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75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王肃的实力,还是很令人认可的,他这是又弄出了什么好东西?

  这件事在洛阳内传的沸沸扬扬,内容更是被传的各种各样。

  很快,这消息又从洛阳逐步扩散了天下各地去。

  就连太极殿内的曹髦都觉得愕然,这甚至都没有看到书本呢,就有了这样的热度??

  最先出手的就是大族们,他们想要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假,他们联系了三公九卿们,想要从他们那里得到消息,可无一例外,这些人都说起了一些很笼统的事情,而对内容是只字不提。

  这让众人意识到,果然存在这件事,或许内容比我们所想的还要厉害啊!!

  随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拜访王肃,王肃也乐意去招待这些人,可每当谈论新经典的时候,王肃就借口离开,或者摇头不语。

  曹髦坐在西堂内,看着面前的人。

  果然啊,裴秀说的太对了。

  这样隐藏的方式果然是会引起名士们的关注,尤其是特别能吸引那种喜欢名士的名士。

  他看向了面前的钟会。

  钟会的眼神里满是迫切。

  “陛下,王公那经典”

  钟会显然已经上钩了,对于名士们来说,经典是定然不能绕开的一环,钟会作为治经的行家,自然是不会错过的。

  看着他的模样,曹髦都忍不住摇起头来。

  谁能想到第一個咬钩的居然还是自己人。

  可见裴秀是真的很了解这些名士们啊。

  曹髦清了清嗓子,于是乎就将王肃新写了经典,自己让裴秀负责推广,裴秀故意编造小道消息,让士人们相信的事情告知了钟会。

  钟会此刻刚刚忙完了州考的,准备操办接下来的殿试。

  就在这般忙碌的情况下,还能抽出时日来返回庙堂询问这件事。

  曹髦也不知该说他好学还是该骂他不务正业。

  经过曹髦的认真解释,钟会恍然大悟。

  “原来如此。”

  “臣就说,怎么短时日内就传的人尽皆知了,原来是裴秀啊。”

  钟会随即问道:“那这经典时候能再给我看一眼呢?”

  曹髦瞪圆了双眼,你还真的是

  忽然,曹髦想起了什么,他点着头,“朕这里还有一套,可以送给士季,但是,士季绝对不能给任何人看,也不能透露其中的内容。”

  钟会大喜过望,“请陛下放心吧,臣绝不会让任何人知道的!”

  曹髦这才让郭责取了一套书籍来,送给了钟会。

  钟会很是激动,再三拜谢了皇帝。

  当钟会兴高采烈的离开这里后,郭责方才开口说道:“陛下,钟尚书为人好名,只怕是会弄得人尽皆知啊。”

  曹髦咧嘴笑了起来,“那不是很好吗?”

  郭责有些不理解,曹髦却更有了信心。

  当天晚上,钟会回到了府内,开始阅读这些注释,随即,钟会也直接读进去了。

  魏夹杂在汉与晋之中,思想显得很割裂,魏朝的士人们,始终是在一种左右摇摆的位置上苦苦挣扎。

  他们既向往汉士的道德,又做不到纯粹晋士的放纵。

  而王肃将两种不同的观点结合起来,瞬间对他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解释,不是我们的问题,是世代发生了变化啊!!

  钟会在反复阅读了几次之后,很多问题仿佛都迎刃而解。

  说不好钟会是真的醒悟了,还是说他只是在迎合名士的作风,反正,在第三天,他很是正式的前往拜见王肃,并且以对待嵇康的那种态度来对待王肃。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更是引起了众人的非议。

  而钟会也如郭责所说的,根本藏不住事,很快,他就向众人吹嘘,声称自己得到了陛下的赏赐,已经看过了王肃的经典,而其中的内容,绝对是治理天下的不二之选,可谓是新圣之言!

  这样的评价,使得王肃再次成为了大魏的顶流。

  这甚至让竹林的哥几个都产生了兴趣。

  他们不知道王肃到底是弄出了个什么东西来。

  就在这样狂热的氛围里,曹髦也准备起了自己的殿试。

  这次的殿试,其实就是给走到最后的那几个人一个殊荣而已。

  无论是否能通过,这些人都是铁定了可以出仕的。

  在这些人里,曹髦锁定的人有几个,崔洪,王济,荀悝,杨嚣,周恢,卫恒,乐广等等

  比较尴尬的是诸葛诞的儿子似乎也参与了考核,但是结果好像不太好。

  以诸葛将军那好面的风格来说,他儿子只能自求多福了。

  庙堂这第一次的考核,确实很粗糙,虽然是糙米,但是很顶饿。

  终于,殿试的那一天到来,全国最后通过了全部考核,能站在曹髦面前的人,还不到二十个

  而到了这个阶段,他们的姓就能证明一切了,几乎找不出一个寒门出身的,都是大族子弟,曹髦甚至怀疑,他们能通过是不是还因为有场外的因素。

  这些人换上了衣裳,一路招摇过市,大张旗鼓的朝着皇宫走去。

  士人们早已聚集在了道路两边,看着这些人前往,眼里满是羡慕。

  一路上都是惊呼声。

  直到他们靠近了皇宫的时候,方才摆脱了方才的喧哗。

  由甲士保护着他们一路来到了东堂。

  曹髦就坐在上位。

  学子们前来,很是统一的拜见了皇帝,一一告知自己的姓名和籍贯,看来,礼部是给他们做过功课的。

  当众人分别坐在了两侧的时候,曹髦终于看清了他们的模样。

  曹髦笑着说道:“诸位都是大魏最出色的学子们,能与诸位同殿商谈,朕心甚慰!”

  士子们是第一次面圣,心里忐忑不安,比当初的考核都要紧张不安。

  有阉人在他们面前摆放了木案,随即,就有人将书籍放在了他们的身边。

  曹髦笑着说道:“这本书,乃是王公所注释过的《太玄》。”

  “我们这次的殿试,就是以此物来作为内容。”

  听到曹髦的话,士人们顿时惊愕,王肃的事情,他们当然是听说过的,这让他们不由得看向了放在自己身边的那些书籍。

  曹髦笑着说道:“这次给你们的题目也很简单,如何尽快从升平到太平。”

  “你们可以按着这本书,结合自己的想法来作答。”

  士人连忙翻阅起了一旁的书籍,崔洪皱起了眉头,这升平和太平都是春秋公羊里的说法,可这发的是太玄,这两者怎么能扯得上关联?

  可当崔洪真正查看了内容之后,他大惊失色。

  还真的能扯上关系???

  曹髦只给了他们很短的时日,想要将书完全读下来,那除非是不答题了。

  曹髦坐在上位,心里很是期待。

第10章 绝望

  吴国,建业。

  “陛下!!”

  “老臣罪该万死啊!!”

  施绩跪在了皇帝孙休的面前,眼里含泪。

  施绩是连夜坐船前来建业的,禀告荆州的战事,同时也是来拜见这位新皇帝。

  他并没有带来什么军队,完全是孤身一人前来的,这也看得出他对皇帝的忠诚。

  年少的皇帝孙休看到施绩猛地跪在自己面前,也是被吓了一跳,急忙下来搀扶。

  “大将军,何以如此呢?请起!请起!”

  孙休想要将他扶起来,施绩却压根不敢抬起头来看孙休。

  “老臣丢了江北,还有什么面目来拜见陛下呢?陛下没有追究老臣的罪行,老臣已经是惶恐不安,怎么敢担任大将军?”

  “陛下,请治老臣之罪!”

  听到施绩的话,孙休下意识的在想,这人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在变相的给自己施压。

  可当他看到面前老泪纵横的老将军时,心里的怀疑顿时就被打消了。

  孙休严肃的将他扶起来,“大将军,江北的丢失,是因为故峻,故綝这两个狗贼,这与您有什么关系呢?若不是有您,别说是江北了,就是整个吴国,只怕也要落在了曹贼的手里。”

  “当今的吴国,就只有您可以力挽狂澜,镇守荆州,请您勿要再说这样的话。”

  孙休的态度也是极为的诚恳。

  施绩听闻,更是羞愧不已。

  孙休扶着他,让他直接坐在了自己的身边。

  张布跟濮阳兴坐在了对面,看着老将军,还是比较客气的。

  自从孙休除掉了孙綝之后,这两位可谓是一飞冲天,尤其是张布,因为没有丁奉来分功劳,他是直接起飞,以中军都督的身份,执掌了建业内外的大军,而还给了他参与朝政的权力,可谓是一个削弱版的大将军。

  濮阳兴就更是如此,当初孙休定居在会稽郡,濮阳兴是会稽太守,跟孙休的私人交情极好。

  而在孙休登基之后,他在极短的时日里,从一個太守,直接飞升到太常,然后加了卫将军,再加了平军国事,又封了外黄侯。

  这飞升速度,孙綝看了都直摇头。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