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494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听到贾诩所言,洛空将扶着剑的手放下,气势收敛,轻轻挥手道:“先生大义,请坐,来此可是有言要教吾吗?”

  贾诩这才施施然的走到坐席上,答道:“君侯家学渊源,不敢教君侯,只是有数言,想要上呈君侯。”

  洛空脑海之中还在回想刚刚贾诩说的话,越想越觉得巧妙,于是认真地说道:“先生还请说吧。”

  贾诩沉吟一下道:“君侯勤王而来,西域诸军精锐,定然天下震动。

  诩有一言想问,君侯勤王要如此做?

  是攻伐太平军,还是入洛阳守卫?”

  洛空沉吟道:“外军入洛阳,恐怕不行。

  只要能解洛阳之危,击败太平军便足够了。”

  贾诩闻言沉声道:“那君侯就要小心了,一着不慎,就会全军覆灭的结局,而且不是败在太平军手中,而是死于奸佞之手。”

  贾诩此言宛若在平静的湖面上砸下一颗巨石,让洛空不能平静,他紧紧地盯着贾诩,等待着他后续的言语。

  贾诩缓缓讲述着自己的推断,洛空越听越振奋,甚至直接坐到了贾诩身边。

  ————

  空进凉州,驻武威,州郡诸将官往来拜见,甚乏,及贾诩来投,空与之谈,半夜不觉疲累,乃叹曰:“吾得文和,有若高祖得良也。”——《后汉书·无双侯世家》

第592章 沛郡曹氏有麟子

  洛霄军中。

  许多渠帅都不明白大贤良师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不直接杀进洛阳,忍耐了许久,他们终于憋不住了,前往洛霄帐中询问。

  洛霄望着挂在墙上的大汉地图,相比较前汉的地图,这幅地图有了一些缩水。

  东北的辽东都护府被强势的燕国占领了极大的一块。

  燕国是汉人建立的,又有洛氏的暗中帮助,他们有文化,有文明,在那残酷的冰天雪地之中生存,让燕国士卒的战斗力强的可怕,四个字足以概括——悍不畏死!

  在那残酷的环境中,本就随时会死去,谁还会珍惜生命呢?

  这几年之所以没能继续前进,是因为燕国内部几大氏族的矛盾很大,火并倒不至于,但牵制了很大一部分精力。

  听到众渠帅的问题,洛霄微微感慨着,他指着墙上的地图说道:“多么强大的汉朝啊,数遍周围,没有任何一个势力,能算得上它的对手。

  这么强大的王朝,内部却腐朽到了这样的地步,但三百年的积威,没人会想过汉朝灭亡。

  攻破汉朝天命要怎么做呢?

  仅仅抓到皇帝就足够了吗?

  可能天下人都觉得皇帝本就是昏君,不能代表汉朝了。

  我思来想去,唯一一个办法……”

  众渠帅都被洛霄的办法震惊的无以复加,然后就是深深地战栗,他们纷纷跪伏在地上,不断呼号着,“素王上皇,无量寿福。”

  洛霄从跪在地上的人群中走过,走到帐外,不断有太平道的精锐从各州而来,他没有关注。

  他只负手观天,看天下大势。

  ……

  与贾诩彻夜交谈之后,洛空深深地明白了母亲所说的话,他出西域,刚进凉州,就有一个天资如此绝顶的谋士出现。

  而且按照贾诩的说法,他的那位挚友,辅佐董卓的李儒,不亚于他,就算是略有吹捧,也应当在仿佛之间。

  凉州这种文华稀缺之地,还有这样的英才长成,那人杰地灵的中原,又有多少的英萃呢?

  贾诩被洛空留在身边,他准备前期把贾诩培养成自己的谋主,后期则准备将贾诩介绍给家族,这样的英才,不应该陪着自己去死。

  西域军没有在凉州多待,联络了沿途的官员和大族,经过友好的交谈,拿到了补给的粮草,最重要的是拿到了给马匹喂得粮食之后,西域军就一路向东而去。

  董卓则在联络羌人部落,以及那些比较小的凉州军阀,还有和羌人之间关系比较密切的大族,凉州这片土地能挖掘的潜力极大。

  在骑兵为王的时代,凉州纵然人口不及那些大州,战争潜力或许较差,但是骤然的爆发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若不是后勤的压力,以凉州人的马术,控弦三十万,不成问题。

  ……

  沛郡。

  在大汉的诸多郡国之中,沛郡算是比较出名的,曾经萧何所封的酂侯国就在沛郡之中,随着酂侯国迁走到兰陵,沛郡就没有了顶级的家族。

  直到霍光为汉成帝延续子嗣寻天下美妇,然后沛郡曹氏得侯位,由此而兴。

  等到先汉末大乱,光武皇帝要为自己的亲近封侯,天下有侯爵的人就太多了,所以先汉的侯位除了有功者,大部分都失却了侯位,曹氏因为和皇室之间的关系,只是由县侯降为了乡侯,已经算是很不错的。

  但沛郡曹氏依旧是郡中大族,虽然不断衰落,比起洛阳豪门来说差得远,但得益于皇帝卖官鬻爵,曹氏还是偶尔能担任三公九卿的高官,在洛阳之中算是有头有脸的家族,在地方上也算得上是二流的士族。

  在天下之间,沛郡曹氏还是有几分名声的。

  曹氏这一代最杰出的子弟就是曹操曹孟德,说他最杰出,不仅仅说是文治武略都出类拔萃,关键是他会来事,这是家族最看重的能力。

  曹操在洛阳求学时,就和那些大家族的子弟交好,在洛阳混的风生水起,到处都是他的好友,而且对他的评价都颇好。

  他在族中的人格魅力也极高,族中子弟都服气他,愿意以他为首。这就是曹操的本事,是很多人都学习不来的。

  沛郡身处中原,自然是太平道起事最为重要的地区之一,早在太平道刚刚起事的时候,曹氏就已经开始悄悄的募集乡勇抵抗,曹氏族中子弟颇为优秀,有不少作战相当勇猛之人。

  从勤王诏书传到沛郡的那一刻,曹操就明白改变命运的机会来了,他为朝廷尽忠的机会到了,家族翻身的机会到了。

  祖祠堂外,曹操慷慨激昂的说道:“以曹氏的底蕴,想要世世名列三公九卿,何其之难。

  更何况我曹氏虽然添列士族,但却不是经学家族。

  那想要再进一步,就只能以军功显贵。

  操自幼读书,便想要以军功为自己,为家族博一个出路。

  大汉有四征将军,凉州最乱,机会最多,所以征西将军是操的愿望。

  后来燕国起势太快,我等在洛阳求学时,许多人说征东将军才是天下顶点。

  如今天下大乱,正是机会,不以家第,凭借手中锋刃,若是能平判立下大功,封侯拜将,就在旦夕之间。

  我沛郡曹氏,本来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随时覆灭的普通豪强而已,却能存世一百多年,凭借的是什么呢?

  是因为先汉成帝对家族的爱屋及乌,于是就得以显贵起来,这是什么样的恩典呢?

  如今大汉社稷陷于危难之间,家族难道能够坐视不理吗?

  操以为,立刻以家族子弟为骨,联络郡县豪杰之士,奋起扬威,平定太平军,到洛阳去勤王才是最重之事。

  还有人汲汲于勤王之令是下达给州郡长官的。

  愚蠢!

  真是愚蠢!

  简直就是愚蠢。

  陛下下达了勤王令,上面写下了谁的名字吗?

  勤王令能送到每一个人的手中吗?

  这勤王令就是下达给大汉每一个人的,我们都是陛下的臣民,难道这世上还有他能救陛下,而我不能救的道理吗?”

  曹操的声音响彻整个曹氏祖祠,震耳欲聋,众人沉默!

第593章 曹孟德欲报汉恩

  曹操数言,祖祠之外,一片寂静,年轻人脸色带着振奋之色,年长一些的人则面面相觑的互相对视几眼,眼底则是欣赏。

  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就是要成就大业的。

  因为他们有常人所没有的伟大性格,坚韧不拔、永不言弃的意志,敢于争先、不畏艰难的品质,都是其中一些。

  曹操就是这样的人,他有许多做大事的人才能拥有的性格,比如坚持,比如执着。

  这世上大多事,从上帝视角去看,应该怎么做都明明白白,后来者总是能任意的评判一个人的智慧高低。

  但实际上置身于那满是黑暗迷雾的环境中,不知道前方是机会还是危险,有多少人敢于坚定的去做一件事呢?

  起兵勤王这件事,说说容易,做起来却难到极点。

  想要组建一支能战的军队,所耗费的资源有多么庞大,是难以想象的,称之为吞金兽毫不夸张。

  而且组建了军队,总要打仗,获胜还好说。

  只要战败,一切投资都化为乌有,瞬间就赔个底掉精光。

  即便是以曹氏的底蕴,如果组建勤王军,最多经历两次失败。

  再多的话,整个家族都会破产,家族就是一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政治经济集团的复合体,没有了家资底蕴,家族彻底败落下去只是时间问题。

  那些顶级的士族为什么不自己单打独斗,而是要扶持诸侯?

  难道是嫌诸侯的权力太大了吗?

  还是皇位不香呢?

  为什么不自己一家投资某一路诸侯,而是拉着本郡本州的士族一起投资呢?

  难道是发善心希望其他人来分润自己的得利和权力吗?

  当然不是!

  是为了在保证权力分红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失败带来的损失,而且多拉几家投资,成功的概率更大,投资化为乌有的可能性就越低。

  一家顶级士族都扛不住诸侯的几次失败,这毫不夸张。

  按照士族生存法则,曹操这种举动是不合适的。

  因为曹氏已经不是那种需要把全家性命压上去的普通豪强了。

  只有那些地位低微的豪强,才会用身家性命去博一个未知的未来。

  但是这就是曹操的魅力所在,他不是一个赌徒,而是明确的告诉人,家族应该做什么,家族应该怎么做。

  曹操的话在众人耳边响彻,“因为先汉孝成皇帝对家族的爱屋及乌,于是才得以显贵起来,如今大汉社稷陷于危难之间,家族难道能够坐视不理吗?”

  我曹孟德要报效君主,守卫大汉社稷,尔等可愿意追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