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75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不是,并非如此臣,臣,臣”

  “好了,朕让你去效仿邓艾,是让你去效仿他的作为,不是让你去学他说话!”

  左思挠了挠头。

  曹髦又问起了他的情况。

  “怎么,你父亲还是说伱的不好吗?还是逼你去学经典吗?”

  左思摇着头,“没有了,我这一年多的时日里,都是在家里写赋臣新作了一首赋,洛都赋”

  曹髦一愣,好家伙,洛都赋?

  曹髦知道左思的三都赋是用了整整十年才完成的,在那之前,他似乎还写了一篇齐都赋。

  看来,是因为自己的干预,左思很早就待在了洛阳,导致他没有回齐地,这齐都就变成了洛都。

  曹髦接过了左思递上来的文赋,认真的看了起来。

  只是看了个开头,曹髦便觉得惊艳。

  他赶忙往下看去,左思的赋,跟曹植的是属于两种不同的极端。

  曹植的文赋充满了浪漫与幻想,是属于浪漫到了极点的文章,这也是大魏的主流风格,大家都喜欢写点虚的,写点浮华的东西。

  但是左思却是相反,这家伙写实到了极点。

  按着他本人的话来说,“贵依其本,宜本其实!”

  他喜欢去写自己亲眼看过了解过的东西,尽管用词也是相当的华丽,但是不会超出一个真实的范围之内。

  他的作品无疑是一个另类,若是论作品,他跟曹植相比,曹髦觉得还是自己那位仲大父更胜一筹。

  洛神赋实在是太厉害了。

  看完洛神赋,就知道曹丕让弟弟七步作诗都算不上是什么刁难,这甚至带点调侃的意思。

  三都赋当然也很厉害,洛阳纸贵啊!

  号称是让天下人传看,引起了轰动的作品。

  两人都是各有特色且璀璨的明珠。

  左思有些担忧的看着曹髦,他的作品跟当下的潮流是不太符合的,他的父亲在读完之后,都觉得写的不好。

  这让他有些动摇,也摸不准自己的水平到底如何。

  曹髦终于放下了手里的文赋,他看向了左思。

  “朕向来不喜欢说谎,也就实话告知你吧,朕觉得,你这篇文赋,远不如陈思王之作。”

  听到前头的时候,左思还有点悲伤,可听到最后,他猛地抬起头来。

  等一下?

  你说不如谁???

  左思此刻都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他都分辨不出陛下是在夸自己还是在损自己。

  曹髦严肃的说道:“你毕竟年少,写不出跟陈思王同等水平的作品,也不要内疚,要更加努力,等你再练个十余年,或许就能做到了。”

  左思的嘴唇颤抖了片刻,方才开口说道:“陛下,臣,臣如何能跟陈思王相提并论呢?”

  “为何不行呢?”

  “你有天赋,就你这作品,拿出去也能算是非常优秀的文赋了,除却张华等几个人,朕都不知道谁还能比得上!”

  “但是,朕觉得,你不该去跟这些人比,你这天赋,得去跟陈思王比才是!”

  左思一时间双眼通红,他仿佛被打了鸡血,猛地跳起身来。

  “陛下!!臣定然全力而为!!!”

第89章 非圣王

  “好文赋!着实不凡!不知是何人之作?”

  陆抗坐在了曹髦的身边,看着手中的作品,啧啧称奇。

  曹髦笑着说道:“乃是太学里一个小子作的,这小子虚岁不过十五六,这文赋固然稚嫩了些”

  陆抗大吃一惊,“竟这般年轻??”

  他再次看着手里的文赋,感慨道:“若此子长大,岂不又是一个张茂先?”

  “朕倒是觉得,若只论文学,这小子是能超过张茂先,是能跟陈思王比一比的。”

  “不想陛下对此人竟这般看重。”

  曹植对目前的人来说,是处于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偶像地位。

  陆抗恍然大悟,“陛下说有个后生不错,可以让我教导,莫非就是这個孩子?”

  曹髦大笑,“自然不是!朕所说的孩子,是个氐人,这次跟着他的兄长前来洛阳参与考核!”

  “朕看他有求学的想法,陆卿为何不将他带在身边,教导他排兵布阵,治理天下的诸多道理呢?”

  “哦?”

  “此子有什么特别之处,能让陛下这般重视呢?”

  “这小子为人聪慧,勇武魁梧,性格沉稳,刚毅有度,常常在各地为人主持公道,打抱不平这样的人若是用心教导,能建立很大的功勋啊。”

  陆抗若有所思的点着头,“那臣倒是可以抽出时日来见一见他。”

  曹髦这才问道:“陆卿啊,朕想要效仿孙权,派人前往海外,让他们前来朝贡,你可有推荐的人选呢?”

  海外的事情,对大魏的官员们来说,可能是很陌生的,但是对吴国的这些人来说,那就没什么好奇怪的。

  毕竟他们很早就与外联络,甚至还迎接过来自外地的很多个使节团。

  陆抗开口说道:“陛下,当初,黄龙年间,大皇帝曾派遣卫温和诸葛直两位将军,领着一万甲士,以楼船出海前往夷州和亶州,最后他们达到了夷州,带回了千余人,将领地和人口都献给大皇帝。”

  “那这两个人可还活着吗?”

  曹髦好奇的问道。

  陆抗抿了抿嘴,“大皇帝觉得他们带着万余人出海,耗费巨大,违背了自己的诏令,没有立下什么相应的功劳,就以没有功劳的罪行将他们两个人给处死了。”

  曹髦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

  还真特么不当人啊!

  这要是换了自己,有大臣出海发现了那么一个宝岛,自己不得封个侯?

  你直接处死可还行?

  陆抗又说道:“后来,大皇帝又派遣将军聂友,以及我的族兄凯率领舰队航行,到达珠崖(海南)儋耳等地区”

  “我族兄还在世,但是将军聂友被孙峻嫉妒谋害,早已逝世。”

  “有一位大臣叫朱应,此人出身大族,他曾前往扶南(泰国,柬埔寨部分地区),回国之后,写出了《扶南异物志》,至今仍然被很多人所欣赏,此人先前还在世,如今是否还在世,臣就不知道了。”

  “还有一位中郎将康泰,他也曾到达过很多地方,是跟朱应一同去的”

  陆抗连着说出了几个人名来,曹髦赶忙令人记下。

  他这才将张华叫进来,吩咐道:“迅速去找来陆抗所说的这几个人!要请过来,任何人都不许为难!!”

  “唯!!”

  张华赶忙行礼称是

  平州。

  “快!都不要闲着!”

  官吏骑着骏马,来回的飞奔。

  共有万余人聚集在了此处,正在忙碌着。

  他们以几个人为一组,持锯站在大树的两侧,开始不断的拉动锯子,大树发出了一阵阵的呻吟声。

  有几个人正扛着巨大的木材,从这里走出,远处还有人驾着马车,将木材运送出去。

  这是当地官员们在组织百姓来进行开发开垦,先将这些林地变成平地,然后再将平地变成耕地,木材则是作为建设民居等建筑所用。

  这不是徭役,这是曹髦原先所推行的以工代赈法。

  聚集在此处的大量百姓,不少都是被俘虏的胡人,当然也不缺乏从江东迁徙而来的大族。

  江东大族在平州的生活可谓是相当的痛苦。

  过去的奢华生活是一去不复还,来到这里之后,他们丢掉了生计。

  唯一的生路是像顾荣那样,去主动亲近大魏,不嫌弃官爵,去参与考核,成为大魏地方官吏。

  他们从江东是带了些家产前来的,但是对这些习惯了锦衣玉食的人来说,那些钱财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

  同时,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像顾荣那般的幸运。

  地方官吏也是只有在缺乏的时候才会去招人。

  那些过去的高门子弟,此刻竟成为了最底层的存在,居然要跟这些胡人们一同来耕作祈食。

  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认为这是对自己的羞辱,有的选择就地造反,有的选择了自杀。

  曾经显赫天下的江东大族,此刻也是尽显落寞。

  当地的官员们完全没有因为他们过去的荣光上而多看他们一眼。

  对这些官吏们来说,这些江东人,是外来的恶劣竞争者,是手下败将。

  过去他们没少被这类人折腾,如今他们落到这般地步,怎么也得狠狠出口气!

  官吏们对待他们比对待胡人都要狠辣!

  朱应气喘吁吁的将木材搬到了马车上,随即开始大口喘气,整个人都累的要虚脱了。

  他已经很久都不曾这般劳累了。

  好在,官吏们敲响了暂时休息的号令。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