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53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王肃似乎在短短时日内就老去了。

  再也没有原先的精神气,看起来有些病怏怏的,很是颓废。

  他的三公志向,就这么被断送了。

  本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直到被那个脏东西缠上了身,霉运不断,差点就被送到凉雍那鸟不拉屎的地方。

  可直到如今,王肃嘴上依旧是不太服气,“当初有擅算者说过,我是能担任三公的!”

  王元姬无奈的看着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司马炎倒是颇为不舍,不舍得外公就这么离开。

  王肃对女儿没有什么要说的,却是将司马炎拉到了自己的身边。

  王肃语重心长的嘱咐道:“安世啊,你为人淳朴,容易被歹人所欺,听我的话,千万不要跟皇帝太过亲近,皇帝并非是良友,他会利用你的!绝对不能靠近!”

  听着外公的话,司马炎却没有再像从前那般顺从。

  他赶忙辩解道:“外公,您有所不知,陛下并非是您所想的人他为人赤忱,心怀仁义,这些时日里,孙儿得他相助,名声大噪”

  王肃顿时就急了。

  “他这是以小恩小利来诱伱,若是你再执迷不悟,定会出大事啊!”

  司马炎很是无奈,又说道:“我知道外公对他多有偏见,可是陛下如今跟过去不同,如今有王公来教导他,他的学问大有长进,就连那些名士们都夸赞他的才学”

  王肃冷哼了一声,“王祥能有什么才学?况且,才学与道德无关,他的天资是很高,可绝非良人!”

  “阿父”

  王元姬忍不住打断了他,“您不必担心,这些事情,我自会处置。”

  王肃摇了摇头,他再次看向了面前的洛阳城,眼里有些不舍。

  “当初建平曾言”

  “唉,君夫,走吧。”

  王肃并没有再多说什么,王恺扶着他上了车,马车缓缓朝着远处行驶而去。

  王肃长叹了一声,开口说道:“如此也好,离开了洛阳,往后就彻底摆脱了那个小人,再也不会为他所纠缠,可以安心待在家里,或许,未来还有我们父子出头的机会呢?”

  王恺的眼里有些不舍,“唉,我本来还想参与一次东堂宴,可惜了”

  王肃冷哼了一声,缓缓闭上了双眼,有些不屑的说道:“都是些庸碌之人,不参与也罢。”

  王恺赶忙说道:“父亲可是想错了,今日洛阳内都传开了,原来那司隶校尉王公,乃是治理经典的大家!他对太玄经也有很深的研究,陛下先前与诸多名士辩论,就是他所传授的,他提出太玄出周易,二分为三”

  王肃顿时就不淡定了。

  他猛地睁开了双眼,看向了面前的王恺。

  “你说什么?!”

  “父亲也是很惊讶吧?我也奇怪呢,这王公的学问,竟然与您有些相似”

  王肃浑身都颤抖了起来,他双目圆睁,指着面前的儿子。

  “放屁!什么相似?!这根本就是我的学问!!乃是我所提出来的!”

  “皇帝的太玄!是我所教授的!与那王祥有什么关系?!”

  “他王祥懂什么太玄?!荒谬!”

  “啊??”

  王恺一愣,随即又赶忙摇着头,“不对啊,父亲,我听过了,只是跟您的学问相似,其实还有很多不同之处我觉得是您轻视了王公”

  “那些不同之处是我先前才悟出来的!!”

  “王祥狗贼!欺世盗名!”

  “欺人太甚啊!!”

  王肃浑身都颤抖了起来,他猛地大叫道:“停车!停车!我要返回洛阳!这狗贼,盗我学问,我非不饶他!”

  “父亲!父亲!勿要急躁,我们不能再回洛阳啊”

  “无耻老贼!我定不饶你!”

  ……………

  司马炎站在原地,看着远处那几乎消失的马车,又看向了一旁的母亲,“隔着这么久,我仿佛还听到了外公的声音这大概就是因为思念的缘故吧。”

  王元姬认真的说道:“你外公说的虽然有些过激,但是他也是为了你好。”

  “安世,可以跟着陛下去学习,但是,他若是吩咐你去做什么事,记得先来告知我,得到我的同意后再去做,知道了吗?”

  司马炎乖巧的点着头,答应了下来。

  “不过,往后估计也很难见到陛下了伯父让我去中军领中垒营。”

  “恩??”

  王元姬大惊,转头看向了他,“大将军亲自下的令?”

  “是啊”

  王元姬沉吟了片刻,方才叮嘱道:“那就不要让你伯父失望,你不知兵,这样吧,我让杜元凯来教教你他是自家的亲戚,又熟读兵法,你若是就这样前往中军,怕是要辜负你伯父的厚望。”

  “哦”

  司马炎自言自语的说道:“伯父甚是操劳,我看他似乎很是痛苦,他的身体一直都在抖,我就将母亲给我准备的柳树皮送给了他。”

  王元姬摇摇头,只是平静眺望着远处。

  “大将军那样的人,怎么会觉得痛苦呢。”

第155章 唯!

  “仲悌啊情况就是如此。”

  “陛下让我去找卢若令焦伯可我哪里知道他在何处?又该如何上门?如何让他相信自己呢?”

  嵇康满脸的无奈。

  过去嵇康一直都觉得自己颇有才能,可是当真正开始办事的时候,嵇康方才明白,原来自己真的不适合干这些事情。

  皇帝已经将书信偷偷给了自己,可嵇康完全不知道该怎么送到那位焦伯的手里,他甚至都不知道这人住在哪里,也不明白该找谁去打听这个人。

  他看着面前的吕安,继续说道:“陛下说,仲悌是可以信任的。”

  “让我在办事之前,多问问您的看法。”

  “您有什么要教我的吗?”

  吕安打量着面前的嵇康,“我很敬佩您临危受命的勇气,也佩服您对陛下的忠诚只是您这,按着您所说的,陛下的书信,在您这两天,都不曾送出去??”

  “您可曾想过,若是这是紧急书信,现在送去都已经是无用了。”

  嵇康大惊失色,“我这也是在府内思索着如何送上门,我很少与人联络,向来只跟你们混在一起吃酒,我如何能找出这位焦伯呢?”

  吕安摇了摇头,看向了嵇康的双眼,“若是您信得过我,我可以代替您来做这件事。”

  “陛下都说你可信了,我自然是相信的,不过,陛下说吕家只有您可信。”

  吕安并不意外,他认真的说道:“陛下从未见过我的兄长,不相信他也是正常的,您放心吧,这件事,我不会再让其余人知道的,我亲自去送。”

  嵇康并没有将曹髦的原话说出口。

  这话确实也不好告知吕安,难道要自己对他说你兄长是司马师所派来的人吗?

  那吕安还不得当场跟自己绝交。

  嵇康没有多说,小心翼翼的从内屋里拿出了卷起来的纸条,然后交给了面前的吕安。

  拿过这轻飘飘的纸张,吕安却觉得浑身都变的沉甸甸,他将书信藏在了身上,然后看向了面前的嵇康,“陛下就只是让您将书信送给卢若令焦伯?还有其余吩咐吗?请您勿要遗漏!”

  “并没有其他的吩咐,就是让我交到焦伯的手里。”

  “让我不要跟他多言,就说是陛下送来的,然后转身就走”

  吕安将这些都记在了心里,随即告别了嵇康,离开了此处。

  吕安跟嵇康很是相似,两人都恃才傲物,蔑视礼法,不同的是,吕安并不寻求神仙之道,他是有治理天下的志向的,可他又瞧不起那些依附司马家的人。

  例如嵇康的兄长嵇喜,嵇喜很有才能,可是因为他好做官,亲近司马家,因为这个缘故,吕安很是看不起他。

  吕安曾千里迢迢的去找嵇康喝酒,结果嵇康不在家,嵇喜出来开门,吕安却不进去,只是在门口留了一个凤字。嵇喜还以为是对方吹捧自己,后来才明白,人家写的是“凡鸟”。

  包括阮籍也不太看得起这位好友的兄长,总是给他白眼,给嵇康青眼。

  吕安比嵇康的优势在与他出行不会太照耀,同为名士,他们之间也是有强弱之分的,嵇康大名鼎鼎,就连钟会都是人家的“粉丝”,无论他去哪里都容易被人认出来。

  若是直接派人打听焦伯,然后过去找他,只怕次日整個洛阳都要知道这件事了。

  而吕安不同,他虽然跟嵇康等人为友,可因为经典的本事不强,后台又不像是嵇康这么大,因此没多少人认识他。

  他的父亲逝世之后,吕家俩兄弟的生活很是不好过,吕巽曾担任过司马昭的长史,可因为办事不利,被司马昭给辞退了。

  父亲没给他们留下什么爵位,也没留下什么人脉,只能说衣食无忧,却没有上升的机会。

  吕安比嵇康更知道一些人间的疾苦,虽然不多,但是有一点。

  他知道卢若令是少府的属官,就拜访了一个在少府当差的好友,以寻找差事的理由来打听了一下空缺,顺带着又问了问少府内各个属官的身份。

  自然就打探到了这位焦伯。

  然后,他以送礼拜访为由,又询问了几个属官的府邸,其中就包括了焦伯。

  那位友人很是无奈的表示,如今庙堂里的官职已经没有空缺,或许可以去地方上,吕安拜谢了这位好友,随即就直接前往焦伯的府邸。

  他并没有急着进去,反而是在府邸周围转悠了几圈,确定这里是安全的。

  “嘭,嘭,嘭。”

  忽然其来的敲门声吓到了焦伯家的仆从。

  老管家急忙开了门,很是恭敬的行礼。

  吕安笑着问道:“焦君可在府内?”

  “在,贵客,我当如何如何禀告?”

  仆从直勾勾的看着吕安的手,这倒不是跟他要钱,这是要他的名刺。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