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80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也知道了对方的能力。

  树机能是個非常优秀的将领,在西晋的反贼天团里,这位面对初期的西晋,尚且能连战连胜,击杀数个名将。

  他很适合奉命去打会战,却不适合当统帅。

  因为他的战略眼光不是很好,就是会打,但是不太懂得走一步看三步故而,当他遇到了比他更能打的文鸯,或者战略兵法拉满的马隆时,就败的很惨了。

  马隆夸赞道:“有赳武在西,无复乱者。”

  随后,他又派人去统计树机能的军功,并且给予他官职,当初皇帝将他送来这里的时候,众人还有些不悦,不知道为什么他一来就能当军官。

  但是此刻,众人却没有不服气的了。

  以这家伙的勇武,他也值得如此厚待!

  在为树机能上表请功之后,马隆就留下了树机能,让其余人离开。

  “赳武啊,你过去可曾读过兵法吗?”

  树机能坐在马隆的身边,如实的回答道:“只是读过《孙子》,只知大概。”

  “好,在陛下正式封赏之前,你就留在此处给我当个骑率督,陪在我的左右,我这里还有些兵法,我曾做过注释,你可以时常拿来翻看,若是有不知其意的,可以询问。”

  “多谢将军!!”

  树机能在洛阳待了那么一段时日后,早已是开了眼,他知道马隆这是准备传授自己一些兵法上的学问,心中大喜。

  在交代完这些事情之后,马隆再次看向了面前的舆图,他忍不住捏了捏额头。

  原先的镇西军团只需要防备雍凉,可如今,包括蜀地和沙州,他的防线一下子被拉的太开了。

  尽管蜀地那边还有个霍弋,沙州也有校尉府而陛下又下令,要保持道路畅通,防备盗贼。

  此时的盗贼当真是不少,哪怕是中原地区,出门都得当心遇到盗贼,群盗依旧很活跃,何况是此时的雍凉地区呢?

  雍凉地区的盗贼跟中原的那些还不太一样。

  两者的区别更像是强盗和叛军

  中原的盗贼普遍就是四五个人,拦路打劫,抢完就跑。

  而这里的盗贼树机能刚刚击败的奚人,就是官方眼里的盗贼。

  那些大族修建邬堡,名义上都是防备盗贼,而从两汉时期,官方就一直在出面禁止这些人修建军用城堡,没有哪个朝代会允许麾下的人修建这样的东西,若是要修建里墙来防备盗贼,庙堂是有着自己的规制的。

  超出了就是僭越,就是谋反。

  只是魏晋时法律执行的不是那么的严格。

  马隆此刻对防备盗贼有了全新的想法,道路太长,需要防备的人太多,分兵各地,并不是什么好事。

  看来还是得通过进攻来进行防备,只要拔掉那些大点的势力,以怀柔或者其他手段来消灭,让盗贼变成真正的盗贼,那地方的郡县士卒就能解决了。

  马隆随即取出了纸张,开始书写了起来。

  清肃各州盗贼的事情,就要从今日开始,全力确保商道的畅通!

  正好身边就有个熟悉这些盗贼习性的人在,让他去讨伐击破各地的盗贼,再合适不过了,他连盗贼会往哪里跑都能猜到,陛下派他来不会就是因为这个吧??

  马隆看向一旁的树机能,惬意的笑了起来。

第136章 有赏

  洛阳,太极殿内。

  “夏侯公已经很年迈了,往后,你要更多的帮助他,接替他手里的差事,这中军的操练,是不能中断的,虽说如今四周都没有什么外敌,但是中军不能失其锐!”

  曹髦对坐在他身边的罗宪如是说道。

  罗宪只觉得有些离谱,脸色格外的复杂。

  他在大魏都快混成中军的领袖了。

  再混下去,怕不是要执掌整个中军?!

  此刻,罗宪甚至都有点想不起当初自己来洛阳的目的了,当初自己来洛阳是为了什么来着??

  曹髦却很是认真的说道:“中军诸事,你定要尽力!”

  “唯!!”

  罗宪回答的很是坚决。

  曹髦对各地的军队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裁减,保留精锐,其余军户解散回家,世兵制的危害历历在目而中军也从当初夸张的二十万精锐的规模,减到了十万人左右。

  曹丕时期的中军差不多就是这样的规模,后来司马家因为不放心各地的将军们,才开始疯狂的暴兵,增加中军的规模。

  结果地方也暴兵,导致大魏的军队数量来到了一个极为夸张的地步。

  维持这么庞大的军队,对国库的负担极大,而且很没有必要。

  常备军队太多是搞不了经济的。

  至于为什么罗宪能不断的升官,甚至还是这种核心的官职。

  那是因为罗宪的出身。

  罗宪不是北人。

  曹髦为了压制本土的大族,就只能去多用一些外地人,蜀人和吴人在北方都没有根基,可以提拔。

  况且,这两者都已经灭亡了,吴尚且不敢说,至少在蜀,魏的统治已经有了基础,百姓们过的比以往好,没有了频繁的战事,大多都拥有了耕地,没了人头税,安居乐业那边的造反者越来越少。

  就是有大族带头谋反,跟随他们的人也几乎没有了。

  有好日子过,没有人会去怀念前朝。

  因此曹髦也更倾向去用一些蜀人,当今庙堂里的蜀人不算少,地方上也出现了不少蜀地出身的太守。

  这些人跟北方大族不是一伙的,曹髦能放心去用。

  当今中军的夏侯献已经非常年长,已经没有办法披着甲胄去参观军队了,如今曹髦放在中军的左右手。

  分别是李昭和罗宪。

  李昭是曹髦最初的侍卫队长,是曹髦的绝对心腹之一,这些年里四处作战,立下多次功劳,官拜将军,获爵,另外一个则是罗宪。

  往后的中军统帅,曹髦可能还会再找個可靠的宗室来担任。

  曹髦这次找罗宪,是因为近期内有人禀告又有人开始挤破头往中军跑,给自己镀金,曹髦就希望罗宪能加强操练,勿要让害虫靠近中军。

  罗宪再三保证绝对会严格督促中军操练,这才离开了太极殿。

  在他离开之后,张华拿着西北的战报走了进来。

  “陛下,这是马隆令人送来的。”

  马隆所送来的,正是树机能击破贼寇的事情,对此,曹髦没有任何的意外。

  作为历史上最大的贼寇头目,树机能打不过这些人就怪了。

  随着阮籍等人的推动,各地已经开始了教化的第二步。

  曹髦的教化分三步,第一步是分散他们,分配公田来安置他们,这第二步就是改姓易风。

  而最后的第三步嘛,自然就是鼓励通婚。

  走完这三步,当今这些北方各族基本就没什么了,可这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办法,就说先前的拓跋部,他们被击破之后,部内各族逃亡,有人跑到了丁零那边,据说已经开始了再一次的塞外争夺战。

  曹髦觉得,这可能是柔然人要提前出现了。

  历史上的柔然部,是在四十多年后,从内乱的拓跋部内分离出来,开始攻打极为遥远地区的胡人,随即逐步占据整个草原。

  而这一次,曹髦加快了拓跋部的灭亡,内乱比历史上发生的更早,分离出来的部落会继续在塞外开始“吃鸡模式”,最后的的胜者将成为新的势力,来填补大魏塞外没有敌人的缺口。

  或许他们不会再叫柔然,但这也是一种必然。

  旧的势力倒下了,新的势力就会接替他的位置。

  塞外的这些家伙,曹髦就不管了,目前曹髦要解决的是境内这些人,至于往后的塞外之敌。

  无所谓,羊祜会出手的!

  “送去兵部,让他们按着军功进行封赏。”

  “唯。”

  张华将战报送给了一旁的近侍,让他前往送去。

  自己则是留在了曹髦的身边。

  “陛下,扶南国的质子到达洛阳已经有三日了,不知何时接见?”

  朱应等人前往扶南国之后,就将那边的太子给送了回来。

  效率还是挺高的。

  而对扶南国,曹髦还有不少的想法。

  他沉吟了片刻,“这样吧,你且将他接到东堂,朕稍后便过去。”

  张华领命而出。

  扶南国虽然是小国,但是人家的航海技术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帮人立国也很早,早期是母系社会,多立女王,到东汉时期开始向中原朝贡称臣,到如今已经蜕变成了真正的国家。

  他们在内部已经结束了部落制,形成了君主集权制的早期雏形,其君王可以委派官员,直接治理各地,可他们的官员却是世袭的,故而只能算是雏形。

  他们跟天竺,中原都有多次的往来记录。

  尤其是跟中原,扶南国的国力在东南亚算是比较强的,毕竟是当地最早有记载的古国,但是跟中原的差距还是非常的大,吴国那样的大船,他们反正是打造不出来的,不然也不至于给吴国低头哈腰的,还要派人朝贡送礼。

  曹髦希望通过他们与天竺那边的来往联络,从海面上跟天竺取得联系。

  这个天竺并非是指贵霜,而是泛指印度地区,跟扶南国有往来的,应该是晚期的百乘王朝。

  在三国时期,印度那边也是南北两大国领着小弟们对峙,北面是贵霜,南面是百乘。

  可是在四十多年前,百乘灭亡,分散成了一个个的小国,南边开始大乱。

  曹髦对那边的情况所知道的也不多,只能是通过扶南国来了解些情况。

  而对扶南国的态度上,曹髦心里还是觉得这里作为港口是真不错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