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6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让曹髦也颇为担忧,几次前来查看情况。

  王肃目前对曹髦还是非常重要的,他的王学是曹髦用以改造当下思想的最关键武器。

  若是王肃倒下了,那王学只怕也是要停步不前了。

  在王肃之后,下一个能称得上是学问大家的是杜预,但是杜预在灵活应变方面,是不如王肃的。

  曹髦自己倒也有些天赋,但是说要将全部的精力放在经学上,那也不太现实。

  看着满脸担忧的曹髦,王肃既感动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陛下,老臣的身体极为硬朗,您勿要担心,皇甫谧虽精通医术,但是当初有相士说过”

  曹髦也没有打断对方,或者反驳对方。

  有这样的信心,或许还能好的更快一些吧。

  曹髦此刻又看向了跪坐在他们对面的那几个小子。

  曹启这家伙很是惧怕,头几乎都几乎要缩进了胸腔里,而郭平朝着曹髦露出了笑容,刘渊很是好奇的看着曹髦,司马攸看起来有些不安。

  曹髦打量着面前的这几个家伙。

  他忽然问道:“这几个人,学问做的如何啊?”

  王肃瞥了他们一眼,“司马攸做的最好,刘渊天赋不足,但是肯下功夫,至于其余两位,只怕是要辜负陛下的厚望了。”

  曹启等人都吓了一跳,这王肃平日里看起来不管不顾的模样,没想到,对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都有所了解。

  曹髦点点头,“那就让司马攸跟刘渊继续待在这里吧。”

  “既然没有学经典的天赋,那就勿要在这里耽误时日。”

  王肃笑了起来,“陛下这是准备让他们去学兵法?”

  曹髦没有再多说他们几个的事情,只是认真的问起了王学最近的进程。

  两人攀谈了许久,等到离开的时候,曹髦方才示意那两个小子跟上自己,一同离开了此处。

  曹启看起来很是害怕,刚刚走出了府邸,他就解释道:“兄长,不是我不愿意学,是经典实在太难了”

  曹髦瞥了他们一眼,“不必多说,学不了文,那就学武。”

  “总得有点会做的事情吧。”

  就在这个时候,曹髦忽然问道:“你们觉得那个司马攸和刘渊如何啊?”

  郭平笑着说道:“阿父,司马攸为人聪慧,刘渊为人勤恳。”

  曹启欲言又止。

  “启,你觉得呢?”

  “兄长,我看司马攸和刘渊都不能相信重用,司马攸从不肯说起他家里的情况,这明显是对他父亲的事情有所记恨的,而刘渊出身匈奴,从那偏僻的地方来到洛阳,从不曾想着出去玩,整日都在刻苦学习,这个人以后若是回到匈奴,那可就太可怕了!”

  曹髦忽然觉得,自家这个蠢弟弟也没那么蠢啊。

  起码,在这个年纪,他已经能有自己的想法了。

  对比郭平,郭平就完全做不到,也可能是因为他年纪还小。

  曹髦沉吟了片刻,方才说道:“平,稍后我给你书信,你可以去跟着陈骞学兵法。”

  “唯!!”

  曹启好奇的看向了曹髦,“兄长,那我呢?”

  “你直接去太学吧在那里多交朋友,学一学如何跟别人相处。”

  曹启也不知道为什么兄长会如此安排,但他也不敢拒绝。

  曹髦在皇宫门口将两个人丢下来,随即朝着太极殿的方向行驶而去。

  尽管王肃一再说自己没问题,但是曹髦还是更相信太医和皇甫谧等人的说法,况且王肃的年纪也确实大了,得趁着他还在的时候,尽快完成学术思想上的整顿工作。

  得让王学成为庙堂的官学,让王学来取代其余的思潮,倘若再耽误,等到王肃不在了,那可就没有人能作为自己的先锋了。

  第一件事,就是要搞定竹林的那些兄台们!!

  自己需要一批听话的名士们,倘若这组合不听话,那自己就弄个新的组合出来!!

第98章 没什么区别

  官学,顾名思义,便是官方所认可的学说。

  当初古今文为了官学之争,差点动摇了后汉的国本。

  这经典是大族的立身之本,是他们进行学术垄断的工具,在没有掌握大权之前,显然是不能轻易去碰的。

  但是现在嘛,曹髦还真的就不怵这些大族会闹出什么事来。

  灭蜀之战,将曹髦的地位提升到了一个很可怕的地步,就是烈祖皇帝从土里钻出来,也得靠边站!

  曹髦原先只是得到了将士们的支持,而在如今,随着公田租种,原先大魏的那些佃户们,也是对曹髦感恩戴德,拥有农夫和士卒的支持,曹髦完全可以横着走了。

  曹髦召集了竹林的那几个兄台前来东堂。

  如今,竹林七贤已经被曹髦给拆散了,王戎因为收取贿赂,私自购置大量的土地而被抓捕,起码要服役到五十岁。

  山涛和向秀直接上岸,正式投奔了曹髦,成为了大魏的官员。

  他们两人如今都在尚书台内任职。

  嵇康也算是半上岸,他如今正在钻研王学,企图从里头找到能治愈自己前半生的东西,只有阮籍和他侄子还有刘伶他们依旧在喝酒。

  很快,这些人就出现在了曹髦的面前。

  他们大概是很久都不曾聚集在一起了。

  再次出现在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他们看起来已经没有过去那般的亲近了。

  众人分别坐在了他的左右。

  等到他们行礼拜见之后,曹髦方才开口问道:“许久不见,诸位可还无恙?”

  “臣等无恙。”

  众人回道。

  曹髦心里很是感慨,还记得当初,他也是跟这些人坐在一起,当时的自己,小心翼翼,就怕得罪了他们,只想要得到他们的帮助。

  可如今,大事已成,自己跟这些人的关系却变得微妙了起来。

  曹髦对他们本人倒是没有什么恶意,只是他们的学说和主张,却是曹髦必须要反对的。

  倘若天下有才能的人都去效仿他们,整日喝酒服散,往山林里跑,那还了得?

  直到如今,王学已经开始传播,可这几個人的影响力依旧很庞大。

  先前王戎被处置的时候,太学生们就已经坐不住了,很多士子至今都对判决不满,认为这是暴政。

  曹髦最先看向了嵇康。

  “嵇公啊,听闻您这些时日里苦读王学,可有收获啊?”

  嵇康跟其余几个人还是有些不同的,他认可隐世是因为他对现实的无能为力,并非是真的认同去山里隐居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当王肃给玄学重新注释之后,嵇康的思想转变极快。

  听到皇帝的询问,嵇康当即开口说道:“陛下,这些时日里,臣颇有斩获,已经对王公的学说了解大概,还在苦读之中”

  嵇康随即说起了自己的想法。

  “太玄九赞,过去我们都只是认为这是自然的真谛,无用于现实,但是王公点播之后,我方才醒悟,九赞并非是只是讲述自然,也是在讲述天下,这是不能分开来看的,九赞讲述自然的变化规律,而看清这些规律,则是能用以治国”

  嵇康看向了几个好友们,认真的阐述着自己的想法。

  除却点头的向秀和山涛,其余几个人都没有言语。

  曹髦此刻大喜过望,他开心的说道:“朕准备以王学为官学,招收相应的治经博士,我看,这件事可以交给您来操办了!”

  官学的设立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种就是考核,往后的考核只能通过王学来参与,用于考核的学问自然就是官学,还有一种就是庙堂的太常等治学机构,以王学为主,招收治经博士。

  曹髦这次就是准备让嵇康来负责官学治经博士这一块,让他领着诸多钻研经典的人才们去研究王学,放弃对其他经典的研究,如此来增加王学的影响力。

  嵇康有些惊愕,他急忙说道:“陛下,臣尚且没有这般学识,可以让孔晁”

  曹髦摇着头,“孔晁还有更重要的事情来操办,嵇公勿要推脱!”

  “这件事,非您莫属了!”

  说完,曹髦又看向了阮籍。

  嵇康是暴躁如火,而阮籍是沉稳如水,两个人很像却又完全不同。

  曹髦问道:“阮公啊,您可曾读过了?”

  阮籍平静的说道:“读了。”

  “可有什么收获?”

  “资质不足,尚无收获。”

  曹髦眯起了双眼,“原来如此,这大概不是因为您的资质不足,是因为您意不在此。”

  “这样吧,明日开始,你就跟着嵇公一同负责治经的事情,治王学。”

  阮籍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唯。”

  阮籍是真正的摆烂型人才,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做,皇帝说什么那就是什么,也不怎么反对,这跟嵇康就不同,嵇康是为了反对而摆烂,阮籍就有点为了摆烂而摆烂的意思了。

  当初曹髦很需要他来相助的时候,他也是不怎么出力,跟积极的嵇康完全不同。

  这对曹髦来说也正好,能不能说服你这不重要,只要能让你为我所用就是了。

  至于刘伶和阮咸,曹髦就没有什么想法了。

  一来,他们的名声没有其余人那么高,二来,他们的摆烂方式有点过分。

  因此,曹髦只是大手一挥,便说道:“朕很不喜欢你们的主张,朕欲大治天下,这种大治不是躲在山林就可以做到的,朕听闻,只有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时候,贤才会躲进山林之中,既然两位都没有出仕的想法,那大概就是认为朕不够英明朕向来宽厚,不会强行逼迫你们。”

  “既然想要归隐,那两位就可以去找个合适的地方去归隐了,往后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却勿要再召集好友,四处讲学,蛊惑士人了。”

  “没有治理天下,报效圣王的想法,那就勿要败坏大事!”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