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249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是西河村的人。”朱标在车中出声,他知道西河村最开始就跟下丘村关系好。

  一个是两村离得近,另一个则是冯贵从小就和朱宜长玩耍。

  “带到近前。”朱元璋想了解下西河村的事情。

  “草民西河村里长冯贵叩见陛下、皇后、太子殿下。”冯贵自己过来,来之前学了一句。

  “起来吧!你今日到此作甚?”朱元璋微微颔首。

  “给下丘村送蛋,去年西河村从下丘村带走不少鸡雏、鸭雏、鹅雏,都已经长大能下蛋了。

  村子里挨个蛋照,看着能孵的蛋就留下用炕孵,不能孵的就腌上。

  等那些蛋出了雏,就自己吃蛋,攒了两天的量,送下丘村。

  本来说好的两倍还他们雏,他们不要,咱送蛋,过节了,粽子想来他们没少包,便未拿。”

  冯贵先说自己西河村已经有很多家禽,再提还雏的事情。

  “进村说。”朱元璋来兴趣了,想多问几句。

  冯贵就跟在车边一同进村里,女眷们跟马皇后走。

  朱元璋、朱标、里长、朱闻天和冯贵在一起,朱元璋坐在遮阳伞下,其他人站着。

  冯贵脑袋总是往水田里看,想看下丘村的水稻秧子怎么样。

  “西河村的人现在……呃……能吃饱饭了?”

  朱元璋想了下,犹豫着问。

  他担心对方回答说还有很多人饿肚子,说明如此努力还不行。

  冯贵露出笑容:“陛下,咱西河村是比不得下丘村,却也强过其他村子的。

  村子里的人,一人一天吃个鸡蛋,每天吃顿肉,家家有余钱。

  我管着公使钱,与下丘村学习,吃大锅饭,节省人手。

  刚插完秧,过上一段时间再种黄麻,现在闲着,咱们都去找草药。

  过几天卖了钱,咱们还要买大牲口,河边有一些烂滩子,以前没人愿意去拾掇。

  看着烦,夏天蚊虫都是从那里出来,我们打算收拾收拾,看看是种地啊!还是做旁的。

  我今天来,除了送蛋,还想问问宜长干什么好,毕竟他绑了……学了不少。”

  冯贵一说起来自己村子的事情,就不害怕了,显得很兴奋,差点把不该说的话说出来。他总说朱宜长绑了个神仙,然后让神仙出主意。

  朱元璋心情愉快:“有肉吃好,天天能吃到肉啊!你这个里长不错,大明的里长都能如你一般,咱就放心喽!”

  “陛下,我这也是跟宜长学的,原来村里还有捣乱的人,被我们给收拾了,现在所有人都一条心。

  下丘村干啥,咱就跟着干,再等一年,明年这个时候之后,西河村也打算家家盖新房。

  现在要找老竹子砍下来晒,到明年用竹子当筋骨,也盖二层的砖混楼。

  冬天咱们还能赚一笔螃蟹钱,那时水稻和黄麻陆续收获,算一算,钱够。”

  冯贵说话的时候眼睛看向那边的二层楼楼群,自己村子的人都眼馋。

  准备照着来,原来的房子和院子也不拆,院子里能种菜、养鸡,平时把房子拾掇拾掇就好。

  “已经有钱可以起二层楼了?你们村子……宜长,他们的烂滩子,你给个办法,人家专门找你帮忙。”

  朱元璋更高兴了,西河村厉害呀!有钱!

  里长看看冯贵:“陛下,烂泥滩子其实是地势低,而且那里的石头和沙子少,都是淤泥。

  淤泥无法直接种作物,人下不去,只有野草长在上面,人过去就往下陷。

  最好的办法是清淤,一直掏下去,把淤泥都给掏出来。

  那个淤泥不能立即拿来肥田,里面有不少虫卵,需要晒,晒干干的。

  再往里拌石灰,如此把虫卵全杀死,到明年就好办了。

  挖出来的大坑,由于地势低,不处理地势,还要积水,依旧种不了农作物。

  干脆种荷花,放几条船,鸭子和鹅就有了更多的地方呆着,鱼虾养与不养都无所谓。

  旁边的河能连上就最好了,挖个渠,到时自有鱼虾进去,螃蟹也不建议养……”

  里长想一想,还是认为掏出来好,把烂泥滩子变成池塘,就有莲子和藕。

  人家就在河边,单独养水产属于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到时候不但种荷花,还要种鸡头米,这个是药,或者在岸边一圈种水红花子、石菖蒲。

  不过必须留出来路,甚至专门铺上石子分隔一片片区域,否则看着跟原来的烂泥滩子没什么区别。

  那种烂泥滩子给人的感觉十分不好,总觉得能陷进去,即便白天都绕着远走。

  里面的蚊子、虫子、拉拉秧、蚂蟥、蜘蛛、蜈蚣等等,反正看着就难受。

  里长把这些事情说出来,觉得差不多了。

  旁边始终没出声的憨憨开口:“草,拉,拉,种,嗯!嘿嘿嘿嘿!”

  “对,憨憨说得对,种拉拉秧,咱们村就种,不是平放在地上种,那样种一片也没有多少,还占地方,瞧着乱。

  它需要搭架子,像豇豆、黄瓜,竖起一跟棍子,让它顺着往上爬。

  如种地一般,一排排的棍子立起来,就长出来一条条的拉拉秧,它是药,也是做啤酒的东西。”

  里长反应过来,拉拉秧倒是不缺,只是百姓们不愿意采摘。

  单独种,看着规整又方便。

第356章 运营不难因其根

  “陛下、太子殿下,草民要回去了。”

  冯贵听完里长说的,着急,他要回村子跟大家商量下。

  把烂泥滩子掏出来,拌上石灰晒,留出来大坑当池塘种东西,周围顺便种其他的。

  “这个不行,你现在回去挖,你都不知道挖完的坑如何处理,你在这吃饭,吃完了我给你详细讲讲。”

  里长一见对方着急走,赶忙拦下,他刚才只是提一提,具体的操作很麻烦呢!

  烂泥滩子可不是掏了就结束,里面有许多说道,否则还是烂塘子。

  “那……陛下、太子殿下,我吃个饭?”冯贵小心地问朱元璋和朱标。

  “咱还能不许你吃饭?走吧!正好过去。”朱元璋说冯贵一句,起身去食堂。

  ……

  早饭是粥和煎包,中午再吃粽子。

  饭后,里长与冯贵去书房,憨憨被留下来保护朱元璋和朱标,在村子继续转。

  去看了之前的竹荪种植基地与银耳种植区,现在都空了,东西挪到朝阳门外,不然没有人照料。

  孩子们跟在旁边,介绍情况。

  小丫头走路一蹿一蹿的,梳的马尾辫飞来飞去。

  “原来种的竹荪,当时找竹荪,找一天才找了七十多个,然后又从别的村子买的。

  种的时候说要两年才能形成规模,我们都觉得慢。

  结果日子一天天过来,已经有那么多了,卖给夷人,赚了钱补贴大明。”

  小丫头指着那一片区域,说起当时的事情,恍如昨日。

  “对啊!现在多了,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只要有本事,什么都能种。”

  朱元璋决定等回去抽时间,再到那边的下丘村看看,那里建设得差不多了。

  建筑队伍分出去一些指导外来务工聚居区,其他的开始修下丘村新买的十二间店铺。

  里面十间店铺对应着现在自己的十个儿子,一人一个。

  “这里的山神庙,是憨憨哥平时居住的一处,现在里面还有被褥。

  不过最近几天憨憨哥一直住在祀堂,祀堂有天井,在那里冲凉方便。

  当时村子穷,却依旧给憨憨哥足够的灯油,他到哪里,哪里就有长明灯。”

  小丫头又说山神庙的事情,同时看看自己的手,白嫩白嫩的,以前指甲长,手很黑。

  朱元璋看看孩子们,不错,一个个的看不出穷的样子:“你们村子不穷了,咱宫里跟着有钱了。

  今年估摸着能够有大明财政收入的七成,这还是因为矿多,属于朝廷。

  加上高炉冶铁和平炉炼钢,不然宫里的收入将超过朝廷财政。”

  他说起钱财的事情,之前宫里赚的钱就很多了,眼看着追上朝廷的钱。

  结果宫中赚钱更多后,铁矿、铜矿、碱矿、磷矿、苦盐矿,对,苦盐叫七水硫酸镁。

  这些一起来,出来的东西都算成朝廷的收入,从江浙走胭脂河过来的商人增加,税别看只有三十分之一,却是每一次买卖都收一回。

  想着买卖东西,朱元璋琢磨起一件事情:“铃儿,西河村的人怎么没把艾蒿等药材送来?”

  “啊?药材?哦!陛下是这样的,他们直接卖给百货商店了。

  宁国府与太平府加起来有二百一十个百货商店,百姓有东西卖给商店。商店会帮忙处理,是村子与秦王殿下合作的买卖,宫里占八成。”

  小丫头眨眨眼睛,疑惑地看着朱元璋说。

  “对!有百货商店,差点忘了。百货商店收来的货运到哪里去了?”

  朱元璋一拍脑门,百货商店这么大的事情,居然没想起来。

  “在宁国府宣城、太平府当涂、南京的图书馆后面的便民处卖呀!

  挂出来单子,有商人要买,就谈好怎么交接,到时候就卖掉了。

  包括家禽的雏,听他们说,像西河村咱们这里的村子,卖了不少雏,比蛋贵一倍。

  百货商店继续加价,联系好商人,就拿箩筐装上,一路喂着送到交割地点。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