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4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陈骞此刻终于是有些忍不住了。

  “邓公啊,这鲜卑与我朝向来亲善,辽东诸部鲜卑,皆忠心耿耿,愿意跟随我们去讨伐不轨,而北部的拓跋部,也从不曾派人来劫掠我们的土地,还主动约束自己的军队。”

  “您为什么非要认为他们是敌人呢?”

  邓艾瞥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南匈奴曾与鲜卑作战,在兵力相当的情况下,却惨败给了对方。”

  “陈公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骞很是自信的说道:“匈奴五部统帅沉迷享乐,他们已经很久不曾骑马拉弓,而他们麾下的将领也都如此,生活在城池之内,武事荒废,故而惨败。”

  “不对,当时担任统帅的右贤王,乃是参与过诸多战事的统帅,曾跟中原诸多将军交手,这样的人,不能说沉迷享乐,不曾骑马拉弓。”

  “而当时他麾下的将领们,也不敢像如今这般怠慢,至于他们的子民,至今还在游牧,跟过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即使稍有不如,也不该是惨败。”

  陈骞迟疑,问道:“那大概是因为地形的原因吧。”

  邓艾笑了笑,他很是自信的说道:“这是因为南匈奴的右贤王不得人心,而拓跋首领却行仁政。”

  “拓跋的首领减少了部民所要缴纳的税,用轻松的刑罚,遏制贵族,提拔底层有战功的人,令各部大人熟悉经典,甚至还主动救济贫苦的部族”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的部众都愿意为他而死战,反观南匈奴这边,他们的统帅们只顾着自己的享受,完全不在意麾下人的生死,更不曾给与他们任何的利益,他们如何不败呢?”

  “鲜卑之所以能胜匈奴,是因为他们更得人心!”

  听到邓艾的话,陈骞很想骂一句荒谬。

  胡人还得人心?

  你疯了吧?

  有官员此刻笑着说道:“便是他更得人心又如何呢?”

  邓艾此刻却眯着双眼,缓缓说道:“得人心则得天下。”

  “邓公!!”

  陈骞差点就要对他直呼其名了。

  邓艾的这句话可让他有些忍不住了,你这是什么意思?胡人还能比我们更得人心不成?

  邓艾看着惊恐的众人,平静的说道:“我并非是说他们比我们更得人心,我只是说,他们已经学会了如何争夺天下,他们的危害不亚于吴国。”

  “倘若因为他们不曾劫掠,就与他们继续僵持,万一将来发生了什么动乱,那他们以得人心的办法,完全可以进驻中原,若是他们能提拔有功的人,惩罚犯错的人,继续推行仁政”

  “那涿鹿者就非是中原之国了。”

  “邓公未免有些杞人忧天!”

  官员们摇着头,并不认可邓艾的想法。

  在此刻,官员们还是将塞外的胡人们当作是强盗来对待,他们觉得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怎么治理天下,就会抢劫,杀人,放火,抢完了就跑。

  他们也不觉得这些强盗能在中原立国建政。

  这大概是因为他们也想不到,会有中原王朝居然能在得人心方面输给塞外的胡人可邓艾却已经盯死了这些人,因为他觉得,这些人已经掌握了建国之法门。

  这已经不是什么强盗了,再用以往的观点来应对他们,一定会吃大亏。

  陈骞眯起了双眼,为了军功,居然连鲜卑都吹上了,好,这是你逼我的,真以为我辩论不过你吗?!

第81章 质子

  “陛下,请您将他调离别处吧!”

  “他整日在部内扬言要北伐鲜卑,还说什么鲜卑已知得人心之法门,祸害定然能超过以往的匈奴羌胡!”

  “现在连部内的官员们都有些动摇了,开始建议是否要对鲜卑出兵”

  “我与他几次辩论,真的说不过他!!”

  陈骞满脸愁容的坐在曹髦面前,整个人看起来很是憔悴。

  邓艾天天在兵部说什么鲜卑威胁论,结果官员们陆续被他所说服,陈骞觉得,自己要是再跟他辩论几次,自己也要被说服了,但是他心里知道,邓艾的话绝对不能相信,故而匆匆找到了皇帝。

  曹髦此刻也眯起了双眼。

  在诸多胡人里,羌胡最乱,他们部族极多,而且没有统一的组织结构,汉化程度又不一样,就算叛乱都只能当打手。

  南匈奴的汉化程度比羌胡要高出了一些,他们的部族首领们都开始大规模用汉名,汉语也逐步取代了匈奴语,他们在并州正常的与当地人交流,出现了些融合的状况。

  而其中最厉害的还应该是鲜卑,在汉化这方面,南匈奴是属于一种摆烂的汉化,他们就是纯粹为了更好的享受,为了方便,若不是出了刘渊,他们的实力还真的不是很强。

  可鲜卑的汉化,却是一种进取性的汉化,他们不只是在学习语言和经典,他们都开始研究内核了。

  他们开始主动亲近士大夫,并且试图招募读书人,试图去理解礼法,理解经典的内涵。

  这就比较可怕了。

  曹髦沉思了片刻,方才摇着头,“邓艾所说的,不能说是错的,也不能说是完全正确。”

  “不过,陈公,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对。”

  “勿要再以对待强盗的态度去应对这些人了,不能轻视,要全力以赴但是,吴国依旧是最重要的,先平定吴国,其余的事情,可以往后再说。”

  陈骞问道:“那邓艾的事情”

  “就让他先留在你们兵部吧。”

  “唯”

  曹髦仰起头来,鲜卑的问题跟以往都不同,在以往,庙堂要想的是如何去应对塞外的劫掠,可北部鲜卑他不搞劫掠,起码,在整个曹魏时期,他们都不曾有过劫掠的行为。

  甚至,他们还主动派人结交,提出要和睦相处对,你没听错,真的是鲜卑先派使者来结交的,而且在后来八王之乱的时候,鲜卑人甚至还试图帮助晋朝来平定叛乱

  当然,鲜卑是分很多部的,每个部都不同,比如雍凉的秃发鲜卑,这些人就要暴躁的多,在遇到饥荒后直接就叛乱了,那個领头的树机能,相当的能打,连着击败了好几个大将。

  也不知道文鸯跟羊祜现在如何了

  “你们便是匈奴部帅吗?!”

  文鸯此刻坐在了上位,仰起头来,脸上写满了豪横。

  匈奴四位部帅就坐在了他的面前,看着面前新上任的文鸯,他们迅速想起了一个人来。

  石苞!

  此人的出场跟石苞实在是太像了!

  都是忽然被任命负责教化的事情,然后突然出现在了治所,随即要求他们前来,为人处世也是同样的凶残。

  因为有了石苞过去的行为,这四位部帅几乎是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了文鸯面前的。

  此刻,看着面前如此骄横的文鸯,他们却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没错了,原先那个羊祜前来,就是负责来看看他们之中,谁会支持,谁会反对。

  而这位前来,就是为了除掉反对者的!

  难怪此人领着精锐的骑兵前来!

  谁教化是领着骑兵来教化的呢?

  “文将军,我们便是各部统帅,久仰将军大名,今日得以相见!”

  刘竟最先起身行礼,其余几个人纷纷拜见。

  文鸯愣了一下。

  这跟他所想的有些出入。

  他是自幼听着卫,霍的故事长大的,一直都想着要出征塞外,扬名立万。

  现在终于是如愿,前来治理匈奴,可是这些匈奴人,怎么觉得有些奇怪呢??

  文鸯皱起了眉头,再次问道:“你们都愿意接受教化?”

  “愿意!自然是愿意的!”

  几个人相继说道。

  不愿意接受的下场他们已经看到了,况且,对这些领头的人来说,保持如今的组织方式跟放弃部落成为大魏贵族,真的没什么太大的落差。

  魏国为了治理匈奴,在匈奴各部安排了司马。

  这些部帅们做事需要跟司马进行商谈,告知庙堂,然后才能执行。

  在庙堂强势的时候,他们跟被傀儡的单于其实没有什么区别。

  只有当庙堂处于弱势,他们才能位列司马之上。

  既然没有实权,倒不如直接变成大魏的侯,给子孙们争取一个当官的机会,不比当傀儡要好吗?

  看到他们如此遵从,文鸯也只好收起了脾气。

  “那你们要如何去做呢?”

  刘竟茫然的问道:“这不是应当将军来安排吗?”

  文鸯看向了一旁,站在他身边的,乃是羊祜给他安排的副手,此人叫祖武。

  他是羊祜所征召的地方大族子弟,出身显赫,有谋略,且勇武,羊祜让他担任自己的令史,负责打理文书,操办诸多杂务。

  羊祜对他颇为看重,觉得他往后能成为两千石的资质。

  祖武提醒道:“将军,镇北将军早已下令,您只需要按着命令办事就好。”

  文鸯大手一挥,“那就按着将军的命令来做吧,倘若谁敢反对,我再出面!”

  祖武没有说话,羊祜让文鸯来这里,不是为了让他收拾掉不愿意做事的匈奴人,而是为了让他帮着匈奴人来解决问题!

  匈奴各部帅并没有反对的意思,当今大魏强盛,灭了蜀国,圣王在朝,拥兵五十万!

  这比他们的人口都要多!

  他们完全没有想要反抗的意思。

  可想要轻易的安置好他们,这也不容易,地方上的问题层出不穷。

  文鸯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当即下了令,就匆匆离开,准备继续盯防。

  可很快,文鸯就意识到了难处。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