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5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又是准备让我当冲击御史台的主谋不成??

  那提心吊胆的日子,他是过够了,往后,他是再也不愿意跟这些人打交道了。

  可他的性格本就内向,尽管心里不喜,也做不到驱赶众人。

  在众人行礼拜见之后,他甚至还回了礼。

  士人们的情绪当即开始高涨。

  起初,所有人都觉得,皇帝重用何曾这样的酷吏,肆意的去抓人,迟早会引起极大的问题。

  那些士人可不是吃醋的,矛盾一定会无法收拾的。

  可实际上,在曹髦开始出重拳之后,士人们变得老实了很多,他们不敢再轻易叫来朋友们在道路上破口大骂,也不敢写文章来直接谩骂其实他们远比外人所想的要怯弱的多。

  司马师废立皇帝,司马昭弑君的时候,这些人都不敢多说什么,何况只是用酷吏呢?

  他们叫的最凶的时候,反而是司马安世上位的时候。

  这足以看出,只有皇帝相当软弱,宽厚,对他们没有太大威胁的时候,这些人才会亮出自己的风骨来,跟皇帝正面叫嚣。

  可一旦情况发生了变化,皇帝开始真的收拾反对他的人,那他们的一切反对就只是表现在一些毫无用处的地方上了。

  就比如这一次,他们聚集起来迎接郑冲。

  他们不敢说何曾不对,也不敢趁着这个机会挑拨什么,他们就只是来迎接郑冲而已。

  而当张华来到此处的时候,他们纷纷向郑冲行礼辞别,很快,御史台门口就变得干干净净的,根本就没有剩下几个人来。

  只能说,司马师将有风骨的人都给干掉了,只留下了如今这些只能低头呜咽,连狂吠都不敢的怯犬。

第189章 人才济济

  “郑公啊,听闻您从府内出来我是特意来迎接您的。”

  张华笑着的站在郑冲的面前。

  当真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郑冲大吃一惊,赶忙回了礼,随即问道:“陛下可还好吗?”

  “陛下很好,也很关心您。”

  两人寒暄了几句,张华方才扶着郑冲上了车,郑冲不解的问道:“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呢?”

  “自然是回您的府邸了。”

  “您有所不知啊,这外头的士人啊,都是以您为由头,想要弹劾何曾,做些反对陛下的勾当来!”

  听到这番话,郑冲急忙解释道:“老夫并非是主谋啊!”

  “郑公勿要着急,您自然是跟这些人没有什么关系的。”

  “可是他们却不在意这些,他们也不是真的想要将您救出来,他们就只是想要利用您而已。”

  “我是担心他们又来纠缠您,让您重新卷入其他的事情里,故而来护送您返回啊。”

  郑冲恍然大悟,他看向了一旁的张华,“张君仁义啊!”

  这张华还是个厚道人啊!

  郑冲在经历了这段时日后,看到与他们都不同的张华,心里难免有些感动。

  张华急忙称不敢,随即,他又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郑公啊,您这次可以安心的离开庙堂了,陛下已经找过何曾了,往后再也不会有人将您无关无辜的抓起来问罪,您尽管放心。”

  “我沉思了许久,觉得,您还是留在洛阳最为安全。”

  “您的名望实在太高,若是回到地方,被人挟持,用您的名头来造反,岂不是要出大事吗?”

  “只有在这洛阳内,有人保护着您的安全,又是天子脚下,也不怕出现什么意外,这不是对您最有利吗?”

  郑冲听到张华的这番话,也觉得有些道理。

  这一路上,张华都在跟郑冲说着话,跟以往内敛的性格不太一样。

  等到了府邸,张华扶着他走进去后,大失所望。

  “郑公啊,您这上了年纪,您的孩子又不在洛阳,怎么却连个照看的人都没有呢?”

  “这样吧,我让吏部给您送些人来,暂且先看着,等您的儿子前来此处,您再让他们离开,如何?”

  郑冲没有再拒绝,答应了下来。

  张华将对方安顿好之后,这才告别离开,当他走出来的时候,刘路和王元正等着他。

  “张君,上车,上车!”

  那两人将他喊上了马车,刘路迫不及待的问道:“如何了?”

  “嗯,可以安排人进他的府邸了。”

  刘路很是开心的说道:“不愧是张君子,这就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王元有些不解,“并非是我对张君不敬,但是,这位郑公已经离仕了,况且宗族也不强大,他儿子又很快要回来服侍,我们将人全部安排到他的身边,到底有什么用处呢?”

  张华一脸平静的说道:“首先,就是培养那些人。”

  “他们从未有过经验,若是去别的地方,容易被发现,在郑公这里,他们可以进行磨砺。”

  “郑公虽然不出仕了,但是他的名望极高,想要利用他的人也不少,每天都会有大量的人来拜访他,有很多书信来往。”

  “这都是考验那些密探的好机会。”

  “而郑公为人内敛,好说话,哪怕是发现了,也不会对外宣扬,可以很轻易的压下来。”

  王元恍然大悟,他点着头,“原来就是为了这一点啊!”

  “我明白了。”

  张华摇着头,“还有就是他的儿子要回来了,等他的儿子回来了,自然是更换这些家仆家臣的,到时候,就可以让家臣们让他帮忙写书信来引荐,好去他人府中谋事。”

  “郑公好说话,这些人离开之前请他写个找差事的引荐书,他不会拒绝,而且他的朋友很多,那些人看在他的名头上,都会留下这些人来当差。”

  “也就是说,通过郑公,就能将我们的人分散到各個重臣的府邸去”

  这一刻,王元目瞪口呆。

  “原来如此”

  他再次看向张华,眼神却变得有些不同。

  刘路笑着说道:“你勿要以这般眼神来看张君,张君虽年轻,却早已是陛下的左膀右臂,等数年之后,这位就是治理天下的宰相了!”

  张华很是谦逊,他让两人继续去操办这些事,自己则是要返回太极殿一趟。

  先前皇帝给张华的书信里提到了罗宪来投降的事情。

  而张华的回复很简单,看他是否带上了自己的家人。

  若是没有携带任何的亲属,那就是诈降,是有什么不良企图的。

  曹髦在书信里加上了自己的诸多猜测,以及对罗宪的一些介绍,此刻,张华愈发觉得,这其中有诈!

  当张华辞别了这两个人,匆匆来到了皇宫的时候,曹髦正在跟裴秀商谈大事。

  裴秀此刻坐在曹髦的面前,拿出了自己的上表。

  曹髦随意的翻看了下他的奏表,没有开口。

  裴秀第一件事就是要搞定南匈奴。

  而裴秀认为的礼部教化法,就是让胡风变成汉风,首先,就是要求这些南匈奴的部族大人改姓名,不改姓名不许担任官爵。

  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单于。

  然后就是分化,裴秀准备将原先的五部给打乱成五十部。

  将他们分散在河北各地,并且给部分人赏赐耕地,让他们成为当地的百姓。

  裴秀的想法很简单,这些人以数万聚集在一起,很难被改变,可若是将他们再次分散,让他们只有数百人,待在几十万汉人之中,那他们就只能是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了。

  裴秀的很多想法比曹髦所想到的更加激进。

  他这不是想要易风了,他是想要直接灭风。

  裴秀认为要取消对南匈奴人的一切特殊对待,将他们当作百姓那样对待,征收税赋和徭役,增设学校,让他们也拥有进学当官的权力

  曹髦随意的看了几遍,他觉得,若是要按着裴秀的想法来执行,那得先做好匈奴诸部集体叛乱的准备,然后才能动手。

  他这都准备搞强行婚嫁了。

  曹髦将他的奏表还了回去。

  “你第一次的奏表太过温和,这一次的奏表又太过激进,按着你的想法来做,是会引起叛乱的,但是其中有些想法是有可行之处的。”

  “朕原先就与你说了,如今蜀国和吴国不曾灭亡,所以才让你礼部出马,你是礼部,不是兵部,思索问题的时候,要多想着避免内乱,蜀国想要勾结外头的胡人,这已经有很长的时日了,不能让他们勾结在一起,与大魏作对。”

  “唯!!”

  裴秀再次拿起了东西,行礼之后,准备离开此处,刚刚走到了门口,就碰到了迎面而来的张华。

  裴秀很是漠然的点点头,就从他身边离开了。

  看到前来的张华,曹髦颇为激动,急忙起身,“伱可算是忙完了啊,这国内诸事,都找不出几个人来商谈!”

  “陛下,臣接到您的书信,就前来了,校事府的事情尚且没有办完”

  张华坐在了皇帝的身边,将近日内所操办的事情如实告知了皇帝。

  曹髦对此很是欣慰。

  “不愧是朕的王佐之才啊!”

  “你来帮着刘路他们来操办,朕是完全能放心的。”

  两人寒暄了许久,曹髦也说出了自己这些时日里所遇到的诸多事情。

  话题终于又落在了罗宪的身上。

  “陛下,我怀疑此人是诈降,目的很可能是为了谋害钟尚书。”

  曹髦忍不住开起了玩笑,“钟尚书得罪完了国内的人,连蜀国的人都没有放过吗?”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