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7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陆凯将国内的局势讲述了一遍,方才又说道:“若是陛下要击破吴国,可以通过这件事来做文章。”

  陆凯所带来的这个消息,还真的是曹魏这里不知情的。

  孙休的身体情况,自然不会轻易泄露出去,而那些高层们的想法,也只有陆凯这样级别的人才会知道一些。

  曹髦此刻也有些不平静了。

  曹髦可是做梦都在想着统一的。

  自从始皇帝之后,经过西汉公羊的洗礼,大一统就成为了华夏所共同的认知,曹髦也是无比的期待着大一统。

  只有完成了大一统,曹髦才能洗刷掉自己家族禅让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司马家为什么挨骂呢?在曹髦看来,其实若是他们能治理好中原,在不择手段的夺回大权后能将晋变成那种无比强大的政权,犹如汉唐,那绝对没有人会骂他们。

  不正当上位的人有很多,还是得看他们的作为。

  陆凯如今的言语,让曹髦无比的激动,孙休这个人,虽然喜欢玩平衡,不算是那种非常非常优秀的皇帝。

  但是人家还真的不傻,知道什么人可以用,知道什么人可以放权。

  孙休若是还活着,统一战争还能进行,但是会付出不少的代价。

  可若是他死了,曹髦忽然期待了起来。

  历史上继承他位置的那个人,可是被称为第一暴君的。

  在那人的英明治理下,坚决反对讨伐吴国的西晋将军们无奈的灭掉了吴国。

  孙休算是中上的皇帝,而孙皓嘛嗯,拿他跟安世比都是对安世的不尊重,除了一点骨气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不过,说起来,自己倒是很久没有见到安世了。

  曹髦看向了一旁的陆凯,轻笑着说道:“您说的对,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倘若吴国因此而发生内乱,那是彻底夺取荆南的最好时机。

  就算陆抗再能打,也绝对不是魏国的对手。

  如今两国的差距,尤其是在人才方面非常的明显,若是放在游戏里,曹髦这里就是一群能力值九十八十的狠人,而吴国那边,就是一个九十出头的领着一群六七十的。

  曹髦又问起了吴国内的诸多将军们,陆凯此刻再也没有私藏,一一回答了起来。

  两人就这么聊了许久,曹髦问清了自己所需要的全部消息,这才派人将陆凯送回府邸。

  杨综平静的看着对方离开,“陛下此人忽然归顺,也不能太过信任,还是得派人盯着。”

  曹髦笑了笑,示意杨综坐下来。

  “杨公啊,吴人最爱诈降不假,但是诈降也不至于让征北将军前来诈降啊您不必太担心,朕现在所想的,倒是该如何封赏胡老将军。”

  说起这件事,曹髦就不由得头疼。

  他知道胡遵的身体不好,就给他画了个大将军的饼,曹髦想着反正对方活不久了,大不了追封就是了。

  可谁能想到,这位老将军的身体是越来越好,到现在都活蹦乱跳的。

  不只是如此,他还屡次建立大功,这都已经做到骠骑将军了,再封也只能封大将军了。

  杨综此刻说道:“陛下,对胡将军,进爵就是,至于大将军之位,尚且不急,日后还有灭国之事呢,若是不灭一国,如何能做大将军啊?”

  曹髦点点头,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倒是可以多提拔胡遵的几个儿子和孙子,当今边塞正是建功立业的时候,让他们也多发挥出些作用来。

  嗯,正好放在文鸯的身边。

第108章 难民团

  段部在辽西郡,慕容部则是在更东点的昌平郡。

  文鸯在做好准备后,就领着精锐的五百骑兵,朝着辽西郡的方向出发了。

  段部跟慕容部是生活在大魏境内的鲜卑部落。

  可他们跟匈奴还不同。

  匈奴是被曹操给击败了,扣留了他们的单于,让他们居住在城外,派遣官员去盯着他们,傀儡了他们的首领。

  而鲜卑则是属于因为有功而得到了在这里定居的机会。

  当初司马懿前来讨伐这里的公孙氏,就是得到了这两部鲜卑的帮忙,他们多次为曹魏而战,也曾立下很多功劳。

  后来毌丘俭出征高句丽的时候,慕容鲜卑也是鞍前马后,帮着毌丘俭一同破了高句丽的王都。

  为了表彰他们的功劳,司马懿上书封慕容部鲜卑大人莫护跋为率义王,允许他的部族在辽东周围生活。

  段部虽然没有得到封王的待遇,但是也被允许留在辽西郡内生活。

  文鸯最先前往的就是段部的所在。

  从燕国往北出发后,道路上就基本看不到什么人了,沿路的驿舍也被荒废了下来。

  这还要多感谢司马懿在讨伐公孙氏时的仁政!

  他在此处屠城杀戮,燕国外都几乎看不到汉人的身影了。

  当文鸯领着骑兵往这边出发的时候,尤其是能感受到那种差距,当他们到达最近的县城时,县城内都没有多少人,看起来空荡荡的,犹如鬼城。

  当初的幽州还是非常热闹的,在汉末时期,大量的中原百姓逃亡到了幽州,让整个幽州都变得热闹了起来,可如今呢,燕国以北,却都是一座座的鬼城。

  当地的县令领着众人前来拜见了文鸯。

  这里的县令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年轻文士,大概也只有三十来岁。

  “拜见将军!”

  文鸯看了看他周围的官员们,不知为何,此处的官员看起来总有点穷酸样。

  他们的穿着就显得有些破旧。

  “起来吧,你就是此处的公孙县令?”

  “正是。”

  公孙氏在这幽州可谓是大族,尽管其中遭受了几次屠戮,可在这边依旧是大族。

  文鸯便走进了城内,县令跟在了他的身后。

  文鸯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城内也是格外的萧瑟,几乎都看不到什么人。

  “这边一直都是如此嘛?”

  公孙县令想要说些什么,却还是忍住了,“这十余年里一直都是如此。”

  “竟然这般萧瑟,雍凉都比这里要好。”

  文鸯嘀咕了几句,方才跟着县令他们回到了县衙内。

  这里的县衙同样是破败不堪,文鸯看到甚至有段院墙已经倒塌了。

  文鸯顿时有些不悦,他坐在上位,严肃的质问道:“距离当时的战乱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尔等实在怠慢!为何不曾用心治理呢?”

  听到这句话,那位县令再次长叹了一声。

  “将军这些年里,庙堂从未给与任何的救济,更是不曾在意此处的委任,耕地荒芜,百姓逃离,郡守几次上书,都得不到任何的回应倘若您要因此而怪罪,我们甘愿认罚!”

  文鸯顿时语塞,他看了看面前这些人,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暮气。

  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情绪,他们看起来情绪非常的低落,眼里无光。

  文鸯在中原的时候,哪怕是面对那些贪官污吏,从他们身上都感受不到这种暮气,他们身上也有别样的激情。

  可看到这些人,文鸯却沉默了下来。

  看来,自己还是得跟陛下上书,讲述这里的情况。

  文鸯默默的记下了这些,随即问起了鲜卑的情况。

  “段部?”

  县令听到文鸯询问,随即认真的说道:“段部鲜卑在这里生活了很多年他们算是比较平和的。”

  公孙县令给文鸯讲述起了段部的由来。

  他说道:“段部的大人叫日陆眷,鲜卑人以部落名为姓,也叫段日陆眷,他年幼的时候被卖给渔阳的乌丸大库辱官为家奴。”

  “听闻有次乌丸诸部酋长集会,各部酋长皆有唾壶,唯有库辱官没有,就把痰吐在日陆眷口中,日陆眷反而吞了下去,向西拜天说:愿使主君之智慧禄相尽移入我腹中。”

  文鸯下意识的皱起了眉头,有些反胃。

  而县令继续说道:“因为这件事,他深得其主人的信任,后来,渔阳发生了饥荒,他的主人就让他带着一些人到辽西去生活,日陆眷身体强壮,在那里招收流亡之人,领着他们开垦狩猎,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部族。”

  “段部跟其余部族都不同,有着很大的不同。”

  文鸯点点头,“听出来了,确实有很大的不同”

  公孙县令认真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诸多的胡人,都是以血缘和部族为主,从而形成的整体。”

  “这些诸多胡人的特性,而段部却不是,他们是以地区为主而形成的部族,他们族内的诸多胡人,说的都是辽西话,他们的统帅是鲜卑人,而麾下什么人都有,甚至有汉人,因此其余鲜卑部落不认可他们是鲜卑部落。”

  “他们以辽西为根据,招纳没有耕地和粮食的人,逐渐壮大,如今有三万多户,有四五万的士卒。”

  公孙县令这么一说,文鸯就明白了。

  这个段部,与其说是個鲜卑部落,不如说是辽西逃难者联盟。

  “也就是说,他们不会迁徙喽?”

  “将军他们都是以耕作为主的。”

  文鸯笑了起来,“这我就明白了,我要前往他们部落,去见他们的大人,你派人来给我做向导!”

  公孙县令赶忙行礼。

  “唯。”

  文鸯起身就要走,忽然又停下来,看向了他。

  “你且放心吧,陛下是不会无视此处的,很快,你就会得到大放异彩的机会。”

  文鸯说完,便匆匆离开了此处。

  文鸯没有休息,在向导的带领下,朝着段部鲜卑的城池出发了。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