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70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秦武王死在了洛武公手中。

  秦国是洛宣公所分封的,秦国的做大同样是洛宣公所培植的,没人想到,最终却反噬了周室。

  洛国虽然表面上不说,但心里是很介意这件事的。

  况且,那句“亡周者秦,族秦者洛”的谶言,像是鬼魂一样纠缠在秦国的身上。

  一桩桩,一件件,秦国势必要和洛国进行一场惨烈的战争。

  “王上,您是因为谶言而担忧吗?”

  秦王政道:“寡人受命于天,是要王天下之人。

  难道会在意一句不知从何处流传而出的谶言吗?

  但自古以来,难道有王者受命却不据有九鼎的吗?

  周室已亡,洛氏据有九鼎,这难道不是窃取王者的权柄吗?

  这是寡人所不能允许的。

  祭祀上天是天子的权力,但在山东之地,素王如天。

  洛氏借着祭祀先祖素王,实际上却在祭祀上天,这难道是臣子该做的吗?

  周天子失去了洛氏的支持,诸侯就不再尊敬他。

  周天子从洛氏手中接过冠冕,诸侯就认可他。

  这是何等的荒谬,何等的可笑呢?”

  李斯是法家,他当然明白,秦王政并不是因为九鼎不在手中而不满。

  而是对洛氏的存在不满!

  周王室可以允许洛氏这种副王存在,甚至摄行王事,但秦国法家所构建的社会是君主至上的。

  大秦,不允许有洛氏这么超然的家族存在。

  李斯能被秦王政赏识,就是因为他总是能领会秦王政的意思。

  他当即躬身道:“王上。

  您圣明如天,是古圣王一样的君主,这世上想必是没有什么事情能够难到您的。

  臣曾经游历诸国,到了商丘城,见到了殷商的祭祀,但宋人已经不知殷商,只知周礼了。

  二王三恪,存亡继绝,宋承殷商,这些温情脉脉的面纱,让许多人都忘记了曾经发生过的事情。

  周武王灭商后病死,素王东征践奄,将意图作乱的殷商贵族杀戮无算。

  九州天下最大的部族,竟然仅仅只能填满一个公国。

  数遍史书,那般残忍的清算,都是不多见的。

  至高至圣的素王神座之下,是成千上万商人的血。

  您要做素王那样伟大的人吗?”

  李斯给了秦王政强有力的回应,王上,您的想法没错。

  洛氏就是天下最大的贼,臣支持您的决定,法家站在您这一边。

  反正诸子圣殿之中也没有三晋法家的位置。

  王翦知道轮到自己表态了,兵家并不像法家那么不受待见,他心中是不愿意这么得罪洛氏的。

  但想一想王氏未来的荣华富贵,王翦还是坚决的说道:“王上。

  臣愿率大秦铁骑,为您踏平洛国!”

  整个秦国权力最大的三人达成了一致,秦王政的意志将通过这两人分别在秦吏和秦国军方贯彻下去。

  “上将军,准备攻赵吧,攻破赵国就合围洛国。”

  王翦已经走到大殿门前,突然听到秦王政的声音。

  他顿了一下,转身望着整个人都在阴影中的秦王政,躬身道:“是。

  王上。

  您会得到臣胜利的战报。”

  战云再起,喧嚣之声再次响彻秦国!

第177章 再离间

  风从地上吹过,带起震耳欲聋的呼啸之声,吹的人脸上生疼,宛如刀割一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天下只有中原之地才是气候适宜的乐土。

  不论是向北还是向南,都不适合人的生存,这是所有人的共识。

  在秦赵燕以北,生活着一群和诸夏大不相同的族群。

  诸夏称呼他们为胡。

  胡人是与邦周旧年剿灭的西戎等部族,完全不同的存在。

  昔年邦周所战胜的四夷,其中不少是有文明存在的,甚至对青铜器的研究水平并不差。

  但胡人是真正的野蛮,逐水草而生的游牧民族。

  想要发展文明实在是不现实。

  “咚咚咚。”

  随着宛如鼓点一般的马蹄声响起,所有人都清楚。

  胡人来了。

  整座边关瞬间运转起来,但没有人紧张。

  昔年李牧镇守边镇,先是坚守不出,之后诱敌深入,大破胡人。

  虽然现在李牧调往朝堂,离开了这里,但是却留下了对抗胡人的办法。

  王翦率秦军四十万攻赵。

  整个赵国上下都陷入了惶恐不安之中。

  邯郸城。

  朝堂之上,赵国君臣纷纷长嗟短叹。

  在赵王昏庸无能,又失去了蔺相这样杰出的政治家后。

  整个赵国都陷入了一种群龙无首的状态之中。

  赵王满脸恐惧的说道:“众卿,秦人压境,现在该如何做呢?

  秦王政当年是秦国的质子异人之子,白起杀降后,虽然寡人没有杀他,却没有善待他,日子过得颇为凄苦,想必对赵国定然是恨极。

  他是虎豹豺狼一样的君主,和韩魏没有仇怨,却兴兵亡韩灭魏。

  赵国得罪了他,难道能全身而退吗?

  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还请众卿能出奇计,挽救赵国。”

  群臣默然,国力差距太大,楚国起码有庞大的纵深,仗着对地形的熟悉还能一战。

  但是赵国凭什么,是凋零的青壮,还是狭窄的国土?

  这时一道洪亮的声音响彻在大殿之中。

  “臣愿出战,迎战秦国,力保邯郸不失。”

  气宇轩昂的李牧站了出来,赵王大喜,连声道:“武安君真不愧是我赵国擎天之柱啊。

  就由将军领兵迎战秦国。”

  和李牧交好的贵族走上前来低声道:“武安君,您为何要出头呢?

  难道忘记了昔年廉颇旧事了吗?

  昔年秦昭襄王问秦国武安君白起想要什么赏赐,白起说要昭襄王的信任。

  而这恰恰是昏庸的大王所不能给你的,吾敢断言,一旦你离开邯郸城,谣言就会四起。

  素王说,君主不将臣子视作腹心,臣子就不需要担忧君主的社稷。

  你是宁折不弯的性格,我很是担忧你啊。”

  所谓廉颇旧事,就是现在的赵王加上宠臣郭开,临阵换将,最终导致赵国数十万人死于战阵之上。

  廉颇虽然早有预料自己会被换掉,但真正发生之后,还是离开了赵国,一直到死都没有再回到赵国之中。

  李牧闻言沉默了片刻,他想到了自己在北地驰骋沙场的日子。

  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纷纷扰扰,只要战而胜之就足够了。

  他望向秦国的方向,坚毅地说道:“您说的是对的,但牧不是为大王而战,而是为赵国社稷和黎民而战。

  秦国坑杀赵国数十万降卒,这是何等的深仇大恨啊。

  即便太行倾覆,也挡不住赵人要复仇的心。

  若是让秦王政进入邯郸城,牧实在是不知道邯郸城会变成何等人间炼狱。”

  友人闻言感慨道:“或许这就是赵国军民都爱戴您的原因吧。”

  李牧率领着赵国大军前往迎战秦军,去赴一场必败的战争。

  他是不弱于王翦的大将之才,但赵国的国力给秦国提鞋都不配。

  王翦率四十万人攻赵,精锐无数。

  而李牧手上能够抽调的兵力,连二十万都没有。

  他暗暗计算着,“依托城池防守,足以抵御秦国数年,这是吾所能做的,剩下的就要交给昊天素王庇佑了。”

  可惜李牧并不知道,他想要光明正大的和王翦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