺藜的化学制剂,很多人都认为第一个产品会出自孟山都之手。

  孟山都是世界上最有创新力的生物科技公司之一。

  其收购目标先正达,市值300多亿美元,同样是全球四大转基因作物生产商之一,在生物技术方面拥有强大实力。

  孟山都一旦吸纳完先正达拥有的技术,也许就弥补上了最后一口气。

  美利坚农场主高呼宣告,而其它国家和竞争企业则感到惊恐,一场农化行业的惊天变局正在演变。

  消息传回国内,同样引起了轩然大波。

  从国内开放种业和农化市场后,外资的身影就频繁在国内现身。

  孟山都的农达,拜耳的锐劲特,杜邦的康宽,先正达的适乐时和福戈,陶氏益农的高效盖草能……早已成为华夏数亿农户、农药行业人员耳熟能详的名字。

  而如今,这些巨头们要联合在一起了。

  悲观之声不绝于耳。

  “六大巨头每一个的体量都不输中化,更别提那些普通的民企了。”

  “早点投降吧,还能体面点。”

  “只有这样的公司,才能真正解决红火蚁入侵得问题,国内的专家教授们好好学,好好看吧!”

  冷嘲热讽的声音普遍存在,大多数民众即使想反击,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普通人对农化行业大多不了解。

  农资人员和农药公司也仿佛沉寂了一般,鲜有人出来回应。

  于是暗讽的声音越来越大。

  直到魔都农药研究所的张斌教授,在蔚来微博上一语道出了华夏农药企业所处的江湖地位。

  “华夏农药企业做得再好,目前也不过是给外国公司打工。”

  这条微博一出,当即就在蔚来微博上引来了众多的评论和关注。

  “张教授,你发的这条微博是什么意思?”

  “代工厂吗?”

  “卧艹,这么惨的吗?”

  “叫兽,详细说说啊。”

  “管杀不管埋是吧?”

  评论区的楼很快就叠了起来,在杜邦和陶氏,孟山都和先正达宣布合并的情况下,这条微博的热度不断攀升。

  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就飞快登上了话题热榜,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多了微博。

  有人兴奋了。

  “哈哈哈,我就说嘛,国内这个环境,根本就不可能有产品创新,只能吃别人剩下的。”

  “国内的红火蚁控制绝对是造假了,要不然就是地方部门铺张浪费,搞人海式战术……”

  有人怒而喷之,

  “跪着就很爽吗,孙子!”

  “这种人在战争年代绝逼是汉奸!”

  “呵呵呵,人家教授的意思很明显了,国内的农药企业就是代工厂,国外的六大公司才掌握着核心技术!”

  两帮人在评论区骂了起来,也有很多人在请教授做更多的解读,但迟迟没有回应。

  直到当天半夜,张斌教授才在该条微博写下了第一条回复。

  “我们是国外公司的长期合同工。”

  这一下,有些人彻底的睡不着觉了,不断的在网络上宣扬着‘迟早要完’‘早点投降’等等言论。

  恐惧之声更甚。

  有媒体去采访国内的知名农化企业,得到的尽皆是‘不容乐观’、‘利润微博’、‘生存九一不易,何谈产品创新’等等言论。

  很多人都意识到事情在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各路媒体也尽皆在推波助澜。

  不断有人呼吁有关部门出来澄清一下谣言。

  在千呼万唤之下,华夏农药工业协会在蔚来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年华夏农药销售百强企业榜单。

  排名第一的浙省新安化工年销售额18.73亿元,第一百名的销售额是1.7亿元。

  前一百名加起来496.97亿元,全行业销售额是1589.6亿元。

  “靠,就一张图片,其它内容全靠猜?”

  “笑死了,先正达去年一年的农药销售额是88.41亿美元,国内前一百名加起来才约77.6亿美元,这怎么打?”

  “前100强加起来的市占率才31.26%,国内的小农药公司活力很旺盛嘛,也怪不得污染那么严重!”

  “也难怪都不出来发声哦,面对六大农药公司,估计都吓傻了吧!”

  百强名单一出,让国内各界基本看清了国内农化企业的虚实。

  名单上的企业,也被媒体记者们盯上了,上门采访的人络绎不绝。

  而随着了解的加深,人们才能理解到张斌教授在蔚来微博上发的那两条言论的内涵。

  “国内农药年产量230万吨,出口120万吨,出口以后,国外的大公司进行二次精深加工,制成高端的,我们做不出来的产品,在全球赚取超额利润。”

  “仅先正达一家在国内就有超过50家供货商。”

  “浙省新安化工之所以能做到国内第一,全靠和拜耳、孟山都、巴斯夫、先正达、澳洲新农等大公司有密切关系,长期合同工名不虚传。”

  “行业平均利润率仅6%,国内企业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赚取的却是微薄的代工费。”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只有20多个,长期生产仿制药,或者非专利产品……”

  在嘉禾的总部办公室里,因两起农化行业超级大并购来拜访的秦立军,得闻这些行业信息后,怔怔出神了许久,才喃喃道:“为什么不搞研发?”

  郭阳笑道:“全王的研发投入一直是国内最高的,刚开始的前几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比例甚至超过了100%。”

  秦立军恍惚了神,“别的企业只有1%?”

  “做得好的大企业才有1%。”郭阳沉吟道:“有个企业老板说得很准确,生存就已不易,何谈产品创新?

  事实上,国内代工的竞争力也在下降,印度在某些方面已超过了国内。”

  秦立军说道:“这样看来,国内农化行业的情况不太妙啊!”

  郭阳笑了笑,道:“再差还能比现在差吗?杜邦和陶氏合并,孟山都计划收购先正达,其实更多是迫于无奈。”

  秦立军说:“哦,郭总不看好这两起并购?”

  郭阳笑着点了点头,其实他心情不错。

  留在印度的程迪已通过库马尔的引荐,和孟买大学农业科学院达成了研发合作。

  农化行业的这两起并购也不出他所预料,早做好了心里准备。

  “对付生物入侵只是并购的一个由头,更重要的内核逻辑是企业运营出了问题。”

  郭阳分析道:“战略,转型,规模,这就是陶氏杜邦合并的内核,目的是着眼于效率和成本,是传统的并购,仍属于“抱团取暖”,缺乏创新思维。

  想靠陶氏杜邦解决老美面临的农业困境,无异于痴人说梦。

  美利坚本土最有希望解决问题的是孟山都。”

  秦立军没想过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案,“孟山都和先正达合并,两大转基因集团联手,确实更难缠啊!”

  郭阳哈哈笑道:“先正达不一定会同意孟山都的收购。”

  “嗯?”秦立军讶然。

上一篇:我的99次完美狩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