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77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曹髦算是明白了,裴秀这个人在历史上不是那么的有名,当然,在地图学上是超级大家,世界级的名人。

  但是在治政方面,他的名声并不大,但是如果仔细的去钻研西晋的诸多政策,就会忽然发现,怎么什么政策都能跟这厮扯上关系呢??

  曹髦不会强行要求钟会按着自己的想法来办,他很欣赏自己的麾下们有着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这样才能取得成果。

  在跟钟会商谈了许久后,他拿着文书匆匆离开了。

  曹髦感受到一种别样的轻松。

  他眯起双眼,心里甚至有点想要去晒太阳的冲动,也不知道朱应等人有没有赶到江东。

  这两人到达江东之后,就可以出使南洋。

  南洋那边的资源其实也不少,若是能多发展海上丝绸之路,或许会比陆路更快,规模更大。

  罗马的商贾能到我大魏来,我大魏的商贾难道就不能到罗马去吗?

  曹髦倒也不曾想过要征服罗马和贵霜。

  国内都是一团糟,出兵去打他们,等士卒到达之后,估计也不会剩下多少人。

  但是友好的交流还是可以搞的啊,尤其是商业上的交流。

  大魏优秀的商品,完全可以做到出海,罗马人是最喜欢中国的瓷器以及丝绸等物的。

  贵霜人当然也很喜欢,他们先前出使,求得就是丝绸和纸张。

  没准往后还得多鼓励出海贸易

  曹髦想起往后的局面,脸上再次洋溢着笑容。

  “阿父!!!”

  一声呼唤打破了曹髦那美好的幻想。

  曹髦当即皱起了眉头,“进来!!”

  快步走进来的人乃是郭平。

  郭平赶忙行礼拜见了曹髦,随即有些慌乱的说道:“父亲,太学里出大事了!”

  “噢,不就是辩论经典吗?偶有磕碰,也是正常的。”

  郭平疯狂的摇着头,“父亲,不是寻常的磕碰啊,我听到那些士人们说考核不公,考中的都是中原大族,是有人为他们提供了诸多考核的题目,导致其余地方的学子不能通过”

  “他们说这都是裴秀所为,要去礼部问罪呢!”

  曹髦一愣,眼神里闪过了一丝精光。

  今日裴秀刚刚拿出了改制的方法,随后就有人说裴秀在科考里舞弊??

  下手这么快吗?

  说裴秀舞弊,曹髦是怎么都不会相信的,裴秀只是比较偏袒大族而已,他又不是个疯子,况且,他就是想要作弊,那礼部也不是他一个人开的,真当他麾下那些侍郎郎官们是废物白痴吗?

  他又不是司马安世!

  至于为什么最后通过的都是中原大族还能因为什么,资源管够,经学传家,还想怎么比?

  这些老鼠,也就敢躲在阴暗处,教唆那些太学生们出来搞事。

  但是这件事若是办不好,又会影响到科举考核,这偏偏又是最重要的事情。

  郭平看到曹髦的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极差。

  “朕真不该对这些狗东西心软还以为经过这些事,他们会老实本分一些,没想到啊,贼心不死,纵然已经是如今的局面了,还是想要在暗地里下手!!”

  “朕非得宰了这些狗东西,一个都不能留下!”

  曹髦暴怒,“来人啊,去将何曾给朕叫来!!”

  “杀了那么多人还是治不住,看来还是朕太心软!!这都是他们自找的!!朕非让他们十年内都不敢再找一事!!”

第114章 南北榜案

  曹髦坐在上位,一言不发。

  这都多少年了。

  恶官奸吏是杀了一批又一批。

  大族是驱赶了一波又一波。

  没有一年是闲着的,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恶人就像是杀不尽灭不绝的,不断的冒出头来。

  烈日高照,曹髦坐在上位,仰起头来,仿佛想要穿过天花板去注视那太阳。

  烈日的光芒照耀在大魏的土地上,而在阳光之下,却有无数扭曲的阴影和罪恶正在扭动着身体,等待着落日。

  纵然是曹髦,此刻也是再一次感受到了疲惫。

  上次有这样的沮丧,还是在雍州的时候。

  曹髦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所有努力似乎都是无用之功,只要等到自己一死,所有的魑魅魍魉都会从阴影里爬出来,将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打碎。

  尽管此刻的曹髦还是相当的年轻,可他内心似乎却充满了沧桑之感。

  怎么这些人便就是杀不尽灭不绝呢?!

  “陛下!”

  何曾的声音打断了曹髦那深深的幻想,他缓缓低下头来,看向了自家的司空。

  在曹髦看来,何曾真的是大族里少有的聪明人。

  这家伙这些年里勤勤恳恳的帮着曹髦做事,对自己过去的好友们没有丝毫的留情,同时,他对自己的宗族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

  他做了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

  他自己分裂了自己的宗族。

  曾有一位伟人说过:中国的男人们被三座大山所压迫,政权,神权,父权,而女人在此基础上还要多出一个夫权。

  其中的这个父权,就是古代家庭里最重要的,古代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是君与臣的关系。

  君要臣死,臣未必要死,但是父要子亡,子是一定要灭亡的。

  在两汉时期,有人能通过揭发兄弟丈夫甚至是儿子来活命,但是不存在揭发父亲来活命的子背叛父,这比臣背叛皇帝更加严重。

  倘若地方上出现了儿子谩骂或者殴打父亲的忤逆罪,那跟出了个造反的也没区别,首先是当地的县官要被问罪,然后是郡守刺史,一個都跑不掉,这种案件是直接由庙堂接手,地方就等着一同被问罪就好了。

  而将这种家庭放大,就是那一个个的大族。

  宗族以血缘关系来存在,一个宗族的话事人,往往会是他们最年长最有话语权的人,从血缘关系上对所有人形成压制,他或者她会以父亲母亲或者长辈的身份来对其余族人进行管理和压榨。

  其中又继续划分出详细的等级差距来。

  这种宗族关系几乎是不可能被打破的存在。

  而门阀的宗族内等级划分之类,大概是最详细也是最完整的。

  何曾作为陈郡何氏的领袖,在族内可谓是大权在握。

  他知道皇帝的想法,也知道皇帝往后的打算,于是乎,这位选择了分裂自己的宗族,他将诸多亲族赶出了故土,让他们前往不同的地方定居,分家!分家!!

  尽管这样的方式很容易引起争议,破坏他的风评,但是,他怎么会在意这些呢?

  反正自己的名声早就保不住了。

  何曾的这种行为还算是比较有效的,他也没有去瞒着皇帝,曹髦当然知道他做了什么,但是并没有多说什么。

  何曾不知道自己的这种行为是否能保全整个宗族,但是,总是要试一试的。

  曹髦与他对视了一眼。

  皇帝此刻的眼神看起来有些危险。

  “陛下,臣来迟了,不知陛下有何吩咐?!”

  何曾赶忙表现的如同一个真正的鹰犬,拿出了更多的热情来,他不想被别的事情给连累。

  尤其是在皇帝心情不好的时候。

  曹髦冷笑着问道:“太学内的事情,你可是听闻了?”

  何曾汗流浃背。

  太学里出了什么事吗?

  他还真的不知道,这几天何曾在忙着做另外一件事。

  先前皇帝前往雍州的时候,曾下达两次诏令。

  第二条是针对刺史的,而第一条主要是针对各类守关的,御史台自然是不能无动于衷,何曾亲自监察各地的守关之类,查出了不少的奸贼,正在收押阶段。

  何曾急忙解释道:“陛下,臣实在”

  “不知道就不知道,朕知道你们在做别的事情方才平前来告知朕,说太学里的士人们都在说科考存在大规模舞弊。”

  何曾大吃一惊,他险些跳起身来。

  “陛下!!这怎么可能呢?!”

  当今的科举已经完善了很多,并且重新取名,两汉时的茂才再次被启用,因为不用再给光武帝避讳,又改成了秀才,通过县级考核的就能成为秀才,这是一年一次的,而成为秀才后,三年来一次郡试,同时分出了不同的科目,分科考试等等分枝逐步出现。

  其实上,我国的科举并非是一朝所形成的,从秦就有的考核制度,一步一步发展最后成型。

  魏晋时期是大变革时代,中正制结合了考核,虽然此时出身比考试成绩重要的多

  而说如今的科举存在大规模的舞弊行为,何曾是绝对不承认的。

  这已经不是当初那粗劣的制度了,制度已经开始逐步完善,说有一两个人作弊,他相信。但是说大规模舞弊,那纯属是放屁!

  “这是不可能的,无论是出题还是最后的批阅,这都是”

  “好了,不必解释了。”

  “朕并非是怀疑科举有舞弊的行为,这分明就是有人在中挑拨,目的就是为了破坏科举,反对朕的仁政,是想要陷害朕的宠臣!!”

  何曾此刻终于知道皇帝的愤怒是从何而来的了。

  他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了起来。

  “陛下!请您放心吧,臣来彻查这件事,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敢反对陛下的奸贼必将这些狗贼全部找出来”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