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511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快,想办法,想办法!”

  刘禅此刻是真的怕了,大口大口的呼吸着,脸色也难看到了极点。

  黄皓只好说道:“请陛下给卫将军下令,让他赶忙返回成都,做好支援剑阁的准备,另外,还有成都内的几个老将军,也得让他们领兵前往剑阁了”

  “好,好,快给瞻下令!!让他返回成都!!”

  刘禅大叫了起来。

  “唯!!!”

  诸葛瞻并没有前往永安,他是驻扎在半路上,从这里可以支援巴东郡的诸多城池,同时也有利于回防。

  当他得知了汉中的情况时,诸葛瞻整个人都懵了,他只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

  在接到了命令之后,诸葛瞻甚至都没有想起要瞒着跟自己对峙的大军,他直接放弃了驻地,迅速带着军队返回成都。

  这就坑了永安的阎宇。

  诸葛瞻如此急匆匆的撤离,王基这里自然就明白了那边的局势到底如何。

  王基这里也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文钦亲自领着军团前来荆州,毌丘俭则是将军队分布在与吴国接壤的诸多地区,做好了随时会进攻吴国的姿势来。

  吴国此刻还在内斗,甚至还没有决定是否要出兵救援。

  文钦在赶到之后,魏国在荆州的军队数量达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程度,随即,王基跟文钦的军队就开始了对永安的强攻。

  雍凉军团在前线取得巨大的成功,那王基自然也不会留情。

  阎宇被数倍于自己的曹魏大军围困,敌人开始不间断的对他发动猛攻。

  阎宇死守在这里,不断的击退曹魏的猛攻,他能感觉到,敌人的攻势一波比一波要强大,尽管巴东郡的地形很适合防守,城池也很高大,但是也架不住曹军如此猛攻啊。

  他也是赶忙给成都派人求援。

  可现在的成都,已经没有人能顾得上他了。

  魏军突破了汉中之后,对着阳安关发动了猛攻,胡济守在此处,死战不退。

  姜维已经领着军队退守到了剑阁。

  一时间,蜀国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走向灭亡。

  曹魏的各部都开始疯狂的进攻,不断的立下军功。

  而令人惊讶的是,邓艾部在到达阴平之后,就停了下来,没有再对剑阁发动进攻。

  似乎,他有着不同的想法。

第44章 先下手为强

  蜀国的地形,易守难攻。

  这里的雄关,从北面看来,各个都是陡峭,有些地方甚至就是一道断壁。

  这给进攻方带来极大的困难。

  从阳平关到剑阁,都是如此,而剑阁的地形更是其中的翘楚。

  这里当真的是绝佳的防守之处。

  可如今的魏国,却是以绝对的优势来平推蜀国,三个方向上都是主力,蜀国以微弱的兵力,哪怕是拥有着坚固的关卡,也无法阻拦。

  这种强大不只是在军队数量上,更好的体现在将军们的能力上。

  曹髦这边各部的统帅都非中人,而统帅麾下更是人才济济,像文鸯,马隆这样的都只是寻常将领,甚至都不算是统帅指挥层面上的。

  魏国从三个方向猛攻,将战线拉的极快,蜀国一溃千里,将领们相继战死,或者被擒,或者投降。

  姜维四处救火,但是这并没有什么用。

  诸葛诞的大营此刻就在阳安关之外。

  这位统帅,虽然有着眼高手低的毛病,但是毕竟也是打过多次实战的,况且麾下藏龙卧虎的,他的战略都能得到极好的执行。

  诸葛诞的身边,则是坐着钟会与陈骞两人。

  这两人负责为诸葛诞出谋划策,制定战略,硬要说,他们都算是指挥部参谋。

  如今的魏军,士气高涨,将领们更是无比的激动。

  灭国之功啊!

  这是多少将军们一生的追求?

  这三位同样如此。

  主要的进攻路线和将领的调动,都是钟会在负责,诸葛诞对钟会还是比较重视的,毕竟,钟会是侍中,他是代替皇帝来这里的,诸葛诞可以不尊重任何人的看法,却不能无视掉他的想法。

  此刻,钟会开始了自己的分析。

  “太尉,胡济在阳安关死撑,诸葛绪部已经绕开了他,快要到达桥头。”

  钟会指着面前的地图,认真的说道:“姜维已经退守剑阁,桥头失守之后,白水定然也坚持不了。”

  “邓艾部在阴平,诸葛绪部占据桥头和白水,那胡济就成为了孤军,失去与姜维的联络,败亡只是在旦夕之间。”

  “剑阁的险峻,我虽然不曾见过,却也多听蜀人说起,如今姜维撤走各地的军队,死守剑阁,短期内是无法攻破的,可我们也不必着急。”

  钟会自信的说道:“今年大丰收,我们根本就没有粮食上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与他们继续消耗,可以将军队驻扎在剑阁之前,在这里整顿休养,平定武都汉中等郡。”

  诸葛诞看着钟会的战略示意图,沉吟了片刻,随即说道:“你说的有道理。”

  诸葛诞跟钟会,某种意义上,两者是同一個类型,都是特别好名的那种。

  诸葛诞反正是不急的,他作为灭蜀大军的最高嗯,第二统帅,这功劳都是板上钉钉的,无人能更改他的地位。

  以这灭国之功,将来死了都配享太庙了。

  先前,诸葛诞对曹髦有些不满,主要是因为曹髦将权力从三公手里夺走,组建自己的班底,架空了这些老臣。

  这让诸葛诞没有了机会。

  当时,王肃就曾劝说他,将来讨伐蜀国,一定会让将军作为统帅。

  诸葛诞虽然有些期待,但是心里并不太认可,他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一天。

  可现在,诸葛诞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鬼知道当曹髦说以他为统帅的时候,他心里是多么的开心。

  他也不会错失这个好机会,出于对皇帝的感恩心理,他对这个总喜欢指手画脚的钟会也是能容忍的,何况,钟会对他的态度还是不错的。

  毕竟,诸葛诞是个名士,长得还不错。

  而对陈骞,诸葛诞就要冷淡一些。

  毕竟,这位兵部尚书可是害他失去了大权的主要元凶!

  陈骞却没怎么参与战事的谋划,在战略方面,钟会做的足够优秀了,陈骞也没想着要强行出头,反正,作为最先攻破了汉中的人,他的功劳已经是拿到手了。

  无论怎么说,他都是中军的实际指挥,灭国之功,自有他的一份。

  诸葛诞此刻按着钟会的战略重新进行了部署,令诸葛绪领兵抢占桥头等地区,将剑阁以外皆收入囊中。

  同时,他又将这里的战报,以及被俘虏的那些将军们押送往长安

  长安。

  曹髦近期内的日子还是非常繁忙的。

  前线的书信情报是一封连着一封,曹髦是第一次来到长安,却没有什么清闲时日能出去看看这座前汉的都城。

  曹髦一直都觉得,起码要等到正元四年末,或者是正元五年,才能着手开始灭蜀的大计。

  可事情总是来的很突然,很多事情跟计划里的发展不太一样。

  姜维主动出击凉州,后背空虚,那就只能出击了。

  这次的大战,有点被邓艾推着走的意思,若是他们不出击,姜维就能在凉州获得大量的胡人部族,无论是继续在凉州作乱,还是将他们带回去,似乎都不符合魏国的利益。

  而为了保证利益最大化,那就只能是从其他方面来找补,而最好的方向就是拿下汉中。

  其实,魏国有很长的时日里都在整顿军队,本来是要恐吓威慑,没想到,最后还是真的打起来了。

  张华站在曹髦的身边,此刻正帮着他分类诸多的奏表。

  关于战事的奏表当然是要放在最前头的,而洛阳那边寄来的奏表,只要不是什么军国大事,都可以往后稍稍。

  为了能处置好这些奏表,曹髦将自己的诸多内臣也一并给带到了长安里。

  这些人就负责帮着曹髦来批阅这些东西。

  “陛下,这是太尉的上奏。”

  张华特意挑出了几个重要的,放在了曹髦的面前。

  曹髦低着头翻看了起来,诸葛诞在奏表里的态度格外的恭敬,看得出,他对自己的任命还是非常激动的。

  而奏表里的内容,就是讲述了一下钟会的战略,并且表示,自己已经答应了。

  曹髦笑了笑,对张华说道:“让太尉来负责,还是对的。”

  曹髦不缺大将,也不缺统帅,别说别人了,就是陈泰跟杜预都能担任统帅,他们此刻就在进行对收复地区的安抚工作。

  但是曹髦最后还是让诸葛诞来担任统帅,不只是因为他的官职,最重要的是,灭蜀之事,众人所能得到的利益实在太大。

  钟会,邓艾这些人做事太急,为人偏激,诸葛诞算是中规中矩的,而且,诸葛诞为人还算正直,反正纵容将士们抢夺功劳,杀良冒功这样的行为,他是做不出来的。

  倘若邓艾想要再拿自己人的头颅铸京观,诸葛诞能直接囚禁了他。

  在绝对的优势下,统帅可以不那么强,只要稳就好。

  “这是王镇南的奏表”

  张华又拿出了一封。

  曹髦看了一眼,随即目瞪口呆,苦笑着将奏表交给了张华。

  “你看看这个。”

  张华低着头迅速看完,随即也有些惊讶。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