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跳舞
所以并不稀奇。
唯一觉得好奇的是,之前星空女皇的活动范围大家大体猜测是在不列颠伦敦区域,按理说就算是划地盘,也该是在伦敦才对啊。
前两年女皇刚把不列颠风头最劲的利刃骑士团给打残了——当时大家就猜测,女皇会不会是要划地盘,弄个事情来来立威。
结果星空女皇揍完了人,也没说啥。
灭了一个A级的团队,却不划地盘——就是闲着无聊揍着玩儿?
如今这种划分地盘的公开宣布都是做的,大家也不觉得奇怪。
只是……华夏金陵城?
女皇这是搬家了?
终于,在下面,一个帖子的回复,立刻得到了众人的认同!
【还不明白么?想想之前那位新晋掌控者阎罗大人的发言……女皇陛下这是嫁到华夏去了啊!】
发言者:芳心纵火犯。
·
“你自己给自己叠BUG很有意思么?”鹿细细看着坐在电脑前的陈诺,摇头苦笑。
陈诺松开鼠标回头笑道:“你不懂,躲在人群里装逼,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乐趣之一啊。”
鹿细细横了陈小狗一眼,只是那个白眼里,却偏偏还带了三分柔媚和宠溺。
陈诺叹了口气,一把将鹿细细搂了过来。坐在了自己的腿上,抱住细腰。
鹿细细哼了一声:“然后呢,这个事情接下来怎么处理?”
“先等两天。”陈诺伸了个懒腰:“发帖子等于示威,对方若是认怂了,会通过论坛或者其他渠道,私下联系你。那就是和平解决。
如果不联系你,那就是等于不打算认怂,打定主意一定会来找麻烦!
那么……帖子我们发了,警告过了,地盘也划下了。
再有能力者来金陵城,有一个算一个,发现了直接埋掉!”
第468章 【家里进了只老鼠】
陈诺不是嗜杀之人。
哪怕是上辈子背着一个“阎罗”的外号,陈诺也并不是一个一言不合就大开杀戒的魔头。
阎罗的外号是指陈诺出手对付人的时候,出手必死,对方不管是谁,惹上了阎罗,那就是一定完蛋。
但没惹上的话……
一般就不会出事。
除非……是委托的价码很高。
所以这个事情,到目前为止,陈诺还是留着余地的。
盖董的死,对方至少还没把爪子伸到金陵来,也没露出要对金陵这边动手的痕迹。
万一是人家内部内讧呢?
所以陈诺的第一步是先立下一个标杆。
金陵是我的地盘,两个掌控者。
就问你怕不怕。
怕的话,那么金陵城的事情,显然是和划地盘的事情有关系的。
跟这个事情有关系的话,如果不想得罪两个掌控者,就会私下联系,讲和,服软,认怂,交待一些漂亮话,道歉什么的。
这就是江湖了。
如果一声不吭的话……
那就是对方也很头铁。
打算做点什么了。
那么大家就手段上见分晓!
·
陈诺发完了帖子后,等了24小时。
没动静,大概心里就有谱了。
对方大概率是没打算认怂,打算干点什么的。
帖子在论坛的热度被顶的很高,只要不瞎,肯定不可能看不见。
除非对方24小时没登陆论坛。
不过……出了这么大事情,但凡混地下世界的,总会最近比较关注局势的。
医院里面,盖董身边的人已经认出星空女皇了!
这种时候,还要头铁来搞事情了,多半都会在论坛上看看有没有星空女皇最新的消息。
不吭声,那就是看到了,但不认怂。
那就接着呗。
·
金陵城城南的夫子庙。
其实本地人都不怎么去的——就和各大城市的著名景点一样,都是外地游客爱去,本地人几年都懒得跑一趟的地方。
各种所谓的本地美食,各种所谓的本地的小工艺品——其实都是义乌批发来的。
不过非要说看点,也不是没有。
江南贡院,古时候科考的地方。
还有后来修建的夫子庙,供着孔夫子相。
据说很多高考前的学子都会去拜一拜,以求高中。
后来……听说后世的一些网络作家也会跑去拜一拜。
求一个【文运昌隆】,祈一个【妙笔生花】。
所谓的十里秦淮,现代社会自然是没有的了,古代的时候那种画舫香船,青楼名伶什么的艳名,如今也不复存在。
不过晚上坐着画舫,在秦淮河上畅游一下,吹着小风,看着两岸的明清建筑,还是有几分味道的。
此刻正是晚上七点来钟。
这个点,刚好是附近饭店上生意的时候。
同时又不是旅游旺季。
所以坐船的游客很少。
一条本来应该满载20人的画舫,静静的漂在夫子庙边的内秦淮河岸上,往着边上的白鹭洲里行驶。
满载20人的画舫里,除了船工之外,却只坐了一名游客。
一个看起来年岁大概在四五十的人,说中年也行,说老人也不突兀。
穿戴的倒是有点味道。
一件对襟的唐装,脚下踩着布鞋。
也不是什么上号的料子,但也不是那种成衣铺子里买的,倒像是量身裁剪出来的。
这人头发半百,但发量却还浓密,沾了发油,往后梳了一个背头。
一张脸看起来倒是有几分清俊,只是人到中年,皱纹毕竟已经不老少了,偶尔抬起头来,欸头上的三道抬头纹也清晰可见。
船工是识货的。毕竟在夫子庙这种有着文玩市场的地方做活儿,同时也接待过不少有钱人老板。
一眼就看见了,这个客人的手腕子上戴着的那串柱子,不是凡品!
货真价值的海南黄花梨,鬼脸纹清晰可见!
这客人手里还捏着一把折扇,坐在船上窗户边轻轻打开摇晃着。
这扇子一看就不是那种在工艺品商店里买的那种纪念品。
扇骨是骨质的,扇把儿是鸡翅木。
展开一看,那扇面也不是纸糊的,棉绫的扇面,上面没做画,仿佛是刻意的留了个白,边角上却有一行漂亮的题字:
应怜屐齿印苍苔。
字很漂亮,一看就不是那种工艺品店里的带着匠气的印刷品。
想来是手书。
这客人歪坐在靠窗的座位上,摇着折扇,面前摆着一盘香瓜子。
不时的磕上两粒。
倒是把个游船,真的游出了一点子“闲情逸致”的味道来。
只是中间,却听见这个客人嘟囔着摇头叹气。
“可惜了,没有了那两岸红袖招,这秦淮河,毕竟还是没有古时候的味道了。”
船工听了,就忍不住搭话,笑道:“您这个话讲的哟,现在是什么社会啊,不作兴那些了啊。”
客人回头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下了船,这客人却台步往岸上走。
去了河边的晚晴楼,吃了十六碟的秦淮小吃——就是那种茶杯盖大小的碟子,十六样各种金陵小吃。
好吃不好吃的,味道也差不多就那些个意思,还成。
好在是品种齐全,一套十六样,就算是把金陵小吃也吃全乎了。
每样就那么一小口,单独吃肯定不饱人,但十六样下来,哪怕是个壮汉也能吃饱了。
上一篇:从绝对音感开始的指挥之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