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4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张华对此有些不满,他开口说道:“陛下,当初我还敬重他们的为人,觉得他们不愿意服从强权,虽然没有敢挺身而出,但是也能算得上是义士可如今看来,这些人值得称赞的地方也就是这些了,他们就不是能用以治理天下的人。”

  “陛下不必在意这些人,任由他们去避吧,总会有愿意为王事的人。”

  曹髦瞥了一眼张华,“可我记得,茂先当初跟他们”

  “臣有文采,可文采不为经略所用。”

  张华平静的回答道。

  张华最初跟这些名士们的关系极为不错,因为张华的文采很高,写出的文赋非常出色,被名士们所认可。

  但是,张华跟他们毕竟是不同的,张华是個能干实事的人,也是有心去做实事的人。

  曹髦调侃道:“这些可都是清高名士,茂先怎么能无礼呢?”

  “当今天下的名士,自命不凡,蔑视礼法,清高脱俗,实际上,都是因为有家产而已,倘若他们是如臣这般的出身,需要牧羊为生,想来就不会有如今的清高和脱俗了。”

  曹髦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说的也有些道理。”

  尚书台跟原先已经不同了,起初的尚书台,有种宁静祥和,虽然是办实事的部门,可官员们看起来都是不慌不忙的模样,但是如今嘛,大小官员进进出出,来往不绝,各地都传出激烈的争论声,终于像是个办事的地方了。

  曹髦不想要惊动太多人,可他出现在这里,还是令群臣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纷纷前来拜见。

  曹髦让他们继续做事,只是单独留下了鲁芝。

  鲁芝这个人,跟张华差不多。

  他们俩都是大户人家,先祖都是阔气过的。

  可到了他们这一代的时候,已经变成了寒门里的寒门。

  鲁芝在很小的时候,父亲被被军阀郭汜所杀,他从此开始流离失所,四处谋生。

  十七岁的时候终于在雍州定居了下来,开始读书求学。

  就是因为体会过民间疾苦,知道底层百姓的生活,鲁芝成为了一个另类的魏晋名臣,他为人清廉,体恤百姓,治政出色,在他治理天水的时候,他治理当地的盗贼,建立市场,庇护商人,安抚百姓,最后连当地的羌胡都对他感恩戴德,不曾有过一次叛乱,这在凉州可是非常难得的成就了。

  当初曹爽要投降的时候,鲁芝就苦苦劝说他,让他不要投降,结果曹爽不听他的,后来司马懿要治他的罪,他一点都不怕,不失气节。

  司马懿非常敬重他的为人和才能,就特意赦免了他。

  他一生都很清廉,最后连司马安世都看不下去了,觉得他过的太苦了,弄得好像自己怠慢了贤臣,于是乎,安世给他打造了有五十个房间的宅院,又每年赐予大量的钱财和车马。

  这弄得鲁芝都很无奈,只好上书,说自己年迈要回乡。

  最令人困惑的是,在鲁芝死后,安世亲自给他送了大量的陪葬品,以及有百亩的墓地,这位一生清廉的老爷子的墓地却比那些大贪官都要奢侈

  反正在安世的麾下想当个清官是挺有难度的,但是宽厚也是真的宽厚。

  曹髦笑着说道:“今日,士季与朕说起您来,得知您对耕地之事有些建议,特意前来询问。”

  鲁芝虽然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重用自己,但是他为人刚烈,倒也没有忌讳什么,当即就将自己与钟会的交谈复述给了曹髦。

  “哈哈哈,国有大贤,今日从您这里所得知的事情,当真是比王将军的捷报还令人开心啊!”

  “这件事,朕就完全交予您来进行了,尚书台各部,应当全力配合。”

  鲁芝看起来还有些茫然。

  “陛下,臣只是说了几句,并不知大概”

  “无碍,具体的想法,朕现在就与你细说,往后的操办之事,您尽管自主操办就是了,朕绝不干涉!!”

第176章 像我一样

  洛阳城门口,王元看到前来盘查的甲士,下意识就想要躲避。

  看到站在一旁的刘路,他猛地反应过来,不对啊,我现在是在给皇帝办事,又不是那山里的盗贼,我凭什么要怕呢?

  他随即仰起头来,毫不畏惧的与那些甲士们对视。

  看到他这个模样,原本还对他有些怀疑的几个甲士也停下了脚步。

  刘路带着王元就这么进了城门,城门的甲士拿着刘路所提供的证明查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刘路带着王元走进了城内,他对这洛阳很是熟悉,开口说道:“你看,这进出城池就是要最先给弟兄们交代的事情了。”

  “都是给陛下办事的,这般畏畏缩缩,成何体统啊?”

  “这都没进城,就要被甲士给抓起来。”

  王元深以为然,不断的点着头。

  自从接到了皇帝的命令之后,刘路就开始跟王元一同操办这件事,在皇帝所派遣的那位老典事的帮助下,他们成功的培养出了第一批典事官,共计有四十多人,分别派往了河南各地。

  这也代表着典事府的正式成立,而这一次,刘路带上了王元,开始巡查各地典事府的运作情况。

  可这典事府的第一次行动,却没有他们想象之中的那么顺利。

  他们所派去各地的人,成功安顿下来,变成当地百姓的还是少,大多都是被抓了起来,或者是看到事情不对就给跑掉了。

  这让两人都觉得有些沮丧。

  很多事情,想起来很美好,可做起来却很有难度。

  指望着一群没有什么水平的山贼能在数月内变成精锐的奸细密探,这还是有些太勉强了。

  曹髦的诸多政策其实也是如此,曹髦自己看着觉得没有什么漏洞,但是真正执行下来的时候,却是能发现很多不曾预料到的问题。

  王元跟在刘路的身边,低声的问道:“刘公啊,我们没有往洛阳派遣人手吧?”

  “当然没有,派往县城的都被抓了,你还想往洛阳派?是怕洛阳令的官升的太慢了吗?”

  王元不解的问道:“那我们还来这里做什么呢?”

  “来带你见个人!”

  “我们想要办成事,非得找此人帮忙才行啊。”

  “这些时日下来,我们所培养出的人还不到两百個呢,就这两百个人里,能成功安顿的还不到一半,其余一半人都无法再用了。”

  “就这样下去,想要让我们的人遍布全国各地,岂不是要一个甲子?”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必须要加快速度,要尽快完成任务才行啊。”

  王元听着刘路的话,也忍不住长叹了一声,当初他觉得自己跟上了刘路,从此平步青云,没想到啊,这些时日下来,没一件事是顺心的,他以前都不知道往县城里丢一个人进去会是如此的困难。

  说起来,这还是因为陛下的问题,当初给点钱就能混进去了,现在各地整顿吏治,自己派去的人还傻乎乎的给人家官吏送钱,人家转身就给拿下了。

  若是原先的情况,何愁进展不利呢?

  就在王元胡思乱想的时候,刘路却带着他来到了一处食肆。

  王元打量着面前的食肆,这是一家很寻常的食肆,一看就是接待过路者的私人食肆,进出的人倒是不少,看来饭菜还不错。

  刚刚走到门口,王元就感觉到了不对,食肆内有好几个人,都盯着门口的情况,他刚走进来,就被这几个人给盯住了,他们的眼神很是警惕,王元看到他们似乎都带着武器,厚厚的行囊对准了自己。

  强弩???

  不是说洛阳治安已经很好了吗?怎么会有人带着强弩来食肆啊?

  王元当即就想要跑,山贼的直觉告诉他,这食肆是个非常危险的地方,但是,刘路再次给了他勇气。

  刘路在人群里扫视了一圈,随即迅速锁定了一个人,领着王元快步走了上去。

  王元打量着面前的这几个人。

  坐在主位的是一个少年郎,年纪并不大,看穿着,似乎是寒门出身,一旁还坐着个魁梧的汉子,这汉子模样凶狠,看起来很是威武,另外一边坐了个白面书生。

  王元打量着三人。

  刘路笑着跟他们行了礼。

  “君子,我将人给您带来了。”

  刘路示意了一下身边的王元。

  王元不知道面前这几个人的身份,看到对方看向了自己,也就礼貌的点了点头。

  对方笑了笑,就让他一并入座。

  刘路跟王元就坐在了他们的面前,刘路随即开口说道:“君子啊,这件事实在是不好办啊!”

  “我们原来想的还是有些太容易了!”

  “就是联系他们的人,都不好找,还是得要换个思路,得让明面上的校事跟暗中的典事一同合作,否则光靠着典事,事情就变得太复杂了!”

  刘路忍不住的抱怨了起来。

  王元狐疑的看着他们,这三个人都是谁呢?

  难道就是皇帝身边的内臣?刘君常常说自己跟皇帝身边的内臣很是熟悉,这些或许就是他的同僚乃至上司?

  也就是说,那个坐在主位的是个散骑常侍?

  嗯,模样确实不错,难怪能在这个年纪做到常侍呢。

  刘路抱怨完后,看向了一旁的王元,“你也说几句啊”

  王元清了清嗓子,“诸公,刘公所言不差,先前所派来的那位老校事,他所传授的东西对我们的人来说,有些不适合我们的人要学的不是如何探查情报,而是最基础的,如何隐藏,如何不被发现,如何传递消息之类的”

  主位的人听着王元的讲述,忍不住点着头。

  王元说完之后,那人就跟一旁的白面书生低声说起了起来。

  王元趁机问道:“刘公啊,这几位都如何称呼啊?”

  “哦,两边的不必理会,中间的那个叫陛下就可以了。”

  “哦,叫”

  这一刻,王元只觉得腿一软,瞬间瘫坐在了地上,周围的众人纷纷看向了他,那些一直盯着他的人似乎都已经拿出了强弩来,王元哆嗦着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头都不敢抬起来。

  刘路看到他的模样,险些笑出声来。

  “你怕什么,我们不都是给这位君子做事的吗?莫非你以为我先前都是在骗伱不成?”

  “不敢,不,不敢。”

  曹髦看向了这位山贼头子,曹髦还是很欣赏这个人的,当初郭责所做的事情,他已经听说了,要不是这个人,郭责只怕是早就死在了司马师的手里,此人有勇有谋,若是能磨砺一番,日后定成大器。

  他开口说道:“王君对吧,你勿要害怕。”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