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7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其余大臣们也是纷纷告辞。

  钟毓是最后一个走的,在临走之前,他只是低声告诉王肃:古今不可再争。

  在众人一一告辞离开之后,王肃方才收起了这些东西,让孔晁去将自己准备的那些经典文稿之类的拿出来。

  孔晁此刻看起来有些不开心。

  他皱着眉头,不悦的说道:“这些东西都是您一个人所完成的,这些人里,除却钟公,没有一个人能给出有用的东西来,为什么还要与他们平分功劳呢?”

  王肃笑了起来,“所以说,你只能为学者,却不能治理天下啊,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东西,你拿着跟我走就是了!”

  马车走的很快,车内装满了王肃所写的手稿,王肃此刻有些激动,很是期待。

  他觉得,皇帝会很喜欢自己拿出来的这些东西。

  当王肃在东堂拜见皇帝的时候,曹髦对他的到来很是惊讶。

  看到甲士们抱着厚厚的文稿,曹髦惊愕的问道:“这是什么呢?”

  王肃让甲士们将东西放下来。

  曹髦也拉着王肃坐了下来,又让郭责在一旁服侍。

  王肃此刻认真的说道:“陛下,臣此番前来,是为了经典的事情。”

  曹髦点点头,“老师擅经,这件事天下人都是知道的,这次难道是有了什么新作吗?”

  “臣此番注释了太玄,还有其余的几本经,可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臣注释了《孔子告训》,特意前来给陛下观看。”

  正准备为他们倒茶的郭责愣了一下。

  什么东西??

  孔子告什么?

  王肃笑着说道:“这本书,乃是圣人的诸多道理里最高深的,孔子告训,总结了过去的诸多理论”

  王肃对着这本经典侃侃而谈,郭责此刻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

  我治经十余年,怎么从未听说过有这样的书??孔子的??

  曹髦此刻也验证了自己的猜测,王老师果然是为了给自己背书啊!

  曹髦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露出一脸惊愕的表情来,听着王肃讲述。

  王肃先是拿出了《太玄》。

  “陛下,这太玄经,其实跟春秋公羊是同一个道理。”

  郭责此刻手都开始颤抖了。

  他第一次对自己所学的东西产生了怀疑,甚至开始对自己儒生的身份也产生了质疑。

  就方才那些话,若是别人给他说,郭君子定然要拔剑跟对方见个分晓。

  可说这话的人是王肃,那郭责就开始怀疑自己了。

  曹髦很是配合,他惊讶的问道:“当真是如此?朕头次得知!”

  王肃开始了胡说八严密考据,他说道:“陛下,公羊传有三世,过去有大儒何休,曾作春秋公羊传解诂,他发展了前汉大儒胡毋生三世说之言。”

  “而太玄则是有九次变化,这九次变化,归根结底,其实也就是三世的三个阶段而已!”

  “衰乱世、升平世、太平世!”

  “而不同之世,所注重的法典主张有所不同,若是在不同的世里用错了经典,那就要酿成极大的祸乱!”

  “当今的天下,就是这衰乱世刚结束,升平世正在进行的时候啊!!”

  “而在升平世,圣人就曾说过,当以严律重典,少虚华,多务实,重信用,提节俭,重教化”

  “当今的儒生们是因为看不清如今的世,方才觉得陛下的做法不对,这是因为他们的学问不够而造成的他们的学问,那是用于太平世的”

  王肃越说越快。

  “当初孔圣人在说起太玄经的时候”

  “王公!!”

  郭责打断了王肃,猛地行了礼,“本来君臣问策,我实在不该开口,但是,王公,我也是治五经的,这孔圣人,怎么能点评太玄经呢?!”

  先前王肃的话,郭责都能忍耐,可是这孔子点评太玄经,他实在是忍不住了,这差了多少年,圣人还能未卜先知不成??

  王肃对被打断的事情,完全不生气,他笑呵呵的说道:“太玄乃是出自老,庄之学说。”

  “圣人不知太玄,难道还不知道玄吗?”

  郭责无言以对,只好赔罪,随即站在了不远处,再也不敢开口了。

  曹髦早已是目瞪口呆。

  他想过王肃可能要给自己一个惊喜,却没想到他能做到这一步去,不愧是结合儒家跟玄学的天才啊。

  这是直接将公羊跟太玄强行合一,通过不同世来避开当今思潮跟政策的不对等,然后再将自己的主张给打出去?甚至还直接用孔子的口吻来说这个??

  曹髦在此刻化身成了好学生,很是认真的听王肃讲述了起来。

  王肃结合这三世,将春秋的大一统给衍生到了太玄里,他认为,太玄里所提到的九赞,也就是世界的萌芽、发展、旺盛到衰弱以至消亡的演变过程,可以跟儒家的三世相结合。

  然后就变成了,如今天下不曾大一统,这是处于发展阶段的,因此就要采用能最快大一统的政策,全力为了能到达旺盛的阶段而努力,当达到旺盛的阶段时,就要采用无为的办法,来度过衰弱阶段,从而加快速度再次进行新事物的萌芽

  这似乎还夹杂了点韩非子的新圣理论。

  曹髦都惊呆了。

  名士有很多种,有的靠作秀,有的靠口才,有的靠经学。

  王肃的经学基本功,简直强的离谱啊。

  两个追求和主张完全不同的领域,居然能被他强行糅合,还能勉强的自圆其说,让双方都接受,当然,今文大概是无法接受这些了。

  可这不重要,今文那里,毕竟还有自家的岳丈,曹髦自信能说服他,让他不要急着出来找茬,让王老师先想办法给弄得更完善一些。

  王肃如今只是弄出了个大概来,他是想要听听曹髦的建议。

  当然,他也是想要询问,自己的这些主张是否符合曹髦的预期。

  当王肃说完的时候,曹髦已经死死的拉住了他的手。

  “王公!!大贤啊!!”

  “大贤啊!!王公!!”

第7章 重塑

  魏晋思想大变动,变动的主要原因就是儒生们过去所信奉的那一套理论无法支撑现实社会了。

  社会动乱,而儒生们过去所坚持的东西毫无作用。

  儒生们开始纷纷走向了玄学的道路上,用玄学来解释当今的社会现象。

  这造成了社会的割裂,礼法崩溃,哪怕天下的局势得到了缓和,可这依旧没有能扭转糜烂且放荡的思潮。

  历史上的王肃,就是在这方面下功夫。

  他将玄学强行跟儒学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思想的上的割裂,安抚了不同类型的士人们。

  在这个时代,其实生活着很多强人,只是在后世名声不显。

  王肃之所以会在几百年后被追封,就是因为他在经典上的贡献。

  而此刻,天下的局势再次变得不同,曹髦所希望的是扭转士人们的想法,安抚好原先信念崩溃的儒家士人们。

  王肃就像在历史上的那样,将玄学跟儒家结合了起来。

  用来安抚崩溃的士子,为庙堂的诸多政策找出依据来。

  他将春秋三世跟太玄九赞联系起来,最大的效果,不是给士人们留下了面子,而是修复了他们崩溃的信念。

  那些觉得仁义道德没有能救世的汉士勿要崩溃,没能救世是因为三世更替,你们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不适合当今世。

  那些觉得清静无为能救世的魏士也勿要崩溃,陛下不用你们是因为三世更替,你们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不适合当今世。

  曹髦此刻是真的服气。

  曹髦自认在经学方面颇有造诣,但是他绝对做不到像王肃这样直接弄出一个新流派来,还恰到好处的安抚好所有的人,又给当今政策找出说法。

  曹髦对此赞不绝口。

  王肃轻笑了起来,他开口说道:“陛下,臣不过是注释前人之学说而已,不敢居功。”

  曹髦忍不住大笑,拉住王肃的手,对着不远处的郭责说道:“传朕诏令,赏王公华服车驾,增加他的食邑,提升他享用饭菜和建造房屋的规格,从此拜见朕时,不必再称呼自己的名字,册封他的子嗣为侯!”

  这一刻,就是王肃也是目瞪口呆。

  他吓得急忙起身,“陛下,臣不敢当此赏,还望陛下收回!!”

  “王公当此赏!”

  “朕向来是不推崇因一个人的功劳而赏赐他家中之人的,可是为了王公,朕愿意破例一次,王公如今所做的事情,不只是有功于如今,更是能传后世的大学说!”

  曹髦也没有说假话,历史上的王肃,为了让自己的主张能附合庙堂的利益,只能是不断的退而求其次,又不能去砸自家人的招牌,无论是主张还是在结合程度上,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在曹髦这里,是不存在这個问题的。

  王肃逝世的时候,司马家尚且没有开始改朝换代,他得确保自己的主张不会成为挡住自家联姻的障碍,因此他的学说有着极大的缺陷。

  他将玄学跟儒学结合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的政治内容,更多的是偏思想性,仅仅是用以安抚,而少了治理和发展的内容,可在此刻,老王终于是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本事来。

  曹髦觉得,他这套理论,在很长的时日里都能起到一个稳定思想的作用。

  不会再轻易出现思想崩塌,士人们集体摆烂的情况。

  就是对如今的大魏来说,这影响怕是都极为的深远和重大。

  王肃想过皇帝会很开心,但是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重视。

  方才的他,还对这一幕有些期待,可如今的他,却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曹髦笑着让他坐下来,又说道:“当今的升平世,要如何才能达到太平世,这是最需要您这样的大家来解惑的。”

  “老师方才所说的内容,朕也明白了许多,或许是因为百姓的缘故?后汉之所以到衰亡世,是因为其君王失德,群臣不臣,民不聊生,归纳起来,民不聊生才是最后的结果,君王失德与群臣不臣只是造成了民不聊生的原因而已。”

  “因此,每当百姓们开始活不下去的时候,就是世代所改变的时候,只有保障百姓们的生活,造福社稷,多行仁政,以民为重,才能迅速进入太平世,这是历代的经验所谈,是这样的吗?”

  王肃更加惊愕。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