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672章

作者:东鸭西楼

  勋贵集团真正开始没落,是永乐之后,天下承平之后……

  那些三代什么的,逐渐不行。

  “难道是推行武举制度?”

  朱棣率先举手,他年岁最小,相对天真浪漫。

  张异闻言一笑。

  武举制度虽然在前朝也有过,但洪武朝暂时真不需要。

  就大明这战争烈度,每天都有不少人因为军功晋升。

  在有战争的情况下,军功就是最好的选拔制度,大明自然看不上武举制度。

  不过一个王朝武运是否能长存,很大程度上看的不是战争时代,而是和平之后。

  这个问题,张异并不打算展开,因为徐达的立场,肯定也不会同意自己的看法。

  就在此时,朱棡打断了朱棣的话:

  “别说武举了,就是科举的成绩,父皇也不满意……”

  他这句话已经算是泄露天机,朱棡说完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这是帝王的心事,徐达和张异都不该听。

  徐达正想找个话题搪塞过去,张异却不知死活接话:

  “陛下这么想不对……”

  他话音刚落,就连朱樉都无语了。

  张异的语不惊人死不休,大家伙是知道的……

  张异自然知道,他这话有点大逆不道,不过他也是故意如此。

  以前他是唯恐避皇帝不及,但如今他要拿回天师位……

  自然要想办法让皇帝注意到自己。

  朱元璋看不上科举这件事,史书上也是有的。

  老朱甚至在第二次恩科之后忍无可忍,将科举停下来。

  所谓的第二次,正是今年的恩科。

  “陛下可是觉得,科举选不来上他想要的人才?他甚至想着今年的恩科要是再不行,要停了科举?”

  张异此话一出,几位皇子大惊。

  关于朱元璋对科举的看法,本是朱元璋不经意说出来的。

  他们也是偷听而得,一直秘而不宣。

  今日朱棡多嘴,也是无心之言。

  可张异如何知道皇帝的看法?

  甚至连老朱取消科举的想法都知道?

  几位皇子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不该回答张异的问题。

  张异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继续说:

  “贫道倒是理解陛下的心思,他是个讲究实干的皇帝!

  科举选上来的人,如果比起他开国的班底,差得确实不是一星半点!

  甚至开朝之后,那些被地方举荐上的人才,比如方克勤之类的,都比科举上来的人能力强!

  所以从实用性的角度而言,洪武三年的科举,确实会让陛下失望!

  只是陛下没有想过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

  张异这个臭道士,说到关键时刻,故意卖了个关子。

  众人的好奇心本来就被他吊起来,他却不说了,朱樉忍不住追问。

  张异笑道:

  “这个道理很简单,先不说这些人的能力如何,就算他们蠢笨如猪,陛下也应该将科举坚持下去!

  科举是为国取贤不假,可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意义,却不能忽视!

  这些人,可是天子门生呀!

  那些举荐的人,是吗?”

  他这句话已经触动了政治的真相,几位皇子听得一知半解。

  但徐达这个老油条,马上明白了张异的意思,他飞速看了几个皇子一眼,训斥道:

  “你们几个还没休息够,去集合……”

  朱樉为首的皇子们,登时面露苦色,徐达的威望极高,他们也不敢摆架子,只能推门离开。

  “张真人,你可是什么都敢说呀!”

  徐达苦笑,他自然知道张异和皇帝的关系,但有些话张异敢说,他不敢听。

  因果不沾,就是徐达的政治智慧。

  张异耸耸肩,不再说话。

  只是几个时辰之后,他们的对话,已经被放在朱元璋的案头上。

  “这个徐达……”

  皇帝有些怒意。

第419章 跟朱樉摊牌,摸着张异过河

  “父皇,怎么了?”

  朱标抬起头,询问正在发怒的朱元璋,老朱将东西交给朱标,犹自抱怨:

  “张异那小子明明肯说点什么重要的事,他给打断了!

  他又不是不知道张异的身份。

  徐达这家伙,还是太过注重分寸了……”

  朱元璋最满意徐达的一点,就是他的分寸感。

  身为军方第一人,也曾经当过宰相,徐达和其他人不同。

  李善长成为宰相之后,因为权势的腐蚀,逐渐变成老朱看不懂的样子。

  杨宪、汪广洋,都曾经让自己非常失望。

  但惟有徐达,明明是他的发小,劳苦功高,但本人对于君臣之别,一直非常注意。

  老朱有时候抱怨他不够亲近,但心里对他的分寸感是认可的。

  可今天这件事,他却真心觉得徐达太过小心。

  朱标接过锦衣卫的密奏看了一眼,笑了……

  张家弟弟话说一半不说了,也难怪老朱发火。

  “父皇可是觉得,张家弟弟说的事,正切中核心?”

  朱元璋无声点头,张异乃是窥见未来之人,他对自己执行政策的走向,最为了解。

  老朱对文臣的戒备,张异最为了解。

  文武平衡,甚至以武勋集团压制文官,这也是老朱故意为之。

  朱元璋特意保证的平衡,却不被张异看好,理由十分简单……

  “张异说到宗室之乱的时候,朕也该明白这个道理,只是……”

  朱元璋也深知,自己并没有太好的选择。

  而另外一件事,也是老朱最为在意的事,就是科举的效果。

  他对于洪武三年的那场科举本来充满期待,但选拔上来的人才,确实不尽如人意。

  只是张异那句天子门生,似乎也提醒了他,科举另外一层意义。

  门生,门生……

  老朱抬头:

  “来人,让秦王过来!”

  “父皇,你是想……?”

  朱标隐约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没错,老二也长大了,也该让他知道一些事,去做一些事了!”

  ……

  “父皇,您找儿臣?”

  朱樉回宫之后,练身上的甲胄都没来及换,马上就来到御书房。

  见朱标也在,他低下头,道:

  “大哥也在,见过太子殿下!”

  “行了,自家人不用如此,今日让你来,是想让你知道一些秘密,也有任务交给你……”

  朱元璋的表情严肃,朱樉意识到,这件事很大。

  朱樉并没有惊慌,反而是窃喜,父皇越是这样,说明越是重用他。

  “你将今日张异所言,都给朕复述一遍!”

  朱樉不疑有他,将张异说过的话,一一复述。

  朱元璋低头倾听,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