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231章

作者:张九文

  太子算不上健硕,身体却很匀称,尤其是开阔的肩膀。

  因长年练习箭术,肩膀的肌肉很结实,平日的身形也因长年锻炼箭术,板正笔直。

  李承乾披上一件单薄的外衣,舒展着四肢。

  宁儿点上驱虫的熏香,低声道:“这是皇后让人送来的,皇后还叮嘱殿下要早些休息。”

  李承乾微微颔首。

  宁儿向着太子殿下的背影稍稍行礼,退出寝殿关上门。

  太液池的别苑,李世民来到这里时,夜色已深了。

  太液池的水声传到了别苑的院内。

  长孙皇后喝着茶水,坐在烛台边正在缝补着衣裳。

  见是陛下回来了,低声道:“承乾也回去了?”

  李世民在妻子身边坐下,叹道:“今天承乾竟然问朕是不是要把军中的事交给他,这个不知轻重的小子,他以为他有多大的本事?”

  长孙皇后叹道:“你们父子又闹了?”

  李世民感慨道:“这孩子心思深。”

  长孙皇后低声道:“承乾让东阳学医也挺好的。”

  “朕没反对他。”

  “凌烟阁也修建好了,往后让承乾把宫里几座年久失修的宫殿也修一修。”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叹息一声。

  长孙皇后低声道:“怎么?是不是要臣妾与承乾说将骊山温泉宫也修一修?”

  李世民的神色多了几分苦恼,心中烦闷都在这茶水中了,有些无奈地低声道:“不用了,以免承乾联合御史台一起来劝谏朕。”

  长孙皇后无声笑了笑。

  夫妻间正说着话。

  “父皇,可以将皇兄的画像挂在凌烟阁吗?”

  忽听到女儿讲话,李世民回头看向丽质,不解道:“能够立画像在凌烟阁的都是功臣,你皇兄的画像挂在上面做什么?”

  李丽质不悦道:“女儿就知道,父皇就是小气。”

  “你皇兄才是小……”

  李世民刚说到一半,刚刚蓄起来的气势在一旁妻子的目光下顿时萎靡了。

  他低声道:“朕会考虑的。”

  “哼。”李丽质像是早就看穿了父皇的心思,扭头就离开了。

  等孩子走远了,李世民神色有些恼,“观音婢!你看看这些孩子,跟着承乾在东宫都惯成什么样了。”

  长孙皇后继续缝补着衣裳,道:“不论她们怎么样,也都是陛下的孩子。”

  渭北,这片地区山塬纵横,这种独特的地理特征也造就了渭北这片土地十分适合果农业的发展。

  此刻龙首渠边上,有一间库房。

  许敬宗与上官仪,还有郭骆驼三人坐在仓库前,看着一筐筐的葡萄送入了仓内。

  仓前放着一张桌子,许敬宗与上官仪拿着酒碗对饮。

  今晚,整个渭北各县的县民都会是彻夜难眠的。

  许敬宗将一颗葡萄放入口中细细品尝着,“不论怎么吃都觉得,关中葡萄更香甜。”

  上官仪抿了一口酒水道:“下官翻阅弘文馆卷宗时,发现西域葡萄在六月间就能成熟,就连棉花也是六月就能采摘了。”

  “我们关中的棉花……”正说着话,许敬宗回头看去,却不见在一旁的郭骆驼。

  平时郭兄就是寡言少语的,他忽然就不在身后了,

  许敬宗与上官仪一时间都没有注意到。

  在仓库前,还有乡民正在庆贺着这一次丰收。

  于郭骆驼来说这一次丰收很容易,但又觉得是理所当然了。

  只不过将泾阳葡萄种植坊市用在了渭北,郭骆驼与路过的几个乡民笑了笑。

  他们的笑容很真,这让郭骆驼的心情也好了许多。

  他走到一间小屋内,点亮这间屋内的油灯,眼前有一个木架子,木架子每一层都放着一个个苗圃,苗圃中是正在培育的幼苗。

  正观察着,郭骆驼注意到有个孩子也走了进来。

  他回头看去,问道:“你是谁家的孩子?”

  “家父狄知逊。”

  说话间,这孩子的眼睛在昏暗的屋中好似有反光。

  郭骆驼收回目光继续观察着幼苗,笑道:“原来是狄知逊的孩子。”

  狄仁杰抬头问道:“小子知道,你是郭寺卿,太子主持关中农事以来,司农司也就成了太子门下。”

  “本官不懂什么太子门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对本官来说便是这世上最满足的事。”

  狄仁杰好奇道:“这些幼苗是用来做什么的?”

  郭骆驼解释道:“渭北是丰收了,可单亩产量却比去年泾阳的产量低了三成。”

  “种田很难吗?”

  郭骆驼低声道:“种田啊,种田就是与四季赶时节,过了这个时节,关中就入秋了,入秋之后就会错过育苗的季节。”

  狄仁杰好奇道:“他们都说是丰收,都在庆贺,你却不高兴。”

  郭骆驼道:“关中的葡萄第一次有如此大的丰收,当然是要庆贺的,这与本官没有关系。”

  狄仁杰觉得外界的喜乐好似与这位郭伯伯没有关系。

  他坐在门槛上,又回头看了看郭伯伯,打了一个哈欠,也不知是什么时辰了,觉得好困。

  等爹爹走来,狄仁杰道:“今晚睡哪儿?”

  狄知逊后知后觉,他一拍脑门道:“为父忘了,一直忙着与许少尹庆贺。”

  狄仁杰勉强地笑了笑,觉得不出所料。

  郭骆驼擦了擦手,手拿着一盏油灯出来,护着火道:“在下在边上搭了一间小屋,你们父子若没地方睡,可以来老夫这里。”

第一百六十八章 愿为前锋

  狄知逊连忙作揖道:“不敢叨扰郭寺卿,其实在下早有安排。”

  郭骆驼道:“无妨,门就开着。”

  言罢,他就走回了一旁的小屋。

  一个月前,郭骆驼就在葡萄地边上搭了一间小屋,屋子是他自己动手搭建的,为的就是看着葡萄架子,每天观察,还要将一些虫害病的叶子藤蔓都砍去。

  狄仁杰跟着父亲走在乡间,一户户人家问了一遍,发现没人有空的地方收留他们父子一夜。

  说来自己席地而睡都可以,可仁杰还是个孩子,刚下过雨,地上湿气太重,他睡了会生病的。

  最后,狄家父子颓废地来到了郭寺卿盖在这边的小屋。

  郭骆驼倒是没说什么,三人挤在一张木板搭出来的床榻睡着。

  狄仁杰低声道:“爹,你不是说早有准备吗?”

  狄知逊闭着眼,呼吸沉重,似乎睡着了。

  狄仁杰又挪了挪自己的身子,尽量不挤在一起,他心想着爷爷叮嘱过的话,你爹不灵醒,仁杰可要灵醒一些。

  睡意袭来,狄仁杰也睡着了。

  渭北的村子间,有村民来回走动,人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期待是一种很宝贵的东西。

  对这些以前一直以农耕为生的农民来说,他们不敢对未来有太多的期待,一片遮风避雨的屋子,有孩子在身侧,还有温饱,对他们来说已是最大的满足。

  以前,关中这些几乎是赤贫的乡民,心中对未来谨小慎微,不敢对将来倾注太大的期待。

  一个村妇笑着道:“等这些葡萄卖了,就能攒下一些钱来,以后家中的孩子寻个好书舍,读书识字。”

  另一个妇人道:“你家孩子多,四个孩子都送去呀?”

  “大的两个留下来做农活,两个小的去读书。”

  “还是嫂嫂会打算。”那个妇人捂着嘴笑着。

  刚刚说让孩子去长安城读书的村妇,有些羞愧地低下头双手忙碌地将葡萄整理好。

  那妇人对一旁的老汉道:“该给你家大小子找个婆娘了。”

  那老汉穿着草鞋,头发乱糟糟地,用满是老茧的手指挠了挠头,道:“全听孩子他娘。”

  这些天各村各县都很忙,入夜的时候难得坐在一起说着闲话。

  有时候闲话又带着一些朴素又令人听着脸红的笑话。

  还有一群孩子偷跑出来,想要拿葡萄吃,又被大人拎了回去。

  夜色已很深了,几个村妇坐在一起还在挑拣着葡萄,她们将卖相更好的葡萄挑拣出来,等天亮了去长安卖个好价钱。

  卖相差一些的留下来自家自己吃。

  村子都是群居的,各家屋子里传来了男人睡觉时候的鼾声,男人们白天到天黑一整天都在田地里忙碌,现在都累坏了。

  几个妇人还坐在自家门口挑拣着葡萄,天快亮的时候,这才各自扶着腰忙完眼前的活。

  “那娃他娘,你的腰不好,我们家男人帮你挑去。”

  “我家男人有力气。”那妇人拒绝道。

  俩人相视笑着。

  魏昶本来今天应该在泾阳县的,因要看守这里的村民采摘,防止有什么不安分的权贵子弟来这里,带着民壮彻夜看守着。

上一篇:谁让他修仙的!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