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60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有小孩子不理解的,抓着爆米花棒不放,大孩子会教,一巴掌过去,小孩子张嘴要哭,一个大馒头塞到手上,小孩子张着的嘴就调整下状态,变成笑容,很甜的那种。

第904章 强行抵达问大米

  马匹和骡子恢复过来,留下一堆高粱米的爆米花和爆米花棒,在百姓的告别声中,队伍继续快速行进。

  傍晚的时刻,终于走完了今天要走的路程,前面由船只先到搭建好的营帐中升起炊烟。

  “牲口不行了,一天走二百里,确实很累。”

  朱樉下马,揉着自己的腿,之前他还乘车,结果发现速度慢,车已经有减震了,马跑起来还是颠簸,路不好。

  此刻的位置是河津县旁边的河南,不去河津县,需要过河。

  那边的路不好,有姑射山,一个很大的山脉,加上九原山、三蹬山、罗云山等山,走汾水北就爬山玩吧!

  汾水南河多,需要渡一条又一条的河,相比起来,汾水南好,然后就是汾水东。

  “洗个澡,吃饭,早早睡,明天早起,继续跑。”

  朱棡是最不怕吃苦的,他着急,他想快点到封地。

  大家也不多说话,各自进帐篷洗澡,先到的人喂牲口,半夜还得加料。

  如是,众人强行军跑了四天,成功抵达太原府的阳曲县,正如朱闻天说料,麦子还未收呢!

  “还是住营帐,咱那宫殿早着呢!不急,先把工匠用在有用的方面,修路修桥什么的。”

  朱棡没带着大家去他的晋王府,那里工地停工了,他给叫停的。

  正常历史上,后面他的晋王府便能修好,他嫌劳民伤财,反正又不立即就藩,等着有钱了再修。

  修晋王府的工匠和百姓,就被安排着修桥补路,先把基建搞好,等着经济起来了,他再修他的宫殿。

  不止是他,朱樉的秦王府与朱棣的燕王府,皆慢慢修,有时间修一下。

  他们发现了,基建太重要了,凤阳府都停了,只修南京的皇城,大量工匠在工业区生产制造。

  马鞍山的钢铁厂同样昼夜不休,各地方的煤和焦炭源源不断运过来,铁矿里一天四班倒,就为了有力气多采矿。

  只有吴王朱橚啥都不想,他一直打算把自己的封地换了,不然凤阳宫修完谁去住?当自己的吴王府?

  到了地方,拒绝了太原府的官员过来,明天再说,今天累,没精神头,喝个羊汤就睡觉,要睡到明天晌午。

  太原府的羊多,或者说山西、陕西的羊都多,土地越是贫瘠的地方越爱养山羊,越养山羊越贫瘠。

  百姓没办法,山羊这种刨草根吃的都养不活的话,养别的更得饿死。

  羊下了崽有羊奶喝,养羊在很多时候是为了娶媳妇儿,生孩子,孩子可以活下来。

  太原府相对来说还好一些,能够建府的位置,通常都有水,水资源丰富,种地容易,就怕没水的地方,全是黄土的塬,偶尔长点野草,也是枯黄的,要么就是沙棘。

  本地人吃羊杂割,现在就有了,只有羊杂,没有羊肉。

  元朝之前是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杀羊不吃羊内脏,而且有特殊的手法可以杀羊不见血。

  在附近没有河流的情况下,这种杀羊方法就免去了清洗的麻烦,内脏不清洗,当然无法吃。

  羊皮剥了,羊肉不管是烤还是煮俱适合,羊杂刨坑埋了,不能直接扔野外,会遭狼。

  如果养狗的话给狗吃。

  元朝打败了北宋,就在这边住下,同时放牧与汉人接触。

  蒙古人自然高人一等,统治者嘛!

  他们习惯了吃羊不吃羊杂,汉人一看他们扔羊杂,这不扯淡呢么,于是捡起来自己做着吃,不缺水。

  故此真正的羊杂割是没有羊肉的,只有羊下水,羊骨头也没有。别看扔羊下水,但羊骨头会吃骨髓,然后养狗的话,把吃完骨髓的骨头给狗。

  羊杂割跟羊杂汤等同,不是羊汤,羊汤里面要放肉,有的地方一说羊汤,里面全是羊肉,不存在羊杂。

  “一切皆来得及,殿下可以安心。”

  里长同样累,强行军,路上根本没心情说话,此刻放松下来,感觉浑身酸疼。

  朱闻天什么事情都木有,在那里烤着羊肉串,小伙伴们炒了几个羊肉的菜,大家一起喝药酒。

  “越北的地方麦子收得越晚,下丘村的麦田种的大豆和高粱已经长很高了吧?”

  朱棣想起下丘村的那么多地,那边的麦种往北边送,再从北边挑好的麦子送到村子当种子。

  同时送的还有土壤,需要经过对比,在某个地方的麦子是否不适合其他地方。

  下丘村干的活儿属于司农寺,负责选拔好的种子,培育新的种子,顺便帮别人分析土壤结构。

  朱棡伸手:“憨憨那几串儿好了,我吃一串儿。咱村子的技术别人学不来的,太难。”

  “好,熟,吃,给!嗯!嘿嘿嘿嘿……”

  朱闻天这几天倒是多说话了,看到什么景色都嘿一下。

  “扒羊脸也好啦!这个菜时间最久。”

  小丫头把扒羊脸摆上,羊脸最好这么做。

  其他的方式做,已经有别的菜了,比如葱爆羊肉、水爆肚、酱羊肝、凉拌羊蹄筋。

  轮到羊脸的时候就剩个扒,所以就扒了。

  朱棡撸一口肉串:“这里的羊多,将来靠养羊能否富裕?”

  “不止是羊,此地也是牲畜中转饲养场,种小杂粮,加上专门种的青贮,可以大力发展养殖业。

  明天我们休息一天,然后在这周围转转,到晋祠看看当地的育秧怎样了,那里过些日子要种大米。

  那里的大米宣传宣传,能卖上好价钱,比如变成贡品。

  整个这一片地方都是小麦、高粱及其他小杂粮,只有那里种水稻。

  羊呢,从草原送来的,咱们就养,尤其是绵羊,慢慢养着调整,看能不能养出来新的品种。”

  里长说完端起酒盅干一盅,两钱的盅,确实是一口一个,两口也行。

  太原府别的地方一律种小麦,只晋祠镇种水稻,很多年前就种,天知道他们为什么要种这个。

  然后在当地销量比较好,别处的大米过来太远了,就本地这一个地方有,百姓买来吃。

  之前朝代治理这里的官员更吃,尤其是从别处调来,南方的,就指望着当地的大米活着呢!总吃面受不了的。

  朱棡吃串上最后一口肉的动作停住:“把大米送到南京给咱父皇?这里的大米天下最好?”

  “殿下说它是天下第一,它便是天下第一,不过定辽都卫那边的大米其实……”

  里长没把话说完,意思是,有更好的,都吃过了,专门从那边运到南京的,蒸米饭才香呢,不用吃菜,只吃饭就行。

第905章 掐丝工艺少年容

  “换一下口感也行嘛!贡米,咱收一些,给父皇和母后送过去。”

  朱棡才不管定辽都卫那边的大米好不好呢!反正自己的地方必须好,本地百姓可以不吃大米,只要大米能卖上高价便成。

  “等到了北平行省,我看看我那里有什么东西能当贡品。”

  朱棣也打算弄点值钱的东西,说着看向里长,意思是你说北平哪个可以。

  里长:“……”

  “到地方或许有所发现。”里长只好如此回应,如果有的话,上次就说了。

  北平行省没有特产,现在那里有的东西,其他的地方全有,甚至比它还好。

  朱闻天在那里边烤串儿边吃串,他想哈哈大笑,北平的一些小吃,全被他给弄到南京了,不止是北平的,其他地方的也如此。

  生活需求,像烤鸭、驴打滚、果脯、各种点心……

  跟晋祠大米不一样,这是人家单独种的,别处拿不出来同样的东西,虽说东北大米更胜一筹,却难以运到太原。

  北平的板栗也不出名,炒的话不好剥,柿子也不是它这里最好,还有葡萄什么的。

  唯一没专门弄的是景泰蓝,不过这个工艺已经有了,是历史上之后的景泰年间达到巅峰,这个是外来的。

  如果让北平的好工匠专门攻这个技术,也不错,回头跟里长说说,别让人家燕王朱棣难过。

  “好的!麻烦里长了!”

  朱棣暗自叹口气,显然认为没办法了,好在自己那里位置好,资源多,够用。

  “殿下,晚上我回去想想,或许明天就行。”

  里长看到憨憨手上的小动作,高兴了,果然憨憨够厉害!

  “太好啦!”朱棣明白,这是找高人去问,高人是谁已经不重要,隐形就隐形,鬼魂都能接受。

  连着自己的父皇和后宫的人,加上文武百官,已经默认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高人……隐形。

  ……

  大家吃完饭,困不行了,纷纷休息,里长也困,却忍着疲倦找到憨憨。

  朱闻天拿着笔在那写配方,釉的配方,景泰蓝有很多配方,现在还没有全弄出来,后面的是清朝弄的,包括冶炼工艺提高弄的纯铜,这个现在村子就做出来了。

  景泰蓝的分类多,先写几个,有时间再补充,现在的给朱棣交差用。

  写了大概二十分钟,朱闻天让出位置:“有五十分之一左右,之后再写,今天大家都累。”

  “好,我抄。”里长先拿冷水洗洗脸,让自己清醒一下,耐心地抄起来,原稿要留着回去放在祀堂里。

  抄完他回自己的帐篷,倒头便睡,决定睡到明天中午起来吃饭。

  结果大家早上从十点开始陆续醒来,睡不着了,干脆洗澡,处理一番个人卫生,等着吃午饭,顺便把太原府的官员们喊来,但现在不接见,等吃饭的时候慢慢聊,一直聊到晚上。

  昨天喝羊汤剩的东西重新加工一下,煮骨头的羊汤里面放了很多菜,当汤用。羊杂炒了,羊肉炖胡萝卜,羊排……没剩,骨头倒是留下了,显然不能再扔汤锅里煮。

  单独用大铁锅煮,等着煮好了可以做成骨粉,喂大牲口,要么给百姓家的家禽吃,那个煮的汤,放里面麸子什么的,再烧开了,喂猪,猪爱吃这个,杂食动物。

  又做了一堆鸭子的菜,挨着汾水必须养鸭子和鹅,所以弄了一个东北菜,铁锅炖大鹅。

  其实鸡也有,这是朱棡下的令,必须养,只要适合养的地方,就把能养的全养了,不适合的别养,否则人得把自己的饭喂家禽。

  今天不吃鸡,明天再说。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