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260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如今必须要安抚好皇帝,绝对不能真正的开战,君臣混战,这会使大魏灭亡。”

  司马孚只觉得头疼,“群臣这里要怎么办呢?”

  按着三人的最初构想,第一步是罢免内臣,第二步是换掉羊祜,第三步是让皇帝移居到城外,在整个过程之中,他们所猜测的皇帝的动向,应该是联系司马家。

  他们觉得,内臣跟皇帝根本不亲近,而且都不在皇宫,可以直接罢免,皇帝知道后,就会去联系司马家的人。

  这个时候,他们就进行第二步,强行换掉羊祜,通过原先安排好的人,以及羊祜在外的亲戚族人来逼迫他。

  当皇帝失去内臣和羊祜后,他就失去了一切抵抗力,群臣直接开始第三步,将他移居到玄武馆,软禁起来。

  因此,他们派遣王观前往中军,接管中军,保护群臣。

  同时让司马孚出面安抚司马家的其余众人。

  就是为了应对皇帝的出招。

  可是,如今的事情变化完全失控,在第一步就失败了。

  只能说,他们实在是太高估自己麾下的行动能力了,中书台的诏令还没有下达就先泄露了出去,使华表提前找到了曹髦,曹髦当即做出了应对,打了群臣一个措手不及。

  可高柔和司马孚依旧认为,这是司马昭的安排,是司马昭在背后操控了这一切。

  他们不觉得皇帝有跟群臣同归于尽的想法,他又不是疯了。

  可只有王祥觉得不对,他认为这是皇帝所做的。

  可现在去想这是谁做的,已经没有了意义。

  王祥深吸了一口气,“趁着事情没有变得严重,先瞒住群臣,让他们离开,我们去召辛敞前来,让他去安抚皇城的士卒,再派人跟陛下联络,安抚好他,勿要让他做出更加过激的行为!”

  司马孚担忧的问道:“隐瞒群臣是否不好?”

  “尚书台好不容易平静下来,倘若被群臣知道如今的情况,定然会再次混乱,到时候,尚书台再次四分五裂,情况会更加危急!”

  王祥说着,心里很是不甘。

  若是能多给自己一点时日,将群臣凝聚在一起,怎么会如此艰难?

  三人商谈好了接下来的事项,赶忙回到了方才的位置上。

  “皇城的内臣,不愿意接受尚书台的诏令!派人去联系卫尉,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件事!”

  “诸公勿要担心,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不到明日,就会有结果。”

  王祥满脸自信的对群臣说道。

  对于他们的话,群臣将信将疑,尤其是荀顗,此刻最是觉得不妥。

  这跟他们方才所说的可不一样啊。

  “太常公,是皇城里的哪个大臣不服从呢?是镇护将军,还是陛下身边的黄门令?”

  此刻,王经忽然站起身来,大声询问道。

第258章 自己人

  王祥当即皱起了眉头,最先看向了崔赞。

  崔赞有些懵,王经说的,你看我做什么??

  王祥提醒道:“王君,您是司隶校尉,监察诸多外官,却不是监察内臣,这件事,我们自会解决!”

  群臣却说道:“太常公,难道连这都不能告知我们吗?”

  这重要吗?这当然重要!

  那羊祜抗拒跟张华抗拒是一个性质吗?

  羊祜可是能号令整个皇宫内宿卫的。

  就在王祥准备劝说众人回去的时候,有人禀告道:“侍中郑公求见。”

  王祥脸色一沉,还不等开口,荀顗就下令道:“请他进来!”

  高柔,司马孚,王祥三人对视了一眼,脸色阴晴不定。

  而郑小同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走进了尚书台。

  郑小同一直都很纠结。

  他身上背负了两种身份,郑家崛起的希望,郑家经学的传承者。

  当初他的母亲刚刚怀上他,当时孔融为黄巾军所包围,他的父亲前往救援,战死沙场。

  郑小同并不曾见过自己的父亲,他是被郑玄所抚养长大的。

  郑玄对这个孙子非常的宠爱,大概也是失去儿子后将全部的情感都投给了孙子,给他取了個小同的名字,意思是像自己。

  而自幼跟在“经神”身边,郑小同在经典上的造诣非常深厚,他学综六经,年少时就已经有了大儒之资。

  后来进入庙堂,一直都是负责经学方面的事情,他的学问造诣跟郑冲齐名,甚至在《礼》上还能盖对方一头。

  而如今的他,遇到了一个很糟糕的时代,玄学崛起,他过去所学的东西愈发不受重视。

  世家崛起,他的家族却极为薄弱,没有跟诸多大族争锋的实力。

  他想要继承大父的学问,宣扬儒家的道理与天下,他也想要保护自己的宗族,承担一个家主的责任。

  可这两个身份,有些时候是截然相反的。

  他每日都在学着忠臣匡扶社稷的道理,每日却都在跟着权臣做着违背道义的事情。

  作为著名的经学家,司马家对他一直都寄以厚望。

  他们想让郑小同来当下一个郑冲,一个能为司马家辩经的大儒。

  只要郑小同愿意,以他的经典造诣,以他大父的名望,他们家很快就能崛起,几十年后,或许就会有一个顶尖的家族诞生。

  只是,不知为什么,每次,郑小同做好跟他们同流合污的准备,准备去执行的时候,眼前却总是不由得浮现出大父的笑容来。

  “小同,以学为本,化民成俗。”

  “小同,始生之性皆正直,当践履所学。”

  “小同,你父为大义而死,治学者首重节,汝当效之。”

  那时,郑小同却忽然又放弃,就这么开始了反复拉扯,这举动最终使得想要拉拢他的司马家失望,不再重视他。

  今日,当皇帝询问他的看法之时,不知为何,他再次失去了自己宗主的身份,大声呵斥王业的行为。

  他站在群臣面前,看向了这些治经典几十年,深明经典大义的诸公。

  郑小同的脸色忽然变得肃穆了起来。

  “陛下有诏,皇宫内有诸贼作乱,以高诞,高光,荀勖,王业等贼为首。”

  “诸贼皆已认伏,皇城戒严!”

  “令群臣前往太极殿,拜见陛下,商谈处置之事!”

  郑小同担任侍中多年,曾代表庙堂的身份,宣读过很多的诏令,可从未如今天这般畅快。

  他的一举一动,甚至连腔调,都是那么的符合礼。

  可群臣却顾不上这礼仪了,在郑小同开口之后,群臣大惊失色,有几个已经跳了起来。

  他们看向了高柔。

  “司徒公?!这就是您所说的内臣不从?!”

  “这是什么意思?!”

  尚书台内仿佛有惊雷闪过,群臣皆起身,大声的喧哗了起来,他们的脸色急躁,大声的训斥着。

  王经此刻也是目瞪口呆,可随即,他的脸上就闪过了一丝笑容。

  好在,自己并没有坑害了陛下。

  看着面前混乱的局势,三位大佬绷着脸,久久没有言语。

  高柔看向了郑小同,愤怒的说道:“内臣挟持皇帝!妄图行不轨!来人啊,将此贼拿下!”

  当即有甲士冲了进来,从后抓住了郑小同。

  “司徒公欲何为?”

  当即有人大臣站起身来,对高柔怒目而视。

  主要是当初郑玄曾收下了很多的弟子,名望也足够大,这人可不是你高柔说抓就可以抓的。

  郑小同并不惧怕,只是看着远处的高柔。

  看着这混乱的局势,王祥急忙起身,“这是做什么?放开郑公!”

  “诸位,皇城大门紧闭,我们只当是内臣不从,如今看来,这是有人裹挟了陛下啊!”

  他亲自上前,推开了甲士,扶着郑小同坐下来。

  “不知陛下可还安好?”

  王祥很是担心的问道。

  郑小同再次沉默了下来。

  群臣也都看向了他。

  郑小同看向了王祥,“不曾有人裹挟。”

  “陛下安好无恙!不曾有人裹挟!内臣皆奉陛下之令,欲除天下奸贼逆臣耳!!”

  “高柔,你枉读诗书,如今更是妄图谋害陛下,你有何颜面自诩三朝老臣?!”

  “你必身死族亡,无葬身之处,徒留万世恶名!为后人所唾弃!”

  高柔双眼通红,大口的呼吸着,司马孚急忙挡在了他的面前,免得他动手。

  王祥平静的看着面前的郑小同,神色有些惋惜。

  “是奸贼还是逆臣,难道是由您说了算吗?”

  “哈哈哈,王公能用手里的刀去堵后人之口吗?”

  王祥摇了摇头,“将此人带下去吧。”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