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79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孙炎一愣,随即朝着曹髦行礼说道:“陛下,臣确实是有弘扬郑学的想法,当今太学里,皆是些不忠于陛下的反贼,诸多士人跟随他们,又能学到什么样的经学呢?”

  “我愿意为陛下治太学,定然会领着士人们走向正道。”

  孙炎很是认真的向皇帝做出了诸多的保证。

  他有着很多的优秀弟子们,他可以领着这些人取代太学的诸多博士们,同时,他们会无条件的服从皇帝,并且教导出一群唯皇帝令是从的士人们。

  曹髦笑了笑。

  这位倒也算是诚实。

  他开口说道:“这件事,还得先与群臣商谈后才能决定。”

  孙炎赶忙起身,再次大拜。

  一直站在门口的张华随即送孙炎出了门,这才转身返回。

  看着皱眉苦思的曹髦,张华忽然开口说道:

  “陛下,臣有一個想法。”

  曹髦对此有些意外,“哦?”

  张华说道:“陛下,原先您曾说,是否要将五品以上的大族子弟与其余士子们分开教导臣觉得,若是将太学一分为二,将五品以上的子弟们聚集在新的学府里,由孙炎等人担任祭酒博士,让其余人继续留在太学,教导其余士子们,是否会更加合适呢?”

  现在太学的问题主要是有三个。

  首先就是学子的成分实在太离谱,九成九都是大族,其余的也是五品以下的,庶民出身的几乎等同于没有。

  然后就是名士们的立场实在是太离谱,清一色都是大族出身,都是站在大族这边的。

  最后就是离谱的考试机制,无论是招收的考核还是五经考核都觉得不是很公正,由太学自己来决定这样的考核总感觉不是很正规。

  可曹髦短时日内也找不出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太学的问题看起来只是一个学府的问题,实际上,这里头所反映出的正是当下士人阶级的问题

  同时,就如今太学里的这几千人,便是往后这数十年里的实际治国者。

  他们的想法,他们的立场,都会极大的影响到往后的大魏。

  张华的解决办法还是分开治理,让忠君学派的孙炎去教那些大族出身的人,让他们学会顺从,同时增加底层出身的学子的机会,将赛道变成两条。

  裴秀曾告诉曹髦,太学的招收机制里,唯一能动手的就只有招收考核,其余方面虽然确保了大族子弟的特权,同时也保护了寒门子弟。

  若是拿走这些特权,会导致寒门子弟彻底被冲垮。

  就如这次的恩科一样,太学不只是一个学术或者教育问题,这还是一个政治问题。

  若是用纯粹的学术来看,那大族子弟更加优秀,就该让他们占据太学的诸多名额,可这样任由他们垄断,只会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难道还得像历史的西晋那样,开新赛道?

  太学里没有寒门怎么办?

  司马安世告诉你,多开一家不就好了吗?

  很淳朴的解决方法,也很符合安世的为人。

  可曹髦却觉得,这并不是能解决事情的办法。

  就算曹髦开设了国子学,直接招收五品以上的大族子弟,将那些权贵子弟们都带走,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所有的大族子弟都会离开太学??

  五品以上的大族就只有一个子弟吗?他们就没有亲戚吗?

  那些名士们就没有亲信了吗?就没有“友人之子”了吗?

  只要太学这不合理的招生制度还存在,那就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厉害的大族子弟去国子学,比他们差一点的会去太学。

  “朕不会开新太学的。”

  曹髦坚决的说道。

  “茂先,你且去将杨公请过来,朕有大事要与他商谈。”

  张华不敢多说,当即离开。

  曹髦严肃的坐在上位,脸色不断的变幻着,他似乎在思索着一件大事。

  当杨综拄着拐杖,气喘吁吁的出现在曹髦面前的时候,所看到的便是陷入沉思的天子。

  杨综也不敢打扰,只是站在一旁,等着皇帝开口。

  曹髦忽然惊醒,似乎这才看到了面前的杨综。

  “杨公来坐吧。”

  “多谢陛下!”

  曹髦迟疑了一下,“朕欲以你为治学监,负责天下治学之事。”

  杨综闻言,有些茫然。

  纵然都是文官,可文官跟文官也是不同的。

  有的文官擅长治理地方,有的文官擅长出政策,有的文官擅长军事谋略。

  杨综是擅长谋略的谋士,虽然也知道经典,但是治学绝对不是他所擅长的领域。

  他更适合去担任参军事,或许以散骑的身份来出谋划策。

  但是治太学陛下这是准备像作战一样对待学问上的事情吗?

  杨综尽管不理解,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命,他忍不住问道:“陛下,您是想”

  “朕打算改变太学乃至地方国学的招收之事!”

  “废除治经博士直接招收弟子!”

  “废除五品以上子弟的直接入学!”

  “废除太学本身的考核!”

  “废除地方的太学国学举荐制!”

  “全部都废除!”

  当曹髦说出这些的时候,杨综都慌了,这四个都废除??那不就等同于直接废除太学和国学吗?

  陛下这是受了什么刺激啊?

  可杨综很快就反应过来,这应该是要用新的招生制度来取代过去的制度吧?

  即使是如此,杨综还是觉得有些不妥。

  “陛下,这是为何啊??”

第126章 眼光放长远

  “先前,朕曾跟裴秀说起这件事。”

  “其中利害,裴秀已经跟朕明说了。”

  “朕这次又想了许久,如今的招收制度,或许是最有利的,毕竟大族强势,无论是资源还是人数都很多,可就因为短期的利益而选择妥协,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

  “若是连朕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往后就更没有解决的可能了。”

  “朕想过了,以庙堂的治学官员为主,设立专门的考核,采用公正的形式,杜绝所有的不公正的特权,才能改变现状。”

  “寒门如今势弱,可他们不会一直弱下去,当今流传在民间的书籍已经越来越多,百姓们也不再整日挨饿,从人口来说,寒门迟早会赶超这些大族,到时候,这些特权反而会是巨大的阻碍。”

  “朕宁愿忍受阵痛,也绝对不会让毒瘤有萌生发芽的机会!!”

  曹髦无比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杨综惊愕的看着面前的年轻天子。

  他此刻就犹如被千锤百炼的钢铁那般,强硬且强大,他的眼神散发出光芒来,他看向了杨综。

  “杨公,这件事,朕只能托付给您来做了。”

  “现在是最好的机会。”

  “各地的国学要有招收考核,太学也得有招收考核,这考核不能由学府来进行,得要由庙堂来主持,且要严厉打击作弊的行为,就如科举那样,一旦发现,就给予最严重的惩治!”

  “给天下治学事立下一个可以遵循的制度!”

  “朕就不信,公正的考核之下,寒门便敌不过这群服散的狗东西!”

  一辆马车停靠在了钟府的门口。

  裴秀跳下了马车,随即敲响了大门。

  裴秀叩了许久,都没有什么动静。

  这将裴秀气的龇牙咧嘴,王昶都不会这般摆谱,这是何等的嚣张啊,连府邸大门都不开的!

  裴秀只好继续叩门。

  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有人懒懒散散的打开了门,开门的是个少年。

  裴秀一眼就认出了他的身份。

  就是钟会那个不当人的弟子。

  听闻这厮是個匈奴人,这段时日里,他在洛阳挺有名气的。

  主要是因为这厮所完成的一件壮举。

  王昶跟钟会不和,故而在钟会召集尚书台诸多大臣的时候,王昶便故意也下达召见他们的命令,导致钟会的事情不能顺利开展。

  刘渊便写信给王昶,书信里的内容是训斥王昶,说他因为私人恩怨而耽误公事,不能称为名臣之类的话。

  他是直接带着书信到达王昶的府邸,将书信丢给王昶来看。

  结果王昶当即将他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向他告知他老师的诸多无礼之处。

  刘渊当即回答道:“以您如今的作为,便是我这样的孩童都要轻视您,何况是我的老师呢?”

  让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听到这番话,王昶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是很开心的对左右说:钟会的弟子倒是跟他不一样啊!

  随即,他将自己的几本书送给了刘渊,让刘渊继续用功学习,也没有再给钟会找事。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