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991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洛苏一路向南的目的地不是江南洛氏,而是岭南和中南半岛。

  岭南的广州,是一个非常繁荣的城市,和岭南的其他地方,显得格格不入。

  广州的土著并不算很多,这里从建立开始,就是秦朝带来的汉人,而后汉朝的时候,大规模的向这里迁徙人口,再加上在这期间,这里发生过一些战争,不少土著主动离开了这里。

  如今。

  这里是大唐安南都护府的驻地所在,位列四大都护府之一,大唐朝廷在这里驻守着六千兵力。

  安东都护府存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震慑岭南那些潜藏在山中的南蛮,同时也为了监视被李治分封在这里的王公诸国。

  还有那个大王国建制——宋国!

  四大都护府之下,都有许多王公之国,是当初大封诸侯的时候,分封在这里的。

  安南都护府的辖区,便是后世两广以及琼州,其中布满了崇山峻岭,号称十万大山,这么复杂的地形,分封王公之国时,朝廷可谓是绞尽脑汁。

  至于宋国。

  在刚刚建立的时候,宋王过了很长一段苦日子,毕竟是王后萧妃的后代,为武曌所不喜,自然不可能像是秦王、齐王等人出镇的时候,把国库都要搬空那样的出镇。

  不过后来朝廷还是让安南都护府征召了很多人去建设宋国,而且岭南和中原有水系联通,能运送物资,安南都护府是宋国开拓的后勤基地。

  洛苏来到江南之后就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许多江南大族的都在向南流入物资,他从江南洛氏那里得到了一些事,甚是诧异,民间竟然已经开始这么玩了,他一路向南,到达安南都护府后,发现宋国的开拓果然比想象中还要好。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宋国的开拓能比想象中更好,更快,就是因为有大量的资源流入,不仅仅是江南大族,安南都护府的官吏也都在做这件事,那就是在朝廷给予的供给之外,额外给宋国售卖更多的粮食和兵器。

  许多朝廷淘汰下来的盔甲、兵器等,经过造册废弃后,转手被卖给了宋国的开拓贵族,还有那些在岭南开拓的贵族。

  还有那些中原的大粮商,都在往这边贩卖粮食,很简单,这边有水路,比往内地买成本低,而且军粮给的价格高。

  这是相当暴利的买卖,堪称无本万利。

  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走私,因为朝廷从这里面是拿不到税收的,江南洛氏知道,但没有参与,洛氏的粮食和药材有时候会卖给粮商。

  一件货物,它的最终结局,是落在付钱的那个人手中。

  所以洛氏的粮食和药材最后有多少落在了这些开拓贵族手中,那就说不准了。

  当得知这一切的时候,洛苏不算是很震惊的,但这种模式让他很感兴趣。

  尤其是他得知了一件事后,他的兴趣几乎到达了巅峰。

  这件事便是宋王竟然卖地借钱打仗。

  一群来自江南的商人,以及安南都护府的官吏,在宋国有自己的土地,甚至有矿、山林。

  这些东西都是宋王抵押给这些人的。

  宋王用这些土地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的收益,来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民间这种事很常见,民间借贷做生意,扩大生产都是这样做的。

  但这种事出现在一位宗王和一些身份地位完全不对等的商人、官吏身上,让人吃惊。

  因为按照常理来说,这种事情的最后结局,通常只有一个,那就是宗王黑吃黑,将所有东西都吞进自己肚子里。因为双方是完全不对等的。

  在这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制度中,说句不好听的,哪里有其他人说话的份,还谈条件,简直就是笑话。

  但事实就是,这种交易形成了。

  洛苏对这件事很感兴趣,于是在这样停留了一段时间,对于他这种智慧冠绝人类之巅的人而言,只要略微了解,就足以看出这其中的底层逻辑。

  这种违反常识的事,到底是发生的?

  然后。

  洛苏就有些懵,这是一群傻大胆和一个胆小鬼的合作。

  这件事从表面上来看,是有逻辑的,商人、安南都护府中的大人物,如果将这些人统一称之为“中原权贵”,将宋国中的贵族称为“宋国权贵”,这其中的逻辑就是这三个团体。

  中原权贵认为宋王本就是被天后所赶出去的丧家之犬,虽然贵为宗王,但实际上时时刻刻都在死亡边缘徘徊。

  宗王?

  如果宋王敢有什么抵抗,安南都护府就会让他知道,什么叫做中原天军,从心理上,中原权贵认为自己有实力上的优势地位。

  而后便是第二个关键,宋国权贵不是宋王的铁杆,在分封制度下,宋王对宋国权贵的控制没有那么强,这些宋国权贵和中原权贵有极大利益上的往来,甚至有许多联姻,内外勾结,宋王受到的掣肘极大。

  但洛苏认为这种制衡是虚假的,就像是镜中花,水中月,一戳就散。

  商业有没有力量?

  当然有。

  金钱在任何时候都是强大的力量。

  但在这个时代,商业的力量是薄弱的,金钱的力量是不足够的,这世界九成的力量,都在土地上。

  土地上的百姓,才是决定一切的力量。

  邦周时的诸侯可能抗衡天子是因为有不在天子手中的土地。

  世家门阀能抗衡皇权是因为有脱离皇权掌控的土地。

  在宋王这件事上,宋王在天后执政期间,的确是终日担忧,生怕自己哪一天被注意到,进而被召回神都洛阳,脑袋落地。

  但在政治上,还有一个定律,那就是掌握权力的人,是待的最久的那个人。

  臣子和君王的争斗,在不撕破脸,不置于死地的时候,总是以君王的最后胜利而告终,就是这个理论的终极体现。

  君王就像是圣人,在皇权稳固的社会中,皇位不会被篡夺的情况下,君王最差的结局不过是丢面皮,不过是被人骂几句而已。

  臣子则一个不慎就会丢掉性命。

  一旦君王不要脸,斗争的结果就注定了。

  宋王同样如此,宋国是他的,他长居这里,他的王位来自于中央朝廷,不是这些人所能够撼动。

  天后的年纪也已经很大,没有多少年可以活。

  新上任的天子,对宋王就不会有什么大的仇恨,那已经是上一代的事情,到了那个时候,一旦宋王反应过来,那一场清算就是注定的。

  换句话说,现在这种诡异的平衡,只是因为天后对诸王公的震慑而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敢签下二十年、五十年契约的人,真是疯了。

  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洛苏甚至都能够猜的出来之后会发生什么。

  一旦宋国方面撕毁契约,这些事自然是不敢上报朝廷的,走私的事情没人敢提,那就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安南都护府以宋国有不轨行为,甚至还会主动造出一些边衅,进而以安南都护府的大军,进攻宋国。

  如果赢了,那未来真的有可能控制住宋国。

  但如果输了,那一切都要打水漂。

  在研究了这种模式后,洛苏就不再关注,一切社会关系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这些事情他不会干涉。

  江南洛氏隐隐参与其中的原因也很容易就猜出来,现在这种模式,的确是帮助宋国快速开拓,自古财帛动人心,在江南士族被中原排斥的过程中,他们向南转向,去寻求利益和退路,就是非常现实的追求。

  没错。

  洛苏看出来了,这些江南士族在宋国取得土地,很有可能也是为了跑路,如果南洋真的发展起来,在大唐事有不逮的情况下,就跑路到南洋去。

  这和当初洛氏在感应不到素王后,担心衰败后灭族,于是跑路到辽东凛冬城,有异曲同工之处。

  事务总会随着现实而改变,曾经圣旨下来,就只能跪地等死,根本就没地方跑。

  唯一能跑路的就是草原,但草原过去太难,很可能死在路上。

  现在随着大唐向四周的开拓,给了很多人这种机会,原来这个世上,除了中原之后,还有适宜人生存的土地,而且距离大唐这么远。

  洛苏来到南洋之后,看了这里的水流条件,又看了看两广以及会稽那连绵的群山。

  这里其实也是一片天然的割据之地,中南半岛的水热条件太好,足以撑得起一个庞大的帝国,如果这个国家还能取得两广,就能获得一片抵御北向的屏障。

  不过。

  洛苏站在高山上,望着那连绵的土地,“没机会了。”

  没机会了。

  从大唐踏上这里开始,从文化开始同化这里开始,这里就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洛苏就在广州,给洛阳写了一封信,不是给武曌的,而是给太平的,等到太平登基后,再打开这封信。

  其中是关于防止周围封国产生自主意识的内容。

  “在帝国的西南山区中,有许多传承多年的土司,这些土司和汉人的习惯格格不入,进而在这里造成事实上的独立。

  现在,在分封的国家中,同样产生了这种情况,如果这些权贵长时间盘踞在当地,和中原形成事实上的政治隔离,那必将产生政治上的远离。

  这个问题要格外的重视。

  不重视这个问题,分封国的分裂就是可以预见的。

  分裂独立建国只是第一步,在分裂后,如果在和上朝的竞争中,处于劣势,那就会进入下一步,即从文化上,开始驱逐有关于上朝的一切。

  最终,一套以本地主义为核心的思想,就会出现,一旦出现这种本地主义的思想,就要重新花费极大的代价进行整合,且效果不一定显著。”

  洛苏对此很清楚。

  当初的邦周统一后,全天下的贵族都说一样的话,执行同样的礼仪,敬拜同样的至高神,那是第一次大一统。

  但在逐渐的分化中,几乎所有国家都开始结合当地的特色来搞自己国家的主义。

  其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吴国和越国,已经到了断发文身的程度。

  其中齐国、楚国、秦国这些地处边陲的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这还是有洛氏高举诸夏大旗的情况,即便如此,各国人间的隔阂也变得很重。

  秦汉第二次整合当时的诸夏世界,最终形成了汉人这个群体。

  现在西域为什么这么难搞,离心倾向这么严重,其实就是因为,西域相当的本地化,而且是从信仰到文化上的本地化,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中原的特色诸夏道路。

  西域有神庙存在,问题不大。

  但宋国这里,洛苏觉得问题很大,一旦遭受到来自北方的压迫,来自大唐的统治者,就会主动融入当地了。

  洛苏虽然搞分封,但他不搞分裂。

  就算是因为现实原因,导致不得不分开统治这广袤的国土,但内部的交流绝不能停下,在内部也不能产生隔阂。

  那个曾经的罗马帝国,分成东西罗马两部分,但所有人都以同一族群自居,他们称呼自己为罗马人。

  在两个政治实体间,有官员的相互交流,有皇帝的相互交流,更不要说民间的交流,在复兴帝国的时候,他们不仅仅要复兴其中一个,而是两个,是整个罗马的版图。

  在中原,过去的所有分裂都是因为战争,几个互相之间不能吞并的政治军事实体,在进行抗衡,最终造成了分裂的现实。

  这样的分裂,如果分开的时间足够长,是真的会产生分化的,甚至渐渐变成两个族群,就像是当初前往草原的汉人被同化成游牧,百年后,谁还能知道他们的来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