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天师到帝师 第122章

作者:东鸭西楼

  “大逆不道,虽然算学也是君子六艺,然圣学与算学,如何能相提并论,一者如枝干,一者如细枝,不行,我要给皇上上奏疏!”

  在乱哄哄的中书省,李善长一直冷眼旁观,坐看官员们群情激奋。

  他和其他人不同,跟了朱元璋这么多年,他明白一件事,至少朱元璋将这份东西送到中书省,就代表老朱至少心里是认可的。

  对于科举的事,李善长自己有自己的看法……

  他是文官之首,也是未来的勋贵……

  他的立场跟其他人有所不同。

  “诸位大人稍安勿躁,陛下又没有定夺,你们急什么?”

  其他人才反应过来,纷纷询问李善长:

  “李大人,这件事您怎么看?”

  “陛下既然将东西发到中书省,至少代表他有这个意向,我建议诸位大人还是回去好好想想,再决定怎么写奏疏!”

  李善长自然不可能直接表态,而是将问题推出去。

  那些官员也觉得有理,这件事就暂时放在一边。

  只是下朝之后,关于科举改革的事,由中书省蔓延到整个大明官场。

  上至宰相六部尚书,下到南京府下个县城的县令,都加入关于科举的讨论之中。

  “算学,是什么?”

  “学经学时间都不够用,哪来的时间去学算学!”

  “许存仁老糊涂了,还是被皇帝逼得没办法,所以想出这么一个馊主意?”

  “说起来,算学也是六艺之一呢?”

  “旁枝末节……”

  关于科举,几乎牵动了天下学子心,

  许存仁因为推出这个改革,几乎成为全民公敌。

  无数的奏疏从四面八方,朝着皇宫汇聚而去,大多数都是反对科举改革的,而有少部分表示中立的声音,也被湮灭在批评的声浪中。

  ……

  几日后,国子学!

  张异用手托着下巴,无聊地看着窗外。

  他耳边,都是关于科举改革的讨论。

  “都是你出的馊主意,先生都被骂得不敢出门了……”

  孔讷回过身,对坐在自己身后的张异抱怨道。

  张异也无语,这件事的阻力比他想象中还要大呀,无论是他,还是许存仁,都低估了动科举的严重性。

  其实历朝历代科举改革,皇帝很少会以这样的方式去推动讨论。

  一般来说,君王怎么定,群臣怎么遵从。

  反对这种事情几乎是不存在的。

  可这一次,老朱在得了许存仁的提议之后,也不表示同意还是拒绝,而是交给中书省讨论。

  他暧昧的态度,其实才是助长这次全民浪潮的罪魁祸首。

  而在这次反对声浪中,首当其中的自然就是提出方案的许存仁。

  他在事情发酵的一开始,就被百官围攻,关于他的黑料,或者制造的黑料,都已经满天飞了。

  声称要跟他划清界限的人,也有不少。

  就算在国子学中,学子对许存仁也颇有意见,

  算学虽然在两宋之时达到了巅峰,可它终究是个不入大雅之堂的东西,

  大家十年寒窗苦读,学的就是经义,你告诉我靠算学,别人不喷你才怪!

  老许虽然自认为没有私心,但还是只能选择装病避避风头。

  “先生在家估计一边看《传习录》一边骂你!”

  孔讷的声音有些幸灾乐祸,不是针对许存仁,而是针对张异。

  张异从沉思中回过神,道:

  “离八月不远了,我听说北方咱们的军队推进很快,说不定还不用八月……”

  比扎心,十个孔讷也不是张异的对手,他被刺得心痛,登时沉默下来。

  孔讷因为御书房前一跪,跪出了孔家人的血性,

  这让他在应天府中的日子逐渐好过,人也开朗不少。

  可是张异说的那件事,他好几次试探了他的爷爷,到最后,却还是没有得到有效的回应,反而是,孔克坚更疯了!

  张异看着孔讷的模样,就知道他也说不动孔克坚。

  这其实也正常,华夏的华夷之分,严格来说从洪武朝才会开始出现!

  孔克坚有他的坚持,其实也正常。

  不过这并不关他的事,他告诉孔讷那些,只是还他一个人情,至于他家世怎么处理,与他无关。

  张异转移话题:

  “其实我觉得,如今闹得满城风雨,对先生来说反而是好事!”

  “啊!”

  孔讷果然被张异吸引注意力,从家里的烦心事中脱开。

  “为什么会这么说?”

  “我嗅到了有人挖坑的味道……”

  张异嘿嘿笑!

第129章 现学现卖,镇压百官

  “如果皇帝想要惩罚先生,或者不同意科举改革,他不会将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

  你见过几个皇帝订科举规矩的时候,需要询问官员的意见,

  所以呀,我有七成的把握,其实许先生提上去的东西陛下已经同意了,但那玩意毕竟叛经离道,皇帝也想看看天下人的意见!”

  “那陛下不会改主意吗?毕竟这么多人反对……?”

  “也许,陛下一想到这么多读书人反对,他就兴奋呢?”

  张异和孔讷说着悄悄话,孔讷被张异的脑回路给惊到了。陛下没那么变态吧?

  孔讷紧张地环顾四周,发现大家没有注意到自己和张异,继续问:

  “为什么?”

  “你看陛下像是能随便妥协的人吗,而且现在这点风雨,算个屁?”

  张异虽然不认识朱元璋,但他了解历史上那位洪武皇帝呀。

  拥有钢铁意志的一个人,他若想要推行什么政策,怎么可能去听群臣的意见。

  而且如果百官反对的话,最容易让皇帝产生的反应不是恐惧,而是忌惮……

  朱元璋就是这么一个人。

  可如今他这平头老百姓都能听到关于科举改革的事,深宫中竟然一点反应都没有。

  这本身不正常!

  二人的讨论不过是闲话家常,

  张异见许存仁也不在,干脆逃学去也。

  ……

  而另一边,酝酿了好几天的皇帝,终于将科举这件事,当成一件事去讨论。

  第二日,皇宫,奉天殿!

  百官像前几天一样启奏,让皇帝惩治许存仁,朱元璋这次没有回避,而是直接问李善长:

  “李先生,你说这科举改革的事情,你怎么看?”

  大殿里群情激奋的声音,变得鸦雀无声。

  皇帝已经被他们骚扰几天了,一直没有正面回应这件事。

  今天的做派,似乎是要给个结果。

  李善长身为百官之首,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他想了一下,说:

  “许存仁提出的这个方案,与古法惯例不合,虽然算学也是君子六艺之一,但圣学有主次,吾等学子十年寒窗研究圣学,尚不能理解其中之万一,若是加了算学,势必会分了学子们的心!

  臣也从史书上看过,唐朝旧制也有明算科,但后人经验验证,这些东西并不适合纳入科举!

  然臣在家中思索,既然陛下将这件事提出来,又让百官讨论,陛下必有臣等不能理解的深意!

  所以臣以为,如果陛下想要推广算学,可学宋时,以太学三舍法为参考,另立途径!

  这样的话,既不会动科举之根本,越能兼顾陛下背后的想法!”

  李善长这话说的滴水不漏,但本质上的意思还是反对将算学并入科举,而且是比重和经义相同!

  只不过他了解朱元璋,知道老朱特意引导这场讨论,背后肯定是想要推动算学入科举。

  他提出的方法,是给皇帝一个台阶下的两全其美的方法。

  如果百官坚决反对,皇帝很难下台。

  只是他错估了朱元璋,老朱问完他,转身去问刘基:

  “那你说说……”

上一篇:长生:皇帝祂疯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