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529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莫说是造反,即便外来夷人攻打元朝,百姓也要帮着夷人一起打。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咱们得想办法让百姓稍微均一点。

  故此,商人的利润不能拿走太多,得给干活的人,否则商人的钱太多了,心思也就多了。”

  小广说完,把手上剥好的蒜咬一口,赶紧吃串,和大蒜一起嚼,越嚼越香。

  朱元璋喝口酒:“是啊!当初咱家咋那么穷?全被他们拿走了,看从和林城取回来的金银珠宝,等以后咱把它们珠宝和绫罗绸缎换成金银。

  要说做人,还得是咱的义惠侯刘继祖,仁义。

  商人确实应该少赚,不然他们就会欺负其他钱少的人,说不定将来还要造咱的反。

  赚多少合适?如一个商人雇佣一百个人手,一个月下来赚到五百贯,给那一百个人一人几许?”

  朱元璋说着问里长,他也知道不能平均分配,商人以后投入,而且商人出主意难道就不能多拿?

  里长琢磨几息的工夫:“陛下,五百人一人一贯到一贯五百文就差不多了。”

  “商人赚三百五十贯?他们越赚越多,岂不是要富可敌国?”

  朱元璋之前还规定三十税一,现在他发现工业赚钱,商人的利润噌噌增加,怎么成呢?

  别人辛苦干活,一个月拿一贯钱,每天累得要死,商人拿几百贯,吃得好、穿得好,大家岂不是都想去经商?

  朱元璋看到了下丘村的发展模式,村子已经尽量控制利润,工厂的厂房却一个接一个盖起来。

  每当一有钱就盖工厂,把钱花了,雇佣更多的人手,给别人发工钱。

  只要停下来扩张,这些工厂每天给下丘村的钱就吓死人咧!

  下丘村的买卖账单独放着,并不把钱提出来,故此村民的家中的钱看着不多,一家百十来贯。

  实际不是那么算的,下丘村只要一分红,一个个村民立即人手五百多贯,包括还吃奶的小宝宝。

  就这,还是村子不停给图书馆补贴的结果,那可是三千多的孩子,不,还有免费借书的。

  当然,大头是自己赚了,自己占八成份子,到现在没结算,钱就给个账,自己也不查。

  哎呀,按照这么算,自己至少能拿到二百多万贯,下丘村的一系列买卖都不参与跟夷人的贸易就这么有钱?

  “陛下可以加税,赚得多交的税也多,不交不行,划出不同的比例。比如一年资产增加一百贯交,还是三十税一,二百贯则是三十税二,五百贯三十税三。

  多少咱们得看具体情况,有的资产增加,现金少,还得发展,而且商人又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

  到时候咱收了税,看符合某种条件,就把税退回去一部分,必须是先交后退,否则到年底都成固定资产,没钱交税了。”

  里长按照学到的部分知识来讲,到现在他还没学全,只学了一点点,关于税的具体步骤和计算方式,非常复杂。

  尤其是符合大明当前情况的税率变动,其中包含了退税这一项,有退税就得增加监管。

  “那要如何算?呃……先不急,宜长,你说咱分红能分到二百万贯不?”朱元璋想到之前的事情。

  “没有的陛下,工业区的场地不花钱,工匠要给钱,用料有成本,咱造的东西又没卖出去。

  一艘船的大型蒸汽机要多少成本?农耕机多少?明年放到两湖、广东耕作用。

  加上小的蒸汽机船,哦,小的有利润,往来运输东西,租赁给商人。

  其他的包括运来的药材、冰块、海鲜干,全变成非现金资产了,海鲜咱没少吃。”

  里长把投资的方面提一下,宫里未出钱,宫里的钱用来当发行宝钞的抵押品。

  朱元璋一拍脑门:“对,忘了那么大个工厂区,原来钱挪到那边去了,嘿嘿嘿嘿!”

  “由于农机给百姓用属于补贴性质,故此没有直接利润,倒是百姓家中有牲口的要在明年借给没有牲口的使唤。

  今年所有的利润都要搭在建造机械设备上,明年回报的是两湖耕种地区和广州那里平原的粮食。

  这个属于直接收益,给山东等地用的机械设备,能够提高亩产,借出去的大牲口同样可使其他百姓增加产量。

  这个属于间接收益,毕竟整体国力增加,百姓手中余粮多了会消费,换取其他生活物资。”

  里长怕朱元璋又给忘了,专门说一说今年剩啥东西,明年有什么可以拿回来。

  农机管百姓要钱,百姓舍不得掏,宁愿就那么种,对于新事物,百姓、接收、认同能里差。

  那东西别说收钱,若不是有宫中背书,告诉百姓免费用,百姓能站到地头说‘你要么就从我身上压过去,要么就退回去’这样的话。

  如此绝对收不上来钱,交换一下,让百姓把牲口借给别人,有损失的话宫中补偿。

  朱元璋略作思忖,点头:“反正钱花出去能拿回来东西就好,设备大不了坏了还能修,维修费用不高是吧?

  一年多一点机械设备,咱先把山东、河南、河北、北平、关中等有平原的地方都大规模用上。

  牲口还得养,不然不够的,山区设备弄不过去,全靠畜力,人拉犁有累死的呀!

  咱亲眼见到过,本来就吃不饱,还要拼命耕地,人倒下后再没起来,剩下扶犁的媳妇儿和孩子。唉……”

第778章 青苗当用应军饷

  “唉~!”里长跟着叹息一声,宽慰道:“陛下,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年的快速发展可以改变许多事情。”

  “咱晓得,明年等着粮食运回来,就不要产粮低地方的田赋,免一年,他们或许就差那一口气儿。”

  朱元璋想着明年要增加粮食收入,心情略好。

  转过头他又想起个事情:“宜长,青苗法你觉得如何?”

  “陛下好策略,青苗法若不取利息,最适合种地的百姓。

  不止可以借粮给需要的百姓,还可借鱼干、家中所用器皿。

  然后分期还,不强制要求必须借,却必须监管到位。

  否则富户本就有钱有粮,沟通官府把免息的东西借去再放贷。

  那将后患无穷,百姓要骂的,如王半山,东华门北面的半山寺就他居住的。

  咱就想不明白,他咋啥都不懂呢?不了解下面官员啊!甚至还不明白水利工程。

  玄武湖那么好的地方,居然让他给填了,最后成啥样了?内涝、田瘠。

  他根本不知民间疾苦,就是靠着不实用的学识来忽悠,假话、大话、空话。假大空是也!”

  里长说着说着,开始抨击王安石,原来他也不了解王安石,架不住有人为他讲。

  朱闻天最烦的就是满嘴放空炮,玩高屋建瓴的那种。

  王安石恰好就是,比如他写的诗,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狂啊!傲慢啊!意思是他不在乎那些小事情,因为他地位高啊!

  历史上夸他的人都是从学问方面来夸,承认他学问好,但也就是学问好,于民无益,升得越高越害民。

  朱闻天则喜欢从基础开始做,先搞块试验的地方,行了再推广,避免出问题。

  “是极是极!”朱元璋支持里长的话,看样子他也反感王安石。

  “宜长,还是咱村子稳。那这个青苗法明年就用?青黄不接的时候,看哪里的百姓需要,借给他们。

  咱都想好了,这不是把军士派出去嘛!反正都出一次,多做点事情。

  咱不需要地方官来负责青苗法,咱就让军士管上。

  他们直接到村子和县城里,了解事情最透彻,谁家缺不缺东西,是骗不了人滴!”

  朱元璋接着说出他的计划,别人不可靠,现在的将士们没问题。

  “陛下此策甚妙!”里长一脸崇拜的样子:“天啊!咱咋就没想到还能如此?哎呀!这下再不愁百姓饿肚子了。”

  “是偶尔想起的,没什么大不了,你看啊!咱这样考虑……”

  朱元璋脸笑成一朵花,与周围的人讲起自己的思路。

  等士兵过去,让当地衙门把库房打开,那里有点粮食,不然打仗的时候怎么办?

  种冬小麦的初夏收获时,就地把借出去的粮食补进库里,正好是新粮。

  另一部分是种水稻,需要等到秋后再收,同时百姓也是秋天的时候处在青黄不接的日子里,一样的操作方法。

  那一部分粮食无须往应天府运,应天府主要拿来养兵和朝廷的官员,加上后宫的人手。

  现在应天府不缺粮,啥都够用,加上应天府,有三个府疯狂轮作和套种,那些粮食买就行。

  下丘村后面可是给出来几百平方公里的土地,一部分用来种药材,一部分种树固土,一部分提供养殖扩张。剩下去的全是种粮食作物,不过属于种子,一比一跟朝廷换,送到其他地方的百姓手中。

  这些粮食下丘村捐了,谁要给谁,村子根本不卖,自己又吃不完。

  有这部分补充,应天府的人不会挨饿。

  夷人陆续送粮食过来贸易,甚至有活的牲口,会给个高价,积分也高。

  像之前的圆葱,就给了不少积分,允许对方买什么东西,而且单独给钱。

  明年圆葱就能普及到更多的地方,再过两年,全大明都能种上。

  冬天多一种食物,圆葱多加热后其实甜,保存期比大葱久,亩产高。

  “不过咱不能等青黄不接时再开始,之前要给他们吃肉,鱼肉干,铁锅等用品。

  他们把身子骨养结实了,才能耕作,咱现在提供不了大量的牲口和机械设备。

  就靠人,别给累死了,哪怕少耕一些,咱爹、咱娘、咱兄长……

  应天府留下五万将士,打起仗来能不能守住?去,把武将喊来,就说咱请他们吃饭、泡澡。”

  朱元璋想要把大量的军队派到地方,只留下五万人守卫应天府。

  有人立即出去,朱元璋来到炸串儿的朱闻天身边:“憨憨,一会儿烤点串儿吧?”

  “哎?烤,好,吃,香,嘿嘿嘿嘿!”朱闻天点头,刚才朱元璋嘿的时候他就想嘿了。

  他开始带小伙伴弄炭火,炸串和涮串的下面是焦炭,不能拿来烤串儿。

  朱元璋接替位置,在那里炸串玩,这活儿简单,他炸好分给护卫们吃,护卫们撸一串不耽误多少工夫。

  朱闻天猜到朱元璋的想法,把大量的军队派出去,帮着做之前那些安排的时候,顺便帮人力耕地。

  军队吃得好,顿顿有肉,冬天有蔬菜。

  比如肉片炒大白菜,放点陈醋和酱油,多带点汤汁,泡饭吃香,蘸着馒头吃也一样香。

  大棚里的茄子炒个酱茄条,多放蒜末,干的切片茄子中间夹猪肉大葱馅,裹面炸个茄盒……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