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1 第15章

作者:三月麻竹

  左边这人的心理路程,卢安不知道,他现在很迷糊,望着政史地试卷迷糊,三科考下来,他人都麻了。

  而与之相对的,政史地三科下来,旁边的大长腿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下考铃响起时,她望着卢安背影在思索:书婷暗恋他,要是知道了他在考场上的表现,会不会心疼死?

  考完最后一场地理,9月份就正式结束了。月假和国庆假期一起放5天,方便远地方的同学回家。

  学生们离校走了。

  老师却还要留下来阅卷,这是惯例,成绩必须当天晚上出来,哪怕就是熬通宵也必须批出来。

  阅卷都是一个教研组一个教研组分开阅的,他们有个传统,就是喜欢把第一考场和第二考场的试卷先找出来批阅。

  因为这两个考场都是尖子生,承载着这一届的文科希望。

  晚上6点过,有英语老师来到语文教研组对周老师说:“小周,你们班卢安英语考得非常好。”

  听到卢安这名字,所有老师竖起了耳朵。

  周静妮回身笑问:“多少分?”

  英语老师竖起大拇指说:“满分!120分!我刚听有老师在传,说卢安英语只花了60分钟就做完了,真是厉害。”

  这时一中年女老师羡慕说:“这卢安就是个清华北大的苗子,我从高一就看出来了。

  可惜没分到我班上,小周,你明年要扬名了哦,市优秀教师板上钉钉。”

  周静妮眯起月牙眼,笑着回应:“我还想要孙老师班的刘荟呢,她比卢安还稳。”

  孙老师是个秃头男,撇开学生的眼就是个乐子人。

  只见他伸手摸摸光头,开着玩笑道:“想都别想,我一直在琢磨怎么通过刘荟把卢安招安过来,嗨!感觉他们郎才女貌的,很搭。”

  周静妮笑着反对:“那可不行,你这样会害了他们俩。”

  晚上8点过,语文组一个老师突然问:“这是卢安的字吧?你们看看?”

  离得近的孙老师半起身瞄一眼,瞬间就把一本卷子抢了过来,翻了翻问:“117分?只扣了三分?”

  那老师喝口茶说:“扣三分都扣多了,你自己看看他的作文和其它答题,真的很完美。”

  孙老师本身就是语文老师,快速读完第一遍后,蹙了蹙眉。

  他又返回去读了第二遍,逐字逐句地读,最后把试卷放下,静默。

  那老师打趣问:“怎么样?我没有徇私舞弊吧?”

  孙老师叹口气,罕见地说:“你分扣多了。”

  那老师没接这话,而是把语文试卷递给周静妮:“周老师,这是你的学生,你自己看看。”

  周静妮好奇,接过细细阅读一遍,最后只是笑,啥也不说。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小姑娘很乐。

  接下来语文组的话题都在谈论这次文科第一会是谁?

  是不倒翁刘荟?

  还是常年第二的卢安?

  或者后面的唐建和吴英有没有机会追上来?

  参与到话题当中,高兴的周静妮完全忘记了前次卢安地理63分的事实。

  晚上9点过,有消息传进了语文教研组,说数学刘荟满分,唐建115,吴英115……

  迟迟没等到数学老师说卢安的成绩,周静妮坐不住了,忍不住问:“卢安多少?”

  数学老师有点尴尬,搓搓手。

  孙老师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帮着问:“卢安数学多少?”

  数学老师这次说话了,“73分。”

  “啥?73?”周静妮惊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教研组其他老师都停止了阅卷,抬头看向这边,显然在质疑这分数的真实性。

  数学老师说:“他的试卷我亲自检查过,只有这么多。”

  周静妮人傻了,有点懵。

  她想不通这卢安在发什么疯?

  上次地理63,这次数学73,都是咬着及格线,这是要气死她吗啊?

  语文教研组组长第一次开口问:“为什么会这样?”

  数学老师摇头。

  其他老师看了看周静妮,没好当面谈论。

  晚上11点过,政史地分数都出来了。

  低头瞅着67、65、61的三个刺眼分数,周静妮觉得卢安没疯,她自己疯了。

  她才是疯的那一个。

第21章 青春年华

  每次月假,下面县镇的中班车就会提前来学校接人。

  不过一中没有。

  因为卢安所在的县镇是二中的生源地,尽管一中比二中更好,但他们家乡所在地的学子是没资格进一中的。

  而他之所以能来一中,一是中考成绩足够出众,二是走了孟叔的后门。

  一中在城中心,二中在城东靠近郊区,中间隔着一段距离,坐公交车大概需要半个小时的样子。

  这年头跑前镇的中班车少,每天回去只有三趟车,早、中、晚各一趟,要是错过了点,那就只能等第二天。

  卢安每次放月假回去,都是先坐公交车到花门,然后汇合二中的曾令波和魏方圆一起坐中班车回镇上。

  最后三人再骑自行车赶12里山路,就到家里了。

  这年代,从山疙瘩里读书来到外面的大世界,对于农民的儿子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犹记得当初三人刚踏进宝庆城里时,一下车就被许多新奇的东西迷住了,城里的男人女人都好时尚,那时候觉得弥漫在城市上空的炭烟味闻起来都是别具一格的。

  “花门有下的没啊?花门有下的没?”

  就在卢安透过车窗看着外面的老街、回忆起往事时,公交车不知不觉到了花门。

  他立即站起身喊:“师傅,踩一jio!”

  刹!车子停了。

  门一开,卢安提着包迅速下了车,张望一番,看到前面有人向自己用力招手,他立马朝那边快速跑了过去。

  招手的人是曾令波,一见到他就在那边跳起来大喊:

  “这边!卢安!卢安!这边!”

  卢安急匆匆跑过去,气吁吁地问:“车呢?”

  曾令波右手伸进书包里一摸,掏出一瓶可乐给他:

  “车子去别处接人了,司机让我们在这等,来,请你喝个新鲜洋玩意儿?”

  卢安正好有点渴,拧开盖子灌一大口,问:“你发财了?”

  曾令波诡异地说,“发什么财,别个请我的。”

  卢安一副我懂地样子笑道:“女生?”

  曾令波嘿嘿直笑:“确实是女生,但不是你想的那样?”

  两人从小一块耍大,玩性很投合,见对方不说,卢安就知道不是时候,所以没往下问。

  又喝了一口可乐,卢安有些后知后觉,“不对啊,怎么就你一个人,魏方圆呢?”

  “卢安,你怎么才反应过来?”

  “抱歉,我最近忘性有点大,她人去哪了?”

  提起魏方圆,曾令波似乎有些寂寞,“人家现在成绩好,在学校不怎么叼我了咯。”

  卢安看了眼他,笑着说:“都是一个村里出来的,从小到大都是同学,以咱们三的交情不至于这样。”

  魏方圆和曾令波后面关系不和,前生他一直稳着没问过,但他隐隐感觉老曾是喜欢老魏的。

  曾令波似乎不想多提她,只是说一句“人家在城里有窝,今次不回去了”了事。

  城里有窝?

  卢安愣了下,这才想起来,魏方圆有一个亲姐姐后来在宝庆中医院当护士,以前记不起是哪一年,难道是今年开始的?

  没等多久,中班车来了,像装猪仔一样,车里的每个空隙都挤满了人。

  花门到镇上有95里路,多山多弯,还比较陡,中班车像老爷蹦迪一样摇摇晃晃花了三个多小时才到。

  此时天已经快黑了。

  车费要7块钱,可以买两斤多肉呢,卢安心疼死了。

  曾令波有一辆不知道几手的二八大杠在镇上一亲戚家,两人取了车就走,沿着河流一路往北,一个带一个,往家里赶去。

  从初中开始,两人就这样共同骑过好几年车子,一路换着骑,轻松而愉快。

  这在交通基本靠走的乡下村落,两人怡然是马路上最靓的崽,把同龄人羡慕得不要不要的。

  卢安笑得不行。

  笑了好会问:“如今那女孩去哪了,还有联系没?”

  曾令波摇头:“没有,自那以后她们一家就不见了。”

  上村在水库边。

  进村有一个很长的斜坡要爬,每次两人都是换着来推车。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爬上坡时,卢安猛地一下停在了原地,他突然发现妹妹宋佳站在村路边,像是在等人,说不得就是在等他哩。

  “哥!哥!”宋佳眼尖,隔老远就开始喊他。

上一篇:霓裳铁衣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