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周建立千年世家 第125章

作者:花非花月夜

  墨家难道真的是注定失败吗?

  但是天下汹汹,墨家信徒越来越多,这又是为何呢?

  这说明墨家的存在是必要的,天下之民已经受够了战争的摧残,他们只是想要安安稳稳的生活,所以墨家才能这么快的就在天下之间造就出浩大的声势。

  雨停了,墨翟拖拉着草鞋从积水之中走过,就像是过往那样,他越过山川江河,回到宋国商丘。

  他不知道下一次会到哪里,因为这天下处处都是战争,他不知道该去救谁,因为这天下处处都有死亡。

  洛国学宫之中,阳胜留在了这里,并不是因为洛国的荣华富贵,而是因为墨翟让他留下。

  “天下人人兼爱非攻之时,才会太平,洛国的子民经历了八百年的王道教养,是天然契合墨家的弟子,你留在洛国之中,宣扬墨家的主张,这样墨家的传承就不会断绝。”

  洛国的子民是不同的,不仅仅是墨家这样认为,儒家是同样的想法,经过洛国公室八百年的教导,在洛国人的心中有一把公正的秤。

  这些洛国人面对不公会反抗,面对压迫同样会反抗,他们信奉王道,因为八百年来,他们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之中。

  这就是法家在洛国之中难以实行的原因,因为那种不讲道理的刑罚,对洛国子民来说,不合理。当听到墨翟让他留下时,阳胜当即就痛哭出声道:“巨子,您才是真正的圣贤,既然要传道,当然是您留在洛国之中,弟子愿意为您赴汤蹈火,游走天下列国之间。”

  墨翟拍了拍阳胜的肩膀叹声道:“我是巨子,自然是要以身作则的,若是连我都只能夸夸其谈,其他人难道会追随吗?

  我在守藏室之中闭关,悟得了许多的道理,都已经记录在书简之中,你好好研习,足以为墨家传承。

  等到我死后,巨子之位就由你担任,到那时你就能离开这里了。

  这是巨子的命令!”

  阳胜是真正的墨者,现在墨翟以巨子之令向他下令,他自然是要遵从,留在洛国之后,阳胜并没有一直待在学宫之中和儒生们辩论。

  因为经过这些年的辩论,双方所争论的无非就是那些核心的点,墨家有墨翟这位当世圣人在,而且在列国之中发展极为迅速,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都远远超过了儒家的发展速度。

  除非儒家能够再出一位圣人,再次为儒家注入新的活力,否则这场辩论已经没有再进行下去的必要。

  在墨家按着儒家锤的时候,道家之中出现了一位奇人,或许不能算是道家之列,因为道家之人也不认可他的理论,认为背离老子的宗旨。

  他叫杨朱,主张“贵生”“重己”,也就是重视自己的性命,反对因为他人而伤害自己,这是完全和墨家兼爱所相反的。

  当杨朱出现在学宫之中时,第一次向众人阐述自己的理论时,阳胜便问道:“如果拔出您的一根毫毛,而能够让天下人得利,您会做吗?”

  杨朱闻言便答道:“拔掉我的一根毫毛而有利于天下,但我不去做。

  损害天下对我有利,我也不去做。

  如果全天下所有人都能够做到不拔一毛,不损一毫的境界,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那么的混乱。”

  阳胜闻言却并没有生气,而是直接说道:“现在我知道为什么道家为什么不承认您的身份了。”

  杨朱的思想比墨家更加的激进,墨家至少还存在着实操的空间,但是杨朱的学说完全就是和天下所有人离经叛道。

  “我曾经听闻墨子从宋国前往吴国之中,走了十天十夜,磨破了草鞋,最终让吴国退兵,这就是墨家所说的非攻。

  为了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却愿意承受这么大的痛苦,而甘之如饴,这或许就是墨家的兼爱。

  在来到洛国的路上,我曾经面对一个岔路,那个路口有三条要道,我不知道通向哪里。

  于是选择了其中一条走下去,等到我见到了一个猎户,才知道另外两条都是上山的道路。

  山上充斥着虎豹豺狼,如果当时我选择了另外两条道路,或许现在已经死亡。

  道路的选择会影响人的一生,如果选择错误,就会贻害无穷。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最宝贵的东西,兼爱是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别人的生命,这是不对的。

  只要人人不去侵害别人,非攻就达到了,只要人人都做好自己,这个社会就会安定下来,并不需要兼爱。”

  学宫之中的儒生看明白了,虽然杨朱的学说对于儒家也有所贬斥,但是主要还是针对墨家,而且还是针锋相对,“轻物重生”和“贵己”这都是和墨家思想直接相悖的。

  于是纷纷呼朋引伴地来到学宫之中,想要听听杨朱如何驳斥墨家理论,或许还能够从中为儒家地思想添砖加瓦。

  到了现在这个时期,诸子百家之间基本上已经开始了互相抄,除了核心的理论之外,其他的例子都是互相抄来抄去,甚至能够见到同一个寓言故事,最终讲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道理。

  尤其是八百年洛国之中的无数鲜活的例子,都是互相抄袭的例子。

  ————

  杨朱、墨翟天下之所察也。

  于世乱而卒不决,虽察而不可以为官职之令。——《韩子》

第127章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儒家

  学宫之中的氛围很是凝重,墨家子弟在这里的势力同样庞大,已经不逊色于儒生。

  阳胜和杨朱两人坐而论道,还未说话,先有儒生高声道:“洛国学宫,乃是诸子传播至理之地,‘兼爱’与‘贵己’,就像是水和火一样的冲突,没有调和的余地,还请两位贤人先为我等解惑吧。”

  刚刚说完,儒生们就纷纷高声道:“还请两位贤人为天下人解惑。”

  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激动的表情,明晃晃的就是在挑事。

  从墨翟来到学宫之中之后,儒家就被按着乱打,尤其是墨翟出关之后,搞出了专门的非儒,指着儒家的鼻子骂,把儒家的主要人物打的晕头转向。

  在洛国学宫之中胡搅蛮缠是没用的,那是真正的要用理论,用言辞来让对方哑口无言才行。

  但这还不是最致命的,真正让儒家对墨家不满的是,墨家在洛国之中受到推崇的程度已经不下于儒家。

  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就超越了儒家上百年的积累,这已经彻底触怒了儒家的领头人。

  洛国是儒家的自留地,这里是王道乐土,是儒家的地上天国,这里被攻破,对儒家不亚于国家的首都被攻占。

  儒生能够容许自己在诸夏列国之中输给墨家,但唯有洛国不行!

  如果不是打不过那群五大三粗的墨者,儒生甚至都准备直接上演全武行了。

  这些年里唯一能够让墨家微微吃瘪的还是昔年的那一句“洛氏不王”。

  道家和墨家有根本冲突,所以儒家一直都在道家和墨家之间挑事。

  现在杨朱的出世让儒家子弟感觉就要成功了,道家果然有人搞出了一套完全迥异墨家的理论。

  虽然这套理论和儒家也是背道而驰,但是这不重要,先把墨家干趴下,这是儒家现在最想要做的。

  洛怀臣身着墨者服饰,跪坐于阳胜身侧,说道:“我不会出言,这一场辩论尽交予阳胜子。

  能开宗立派之人,都不简单,阳胜子要小心了。”

  身为墨者,本该挺身而出,但是洛怀臣自己对于兼爱和非攻都抱有怀疑,自然不可能参与这种根本的辩论。

  这是杨朱第一次出现在学宫之中,自然是要先讲述一番自己的理论。

  说到这里,就必须要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来到洛国学宫之中讲学。

  因为洛国学宫之中,除了各个学派之人,还有相当多的白身,相当于洛国挑选了一批天赋较好、身世清白的人坐于学宫之中,若是能够征服这些人,瞬间就能扬名,甚至还能从中挑选出自己的衣钵之人。

  杨朱的理论是非常有煽动力的,尤其是重生,不过贵己这一点反而没有引来想象之中的风波,因为这是在洛国的中心昭城,在这里兼爱才是真正最得人心的。

  阳胜听着杨朱的讲述,开始在心中思索墨家的辩术,从杨朱的理论寻找缺点。

  等到杨朱停下之时,阳胜直接问道:“杨子,你说贵己、重生,号召所有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利益。

  不拔一毛而利天下!

  前些年胡人入侵燕国,燕国北境二十万生民遭难,最终是燕国各地合力才能驱逐胡人入侵。

  若是人人贵己、重生,那么北境的二十万生民如何能在天地之间生存下来呢?

  北境之民想要贵己、重生,恐怕最好的办法就是南迁,离开自己的故乡,那样就不用直面胡人的刀锋。

  若是北境之民不离开土地,燕国蓟城之南的子民贵己,那么北境的生民就不能保存自己的性命。

  难道他们只能白白的死去吗?

  还是你要将贵己和重生推广到胡人之中?

  夷狄暴也,不可受圣人之道。”

  这犀利的一问,让墨者的眼神都亮了起来,杨朱将人拆解成个体,那么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没有组织,要如何对抗有组织的蛮夷!

  你要人人贵生,人人贵己,那么你就要独自面对这天下之间的汹汹之势,因为面对胡人是可能要死人的。

  你燕国人有危险,和我齐国人、洛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要贵己、我要重生,我不贪图你的好处,但是你的危险你也自己应付!

  到底要不要去帮助和自己不相识的人呢?

  阳胜感觉自己从杨朱的理论之中,反而悟出了兼爱之中的道理,他有些激动的战栗道:“昔年齐桓公称霸天下之时,以齐国之兵相助燕国。

  若是依照你的贵己之论,想必这是错误的。

  但在诸夏大战时,燕国抵挡北方胡人,使齐国能够倾国而出,而免遭胡人的侵害,这不得不说是昔年存续燕国的功劳。齐人帮助燕人,最终让齐人存活下来。

  这说明只有兼爱天下,人人互助,才能以天下之力救一人,才能在己身遇到危险之时,最终救己!

  兼爱就是贵己,兼爱就是重生!”

  洛怀臣坐在阳胜身旁,有些诧异的望着他,实在是没想到阳胜竟然推导出了这么一套逻辑,直接将杨朱理论的根都刨了,这也太秀了。

  儒家听着阳胜的发问,只感觉头皮发麻,这种诡异的逻辑,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是说不出来,这就是之前儒家面对墨家的感受,现在轮到道家杨朱了。

  杨朱同样深深地皱起了眉头,诸子百家的理论诞生的时候都是为了解决诸夏列国内部的事务,但不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从他们进入守藏室之后,视野的范围就会不可避免的扩大。

  墨子同样如此,最大的区别就是典籍之中开始带上了大量关于夏夷之间的论述,这就是阳胜为什么会直接夷狄来对杨朱进行打击的原因。

  杨朱思索一番道:“墨者兼爱,是损身利人,墨子前往吴国阻挡攻楚,若是直接死在吴国之中,那么万事皆休,所以兼爱不是贵己重生,阳胜子你错了。”

  杨朱是为了驳斥墨家,阳胜已经陷入自己的逻辑之中,同时开始思索,但是两人都未曾见到旁边的儒生已经激动不能制了。

  阳胜的理论没问题,只不过墨家兼爱不行,但是儒家有差别的爱,同样可以达到统合天下的效果啊!

  儒生们回想着上古圣王和当世的霸主,都是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又想起夏夷之辨,隐隐约约之间似乎找到了某种一统的理论依据。

  杨朱又想到了阳胜话中的一个弱点,“阳胜子说,齐国援助燕国,最终燕国帮助齐国,得以存身。

  但若是齐国直接吞并燕国,守卫齐国的就变成了齐人,面对更加强大的齐国,或许胡人根本不敢南下呢?

  那么墨家所宣扬的非攻,岂不是在害人吗?”

  阳胜攻击杨朱的贵己和重生反而会害人,杨朱立刻反击,兼爱是害己,非攻则害人。

  毫不相让,抓住对手的核心理论一顿狠批,这就是学术辩论。

  儒生听着杨朱的理论心中的迷雾更是少了一些,王天下的大道似乎就在眼前了。

  杨朱和阳胜之间持续的辩论着,但是双方围绕着根本不断举例,但却没有办法攻破对方的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