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388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孙毓说的很是理直气壮。

  曹芳坐在上位,看着一旁的孙毓,这一刻,曹芳沉默了下来。

  他脑海里大概闪过了从前的画面。

  曹爽,或是司马懿,又或是司马师。

  看到没有说话的曹芳,孙毓有些急躁,他赶忙说道:“陛下,高贵乡公对您这般欺辱,臣等忠良,是不愿意看到您遭受羞辱的,故而起兵相搏,请您勿要迟疑了!”

  曹芳脸色通红。

  忠良??

  倘若方才那些话是胡遵来说的,曹芳说不定还会有些动摇,毕竟胡遵麾下有近五万的精锐,况且胡遵的族人善战者极多,老部下遍布各地。

  但是让孙毓来说,俨然就没有那么高的说服力了,诚然,孙毓也有自己的军队,作为一州刺史,他虽然没有将军封号,但是石苞留下的军队还在这里,况且交往极深,但是,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来看,似乎都不对等。

  你孙毓想要以一州之力对抗整个大魏,那多少是有些想多了。

  曹芳此刻只觉得自己要死在这些人的手里了。

  等到他们被抓获,自己也会被当作反贼的头子,一同押送到洛阳去,自己的身份本来就敏感,又发生了这样的事情,这次是一定要死了,根本就没有活路了。

  孙毓此刻很是自信,经过了这么一次,曹芳只能是铁了心的跟随自己,反正皇帝也不会放过他。

  他当即上前了几步,靠近了曹芳,随即后退,看向了群臣。

  “陛下有令!!将高贵乡公的罪行宣告天下,让天下的贤人都起兵来讨伐他!!”

  “陛下万岁!!”

  群臣纷纷跪拜,高呼了起来。

  曹芳的脸色此刻都变得狰狞了起来,他咬着牙,强忍着心里的怒火。

  孙毓当即下达了命令,全军固守,不得擅自出兵,等待各地的响应。

  孙毓在完成了这朝议后,令人去看管曹芳,自己则是带着心腹们开始商谈战略部署。

  孙毓对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皇帝亲政不到一年,却作恶多端,早已失去了天下的民心,各地的官员们对他很是不满,朝臣同样如此,失去了民心,就代表着失去了天下。

  只要自己能拖得住,身边的帮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就会越来越少。

  何况,自己还有外部的帮手呢!!

第119章 号召天下

  “裴公!”

  裴徽轻笑着让面前的人起身。

  “不必多礼,且坐吧。”

  冀州刺史裴徽,出身河东裴氏,在大族内也算是顶尖的庞然大物,乃是如今第一美男裴楷的父亲。

  裴徽为人温良,从不与人有正直,他在经学上的造诣很高,当初傅嘏跟荀粲争论经典,相争不让,是裴徽处于他们之中,释二家之义,通彼此之怀,让他们重归于好。

  他私德也不错,纵然没有如胡威那般清廉,但是算得上是有德行的君子,胸怀大度,治政以柔,不会鱼肉百姓。

  曹髦让他继续担任冀州刺史,就是因为冀州先前遭遇了叛乱,承受不起动荡,更适合让裴徽这样温和的人来治理。

  当然,这其中也有安抚大族情绪的想法,刺史里寒门出身的人占比太大,还是需要几个大族出身的人来平衡一下,不然大族就得反对皇帝的用人标准了。

  听到裴徽的话,那人这才起身,毕恭毕敬的坐在了裴徽的身边,他从怀里拿出了一封书信,递给了面前的裴徽。

  裴徽接过书信,笑着问道:“孙公的身体可还好吗?想想我们都近一年不曾书信往来了。”

  青州使者赶忙回答道:“裴公,我家刺史身体无恙,只是因为政务繁杂,没能常常与您书信”

  裴徽笑着点点头,随即打开了书信。

  只是看了几眼,裴徽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他的眼神里满是惊愕,犹如触电般将纸张甩了出去,他再次抬起头来看向了面前的使者,眼里却没有了半点的和善。

  “来人啊!!”

  “将此人拿下!!”

  裴徽大呵,当即就有甲士闯了进来,直接将使者给按在了地上。

  使者大惊,急忙解释道:“裴公!您且听我说,我家刺史并非是有异心,此诚是为了天下大义,此番令我前来,就是让我讲述利”

  “噗嗤~~~”

  使者的话刚说了个开头,裴徽的宝剑就直接穿透了他的身体,将他从腹部捅穿了。

  此刻的裴徽,脸上再也看不到以往的温良,眼神犀利,死死盯着那使者的双眼,“叛逆之贼?!安敢多言?!”

  裴徽猛地抽出剑,使者满脸的不可置信,轰然倒地。

  使者曾多次为孙毓送信到裴徽这里,跟裴徽有交情,而且口才也不错,孙毓这才让他来劝说裴徽起兵。

  他实在没想到,平日里总是笑呵呵,平易近人的裴徽,此刻竟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直接动手。

  看着倒在血泊里的使者,裴徽迅速派人召集郡内大臣。

  他自己则是捡起了丢在地上的书信,反复的观看了起来。

  裴徽若是早知道孙毓派来的使者是来劝说他谋反的,那他是一定不会翻看这奏表的。

  孙毓很早就做好了准备,在他挟持齐王之前,就曾派人前往各地,准备好宣传工作,这根本就不必等曹芳点头。

  裴徽再三确定书信里没有什么牵扯到自己的内容,这才放下心来。

  裴徽并不愿意跟着孙毓去胡闹,他族内的几个人,都颇受皇帝的重视,就连自己,先前也接到了皇帝的几封书信,让自己治理好河北,他的儿子裴楷进了皇帝新组建的部门,他的犹子裴秀更是皇帝身边的重臣,听闻是要提拔为尚书了。

  以他家这几個孩子的才能,以及陛下的重视偏爱程度,三十年内,拿两个三公都是没什么大问题的。

  况且他的家室都在洛阳,几个优秀的孩子也都在皇帝的身边。

  他是疯了去跟孙毓造反?!

  因此,最果断的行为就是杀掉使者,将这书信和事情告知庙堂,表示自己的决心。

  当裴徽召集了诸多官员的时候,这些人的脸色格外严峻。

  “裴公!青州孙毓谋反!”

  “嗯?!”

  裴徽都懵了,怎么下属知道的还比自己更快呢?

  就看到别驾拿出了一张檄文,认真的说道:“这是有人贴在城内的,很多人都在说这件事,我已经派人封锁城池,不许任何人进出了”

  裴徽看到那檄文,心里暗道不好。

  “迅速派人去联系羊将军!”

  “青州出大事了!”

  孙毓不只是派人去联系裴徽,他还安排了人在各地宣传这件事,主要就是拉拢更多的盟友,破坏敌人后方的稳定。

  而同样的事情,在各地都在不断的发生。

  孙毓派遣了很多人,让他们前往幽州,冀州,徐州,乃至扬州,豫州,兖州等地区,希望他们能起兵来讨伐贼皇帝。

  新上任的幽州刺史何桢很快也见到了使者。

  何桢是庐江人,还没出生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出生时家里贫苦,无法养活他,就依附在舅父家里,为了养家糊口,他以做毛笔和织扇子为业,到十余岁后,才开始求学,展现出了自己在经学上的造诣,开始进入仕途。

  后来曹叡听说他很有文才,就让他作《许都赋》,他写出来后,曹叡更加看重他。

  此人后来镇守边塞,曾设计杀掉了匈奴的刘猛,从而使匈奴大惧,很多年不敢再作乱。

  他在得知这件事后,也几乎做出了跟裴徽一样的决定,不过他并没有杀掉使者,将使者捆绑起来后送往洛阳。

  扬州,豫州,兖州等地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新任的扬州刺史傅玄,以正直清廉而闻名,他的祖父傅燮,曾任东汉汉阳太守,父亲傅干,担任曹魏扶风太守。

  虽然出身大族,可傅玄少时父母逝世,孤苦贫寒,生活在困境之中,这让他养成了不折不挠的刚烈气节,同时也成长为了目光长远,胸怀才略的能臣。

  曹髦这次挑选刺史,所挑选的都是这类的人,要么是出身庶民,要么就是出身大族,但是父母早逝。

  傅玄唯一的缺陷就是脾气太大,度量不够,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大发雷霆,孙毓的事情将他彻底激怒,他当即高呼奸贼,骑着骏马就去找准备领命成为车骑将军的毌丘俭。

  毌丘俭都被他给吓了一跳,以为他说的是自己。

  其余几个州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曹髦选人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虽然刺史们没有选错队的,可太守这里的问题可就多了,在孙毓的讨伐高贵乡公的檄文传遍各地的时候,还是有不少人动摇了。

  各地相应的都出现了骚动,甚至还出现了叛乱。

  而各位将军们,得知这个消息之后,也是急忙开始整顿军队,准备前往平叛。

  就在一场针对曹髦的叛乱浩浩荡荡的开展时,发动了此叛乱的孙毓却几乎要崩溃了。

  “废物!!蠢材!!”

  “来人啊!给我带下去!处死!!”

  齐王宫内,孙毓暴跳如雷。

  他的郡尉吴升赶忙求饶道:“刺史公!且看在我们两家的情谊上,饶恕了我吧!饶恕了我吧!”

  吴升是当初泰山四寇里吴敦的儿子,诸多贼寇里,就他们这一家混的最惨,连个太守都没混上。

  孙毓几乎要气炸了。

  “我让你去坚守前线,你怎么敢逃跑呢?!”

  吴升看起来灰头土脸的,听到孙毓的质问,他也是忍不住落下泪来。

  “刺史公,守不住啊,胡老狗的军队善战,他军中都是老将老卒,看到他的旗帜,我麾下的将士都不敢拉弓射箭,我连着砍杀了好几个,结果就有校尉造反了,若不是我跑得快,我就要被他们抓起来送给胡老狗了呀!”

  “我们麾下的很多将士,都是胡遵过去的部下,他们根本就不听我们的而且胡遵来的太快了,我刚过去,他的军队就在城下了,人又多”

  吴升不断的解释着自己战败的原因。

  孙毓最初的想法非常的美妙,他觉得皇帝对胡遵那般冷落,他应当是愿意来投奔自己的。

  若是得到胡遵相助,坚守青徐,各地相应,再有吴国出兵相助,不愁大事不成。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