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397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有大臣劝谏:说钟公可以担任尚书。”

  钟会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再次开口说道:“陛下,兄长的事情且不说,可这些官员们,若是您如今不下定决心杀了他们,往后一定会后悔的。”

  曹髦再次看了看手里的名单。

  “士季,何以要让这点小事缠住你呢?”

  “吏治的事情,难道就只有一个司隶地区吗?”

  “将政绩考核法推行到各地,在年末开始我大魏的第一次开科取士,这才是你该去操办的事情啊。”

  “还有就是学校的事情了。”

  “当初文明二帝还在的时候,曾多次要求地方建学校,教导有才能的年轻人,太学里没有资格参与考核的学子们最后也是分到地方上来负责学校的事情。”

  “可是如今呢?”

  “各地的学校里还有多少個办实事的官员?如今已经是八月了距离年末还剩下多久呢?”

  “这学校和提拔当地贤才是不是应该要在政绩考核里占据优先地位呢?”

  曹髦连着问出了很多的问题,钟会有些回答不上来。

  确实,比起曹髦所吩咐的这些事,清除司隶地区的官员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钟会认真的说道:“臣一定会办妥这些事情的。”

  曹髦随即又跟钟会商谈起了另外一件大事,庙堂的改制要正式开展了。

  按着曹髦原先的想法,将以尚书台为根本,组建一个足以治理天下事的机构,而六大尚书也都被曹髦改了名。

  这个想法,曹髦很早之前就有了。

  钟会对此并不陌生,此刻也终于到了可以推行的时候。

  新的尚书台以王昶为首,王昶总领尚书台,负责一切事宜,形同丞相。

  他的左右副手分别是荀顗和陈泰。

  荀顗更多是负责查收,陈泰则是负责督促。

  其余六部,吏部尚书自然还是以郑袤,不是曹髦抓着一个人霍霍,而是此人确实好用,他所提拔出来的贤才,那是真正的贤才。

  刑部是以钟会来担任。

  这个不多解释,就是为了让群臣听话。

  曹髦本来想让卢钦来领户部的,可是想来想去,最后却选择了鲁芝。

  若是论名声,卢钦更大,但是论能力,鲁芝更胜一筹,而且,鲁芝有着非常充足的地方治政经验,为人清廉,天下皆知,是少有的会呵护百姓的官员,让这样的人来负责户部,显然更有利。

  兵部根本就不用多想,陈骞可以来担任。

  礼部本来是准备让卢钦来担任的,曹髦想了想,最后决定让裴秀来担任。

  因为裴秀善言语,不会轻易为人所欺,而且才思敏捷,往后要做发展教育或者其他事业的时候,裴秀是必须要做事的。

  工部的人选最后落在了杜预的身上,毕竟,杜预算是少有的对这方面有兴趣并且能办事的人了,马均倒是比他厉害,但是马均当官肯定是不如杜预的。

  而曹髦却进一步扩大了中书台和侍中台,这是因为曹髦的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除却办事机构外,他还需要一个庞大的决策机构。

  卢钦,钟毓,魏舒,嵇康,焦伯等众人,被曹髦分别安排在了中书和内臣系统里。

  曹髦准备将散骑动用起来,让他们发挥出真正的用处来。

  而那些被取代的老臣们,曹髦则是直接将他们送进三公九卿之中,你们自己看吧,缺什么就补什么,乃公也懒得管了。

  崔赞非常兴奋的接替了陈骞,成为了大魏的廷尉,而其余几个被更换的人也是被强行塞进了三公九卿的行列之中。

  这番人事调动算是比较迅速的,大概是因为青州的事情,群臣并没有太大的反抗念头。

  当然,也许也是因为这个季节。

  在这丰收与砍头的季节里,没有人敢轻易去招惹皇帝。

  曹髦独自坐在西堂内,在他面前的墙壁上,挂满了各类的纸张,纸张上都写着一个个大臣官员的名字。

  曹髦就这么抬起头来,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人命,神色有些疲倦。

  折腾了这么久,自己这手牌算是摸出来了。

  如今的阵容,总算是有脸去看看了。

  过去的那套庙堂与地方的阵容,曹髦是真的看都不想多看一眼。

  若是放在游戏里,那就是满朝文武,能力值没几个能上七十的,再看地方,能力值皆在五六十,忠诚度皆低于三十。

  看着这样的阵容,那都没有心思继续进行了,非要将这些人换掉,加强一下阵容,才能继续。

  这初步的加强算是达成了,经过曹髦重新洗牌之后,现在的这套阵容能力值都很不错,即使达不到武帝时的天团阵容,可在此刻却已经是最强的了,有了这手底牌,那接下来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治理大魏了

  淮南,橐皋。

  “将军青州的叛乱对淮南根本就没有影响,可以撤退了!”

  开口的东吴骠骑将军吕剧。

  吕剧乃是吴国原大司马吕范的儿子,这些年里,他的军功极为显赫,每次出战都有所斩获,名声极大,深受将士们的爱戴,整个东吴的百姓们也都很尊敬他。

  可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孙峻对他极为忌惮。

  若是说吴国内有人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当上大将军,那一定非吕据莫属。

  在真正身经百战的将军面前,孙峻总是会莫名的感到烦躁,他对吕剧似乎带着点嫉妒,每次吕据跟他开口,他总是觉得对方另有目的,就如现在。

  孙峻眯起了双眼,“怎么从出战开始,您就一直在劝说我回去呢?”

  “难道您是觉得自己不是曹贼的对手吗?”

  吕剧对这位年轻的代将军倒也没有太无礼,他解释道:“大将军,如今并非是出战的最好时机,毌丘俭被曹贼委以重任,让他来指挥周围的军队,我们的兵力并不多,还是远道而来”

  孙峻很是不满,“都已经来到了此处,说这些事情又有什么意义呢?”

  “筹备大军,准备粮草,难道就是为了来这里看一看吗?当初商谈大事的时候,您又为什么不说呢?如今才说,是诚心为难于我?!”

  吕剧此刻也有些生气,当初你们商谈大事的时候,我难道没有劝阻吗?

  是你自己执意要前来,来了又没有机会,不撤兵难道还得给毌丘俭送一波再走??

  看到氛围变得紧张,左将军留赞的心情更加的苦涩。

  留赞乃是东吴猛将,每次交战,定然是身先士卒,左右跟着他一同进宫,战无不克,极为悍勇。

  可是,留赞此刻却病了。

  他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甚至开始影响到他的行军布阵。

  留赞很赞同吕剧的说法,应当撤军了,可是,他现在若是为吕剧说话,那只会加剧大将军跟骠骑将军的矛盾。

  留赞沉默了片刻,方才说道:“大将军若是不愿意撤离,不如佯攻城池,等待敌人的救援,我们若是能吃掉敌人的援军,就可以带着物资一同撤军,如此也算不负此行了。”

  留赞的想法很简单,曹贼知道自己来攻,周围的郡县一定会派兵救援,到时候只要能打赢其中的一支援军,就可以高呼胜利,返回东吴了。

  如此一来,大将军的颜面也保全了,速战速决下也不怕陷入苦战。

  孙峻的心情这才有了些好转,“好,那就让吕将军来负责佯攻的事情,我与留将军负责伏击。”

  吕剧无可奈何,只能是领了命令。

  他不知道为什么孙峻非要自己来指挥大战,伱又没打过什么大仗,甚至连山越都没有打过,怎么会觉得自己能打得赢毌丘俭呢?

  出征就让自己做统帅,你自己在后方等着捞功不就好了吗?

  何必如此呢?

  吕剧不情不愿的开始带着甲士前往攻打橐皋。

  而在此刻,曹贼的两路大军却已经悄无声息的来到了他们的两侧,准备斩下孙峻的人头。

第129章 将军百战死

  吴国的骠骑将军吕据开始攻打橐皋,而留赞则是做出要强攻寿春的模样来。

  孙峻则是带着本部的军队开始在四周设伏。

  吴国本来是想要打个小伏击,奈何,毌丘俭很早就预判到了他们的进攻,事情并没有如孙峻所想的那般发展。

  佯装进攻寿春的留赞遇到了毌丘俭的主力大军。

  这让留赞格外惊惧,毌丘俭的动员速度不可能如此之快,能遭遇他的主力大军,只能说明人家已经做好了准备!

  留赞赶忙派人告知孙峻,让大军撤退。

  自己则是主动避开对方的锋芒,勾引着毌丘俭的主力在前线游荡,给后方争取撤退的机会。

  而在此刻,孙峻在东亭遇上了前来增援的镇东将军麾下军队。

  孙峻的伏击本是想要吞掉前来增援的几千人马,但是当这增援人马从几千变成几万的时候,情况就有些不对劲了。

  文钦的前锋将军蒋班与孙峻大战,蒋班勇武难当,麾下甲士皆死战,孙峻不敌,随即撤退。

  好在他麾下兵力充足,不至于溃败。

  但是孙峻这么一撤退,三路大军的联系就断开了。

  吕据最先反应过来,放弃了围攻的想法,全军开始前往保护孙峻。

  而留赞就成为了孤军,文钦跟毌丘俭是多年的好友,两人的配合炉火纯青,文钦直接带兵断了留赞的后路。

  在这一刻,刚刚与吕据汇合的孙峻却是悔的直拍大腿。

  “将军,悔不听你的劝谏啊!!”

  孙峻此刻脸色苍白,脸色无比的愧疚,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败的如此迅速,他甚至都不是败给了文钦,而是败给了他麾下的一个前锋!

  这是何等的羞耻啊!

  堂堂吴国大将军!

  可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留赞,留赞在吴国的名望极大,是众人所公认的勇士猛将。

  他麾下还有数千人的精锐啊,要是留赞跟那些精锐被毌丘俭给吃掉了,那孙峻都不敢去想自己在吴国的名声会糟糕到什么地步。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