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322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他很早就是个死人了,灵魂早已死去,此刻也并不惧怕身体的死亡。

  曹髦却摇着头。

  “杨公啊,今日朕让您坐在这里,不是为了羞辱您。”

  “朕只是想要跟你商谈一些学问。”

  “您当初曾告诉我,仁义,道德,礼法,过去华夏所拥有的东西都已经死掉了,不复存在了,一切道路的尽头都是毁灭。”

  “我也曾有过动摇,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这些东西并没有如您所说的那般死去,是吗?”

  杨综看着面前的曹髦,他并没有商谈学问的心情,“陛下到底想要做什么呢?”

  “朕想要做的事情很多,而朕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你们这些醉生梦死的士人们醒过来。”

  “春秋的士人曾是国人所敬仰的对象,前汉的士人曾为王先驱,击破胡虏!哪怕是后汉的士人,也是不能屈服的勇士!”

  “怎么到了如今,就变成了这般模样呢?!”

  杨综此刻却不能像从前那般从容回击了,皇帝目前所建立的事业,让他真的有了说这些话的资本,这不再是从前那样的稚子之谈,这是一个刚刚击败了强敌的帝国皇帝对士大夫们的质问。

  “我”

  曹髦的眼里满是失望,“朕放眼望去,庙堂里满是清谈之臣,除却开口说话,他们什么都不会做,做事之前要先向鬼神占卜,事情不成就要服散饮酒,五谷不分,四体不勤,酒囊饭袋,一事无成!!”

  “这就是我大魏的士人吗?!”

  杨综还是不敢反驳。

  “臣无能。”

  曹髦说道:“朕现在想要改变这一切,杨公啊,能在这世上活一遭,这并不容易。”

  “不要想着去死了,也不要想着躲起来。”

  “做点事吧,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人都会死的,为什么不做点事再死呢?庸庸碌碌的熬过此生,躲在深山老林里阐述自己的志向,这岂是大丈夫所为?!”

  面对曹髦的质问,杨综只是喃喃道:“臣还有什么颜面”

  “现在有没有颜面,朕不知道,可倘若杨公就此躲避起来,那就是真的没有颜面了,朕也会唾弃你的。”

  “大丈夫立于世,当遇难而上,向死而生,安能怯怯而畏缩?!”

  “茂先!送客!”

  曹髦大手一挥,张华当即扶着杨综起身,带着他离开了太极殿。

  张华就这么一路将杨综送到了皇宫门外,然后就松开了手。

  “杨公,保重!”

  张华行了礼,随即转身走进了殿内。

  只剩下杨综一个人,站在皇宫门口,茫然无措。

  当张华返回太极殿的时候,曹髦正在翻看各地的书信和奏表,张华忍不住说道:“陛下,杨公有大才,您方才若是多说几句,他或许就会留下来辅佐您了。”

  曹髦摇着头,“纵然强行留下他,也不过是留下了一个醉汉酒鬼,有什么用呢?”

  “若是他自己能想明白,那朕也不必多说,若是他想不通,那朕也绝不强留。”

  “这清谈之风,避世之风,无为之风,都必须要管束了。”

  “若是这些人还想要清谈,那就让他们回家去谈,朕要设立严格的考校,各地各部,都要进行清查,没有才能空有虚名的人,都要被罢免!”

  这一刻,张华大惊失色,“陛下,尚且不可!”

  曹髦并非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明皇帝曹叡。

  曹叡就意识到了天下思潮的转变,于是一次性罢免了很多大臣,引起了巨大的争议。

  当时的清谈之风十分的浓郁,一大群高门子弟聚集在洛阳,他们聚众交游,品评人物,清谈名理,总结起来就是不干正经事。

  他们的行为风靡于整个士人群体之中,成为当时士人的偶像,带头的就是夏侯玄,何晏,司马师。

  于是乎,他们就被按上了“浮华交友“的罪名,统统被拉出去处置,也就是史称的浮华案。

  结果很多大臣也一同倒了霉,诸葛诞在当时担任尚书,都给一并撤职罢免了。

  而到了如今,这种情况得到了更一步的发展,先前陈骞的奏表,曹髦至今都还留着呢。

  光是一个司隶校尉部,不干正事的人就有八十个!

  那庙堂的其余部门呢?地方上呢?

  他忽然就明白了当初的曹叡为什么会那么的愤怒。

  张华也理解皇帝此刻的心情,可他还是急忙说道:“陛下,当今刚刚收服了群臣,还不能急着推行这件事就是要做,也不能是陛下出面去做”

  曹髦笑了笑,“茂先,不必担心,朕是知道的,朕知道谁适合来做这样的事情。”

  此刻,侍中府内。

  郑小同坐在书房内,看着面前的桀骜后生,不知道他来这里是想要做什么。

  “钟君,不知这次前来,有何吩咐啊?”

  钟会此刻却打量着面前的郑小同,看了许久,方才点着头,问道:“听闻你有个孙女?”

  郑小同的脸顿时就黑了。

  在两汉时期,婚配之事通常是由母亲,或者女性亲属来进行的,不过,大父不算是父亲,郑小同勉强能忍。

  “是有个孙女,钟君何意啊?”

  “听闻伱儿子体弱多病,不曾出仕?”

  郑小同的脸色更黑了,“是又如何你?!”

  “是这样的,你那孙女,或许能为陛下良配。”

  钟会这态度,仿佛是在说,能将孙女嫁给曹髦是你的荣幸,赶紧来拜谢皇帝的恩德。

  郑小同对皇帝倒是没有什么意见,无论是从为人,性格,才能,各个方面来看,郑小同都很欣赏皇帝,若是说皇帝想要迎娶自家的孙女,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他对钟会有很大的意见。

  有你这么上门来告知的吗?你想做什么?为皇帝去抢民女吗?!

  钟会当然不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什么不妥,他认真的说道:“可以派人去将你的孙女送到太后那里,让她去拜见太后,然后让太后下令,将她许配给陛下。”

  “至于你,接下来就可以按着礼法来进行准备了,哦,对了,要尽快让群臣都知道这些事,顺便,记下那些主动来找你的大臣的名字,以后交给我!!”

  郑小同终于忍不住了。

  他猛地站起身来,“若是真有此事,当由太后出面,与你何干?!安敢这般羞辱?!”

  “来人啊!!”

  “送客!!”

第52章 轻视

  魏国,狄道。

  “杀!!”

  “先登者侯!!”

  将士们嘶吼着,从三面发动了攻城战。

  在大盾的掩护下,弓弩手们不断的逼近城墙,用箭矢来压制城墙上的守军。

  姜维为这次的攻城做了不小的准备,有壮士们推着井阑车,弓弩手们不断的齐射,在一时间竟是压制了对手。

  因为道路艰难,讨伐的军队通常是要在到达地方后去制作攻城器械的。

  蜀国的攻城装备非常的齐全,当初诸葛亮跟郝昭就表演了一场极为精彩的攻防战,诸葛亮也曾有过“乃更为井阑百尺以射城中”的行为。

  很多时候,都不需要姜维自己去吩咐,他麾下的甲士们对这些还是非常熟悉的。

  狄道三面都立起了井阑车,双方开始了对射。

  箭矢横飞,双方都有死伤。

  而就在这个时候,三面同时有甲士背负着土,冲向了城墙,他们是要去填城外堑的。

  就在这些人靠近城池的时候,城墙上的箭矢忽然暴增,只是在一瞬间,诸多甲士纷纷倒地,箭矢密不透风,笼罩了前往城池的道路。

  姜维皱着眉头,看着城墙上的忽然爆发,再次呵斥道:“继续压制!!”

  弓弩手们更加卖力了。

  一个又一个甲士中箭倒地,双方的战士还不曾见面,伤亡却已是不小。

  狄道并非是一個能轻易攻陷的城池,曹魏对这些边塞的城池很是重视,常常派人进行修筑,同时储备了大量的防守物资。

  姜维对此很是清楚,这次哪怕成功了,他也一定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

  但是,这次是很少有的机会。

  郭淮死了,司马师也死了,毌丘俭,诸葛诞等人蠢蠢欲动,听闻河北还发生了叛乱。

  这是多少年都不会碰到的好机会,若是错过了这样的好机会,姜维是绝对不会原谅自己的。

  随着战鼓声响起,越来越多的甲士朝着城池发动了猛攻。

  一时间,箭矢不断的在城池上空飞起,落下,惨叫声接连不断,整个天空仿佛都要被箭矢所笼盖。

  司马望此刻就站在城墙上,平静的眺望着远处。

  一旁的副将看着那漫天的箭矢,脸色苍白。

  “将军,还是下城吧,此处危险。”

  司马望愤怒的说道:“将士们都有为国家赴死的信念,难道我就没有吗?!”

  副将顿时说不出话来。

  此刻,除却城墙的甲士,在城墙内侧,还站着很多的甲士,他们都没有上场。

  副将担心的说道:“姜维没有试探,全力来攻,我们不该再留余力”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