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204章

作者:农家一锅出

  那门是十六扇开的,比衙门气派多了,衙门也不过是六扇门。

  关键每一扇的门比衙门的大,相当于一个半衙门的那扇门,这不逾制吗?

  再看被放下的孩子,一个个站到门口蹭鞋,然后跑进去,有的甚至把鞋脱下来,光着小脚丫进去。

  “大家往这边让,给孩子们留出地方,就这一会儿忙,家大人要去干活,把不适合带着的孩子放在图书馆。

  别看前面门脸小,后面有地方,装个三五千人的没问题,有人太忙了,甚至把孩子扔在这里过夜,第二天晚上才抽出空儿来接。”

  领队的人与湖边的居住的人讲解,这就是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是下丘村的?带这些个孩子,得花多少钱啊?”有年轻男子为下丘村考虑成本。

  “下丘村给咱提供那么多鸭苗、鹅苗,还有牲畜耕地,眼见着收了麦子后再翻耕种大豆,得多少钱?”

  之前的老者教育年轻人,给别人轮得到你心疼?给你的呢?谁来心疼?

  “咱,咱是懂得感恩的!”年轻人辩解一句。

  “旁人不懂啊?停靠的时候,别的船纷纷相让,码头上的人帮着干了活就躲远远的。

  这不是因为下丘村有钱,有钱的人多了,恨有钱人的更多,你恨下丘村吗?

  能让人放心托付孩子的地方,才是一切的因由。仁义之村,名不虚传!”

  老者有说了一番话,跟着人群到居必七门口,旁边有个侧门,大家进去,开始称重鸭蛋、鹅蛋和鱼。

  “鱼不称,鱼是给的,咱给下丘村的,不称,别抬秤,给的!”

  见有人称鱼的时候老者不高兴了,说好的,捕来的鱼给下丘村,上秤是什么意思?

  “老伯莫气,咱就是看看湖里的鱼多大,往后可能要养鱼,这鱼咱们拿回去吃,不给你们钱。”

  下丘村跟来的人在旁解释,不给钱,自然吃饭也不要钱,但得看看鱼的品种和大小。

  “那行,记得不能给钱,咱生活在湖边的人,真拿了这个钱,往后就直不起腰来了。”老者把话讲明白。

  “哪能啊!今天这鱼啊!咱给宫里圣上送去,做水煮鱼,咱挑一挑,刺太多的不好收拾,扎了哪个贵人都不行。”

  下丘村的人保证着,更告诉对方这鱼给宫中送。

第289章 游逛又提便民情

  柳絮纷飞遮日树。叶下荫荫,墙角凝晨露。风缓草舒藤蔓附,天蓝碧洗流云渡。

  过往行人随驻步。吆喝声出,加价工来雇。热闹繁华服务处,行商贩货平千簿。

  “阿翁这边走呢!这个是常府,常将军的府邸,可惜常将军已追开平王,不过大女儿现在是咱的太子妃。

  对面是燕归楼,说是取自前宋晏同叔的浣溪沙中的句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但咱们常将军的号却是燕衡,这么说你就懂了是吧?不能招惹的。

  当然大家真进去吃饭,他们也不会欺负咱们,都是自家人。

  以后走到这里遇歹人,大家就冲进楼里,或者拍王府的门,告诉对方自己是下丘村的。”

  小丫头带着队伍游览,边走边介绍,湖泊处来的人都换了一身新衣服,并不华丽,却也是绢的。

  本来还有些自卑的人,让下丘村的孩子们带着,心态渐渐平和起来。

  他们感觉这里不像想的那样可怕,大家都很和善的。

  他们哪晓得,下丘村的孩子们换的衣服胸口绣了下丘二字。

  别人可以不认识字,但不应该不认识图,下丘二字你说是字是正常,你说是图,也没问题。

  下丘村在南京一亮招牌,所有人都笑脸相迎,湖边的居民心中塌实,别的他们知道不用操心,只要跟下丘村人一起做事情就好。

  转一小圈,孩子们带大家回来,该吃饭了。

  给湖边人准备的是鸡肉菜、猪肉菜,就是他们那里没有的,比如红烧排骨,他们没吃过。

  孩子们忙着,知道憨憨哥不在,憨憨哥跑到东华门那里去了,亲自做水煮鱼肉。

  人家送来的鱼,说好的给宫里吃。

  “憨憨,这是水煮?你怎么起的名字总这么让人难以理解?”

  里长看着憨憨在做不辣的水煮鱼片,感觉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出问题了。

  之前就有开水白菜,现在这个,这都是怎么起的名?

  然后太子来了,不但他来了,他媳妇儿也来了。

  “朱里长,今天去那边吃,太子妃想找人说说话。”朱标也不找理由,实话实说。

  媳妇儿心情不好,天太热了,跟别人也能说话,就是说话的时候很累,还不如不说。

  下丘村在旁边,这个好,去村子里面和其他妇人聊一聊,不用算计呀!

  里长一听,自然得满足人家的需求,带上东西,大家蹬车往回走。

  太子妃怀中抱着个一个布娃娃,满脸幸福之色,她就想找下丘村的人聊天,她今年十七岁。

  到上小坡的时候,朱闻天跑到后面推车,太子和太子妃两个人要下来,不过朱闻天力气大,直接就冲过了小坡。

  “憨憨,以后不行的,你是下丘村的守村人。”朱标又想下来又不能下来,他还得蹬车。

  “诶!不,下!嗯嗯!嘿嘿嘿嘿!”朱闻天回应。

  他其实是想推着加个速,让两个高兴一下。

  队伍抵达,一群村子里的妇人迎上来,拉着太子妃的手说话。

  朱标则和里长聊天:“采鸡血石的事情已经安排下去,凡是用了鸡血石修房子、墙、地的村子,以行善的名义为他们盖新房子。”

  “殿下此计甚好,既让他们得到好处,又不使他们忽得巨资,遭来恶事。”里长表示支持。

  “最近天暖和,有人说便民处的商人与雇工很多,不如明日早饭后一同去看看?”朱标话题一转,说起来当初建的便民处,在南京、当涂、宣城,各有一处。

  一晃三个多月了,他想亲自瞧瞧,邀请里长。

  “明日早上村子提前吃饭。”里长明白太子的意思,早上去天还不是太热,太子妃的饭不能耽误。

  事情定下,大家慢慢吃,一个时辰,太子妃才过来,脸上带着笑容,显然很开心。

  当然,从湖那边过来的人进图书馆睡觉,告诉他们明天中午再回去。

  早上天蒙蒙亮,下丘村的孩子跟里长把饭菜送到东华门外,有人立即进去汇报。

  “殿下,咱们都没吃呢!推了车,车上有做饭的东西,到了便民处,咱们边卖边吃?”

  里长先说下情况,太早了,吃不下去,不过带了餐车。

  朱标点下头:“我先回去送饭,太子妃也未醒,等醒来再吃,天热,凉不了。”

  他已经不需要看着下丘村的人吃才行,何况给太子妃做的是孕妇饭,与村子里的孕妇一样,别的人有时不想吃同样的饭菜。

  他回去再回来,与下丘村的人绕出去,到东华门外时朱樉带人等着,双方汇合,前往便民处。

  “冬天时从北面取了冰,夏天用起来比硝石做的冰更方便。”朱标觉得天热,聊些清凉的话题。

  “今年有了准备,想是冰会运来更多,需提前做好冰窖,一些可以冷藏的水果,放在单独的冰窖中,能够多保存一段时日。”

  里长陪着聊凉快的话题,说水果,感觉就舒服不少。

  顺着河边走,没用太久,众人抵达便民处。

  这里的人多,几棵大树下面挤着人乘凉,每人手上拿个号牌,有人叫到号了就过去。

  屋子建得不错,尤其夏天,周围种了草,还有爬墙的藤蔓,可使着急的人略微好受一点。

  “你们进去看我给的价钱,跟着船上,负责搬运货物,到地方再装别的货,一天四十文。”

  有商人从另一个房间出来,对着周围等着进去看工作的人喊。

  “现在人越来越少,还得和你跑那么远,四十文哪够?昨天有人喊四十二文,都没人去。”等着找活儿干的人出声。

  “以前最多三十文。”商人提起曾经的价钱。

  “以前也没有那么多人去挖矿,朝廷新开一群矿,光是铁矿就得几万人,一人一天给七十文啊!

  要不是嫌危险,而且离家远,大家早过去了。你出四十五文,进去重新写,咱们就干。”

  这人一看就是一群人的领头,在外面讲价。

  “你不干你就等着,有人干,就四十文。”商人不妥协,现在没人能够欺行霸市。

  果然,有人进去,出来后找到这个商人:“你没走好,我跟着你走,四十文你得给饭吃。”

  “居必七和啤酒店,雇人也就这个样子了,你有本事去那边啊!”商人不想管饭。

  “下丘村给做衣服和鞋子,下丘村的菜里有肉,下丘村还送肥皂、牙刷、牙粉,这你怎么不说?我回去重新签了啊?”

  这人据理力争,在外面吃饭花钱,还不如就近找活儿。

第290章 外来务工路难行

  朱标站在旁边看双方讨价还价,觉得很有意思。

  他印象中,商人找人干活的时候,通常给出多少钱就是多少,有很多人抢着干。

  为了避免自己吃亏,干活的人会拉帮结伙,一同抬高价钱,甚至干到中途,额外加价。

  时间长了,商人们便避开他们,他们则继续找事儿。

  眼下一切都没有了,便民处负责管理,没人敢在这里闹。

  看着又有人同意四十文一天的工钱,他扭头与里长说话:“如今的工钱涨了不少?”

  “百姓生活越稳定,经济发展就越好,太平府由于去年开始多种一茬作物,出来务工的人减少。

  那里属于长江上游,许多货物在那里装卸,朝廷再开矿,大量劳工进矿区。

  南京本地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皇城里的宫殿在修,下丘村外面的厂房也需要人手。

  加上运河修通,往来船只增加,人力数量减少,想在这里找人干活,自然会贵。”

  里长通过当下的情况给太子讲解,朱樉跟在一旁听,他懂,这叫供需关系。

上一篇:这仙,不能修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