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701章

作者:张九文

  言至此处,薛仁贵也走入大营中,行礼道:“大将军,正是削弱大食兵力的好时机,末将请命,前去协助王玄策。”

  梁建方坐下来,闭着眼几次深呼吸,言道:“老夫本想早点结束战事,让将士们早点回家,不想横生枝节。”

  裴行俭道:“大将军,有些敌人不将他们扫灭,他们只会觉得唐人好欺负。”

  梁建方重新睁开眼,目光多了几分锐利,道:“老夫只能给你们三万兵马。”

  慕容顺道:“大将军,外臣还有五万兵马。”

  加起来也有八万兵马,倒是心中踏实了许多,裴行俭反问道:“你的大军何在?”

  慕容顺不可能带着五万大军到处跑,他笑着道:“外臣的大军就在瓦罕走廊的尽头,当年玄奘也是从那里进入的天竺。”

  薛仁贵接过梁建方递来的将令快步离开。

  大营内,各路大军都在为再一次出征做准备,本来太子也想跟着去天竺,但被娄师德的劝谏拦住了。

  於菟只好作罢,娄师德还带来父皇的旨意,等葱岭战事结束之后他就要回长安。

  梁建方听闻这等消息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下了,太子在自己的大军中,他梁建方总感觉脑袋挂在了裤腰带上。

  现在太子要走了,太子亲卫也要跟着离开,就不用再看到程处默那小子的臭脸,梁建方心里别提有多痛快了。

  鼓声在大营中响起,三万大军已整军完备,因要千里奔袭,这支大军多是骑兵。

  茹来杰道:“裴将军,薛将军我们又要一起打仗了。”

  薛仁贵记得这个老人家,当年与大食人一战他与王玄策是一起的,道:“我记得你!”

  茹来杰又道:“钦陵可还好?”

  裴行俭道:“他带着兵马北上了。”

  众人收拾了一番,大军不敢延误,整军一个时辰,便动身南下。

  阿姆河上游,这里是安国的北面,一支唐军正在爬着一座山,葱岭地界的绝大多数山都是光秃秃的,靠近阿姆河远离了冰川之后,总算是能在这里看到一些低矮的绿植。

  狄仁杰踩着坚硬的岩石爬上了一处山头,从这里就能看到远处的大片平原,平原的正中就是一座大城,这就是唐军接下来要攻打的安国。

  裴炎与李治也跟了上来。

  狄仁杰回头看了眼,问道:“纪王呢?”

  李治摆手道:“他累坏了,在山下坐着休息,不用管他。”

  狄仁杰又是向身后的山下看去,见到了纪王满头汗水,正在爬着,他身上穿着厚重的甲胄。

  有时候为了应付长时间的行军,军中的老兵不会长时间穿着甲胄,更多时候只是穿着轻便的皮甲,就连兵器也不是带在身上的,而是随着辎重一起运送。

  只有要对敌时,众人才会穿戴好装备冲锋陷阵。

  纪王是个很惜命的人,他一直穿着甲胄,走路时哐当作响。

  等他吃力地爬上山头,还扶正了自己的头盔,乱糟糟的脸上带着汗水,抱怨道:“这汗真是越擦越多。”

  随后,李慎也看向远处的景色,低声道:“那些人是安国的胡人?”

  狄仁杰摇头道:“不是,他们不是胡人。”

  裴炎也低声道:“他们是大食人。”

  李慎疑惑道:“不对呀,没听说安国已落入大食之手。”

  李治道:“总归是要攻打的,不管是什么人。”

  再仔细一看,有几队大食人正在一处下坡集结,裴炎盘算着时辰,连忙道:“不好!他们是在设伏兵。”

  狄仁杰道:“敢埋伏我们的大军,我们先将他们的伏兵拔了!”

  裴炎点头道:“好!”

  四人筹谋了一番,等着天色入夜。

  这支五百人的唐军是提前来蹲守,就是为了接应后方正在赶来的大军。

  平时,葱岭的月光很明亮,今夜阴云密布,干燥了许久的葱岭就要下雨了。

  夜色中,在通往安国要道的一处低坡。

  此刻,这里哀嚎声四起。

  还有大食人想要爬上坡,手中提着马刀的大食人回头看去,还心有余悸,但他再一看,眼前不知何时,眼前突然横着一杆冒着寒光的马槊。

  马槊是唐军特有的兵器,大食人早有听闻。

  裴炎面无表情地提着马槊,往前一桶刺入这个大食人下腹,而后随着战马往前冲,他握着马槊的尾部又将其收回,带着一片血花,冲向了下一个敌人。

  大雨随风而下,硕大的水珠砸在脸上竟还有些生疼,这是躺在地上那奄奄一息的大食人的感受,临死前的他就这么仰头望着夜空,他从未觉得雨水落在身上这么疼,直到雨水落在眼中,口中,冰凉的雨水从脖子流向咽喉,直到视野都看不清了,感觉也消失了。

  这里的杀戮持续了半刻时辰,李慎数了一番,确认了人数,这支伏兵的人数并不多,只有百余人,可他们准备的火油倒是不少。

  李治策马赶来,到了近前又道:“斥候来报,大军据此还有六十里。”

第五百二十五章 塞人骑兵

  下了雨之后,这里的道路很泥泞,后方大军距此还有六十里地,快马一天倒也是能到的,只不过大军行进不是单枪匹马,连着辎重一起运输,至少还要两天。

  众人将这里收拾了一番,将尸体就地掩埋之后,就离开了这里。

  在冬季时,帕米尔高原一天只有两个时辰是天亮的,余下的十个时辰都是黑夜。

  到了现在的夏季,帕米尔高原的夜晚又十分短暂。

  离开这里之后,李治与狄仁杰一行人在葱岭度过了昼夜最快的一天,在温暖的夏天,这个夜晚好像只有一个时辰就结束了,恍惚间天又亮了。

  还来不及休息,夜晚短暂得令人猝不及防。

  一行人绕过安国继续北上,为避免被人追击一路上不断派出斥候,交替查探。

  众人来到一处村落,这里有很多用碎石头垒成的屋子,胡人向导正在比划着说着胡人语。

  裴炎听了好会儿,这才听明白,翻译道:“他说这里是一群波斯人聚居的地方。”

  可这里哪还有人呀,这里的房屋都破破落落的,还有许多屋子都倒塌了。

  雨水落在这些破屋子上,在屋子间小道上还有不少积水。

  狄仁杰抬头看去,见到了几只黑色的鸟群飞掠而过,便蹙眉望着天空,神色上带着些许困惑。

  众人在这座村子前停下,裴炎先是派出一队人进入这片村子去查探,确认了没有危险,这才进入。

  只是进入村子之后,众人见到了一个场面,这个场面令人难以言语。

  这是一具具被绑在木头架子上的尸体,地上还有不少的木炭。

  狄仁杰脚踩着泥泞的地面,牵着马匹低声道:“应该是他们将这里的人绑在木头架子上,想要一把火将村子和人一起烧掉。”

  胡人向导那些已被风干的尸体跪拜,他嘴里说着这里发生的事。

  原来是大食与波斯在打仗时,就有很多波斯人逃到了葱岭地界,并且在这里定居为生。

  胡人向导接着讲述着,细雨还在下着。

  他的话语声也越来越大,似被眼前的景象激怒了,胡人向导语气尖锐地骂着大食人的恶行。

  在这里的都是手无寸铁的人,他们能够活在这里就很容易,可大食灭了波斯之后,不仅没有放过这些流亡的波斯人,甚至还追杀逃入葱岭的波斯人。

  这些波斯的遗民没有走远,被大食人找到之后就被杀了,并且还是以惨无人道的方式杀害。

  等雨水停歇之后,李慎就让人将这里的尸首收拾干净,也没心思在这里停留。

  临走前,李慎在这里找到了一块石碑,这块石碑上雕刻着浮雕,那是一个穿着波斯人战甲的人。

  裴炎用胡人语问胡人向导,“这石碑上的浮雕是什么?”

  胡人向导解释了一番。

  裴炎又翻译给众人道:“他说这是一位波斯的女将军。”

  李治来了兴致问道:“女将军?”

  裴炎又听胡人向导讲述了一段故事,翻译道:“他说这是波斯的阿普拉女将军,这位女将军的父亲战死了,这位女将军就代替了她的父亲,带着兵马出征与大食作战。”

  “征战多年,这位女将军很骁勇,可即便如此,波斯到了最后就剩下了一座城,阿普拉带着最后一支大军冲向了大食人,最后战死。”

  李治觉得这应该会是一个更加感人的故事,不该说得这么平淡。

  波斯的遗民想要祭拜这位女将军,可如今这里的人也都死了,没人祭拜她,只留下了这块嵌在人家墙体中的一块石碑。

  众人在村外简单的休息了一天,到了夜里便出动,开始截杀周边零散的大食人。

  先前那支伏兵被杀了之后,的确有不少大食人出来寻找唐军,他们可以通过尸体的伤口来判断,是唐军下的杀手。

  留不留踪迹不重要了,因为唐人的大军已经到了。

  从安西都护府来到这里的众人都被晒黑了几分,以前在大宛或者是在攻打东曹时,没见过大食人的踪迹。

  来到安国地界之后,越是靠近阿姆河大食人就越多,就越清楚大食人对待战俘的方式是多么残忍。

  狄仁杰与裴炎亲自去见梁建方大将军,讲述这些天的情况。

  梁建方对太子的照顾向来是大方的,军中的辎重车中,有几驾车放满了水果。

  於菟就坐在装满水果的车上,吃着葡萄。

  正是葱岭水果丰收的时节,这里的水果多到泛滥,吃都吃不完。

  这就导致从怛逻斯城与大宛送来的粮食根本没什么人吃。

  这些天,将士们都是吃着水果度日,偶尔会吃些牛羊肉。

  於菟望着远处的安国王城,好奇道:“皇叔,这大食人好对付吗?”

  李慎往嘴里放了一棵硕大的桑葚,道:“大食人与胡人没什么区别,杀起来都一样。”

  唐军与大食的打仗方式不同,唐军在对敌时会擂鼓。

  擂鼓声亢奋之时,正是唐军要进攻的时候。

  高侃与李孟尝各领一支大军开始了攻城。

  这一次,唐军的精锐直面攻城,安国的土城虽高,但唐军的攻势十分凶猛。

  须发已白了一半的高侃,他指挥大军,嗓门洪亮且雄厚,随着一声高喝,“放!”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