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66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开口说道:“有一件事,要告知你。”

  “陛下请说。”

  曹髦本来是想说的严厉些,可是想到昨晚的事情,他又缓了缓,开口说道:“这件事跟大将军有关。”

  “庙堂群臣都催促朕要为夏侯玄等人平反,可能要揭露大将军的一些罪行,倘若是有人找你,想要离间什么的,你勿要理会。”

  司马妜很是平静的说道:“陛下,我只是一个妇人,庙堂的事情,与我并无关系。”

  “无论您是要追封大将军,还是要追究他的过错,都不必告知于我。”

  “倘若有人以这件事来找我密谋,我定然会告知陛下。”

  “好!”

  曹髦也没有再多说什么,穿好了衣裳,便匆匆离开了此处。

  当他走到门外的时候,郭责已经带着几个内臣早早等在了此处。

  场面并不尴尬,毕竟,皇帝跟后宫的妃子行房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从年龄来说,其实十六岁就已经具备了成人的资格,在大魏,十六岁是可以被征兵的,是可以成家的,也就是达到了律法规定的成年年龄。

  众人行礼拜见,曹髦回了礼,方才将郭责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两人朝着西堂走去,曹髦忍不住问道:“昨晚是谁去传达朕的诏令的?!”

  郭责愣了一下,“是成校尉,陛下,可有不妥?”

  “朕就知道是他!!!”

  曹髦说着,随即又摇着头,“并无什么不妥。”

  “且先回去吧。”

  皇宫里所发生的这件事,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也只是在后宫内小规模的传播,郭太后知道这件事,很是开心,还派人去赏赐了司马妜。

  同时也是派人给曹髦送来了一些礼物。

  而郑娴得知后则是有些急了。

  这怎么还能让阿姊先得手了呢??

  曹髦很快就忙碌了起来,就好像这件事并不曾发生过。

  可在庙堂内,最近却是不太平。

  首先就是御史台传出了消息,说是皇帝准备为夏侯玄等人平反。

  这件事迅速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当然都是支持这件事的。

  夏侯玄,李丰等人的名声在士林之中本来就是非常不错的,夏侯玄甚至是曾经士人们的领袖。

  御史台的消息让整个洛阳都沸腾了起来。

  哪怕是再厌恶曹髦的士人,此刻也是只能夸赞皇帝的英明与宽厚。

  哪怕是朝中大臣,此刻也是有些坐不住了。

  如诸葛诞,毌丘俭,乃至王肃等人,都是过去跟夏侯玄那一群人过的不错的人,交情还在。

  哪怕是如荀顗等人,也是同情夏侯玄。

  一时间,整个洛阳所谈论的都是给夏侯玄等人平反的事情。

  随即,皇帝下达了诏令,要求御史台彻查当初的事情,为夏侯玄等人平反。

  众人激动了起来,开始等待夏侯玄名誉恢复的时日。

  随后,就是太后下达了诏令。

  太后声称:夏侯玄,李丰,乃至张缉等人,本身都是没有过错的,当初他们所反对的并非是皇帝,而是司马师。

  而他们要取代司马师,是因为司马师这个人轻视当时的皇帝,多有僭越的行为,让群臣无法容忍。

  御史台应当彻查的事情,给与夏侯玄等人清白。

  而在这一刻,原先还鼎沸的洛阳顿时就寂静了下来。

  他们所以为的平反,是将罪行给甩在齐王的身上。

  可皇帝这次的平反,显然是要来真的,将罪行放在司马师的身上。

  这就跟众人所想的不同了。

  对司马师那段时日,群臣一直都是选择性的遗忘。

  或许这段历史对他们来说,带着莫名的耻辱,故而他们就当作那些事情没有发生过,毕竟在司马师强势的时候,这些所谓的庙堂忠良,可都是选择跟随,除却毌丘俭,没有一个出来抵抗的。

  这也是他们不愿意清算过去的原因,他们自己也不干净。

  可曹髦不在乎这些。

  在太后下达诏令之后,齐王又上书表示:

  当初寡人犯下了很多的过错,因此被太后所罢免,让当今天子上位,我是个没有德行的人,当今天子励精图治,开辟盛世,对我宠爱有加,这都是因为太后的英明。

  但是当初的司马师,曾对我以不臣之礼,公然杀死我当时的皇后,抓捕反抗他的忠臣,对他们处以极刑,这是天下都知道的事情。

  夏侯玄等人是没有过错的,真正有过错的应当是司马师。

  最后,当然是御史台给皇帝上书。

  他们呈列了司马师过去的所有罪行,并且认为,夏侯玄等人无罪,他们是为了效忠当时的皇帝而反对司马师,至于司马师,他的罪行则是被一一排列,御史台认为,应当削掉司马师的爵位,追回对他的一切赏赐。

  以平民的礼节来重新安葬。

  这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

  可庙堂里竟然没有几个人敢上书反驳,就在几个司马家的人在迟疑着的时候,司马昭忽然上书。

  表示自己当初曾劝说兄长不要滥杀无辜的大臣,不能轻视皇帝,但是兄长没有听从,这一切都是他罪有应得,自己不能为他辩解。

  此上书一出,大魏故大将军,也终于变成了犯下罪行的司马师。

天下归魏

第1章 问策

  大军浩浩荡荡的朝着洛阳奔驰而来。

  这是南下协助王基的中军凯旋。

  他们带来了大量的俘虏,乃至各类的斩获。

  其中大多都是旗帜,战鼓,以及将军的甲胄之类的,象征意义要更大一些。

  曹髦对凯旋之师,向来都是非常重视的。

  从陈泰那会就是如此。

  曹髦站在最前头,领着文武百官,前来迎接。

  罗宪就站在群臣之中,他看了看自己腰间的佩剑,又看了看远处的皇帝。

  现在群臣都是按着礼仪站位,若是自己忽然靠前,肯定会引起怀疑,况且大军凯旋,皇帝身边满满当当的都是甲士。

  得手的机会不大,还是先假意安排好犒劳大军的事情,等日后再说吧。

  不过,看到皇帝一脸肃穆的站在远处,踮起脚尖来等待自己的大军。

  罗宪心里总是有些莫名的羡慕。

  他在成都似乎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架势。

  甚至都很久没有听到有犒赏大军的消息了,顶多就是给所有的将军们升个爵,安抚一下,甚至都不会设宴款待。

  难怪姜维在前线的压力会这么大。

  这对比下来,罗宪都忍不住的摇头。

  陈骞就站在他的身边,此刻低声吩咐道:“犒劳全军的事情,你现在就可以去操办了,另外,新的练兵手册,记得要及时分发给这些将领们这段时日,你要多出力。”

  “唯!!”

  罗宪赶忙领命。

  就在这个时候,中军终于出现在了曹髦的面前。

  曹髦看着这支威武精锐的中军,眼里满是得意。

  这就是他的底气啊。

  “孝兴!”

  “阿鸯!”

  曹髦笑着上前,拉住了自己的两位心腹悍将的手。

  马隆跟文鸯先后站在曹髦的面前,马隆很是谦逊,而文鸯就迫不及待的开了口。

  “陛下,此番臣先杀留宪!再擒孙歆!没有辜负陛下的厚望!!”

  “哈哈哈,阿鸯何曾辜负过朕呢?”

  曹髦笑着将他扶起来,眼里满是欣喜。

  其实马隆的战功是最大的,他击破的军队最多,两座城池几乎都是以他为主力所拿下的,四处奔波,杀敌最多。

  可问题是,文鸯的战法实在是太符合拿功劳了。

  马隆击破的军队再多,也不如文鸯一个冲锋就干掉留宪,第二個冲锋就生擒孙歆。

  可马隆并非是那种会嫉恨同僚战功的人,此番他正在思索着要写一本兵法,是关于在南方作战的纪要。

  这场发生在南边的战役让马隆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再一次积累了经验。

  而对文鸯来说,可能对他本身的提升并不大,但是他所率领的骑兵是得到了一次巨大的提升机会。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