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布谷聊
“果然,这厮确实是比那朱姓仙人要强劲许多。竟然连戮仙剑一时间都奈何不了。”
不过余列的脸上,旋即就浮现出了一阵冷笑:“但这可不是戮仙剑的错,而是本道的错。”
他现在尚未成仙,所驱使戮仙剑的,其实还只是丹气。以丹气驱使戮仙剑,哪怕是精纯至极的一品丹气,其同样是力有未逮,犹如小马拉大车。
但是这也好办,既然丹气不足以发挥出戮仙剑的威力,那么动用不死之气便是。
余列手中掐诀,轻轻的一弹指,一两不死之气就从他袖袍当中飞出,猛地朝着那银姓老祖打去。
此时的银姓老祖通过四周的气机变化,终于是发现了余列的痕迹。
其人的脸上立刻就露出了狞笑:“发现你了,小贼!老夫生撕了你。”
面对余列打出的不死之气,银姓老祖还以为是余列抽冷子打出的法术,便驴打滚似的,身形再次的滚动,避开了不死之气,并宛如一尊放倒的龙卷风一般,狠狠的朝着余列扑来。
铮!
但是下一刻,戮仙剑发出一声清脆的颤鸣声,仿佛一丝饭饱后的呻吟。
噗呲。
仅仅一下,半空中的银姓老祖身躯就陡然僵硬。
他难以置信的低下头,便瞧见刚才那勉强能够刺入其皮膜的剑光,已经是利索的就捅穿他的仙躯,从其身后出现在他的眼中。
“好快的剑!”银姓老祖瞳孔骤缩,神识震荡:“这是……真仙之宝?”
大敌当前,且一两不死之气也就足够戮仙剑大发神威那么一会儿,余列可不会浪费时间回应他的话。
一个剑诀在余列的手中打出,刺入了银姓老祖体内的戮仙剑,轻轻一荡,便将其人浑身的生机都灭绝。
噗通的,银姓老祖的尸体,突兀的就从半空中掉在了地上,死狗一般。
以戮仙剑可以力斩真仙的威能,斩杀贼子并不会弄得过于血腥。
因此银姓老祖掉在了地上,身上甚至一滴血都没有流出,自行就被其肉身给封闭了。他还瞪着眼睛,残留着满满的难以置信,仿佛不信自己死的会如此干脆利落。
一旁银环参,也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愣愣的看着,压根反应不过来,还以为是幻觉。
而余列则是手指再次一拨。
呼啸的,两柄飞出的鬼剑当即就又返回到了他的身旁,悬浮在左右,忠诚煌煌。
这时,余列方才迈着步子,彻底走入了长生神兽所在的洞窟中,出现在那银姓老祖和银环参的跟前。
他用神识一扫老东西的尸体,还走上前,亲自将死焰打入了银姓老祖的尸体中,再三确定此獠死透后,才抬起头,目视着身前那庞大至极的长生神兽之躯。
之前还只是远观,此刻走到了近处,余列细细打量着,发现神兽身上的鳞甲细细密密,给他感觉竟然不像是甲胄,而更像是一席编织妥当的火红绸缎,隐隐还像袍子般在鼓动似的,仿佛此兽现在只是在打瞌睡。
同时一股让余列的至人躯体也一沉的威压,出现在了他的心头,令他彻底明白刚才为何他的袭杀会落空。
“果然是世间异种,即便是早就已经死去,但身躯却还不甘心死去。只是不知道,此物究竟是哪一种长生神兽?”
余列打量着此物,口中赞叹不已。
在他欣赏时,旁边终于响起了一道失声的惊叫声:
“是你!折道友?!”
银环参瘫软在地上,她脸上的表情,比地上的银姓老祖要更加难以置信。
种种虫船上的画面,此刻正在银环参的脑海中波涛汹涌,她从来没有想过,当日和自己同船的一只野修,其竟然是一仙人,且挥手间就能斩杀掉自家的老祖。
余列循声向着此女看去,脸上带着笑意,打了个招呼:“正是折某。”
顿了顿,余列道:“好久不见,银道友。此番能够得此机缘,还多亏了道友你啊。”
银环参从余列口中得到确认后,不论她再怎么觉得眼前的场景难以置信,也只能信了。
一股狂喜之色,也在她的胸口升起来。
“是是我,银环参!”
此女磕巴的说着,她动作不雅的想要从地上爬起来,一连尝试了三次才成功,并朝着余列行礼:
“多谢折兄此番救命,大恩难谢,小女子无以为报……”
但是她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余列打断了:
“且慢,先别急着谢我。折某不一定能救你。”
这话让银环参愣住,脸色瞬间煞白,心间升起的那点狂喜变得了森森的寒气。
她这是以为余列接下来就要杀人灭口,独占宝物了。毕竟两人虽然认识,但也仅仅认识而已,甚至在虫船上时,她还曾多次的对余列和莫姓壮汉流露出过不屑,两人之间压根就没有什么情分。
好在余列眯眼打量着女道,及时说道:“若是你那老祖宗所言不差,那么银道友你可没多少日子能活了,不出三个月,你体内的神兽精血就暴动,彻底的将你肉身生机吞吃掉。
并且在三个月中,你将越发的形消骨瘦,浑身上下无一处不饥饿,但是又吃也吃不饱,恍若饿死鬼般,痛苦难熬,腹部隆起,直至暴毙。”
余列摇头说着这番话,脸上满是可惜之色。
银环参僵在了原地。
好半晌后,她方才将目光挪到了躺在地上的老祖宗尸体上,脸上露出谄笑:
“老祖已死,银某体内的只不过是些许外来精血罢了,逼出来便是。”
但是说着说着,她已经是反复的在用神识扫视自己的肉身,发现了那股外来的精血,已经是渗透进入她的骨髓当中,甚至其脑部也若有若无。
噗通的,银环参猛地跪在了地上,颤声哭道:“折兄救我!折仙长救我!”
她膝行着朝着余列靠近,脸上满是恐惧,一个劲的说:
“仙长若是救我,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任何!对了,仙长你初到墟市,肯定还缺一个随身伺候的婢女。
奴家愿意伺候仙长,奴家已经被老祖赎身,无须再由仙长花钱。对了、对了,奴家还是元阴之躯,救我……”
银环参磕着头,痛哭流涕,刚才她还在感觉劫后余生,现在又是必死无疑,且死相将极度痛苦凄惨,这让她当场崩溃了。
余列只是静静的看着此女,听着此女聒噪的叫来叫去。
忽然,他想到了什么,朝着那银姓老祖的尸体一抓,先将此尸体收好,又取下了对方腰间的储物袋,神通动用间,没有花费多少功夫就瓦解了储物袋上的印记。
“咦,这孕母秘术还在啊。”
余列取出一方漆黑的帛书,扫视着上面的蝇头小字,并用神识观摩图形。
嚎哭中的银环参听见,她的声音戛然而止,转而好似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紧张至极的盯着余列:“对对,还有秘术在,上面肯定有解法!”
但是余列的下一句就是:
“可惜可惜,这老东西买东西怎么都只买半篇,上面仅仅有施术的法子,并无养护孕母、甚至解除秘术的法子。”
这话让银环参再次如坠冰窖,目光茫然的张着口,不知道该再说些什么了。
不过她却是不知道,余列打量着那孕母秘术,眼睛越发的明亮。
他在心间暗想道:“神奇!此等受孕夺舍之术,倒是和祸乱传承中所提及的一种‘胎化易形’蜕变秘法,颇为类似啊……”
第714章 胎化易形、不走产道
在《四九玄功》中,金丹境界的最后一次蜕变,名称便叫做“胎化易形”。
完成这一次蜕变之后,金丹中人将会彻底的返老还童,能将肉身或阴神蕴养成只差一步之遥的无垢丹躯,妙处无穷。
并且这一步也是道人在成仙之前,最后一次可以对自身进行调整更迭的阶段,譬如男变女、女变男,阴阳转化,人妖易形,改造容颜、提升根骨、弥补残缺种种皆可。
同时的,这一次的蜕变也存在着极大的危险,或许算得上是丹成中人最危险的一次蜕变。
便拿余列来说,如果他只是个寻常的丹成中人,体内筑基因为采用了腾蛇的血脉,若是选择了肉身道路,胎化易形这一阶段将能够让他获得彻底且纯正的腾蛇之躯。
但蜕变的过程中稍微有所不甚,他就意志丧失,沦为妖兽,被血肉所操控。
其结果不一定死,但是其修行多年以来的人格,将会当场崩解,事后即便是侥幸活了下来,肉身还蜕变成功,但是血肉中将重新蕴养出新的人格。
此人格非彼人格,且兽性满满,将不再是他。
正是因为胎化易形之变,存在着如此大的风险,且关乎着成仙道路,是成仙之前的最后一次蜕变,山海界中人钻研出了诸多能够辅助此番蜕变的秘术。
而在原本的四九玄功当中,其居然还只是简单提及了“血脉精纯,灵根如一,胎化自成”一语,并不像其他的蜕变一般,有着一种或多种教科书般的蜕变步骤。
这导致山海界中的丹成道师们,特别是那些祖上没有出现仙人的,为了获得更加具体的蜕变秘法,往往得屈身在大道脉中,任劳任怨的供职多年。
好在余列乃是祸乱仙宫的嫡传之人,他脑中关于此番步骤的蜕变,有着多达三种可行的法子,甚至余列原本还不打算借用秘术来辅助这一次蜕变。
因为他如今修成了至人之躯,早就已经瞧不上当初的腾蛇血脉,也不想让自己的肉身血脉被古巫桎梏住,更想要依据自己的肉身,自行逆转生机,返老还童,度过此番蜕变。
余列站在长生神兽的尸体,和银环参跟前,他的目光亮着:
“此地恰好有一整具长生神兽之躯,即便其死在这里不知道多少年了,但是真仙级别的底蕴应当是有所残留的,其血脉也值得融入我之体内。
而且银环参此人,早已经被其老祖宗培养成了孕母,正适合仙宫中的这一方‘云母育养化形妙法’!我若是以此施展,都不用再精心去寻找母体了,还能救此女一命……”
《云母育养化形妙法》,正是和余列手中的孕母秘术极其相同的法门。
这一秘法,其大致的做法同样也是借腹生子,但是和银姓老祖打算让银环参和巨兽尸体交媾后,在银环参体内培养出神种,继而缓缓夺舍的法子不同。
它乃是将道人的身躯以秘药浓缩,化作一“小人”,置于母体当中,借助母体的十年或百年怀胎,重返先天,返老还童。
也就是说,余列是要亲自钻入银环参的肚子中,借用对方的肚子,来帮助自己完成此番蜕变。
而在其蜕变的过程中,他就可以帮助银环参将深藏在其体内的神兽精血拔除,让其渡过生死难关。
琢磨着如此一神奇秘法,余列的眼神闪烁,心间还是稍微的有些抗拒:
“借腹生子,且还是借助她人之腹将自个生出来。若是行了此法,岂不是白白头上多了个‘娘亲’?”
“仙长!救命啊,
只要你能够救我,让我做什么都行。”
银环参见余列的神色变化,以为余列琢磨出了办法,但是正在犹豫不决,她当即的再次哭嚎着,并且膝行爬到了余列的跟前,想要抱住余列的双腿,只是被余列周身时刻萦绕的剑气给阻挡了。
余列听见此女的百般哀求,挑了挑眉毛,低声道:
“银道友,若是我能够救你,当真让你做什么,你都愿意?”
银环参闻言,面上大喜:“愿意愿意!”
生死危机之下,此女如此的恳求,倒也触动到了余列的几丝心弦。
“根据山海界中传言,古时候曾有大觉天仙,修道时被孔雀所吞,不得不剖腹从中飞出。便有时人讥讽其应当认孔雀为母,那天仙不仅不恼,反而真的封了那孔雀一个干娘还是什么的法号。
传到后世,此事不仅没有成为那名天仙的笑料,反而传为一段佳话,言其有慈悲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