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7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可诸葛瞻心里同样明白,比起自己,董公是更适合担任尚书令,当初陈祇还在的时候,他将诸事交给董公,就不曾出过错。

  诸葛瞻自认是没有这样的本事。

  他点头说道:“确实如此。”

  刘禅顿时就安心多了,他笑着看向了董厥,开口说道:“那就请董公来担任尚书令吧。”

  刘禅又看向了诸葛瞻,他想给诸葛瞻也升個官,让他也能帮着董厥来一同操办尚书台的事情,可刚刚才给他升过官,此刻再升好像也不太好,还是再等一等吧。

  在安排好了这三位之后,刘禅大手一挥,让他们回去继续操办大事。

  他们离开之后,黄皓便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陛下,吴国的那些使者,已经被奴婢给赶走了。”

  刘禅看起来有些生气,“先前他们请求我们出兵,我们在永安遭受兵败,他们却守在城内不肯出来,此刻还想让我们来帮着他们抵御王基?!”

  “当真是欺人太甚!!”

  黄皓赶忙说道:“陛下说的对!吴国小人,不足以为谋!”

  黄皓几乎没有什么政治主张。

  他喜欢积累点钱财,弄点家产,扶持一下自己的亲近,升个官什么的,可你若是要问他的政治主张。

  问他到底是赞同北伐,还是休养生息。

  那黄皓会先看向自家皇帝。

  他没有任何的政治抱负,也没有任何的想法皇帝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

  皇帝的主张就是他的主张。

  他只是用尽一切办法来让皇帝开心而已,刘禅看着他,心情大好。

  “黄老公,你这些时日里,也是尽职尽责这样吧,你往后就勿要担任黄门令了,担任中常侍,陪在朕的身边,为朕查缺补漏,另外,朕赐你奉车都尉!”

  这个奉车都尉,是负责给皇帝驾车的。

  黄皓大惊,急忙行礼拜谢。

  有了这样的身份,他甚至可以称臣,不再称奴婢,他是直接从天子家奴变成了内臣。

  但是,他未必乐意。

  臣哪有奴亲近呢?

  而这个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当群臣得知中常侍再次出现在大汉的时候,他们顿时沸腾了。

  后汉就是因为阉人的缘故灭亡的,如今又要重用阉人吗?

  众人纷纷找到了董厥,而樊建跟诸葛瞻此刻也是找上了他,都希望他能出面,不能让黄皓更多的参与到大事之中。

  过去黄皓在皇帝身边教唆什么的,群臣还能以阉人干涉政务的名义去训斥,可人家如今以中常侍的身份名正言顺的参与政务,这可是要出大乱子了!

  庙堂三人组此刻坐在尚书台内,开始商谈这件事。

  董厥看起来很是平凡,甚至有些普通。

  反正绝对不会是钟会所喜欢的那种类型。

  他坐在上位,其余两人分别坐在了两边。

  樊建此刻愤怒的开口说道:“当初陈公对黄皓太过放纵,这才有了如今的局面!”

  “若是他往后参与庙堂的政务,那大汉岂不是要毁在这个小人的手里吗?”

  诸葛瞻同样皱起了眉头,他看向了董厥,问道:“董公,现在该怎么办呢?”

  这一刻,董厥懵了。

  他看起来有些茫然,支支吾吾的,却是说不出一个像样的对策,额头都不由得流下汗水。

  这些年里,董厥一直都是在给别人当副手,向来都是他人下决策,他去办事。

  他办事认真,不会出现缺漏,故而被称赞。

  可问题是他从来没有担任过决策者的身份啊。

  现在让他自己去想办法,然后再去做,董厥顿时就觉得脑海里一片空白。

  他完全不知该怎么去做。

  看到董厥说不出话来,樊建无奈的看向了诸葛瞻。

  诸葛瞻喃喃道:“或许可以上书陛下,让陛下远离这些小人。”

  樊建认真的说道:“总之,我们不会跟这样的小人同流合污!”

  就这样,在三个人的迟疑不决之中,这次的重大会议就算是结束了。

  他们甚至连该怎么去做都没有谈出来。

  可很快,一个有办法的人匆匆来到了庙堂内。

  来人正是大将军姜维。

  姜维得知陈祇病逝之后,再次返回了成都,前往祭拜。

  新的三人组自然是要前往拜见的。

  姜维看起来比以往更苍老一些,脸色愈发的沧桑,而后背却无半点佝偻,很是挺拔。

  站在陈祇的坟前,姜维久久都不曾言语。

  此刻,董厥方才缓缓上前,将黄皓的任命之事告知了姜维。

  “大将军黄皓担任中常侍,又任奉车都尉,这对庙堂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啊。”

  姜维此刻方才惊醒,他看向了一旁的几个人。

  “那你们决定要怎么办呢?”

  董厥迟疑了许久,方才说道:“我们想要跟陛下上书,但是陛下对黄皓宠爱太过,故而没有上书”

  听到这解释,姜维的眼里忽然浮现出了一抹失望。

  他长叹了一声。

  他再次想起了陈祇生前的那些言语。

  陈祇曾多次告知姜维,在他逝世之后,绝对不能再得罪黄皓。

  他说压制黄皓这个小人很简单,只要给他一点点的善意,他就能帮到你很多。

  皇帝对他极为宠爱,若是有他在一旁开口支持,那很多事情都不必担忧。

  姜维此刻显得很是迟疑。

  他实在是不想跟这样的小人有什么牵连。

  他看着董厥,认真的说道:“黄皓不过是一个阉人而已,朝中百官,难道还会让一个阉人独断庙堂吗?!”

  “现在不是能引起内乱的时候,要安心对外才行,既然伱们也没有办法去对付他,那就做些你们能做的事情吧!”

  姜维说完,迅速离开。

  樊建跟诸葛瞻上前,赶忙问道:“大将军是如何说的?”

  “大将军说,他也管不了这件事。”

  樊建当即皱起了眉头,说道:“大将军这些年里,多次出征,丝毫不在意百姓,却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我倒是觉得,大将军的过错,并不在黄皓之下!”

  诸葛瞻低着头,没有赞同,却也没有支持。

  三人只能是自己去想办法。

  在三人还在犹豫不定的时候,黄皓却没有闲着,他开始拉拢朝中的大臣,培养自己的亲近,跟他有来往的人越来越多。

  而且这些人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黄皓只需要在皇帝面前为他们说几句话,他们的前途就变得完全不同了。

  何乐而不为呢?

  而很多不愿意依附黄皓的人,则是开始被一点点清算,黄皓不敢对尚书令这种级别的人下手,但是对一些平日里发表对自己不满的小人物,那是丝毫的不留情。

  这些不亲近他的人都被贬,或者被流放。

  那三人组根本就没办法来插手这件事。

  看在黄皓所对付的都是些小人物的份上,他们也没有追究这件事。

  可这,却造成了蜀国内部极大的不安,正直的官吏们被罢免,取代他们的则都是亲近黄皓的,这一下就解决了蜀国官吏质量较高的问题,又成功的帮着曹魏解决了蜀国忠诚度太高的问题。

  当消息传到了洛阳的时候,曹髦仿佛看到了孙綝再世,只是摇头感慨。

第12章 转变

  此刻,殿试已经结束了。

  士子们在参加了曹髦的宴会之后,各自离开,等消息。

  而曹髦则是负责查看他们最终交上来的奏表。

  这可是他们第一次给皇帝上表,不可谓不认真。

  可曹髦还没来得及看完这些,就先后得到了几个爆炸性的消息。

  首先就是夏侯霸逝世。

  对于这一点,曹髦只能表示遗憾。

  他其实还挺想将这老头给接回来的,让他在故乡颐养天年,可惜了,他年纪本来就大了,况且多病缠身,能坚持到如今都已经很不容易了。

  然后就是陈祇逝世。

  曹髦得知这个消息,是相当的惊讶,他知道陈祇并不长命,但是,似乎比记忆里的要提前了些。

  是因为蜀国如今的局势比当初更加危险,需要他做的事情更多了吗?

  曹髦长叹了一声,摇起了头。

  对陈祇的逝世,他心里虽然有高兴,但是也有些惋惜。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