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42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这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脸上写满了稚嫩,有股属于年轻人的冲劲。

  他叫陈寿。

  他自幼刻苦好学,就拜老乡谯周为师,研习《尚书》《三传》等书籍。

  他个人又很喜欢史书,常常观看史记和汉书,对这些史书做出评价。

  谯周此刻心情不好,看到弟子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直直的走进了书房内,让弟子给准备了笔和墨,沉思了片刻,随即开始下笔书写。

  “因余之国小,而肇建之国大,并争于世而为仇敌。”

  “因余之国有高贤卿者,问于伏愚子曰: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

  谯周越写越快,时不时停下来沉思,很快,一篇文章就出现在了他的手下。

  他在文章里说出了两个虚构的国家,因余国和肇建国,因余是小国,肇建是大国,两国世为仇敌

  这都不是暗示了,这已经是很赤裸的明示了。

  在文章,谯周批判了穷兵黩武,连年出征的行为,讲述与民休养生息,民心安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谯周拿起了这文章。

  陈寿有些好奇的凑过去,“老师这是?”

  “此篇名为《仇国论》。”

  “仇国论??”

  听到这个名字,陈寿看起来有些茫然。

  而很快,这篇文章就在蜀国内传开了。

  不知是因为太多人都觉得文章写的好,还是说认同谯周的观点,总之,仇国论在蜀国内被传的沸沸扬扬,蜀国的官员们激烈的讨论着这篇文章。

  这给蜀国所带来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一瞬间,仿佛全国的官员们都开始声讨姜维和陈祇的行为。

  这给蜀国的士气带来的影响不可谓不大,原先本土派就不愿意出征,此刻这篇文章仿佛是点燃了他们所有人的怒火,他们都开始陈述自己的不满。

  当姜维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脸色铁青,许久都说不出话来。

  至于陈祇,只是在看完之后,长叹了一声,也没有反驳。

  就连刘禅,都看到了这篇文章。

  刘禅读完后,脸色有些复杂。

  “黄老公,谯周说的似乎也很有道理。”

  “不过,陈公若是看到了,大概会很生气吧?”

  黄皓迟疑了片刻,问道:“那陛下要如何处置谯周呢?”

  “处置?处置他做什么,他写的文章还是不错的,这话说的也不算没有道理,让他不要再做中散大夫了。”

  “进光禄大夫吧!”

第159章 谁人可以?

  洛阳,太极殿。

  “孙君啊,勿要拘束,且坐吧。”

  曹髦挥了挥手,孙壹小心翼翼的坐在了一旁。

  曹髦笑着看向了他,“这些时日里实在繁忙,没能抽出时日来见孙将军,朕的心里很是过意不去啊。”

  孙壹急忙说道:“罪臣不敢当此礼节。”

  “您在吴国持节,都督夏口诸军事,担任镇军将军沙羡侯,您是吴贼的枝属,位居上将,畏天知命,深明祸福之道,幡然举众,远归大国,就算是微子去殷、乐毅遁燕也无法与您相比啊。”

  曹髦感慨了一句,随即说道:“今以您领侍中,交州刺史,开府召仪同三司。”

  孙壹急忙起身,拜谢了曹髦。

  曹髦再次示意他坐下来,“此处没有外人,您也不必拘束,朕想要知道一些吴国内的事情,不知您是否能告知呢?”

  “陛下且问就是了。”

  “听闻吴国的粮仓内堆满了粮食,足够十万大军出征所用,这是真的吗?”

  孙壹认真的回答道:“当初是这样的,这些年里多次出征,孙峻又挥霍无度,已经不如当初那般充足了”

  曹髦试探性的询问了一些问题,可孙壹给出的回答总是不够精准。

  孙壹是被迫来投降曹魏的,若不是孙綝要杀了他,他肯定不会跑过来。

  虽然跑过来了,但是孙壹对吴国还是带着些感情的。

  若是想从他口中来获取一些吴国的核心机密,或者让他来为魏国出力,帮着对付吴国,怕是不太好办。

  看来,此人只能是用来虚封,以引吴国的将军们来投了。

  曹髦又询问了几句,随即就跟孙壹商谈起了别的,如文学诗赋等方面。

  说起这些,孙壹的神色明显是放松了不少。

  两人商谈了许久,又彼此写诗赋,交谈了一番文采,最后曹髦方才令人送孙壹返回。

  等到孙壹离开之后,钟会方才从一旁走了出来。

  他拿起了孙壹所留下的文书,认真的观看了许久,方才开口说道:“陛下,这件事就交给臣来操办吧,绝对不会让陛下失望。”

  “不过,丁奉不过是一个将军而已,若是我们将对方换成是全尚”

  曹髦的态度很坚决。

  “不,就给丁奉来写,全尚这个人,不必担心,他活不了太久的。”

  钟会想要通过孙壹来分化吴国内部的大臣,同时也是给孙綝上眼药,看看能不能挑起他的杀心。

  曹髦想要除掉的第一个人就是丁奉。

  在曹髦的心里,丁奉的排名甚至还在陆抗之前。

  陆抗虽然很能打,但是陆抗是個优秀的大族子弟,他会保护自己家族的利益,进攻的时候不会太积极,若是宗族遭受了威胁,也能更改门庭。

  但是丁奉不同啊,寒门出身的人往往是最难对付的。

  钟会看到皇帝如此坚定,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钟会带着东西离开了此处,准备正式开始操办。

  曹髦这才抽出了时日,从东堂返回了西堂。

  曹启此刻就坐在堂内,好奇的打量着周围,看到忽然走进来的曹髦,他吓得赶忙起身,再次俯身大拜。

  “陛下。”

  看得出,他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大魏宗室了,明白要时刻害怕皇帝。

  曹髦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毫无礼仪的坐了下来,侧着头,看向了弟弟。

  “启,是谁告诉你,我要杀了你的?”

  曹启很是干脆的说道:“乃是东海相师纂。”

  曹髦摇着头来。

  “人家教你活命的办法,你就这般出卖了他?”

  “他整日都在国内说起卫将军,还对我说大将军和卫将军对宗室极好,说你的行为会使大魏灭亡我看他有谋反的心思,只是因为没有实力才没有动手。”

  曹髦笑着说道:“此人乃是司马昭的心腹,司马昭上位之后,就让他担任你的国相,看来,他是安排在伱身边,用以对付朕的。”

  “只是司马昭败在了我的手里,他才整日念叨这些他可曾劝你谋反?”

  “这倒没有,陛下,您真的会杀了我吗?”

  曹启比曹髦小了三岁,就是个小孩子,性子简单且直白。

  曹髦眼神复杂的看向了他。

  “整个天下,我就只有你这么一个亲人了我不会杀了你的。”

  曹启松了一口气,“多谢陛下!!”

  兄弟两人,并不亲近。

  在曹启还小的时候,倒是喜欢往曹髦身边凑合,听自己给他讲述那些奇奇怪怪的故事。

  可当他稍微长大后,他就不愿意再来见自己了,学着他那母亲的模样,趾高气扬的,对着自己一口一个庶子。

  当然,最后还是他们的父亲通过实践来证明,嫡子和庶子都没有什么区别,照打不误。

  要是生气了,就连王后也一并打。

  再往后,兄弟两人就没有什么来往了。

  许久不见,往日的画面却历历在目。

  曹髦本以为,兄弟俩人见面,肯定会有很多话说,两人可以提一提过往的童年,讲一讲年少时的故事。

  可当两人坐下来的时候,氛围却并没有曹髦所想的那么热烈。

  不知是曹髦的原因还是曹启的原因,他们就这么坐着,许久都没有言语。

  曹髦想要说些什么,可是看到弟弟脸上的稚嫩,他又闭上了嘴。

  “往后,你就暂且留在皇宫吧,你年纪还小,我给你找几个玩伴和老师,你可以先在洛阳内读书学习。”

  曹启并不理解兄长为什么要让自己留下来,但是,他在东海过的并不开心。

  每日都被盯着,连门都出不去,对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人来说,那样的生活当真是生不如死。

  曹启听到兄长的话,甚至都没有去问可不可以出去,他听到“几个玩伴”的时候,就变得有些激动了。

  他在东海国没有朋友,也没有老师,负责教他的是防辅令,整日板着脸,除却书籍上的东西,不肯与他多说其他的东西。

  这样的生活,他已经过够了。

  “陛下所言当真?!”

  曹髦不好气的说道:“还能骗你不成?!”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