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224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我觉得,还是以大将军的身份来行事,名正言顺”

  钟毓开口说道:“若只是个卫将军,只怕地方将军未必会遵从。”

  听到他开口说话,群臣却没有接茬。

  他们同样不希望看到司马家再度崛起,无论是司马孚,或者司马昭。

  而太后现在的诏令,似乎比方才的决定更加合理啊。

  高柔抬起头来,“就按着太后的诏令来操办吧!”

  “这些狗贼!奸臣!”

  “果然都是贼子!”

  郭太后这一路上都在谩骂,她的脸色很是委屈,平日里不常骂人,此刻也骂不出什么新意来,只是抓住那几个词反复的说。

  曹髦却不断的安慰道:“母亲,过去的时候就跟您说了,这些人都是利用您!想要通过您来解决司马师而已!”

  “整个天下,真正能与您一心的,只有我。”

  “您还不相信我,您看看那些大臣,哪里是敬重我们?分明就是堵着路,不让我们往上位走!”

  “他们居然敢这般轻视我们母子!”

  “岂能饶恕了他们??”

  曹髦在得知朝议开始的时候,就找到了太后,并且提前将群臣的想法说给了太后来听,又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

  太后起初自然是不太相信的,直到跟着曹髦亲自去了一趟,她终于相信了,也按着曹髦的想法宣读了诏令。

  那些人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没有任何掩饰。

  或许,在司马师逝世之后,他们就觉得已经没有必要继续装下去了,太后可比司马师要好对付的多。

  没必要那么的慎重。

  如今的局势很是繁琐,没必要再让太后和皇帝参与进来。

  曹髦很好的抓住了这个机会,让太后看到了露出真正面目的大臣,郭太后此刻心里很是失望,看着一旁的曹髦,她问道:“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办呢?”

  曹髦神色坚毅。

  “母亲接下来的事情,您就交给儿臣来操办吧,儿臣非要让他们都跪在您的殿门外,向您请罪!!”

第224章 卫将军司马昭

  “将军”

  辛敞满脸堆笑,此刻正站在司马昭身后。

  司马昭穿着很朴素的衣裳,他在兄长的坟前结庐而居,已经有一段时日不曾跟自家的属下们来往了。

  当辛敞出现在此处的时候,他看都没有看对方一眼。

  “太后有诏,请您来担任卫将军,平定各地的叛乱。”

  辛敞硬着头皮,说起了正事。

  自从太后下令之后,群臣就做出了决定,他们也知道此事不能拖延。

  群臣需要一个做决定的人。

  郑冲尽管不是很情愿,却还是成为了如今做决定的那个人。

  群臣都觉得郑冲可以担任这个位置。

  他的名望资历各项都达标,而最重要的是,此人向来不争,本身宗族势力极为薄弱,都不能说是薄弱了,他根本就没有宗族。

  郑冲没有儿子,就从亲戚里找了個会读书的过继给自己。

  但是他对这个儿子从不关心,也不培养,一切都是顺其自然,郑冲这个过继的儿子如今年龄也不小了,混了几十年,却还是在地方上担任郡吏,连太守都没混上。

  这根本就不能算是家族了,被灭了门的卢家都比他们要庞大。

  郑冲不会抢占太大的利益,为人还听劝,好说话,群臣都不反对他上位。

  群臣商谈之后,当即令卫尉辛敞带着太后诏令去找司马昭。

  这是因为辛敞跟司马昭的关系不错,而且辛家在中军的人脉也比较广。

  司马昭此刻没有回答,心里却已经明白了兄长当时所交代的事情。

  司马师所做的这些事情,司马昭以及他麾下的众人都是不知情的。

  意识到这是兄长最后的安排,司马昭的心里便更是苦涩。

  他很快就收起了心里的悲伤,如今家族需要他来支撑,失去了父兄的保护,他没有时间再去有别的什么情绪了。

  他严肃的说道:“我已辞官归家,庙堂里的事情,自然还是要群臣来解决。”

  “您可以回去告知太后,多谢太后的厚爱,但是这诏令,请恕我不能接受,我要为父兄尽孝,就是太后,也不能阻拦这件事。”

  辛敝无言以对。

  天大地大,孝道最大。

  这玩意确实不好弄,辛敝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将军,宣文公和大将军有大功于社稷,您岂能眼睁睁看着叛贼来毁掉这一切呢?”

  司马昭没有答应,是因为兄长曾告诉他,要拒绝几次。

  兄长既然说了让自己当大将军,那肯定就是大将军,自己多拒绝几次,或许能迫使群臣低头?

  就在司马昭思索的时候,有一人匆匆来到了此处。

  辛敝看了一眼此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好像是杜家的那个后生。

  杜预看到辛敝还不曾离开,松了一口气,赶忙走到了司马昭的身边,低声说道:“将军,各地叛乱四起,还请您不要拒绝庙堂的诏令,为了天下社稷所着想”

  司马昭有些惊讶的看着他,欲言又止。

  辛敝大喜过望,他意识到了什么,赶忙行礼说道:“我在屋外等候将军的答复!”

  辛敝连忙走了出去。

  司马昭这才说道:“元凯,你不明白,我现在还不能答应。”

  “不,将军,庙堂以及地方上所发生的事情,我全部都知道。”

  杜预皱着眉头,神情非常的严肃。

  他没有迟疑,继续说道;“我知道地方上的事情是怎么回事,将军不必解释,事以密则成。”

  “只是,如今的进展却与大将军所想的不同。”

  “大将军应当是想让您和太傅共同执掌庙堂,一人尚书令,一人大将军。”

  “但是,太后出面了。”

  “尚书令成了郑公,而您则是被征为卫将军。”

  “卫将军虽然也能统率大军,可是限制太多,从官爵论起,大将军略高于三司,而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仅次于三司。”

  “您如今可以号令天下的军队,却要受到三司之限。”

  司马昭听到杜预的话,也没有继续隐瞒,他说道:“兄长当初吩咐我,要拒绝几次征召,我想,可能就是为了逼迫他们以大将军位来召我。”

  “不,现在的情况有些不同。”

  杜预严肃的说道:“当初大将军的想法,应当是速战速决,趁着地方混乱,群臣惊惧,群龙无首的时候,让群臣来召您出面,让您拒绝,也只是为了加剧庙堂的混乱。”

  “可现在不同了,尚书台重新运作,郑公虽然不争,可他并非是没有能力的,群臣有了领袖,自然就会冷静下来解决问题。”

  “您现在不能拒绝,若是拒绝征召,很可能会被其他人替换。”

  “您是群臣眼里最好的人选,却并非是唯一人选。”

  “现在应当改变策略,先答应下来,无论怎么说,卫将军也是能开府并且干预庙堂政务的,有了这个位置,我们能做的事情就变多了。”

  听着杜预的话,司马昭的脸色愈发复杂。

  原来卫将军不是兄长谋划里的吗?兄长的谋划失败了?

  看到沉默下来的司马昭,杜预只好说道:“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坏事,将军,大将军的谋划实在是太激进,我想,这或许是执行者的缘故,倘若按着原计划行事,您跟太傅公确实能及时接任庙堂。”

  “但是,群臣很快就会发现,司马家才是幕后的黑手。”

  “因为整件事下来,就司马家的受益是最大的,谁受益大,谁就是操控者。”

  “可现在就不同了,如今的最大受益者并非是您。”

  “那是谁?”

  “是高公,郑公,王公,乃至地方的诸多将军。”

  司马昭再次沉思了起来,他很信任自己的兄长,却也非常的信任杜预,他知道杜预的能力和为人。

  他终于还是做出了决定,“好,就按着你说的来办吧。”

  杜预赶忙出去将辛敝叫了进来,而司马昭也表示愿意接受诏令,在更换了衣裳后,司马昭便急匆匆的朝着尚书台出发。

  当司马昭赶到尚书台的时候,重臣们早已在此处等候着。

  郑冲坐在上位,他的脸色有些愁苦。

  郑冲跟高柔,卢毓等人都不一样,他就不曾想过要执掌尚书台,号令天下。

  可是现在,他却被半强迫的推到了这个位置上。

  做不做尚书令已经不是他说了算的问题。

  如今的他,倒是跟山里的郭责相似,强行做了首领,却对庙堂没有多少掌控力。

  坐在下方的诸多大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如今最为强势的,当属荀顗。

  他身边原先就聚集了不少的河南宗族,如今河北宗族势力大伤,他在尚书台里的话语权开始直线提升。

  当司马昭被带到了这里的时候,群臣急忙起身,脸上写满了善意,仿佛当初对着司马昭发难的根本就不是他们。

  司马昭也收起了心里所有的不悦,朝着他们回礼。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