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60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羌,匈奴,鲜卑。

  三大问题都要他们来解决。

  裴秀自己在雍凉,亲自操办羌胡的事情。

  经过了石苞的一次洗礼,其实雍凉的事情反而很好办。

  裴秀跟诸葛绪配合,在逼迫或者说半逼迫的情况下,拆分了羌人的部落组织形式。

  他们将羌人完全打乱,按着地域分别安置到诸多县城之中,编户齐民,给与他们住所和耕地等等。

  其中当然也出过乱子,有首领想要领着部民进行逃亡,随即就被发现,大魏在雍凉几乎是没有对手的。

  大魏可不是后汉,羌乱能困扰后汉,却无法困扰住大魏。

  没有地方百姓的支持,他们就什么都做不出来。

  裴秀做事果断,几乎不留情面,他主打的就是顺我者昌那一套,共计有二十三万羌胡,被分别安置在了三州十余郡内,他们如此被打散之后,每个县能所能分到的户也不过是几十户。

  而原先的那些首领们,诸葛绪则是为他们求了官爵,让他们坐上马车,前往洛阳。

  这件事,让天下人瞩目。

  上一个做类似的事情的人,还是始皇帝!

  他在灭掉人家的国家后,就强行将对方国内的贵族迁徙打散,想要削弱复国势力,后来刘邦也执行了类似的政策。

  但是曹髦这显然跟他们都不同,他这严格来说,是效仿曹操和司马懿,对胡人进行内迁。

  但是曹髦的这个内迁跟他们两个的都不同。

  他们只是让胡人到中原来放牧,让他们继续保持自己的组织形式,流离在庙堂的治理之外,可曹髦的内迁,那是真的直接将胡人变成了城内的居民,组织都给你打散喽,从此你就是拿着大魏户口的大魏百姓,跟其余人没有任何区别!

  匈奴那边同样也是进行这样的政策。

  对这政策,大臣们倒是什么都没说。

  主要还是因为这些事情跟他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皇帝对胡人的行为有没有不仁义的地方,有没有不道德的地方,他们完全不在乎。

  他们向来只在意自己的利益会不会受损而已。

  礼部之后,工部,吏部,包括刑部也是说出了自己这些时日里的成果。

  曹髦过往一直都觉得,朝议可以不再操办了,但是最近他又改变了想法,还是决定时不时召集大臣们来商谈一下。

  尚书台也需要外臣们的监督和质问,三公九卿们也不只是都给他们找茬,有些指责还真的就很有道理。

  尚书台内部很是团结,难免会有些包庇自家人的行为,正好用这些老臣们来进行平衡。

  庙堂里年轻大臣和年迈的大臣,想法和处事差距都很大,让他们中和一下是最好的。

  朝议用了整整一个多时辰,方才将诸多事情说的清楚。

  朝议结束之后,曹髦最先离开了此处,而有大臣即刻跟上了他。

  跟上他的这位,正是御史台的何曾。

  看到何曾跟着皇帝一同离开,大臣们对视了几眼,眼里都有些慌乱和惧怕,这厮不会又要乱咬人了吧?

  “陛下”

  何曾的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他点头哈腰的跟在曹髦的身后,完全没有一点士大夫的气节。

  “何公啊,朕记得,这些时日里御史台很是平静,没什么大事何公怎么看起来有些不安呢?”

  何曾赶忙回答道:“陛下,臣是有要事要禀告。”

  “臣听闻,这些时日里,各地大族都在动用一切力量,将子弟们往蜀中安排那边空出了很多的耕地,还有很多的产业,吏部已经是千疮百孔”

  何曾眯起了双眼,“可需要臣来出手整顿?”

  曹髦笑了起来,经过这些时日里的整顿,吏治情况愈发的良好,御史台没事干了,何曾显然是怕了。

  他是怕他没了作用,就会被抛弃,被拿出来给群臣出气。

  曹髦瞥了他一眼,随即说道:“何公啊,朕绝非是薄情之人,御史台没有什么大事,这难道不是好事吗?这足以看得出您的政绩和才能啊。”

  “像这样的小事,您自己操办就是了,不必问过朕。”

  “唯!!”

第93章 向他传达这个好消息吧

  曹髦快步走回了太极殿的时候,早有一人在等待着他。

  看到曹髦,那人急忙起身,笑着拿起了手里的东西,快步走到了曹髦的面前。

  “陛下。”

  来人是郑娴,她很是开心的举起了手里的布帛。

  “我给陛下做的新裳,陛下可要试试?”

  在皇宫里待了一段时日,郑娴也算是有些进步,虽说达不到司马妜那种老练的地步吧,但是比刚刚进来时要收敛了很多。

  曹髦也没有摆谱,接过对方递来的下裳,很是客气的点着头,“多谢。”

  郑娴就跟在了他的身后,在曹髦坐下来之后,她很是大胆的坐在了曹髦的身边,几乎是贴着坐下来的。

  曹髦又打量了几下那下裳,夸赞道:“做工倒是不错。”

  郑娴这才笑了起来,她说道:“陛下,您先前不是说要设立家宴吗?我已经办妥了,就看您准备宴请哪些人了。”

  曹髦抚摸着下巴。

  家宴当然是召集宗室,外头的一些诸侯王也可以携带家室前来。

  当然,还是要选一些年轻力壮的,不然人家半路上就得去见烈祖皇帝了。

  曹髦做事总是有预谋的。

  当下三国,就剩下了吴国还在苟延残喘,从这些时日里的战事来看,他们也坚持不了太久了。

  这种国力上的差距,不是有利的地形就可以抹平的。

  最大的差距就是庙堂的差距,吴国如今还在朝着更烂的方向前进,内斗不断,争权夺利,这基本就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那接下来,自然就是要对大族出手了,而要干大族,就得需要宗室的力量。

  想要跟宗室拉近关系,家宴是不可缺乏的,最好能让自己的夫人们跟宗室的家室也建立联系,别轻视了那些女人们。

  吴国每一次的政变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女人告密。

  曹髦吩咐道:“宴请的名单,很快就会到你的手里,你要多跟他们的妻书信联络,有些时候,可以邀请她们前来皇宫里,多跟人家往来”

  郑娴双眼圆睁,她想了许久,方才说道:“我跟她们素未谋面,要如何跟她们结交呢?”

  “不需要你来结交,她们会想办法来结交你。”

  “你不要得罪这些人就是了,平日里多走动,多写书信,也别只是看着庙堂里的这些宗室,外头那些诸侯王的妻女,还有庙堂里那些大臣们的妻女,你都可以去往来。”

  “跟她们多相处,伱慢慢就知道很多道理了。”

  郑娴点着头,“我就怕做错了”

  “这不难啊,你听我说。”

  曹髦让她低头,随即低声吩咐了起来,“遇到年长的,就跟她抱怨如今的年轻女子多不听话,无法亲近谈一谈如今孩子愈发的难以管教,遇到年轻的,就跟她抱怨这丈母是多难侍候,骂一骂勾搭男人的那些美妇人”

  当曹髦给她讲述起如何跟女性结交的道路时,郑娴整个人都懵了。

  你怎么连这个都懂啊??

  曹髦说起这些话来,脸上却始终很平静,既没有害羞,也没有觉得好玩,就是很平常。

  有些时候,郑娴都觉得自家良人不太像个人。

  他做什么都要计划好,就连夫妻间的那些事,他都要计划好,要隔多久时日,要进行几次持续多久不会伤身体什么的。

  真的有必要做到这种程度吗??

  郑娴此刻已经开始胡思乱想,而曹髦却忽然问道:“太后那里的情况呢?”

  曹髦已经有差不多四天不曾去看望太后了,主要是因为事情太多。

  郑娴急忙回神,她说道:“还好,只是陛下有几天不曾前往,太后有些担心”

  “对了”

  郑娴想起了一件事,便再次压低了声音,“陛下,前几天,有阉人给太后拿了封书信,太后看完极为开心,然后就有人送来了不少的礼物”

  曹髦一言不发。

  这皇宫里的事情,怎么可能有曹髦不知道的呢?

  这件事他当然也知道,送礼的是郭淮的儿子,叫郭统,这家伙以有渊源为借口,来找太后,其实就是想要运作一下蜀中的事情。

  这家伙想在那边当個刺史。

  郭淮死后,郭家是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先后折损了好几个门柱子,又因为这些人的原因,多次遭受清算,势力跟以往完全不同了。

  这个郭统,说起来不是很有才能,虽然继承了他父亲的爵位,但是并没有官职,前来太后这里求官

  光看这一点,都能发现这个人是真的没什么能力,甚至连眼光都没有。

  曹髦沉思了片刻,方才对郑娴说道:“宴会以及联络的事情,你去找司马妜,让她来出面帮你。”

  “太后那边,我自己过去谈一谈吧。”

  郑娴赶忙起身,走了几步,又提醒道:“那下裳陛下可一定要试试啊。”

  曹髦笑了笑,没有回答。

  郑娴从这里走出来,便直接去了司马妜那边。

  如今,司马妜就自己一个人在皇宫里头了,他的儿子已经去了宫外求学,靠着某些不可直说的关系,郭平被直接送到了某个比较有经学造诣的人身边学习。

  没错,他去王肃身边了,一同在那边求学的还有曹启,司马攸等人。

  司马妜对此很是开心,毕竟儿子能跟在大儒身边求学,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她自己就是留在了皇宫里,虽然孤单了些,但是每天心情都是乐呵呵的。

  “阿姊!”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