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690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陆抗对这个更有兴趣,他听着曹髦讲述了诸多的问题,尤其是说到了那些佃户的问题。

  “这些狗贼着实可恶啊,他们暗中对朕的诏令不满,知道保不住自己的耕地,就将耕地分发给自己亲族亲信,若是不够了,那就索性卖出去,宁愿低价卖给别人,也不愿意卖给庙堂!”

  “朕就该直接下令收走那些超额的耕地!”

  “结果如今得到自由的佃户越来越多,如今大魏只有八百多万人,等到明年,这个结果不知要翻多少呢!”

  “光是中原,只怕就有三百万的人口被藏匿了起来,可能还不止!”

  “鲁尚书估计天下的人口应当是在一千五百万左右庙堂手里就只有八百多万,您说这些人该不该杀?”

  “他们手里的人都要跟朕差不多了!”

  “着实可恨,这里头,最严重的就是你们江东了”

  曹髦瞥了一眼陆抗。

  陆抗低着头,作为大族代表的他,对这些显然是门清的。

  他非常的佩服曹髦的魄力。

  这赏田令真的是会得罪天下所有大族和官员的政策,在吴国,倘若孙皓今日颁发这个政策,保不准明日就是全国皆叛。

  这得有多大的威望和底气才敢这么玩啊?

  不过,这样的政策,对庙堂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人口翻倍,税赋都不知道能翻多少倍!

  明天开始,只怕大魏就再也不愁钱不够用这个问题了。

  陆抗的眼里满是羡慕。

  曹髦却说道:“不过啊,佃户越来越多,这耕地却不够用了,通常开垦一处耕地,让荒地变成可以耕耘的良田,最少也得三年的时日。”

  “不可能说今日佃户出来了,明日让他们去开垦,然后过几天就能得到收成养活自己,这是没道理的。”

  “先前本来想以公田许之,奈何,这佃户实在是太多了,公田不足,如今朕也找不出办法来安置这些佃户了。”

  陆抗当即开口说道:“陛下,可以由庙堂拨发钱财往各州郡,让州郡大员收这些佃户为工,用他们来进行开垦和建设。”

  “经过今年的变法,明年的税赋定然暴增,故而可以先动用国库里的存贮,不要在乎今年的得失。”

  “因为战乱,天下各地都是百废待兴,都需要修建维护水利,道路,都需要开垦耕地等等。”

  “让地方直接用这些人去做这些事,尤其是开垦的事情,这其中他们的吃喝,就由庙堂来承担,等到开垦工作完成,就可以将这些耕地作为公田,租种给那些百姓们,也可以按着占田令直接赏赐给那些佃户们,让他们去耕作”

  “如此一来,既能解决佃户们的生存问题,又能解决地方的修护问题,还能开垦出大量的耕地来,虽然今年的开支会非常的大,但是会年年提高”

  陆抗认认真真的为曹髦分析了起来。

  曹髦大喜过望,急忙握住了陆抗的手,“陆公,好想法啊!”

  “我大魏这些年里斩获极大,粮食储备也还不少,可以一试!”

  “若是能由陆公您来负责这件事,岂不是更好吗?”

  陆抗此刻却摇了摇头,“陛下,自从我被带到洛阳之后,您对我很是宠爱,您的恩情,我无以为报,只能用这样的办法来稍解之”

  曹髦也不觉得失望。

  如今的陆抗都已经能为自己提出建议了,还怕往后的陆抗不能为自己负责大事吗?

  这就是一个进步,迟早能将他变成自己的麾下重臣!

  而陆抗的话,也确实给了曹髦一个全新的想法,陆抗的话让他想起了“以工代赈”,虽然不是同样的事情,但是道理还是一样的。

  这些佃户跟灾民也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没有工作,不能维持生计,庙堂要是不管他们,过不了多久就得死掉的那种。

  若是以庙堂来领着他们去做事,给他们暂时的工作,然后不断的减少他们的人数,直到他们都有了自己的耕地,有了生计。

  这办法还算不错,虽然暂时会对庙堂国库产生巨大的压力,但是如今又不需要频繁的征战,国库的压力已经少了很多。

  曹髦又陪着陆抗吃了一顿吴菜,随即告辞离去。

  等到曹髦离开之后,陆抗方才无奈的叹息了起来。

  当真是圣王。

  可惜,自己终究是不能辅佐他的。

  这一次,只当是报答皇帝的恩情,这也是最后一次了。

第31章 幸运儿

  当曹髦回到太极殿,准备召集众人来告知这个解决办法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早有了客人。

  谯周正站在门口,等待着汇报结果。

  曹髦笑着将谯周带进了东堂内。

  两人面向而坐,这已经是对谯周最大的重视了。

  谯周也很是感动,再三拜谢。

  “谯公,朕知道你今日在太学里讲学,成果如何啊?”

  谯周惭愧的低下了头。

  “陛下,臣是来向您请罪的。”

  “哦?”

  “莫非是事情不顺利?”

  谯周无奈的说道:“臣不善言辞,有名士唤作孙炎的,不知陛下可知道这个人?”

  曹髦想了想,他想起来了!

  他认识孙炎,原先那个天天上奏说自己梦到神仙,希望自己去泰山搞封禅的,不就是这個家伙吗?

  他猛地叫道:“茂先!!”

  张华匆匆忙忙的走进了殿内。

  “陛下!”

  “帮朕找一找那个孙炎的奏表!”

  张华急忙外出,过了片刻,他就抱来了一大堆厚厚的文书,放在了一旁。

  这都是孙炎的奏表,曹髦随即拿起了一份,翻看了片刻,就丢下了。

  他看着谯周,笑着说道:“此公常常上奏,朕就让近侍们扣下他的奏表,不必带到朕的面前。”

  谯周尴尬的说道:“陛下繁忙,岂能为这些事所打扰呢?”

  曹髦对这家伙还是挺无语的,这家伙老是搞奏表骚扰,恨不得一个月上奏三篇奏表,显摆自己的学说,还老是劝自己弄一些没屁用的事情。

  什么封禅啊,什么游幸啊,什么祭祀啊。

  曹髦最后都烦了,直接将他“拉黑拒收”,不再看他的奏表了。

  谯周继续说道:“今日,此人出面反对,老臣说不过他,虽然有不少贤人助战,成效还是不明显,并没能起到太大的作用。”

  曹髦没有失望。

  谯周是个典型的下笔类的学者,他会写东西,但是不会说。

  声音都是有气无力的,这样的人如何能辩论呢?

  曹髦劝慰道:“我知道,孙炎,马昭这些人,他们都是反对这些事情的,且口才了得,当初跟王公辩论的人,岂是那么好对付的呢?”

  “这次能完成讲学,让学子们知道荀子的学问要再次被提起,这就足够了,至于辩论的事情,自然是要交给适合的人去做。”

  曹髦看向了张华,“茂先,你稍后带着谯公去找孔晁和孙毓,让他们去帮谯公来行辩论之事!”

  “唯!”

  张华赶忙答应。

  曹髦所提到的这两个人,都是王肃的支持者,孔晁不必多说,另外一个孙毓,他跟原先那个青州的叛贼孙毓同名,但是并非是一个人,他是五经博士,专治王学,擅长辩论,过去一直都跟孙炎较劲。

  他非常的厌恶郑玄的学问,曾专门写书来批判。

  在张华带走了谯周之后,曹髦方才将杜预给叫了过来。

  学术上的事情,曹髦并不着急,迟早都能办妥,但是这佃户的事情,曹髦是非常上心的。

  毕竟这才是大魏的国本。

  杜预前来的时候,脸上有喜色。

  这让曹髦颇为惊讶,因为杜预向来都是很沉稳的性格,很少能在他的脸上看到开心或者失望的表情。

  “出了什么事,元凯都如此开心!”

  杜预拜见了皇帝,坐在了他的身边,这才开口说道:“是善事府的那些名巧们。”

  “昨日马公请我前往,臣到达之后,他们就给臣展示了一个东西此物以滑轮维持,以曲手柄滑动,可移重物,用以修建城池,颇为便捷”

  杜预兴高采烈的为曹髦讲解了起来。

  曹髦听了片刻,便知道了,这不是就是传动带吗?

  利用滑轮技术来输送东西。

  曹髦夸赞道:“好啊,看来这些匠人们对元凯还是很敬重啊,还特意做出这样的东西来献给元凯。”

  杜预开口说道:“陛下,此物不只是能用在修建事上,还能用在其余诸多事情上。”

  杜预本身就喜欢玩机械,玩技术,他跟马钧身边的那些技术人员们,是能玩到一块去的,他有些时候也会参与这些人的商谈,大家一同来研究和钻研。

  这些时日里,马钧等人为曹髦改进了不少技术。

  尤其是曹髦最在意的冶炼技术,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冶炼技术的提升,提升了大魏的生产效率,曹髦对此很是开心。

  君臣俩又商谈了许久,曹髦方才说起了关于陆抗所提起的那件事。

  杜预听闻,很是惊愕,过了许久,方才问道:“陛下,这是何人的提议?是钟尚书的吗?”

  曹髦咧嘴笑了起来,“这是陆抗的提议!”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