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09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曹髦打量着面前的群臣,顿时站起身来。

  “司徒公,确实如此,是朕所说的!”

  “我我”

  司徒公的思路直接被曹髦给干碎了。

  他狐疑的看着面前的曹髦,又看了看荀勖,荀勖此刻比高柔还要懵逼,瞪圆了双眼。

  他认了??

  群臣哗然,曹髦身边的那些近侍们此刻也同样如此。

  高柔沉默了片刻,重新调整了一下状态,愤怒的质问道:“陛下何以有了这般荒唐的想法嘛?”

  “难道陛下不知道汉末的乱世是何人所造成的嘛?”

  “陛下是想要做桓帝灵帝那样的皇帝嘛?!”

  高柔怒声质问。

  周围的大臣痛心疾首的摇着头,全力配合着高柔。

  高柔劈头盖脸的将曹髦训斥了一顿,曹髦低着头,诚恳的接受了对方的训斥。

  在高柔之后,又有几个大臣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都是劝说曹髦要明白小人不能亲近的道理,要他远离阉人,要重视贤才。

  等到众人说完,高柔这才冷冷的看向了曹髦身边的那几个内侍。

  “陛下!!这些人蛊惑君王,该被处死!”

  那几个内侍当即就慌了,惊恐的看向了曹髦。

  曹髦赶忙上前,脑海里回忆着安世的模样,怯生生的说道:“罪不至死,罪不至死,朕往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他们照顾朕多日,请司徒公饶恕了他们吧!”

  高柔一愣,赶忙再次拿出了自己那刚烈的态度来,继续训斥皇帝。

  曹髦当然还是诚恳的听从。

  “司徒公,朕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过错,朕愿意听从您的劝谏,往后多亲近散骑,朕现在就下诏,令尚书台征洛阳内的才俊们为散骑,侍奉在朕的左右,多与他们亲近”

  听到曹髦诚恳的认了错,高柔也就不再说话,将机会让给了其余大臣们。

  大臣们轮番上阵,讲述着各种大道理。

  也不知讲述了多久,群臣们也觉得差不多了,这才行礼告辞,很有气节的离开了这里。

  他们都很开心,史书上会记载,皇帝常常亲近阉人,有重设中常侍的想法,群臣觐见,劝谏皇帝,皇帝当即认错,改变了自己的想法。

  然后下方就是他们的各种劝谏,他们就以此名留青史了。

  在众人离开之后,那几个内侍顿时跪在了曹髦的面前。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他们方才可是被吓坏了,若是曹髦没有保他们,只怕他们此刻就已经被杀掉了,没有人会在意他们的性命。

  曹髦无奈的长叹了一声,随即让他们起身。

  “是朕太着急,险些让你们遭了罪,这都怪朕啊。”

  众人赶忙称不敢。

  曹髦瞥了一眼司马回,便下令让众人离开了。

  司马师等人完全不阻拦自己跟阉人接触,原因就是因为现在的阉人跟过去的阉人不同,汉末的阉人能插手尚书台,甚至还有军权,权势极大,皇帝利用阉人来除掉大将军也时常发生。

  可是在此刻,阉人完全没有权力,无论是在行政,还是军权方面,他们什么都没有。

  曹丕剥夺了他们所有的权力,让他们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天子家奴,就是负责照顾皇帝的衣食起居,没有别的了。

  在司马师眼里,曹髦就是主动亲近一些无用的人,这还能用来摧毁曹髦的名声,为何要去阻拦呢?

  可在曹髦这里,这些阉人远比你外头的那些贤人要重要的多。

  这次他主动认下来,也是有这个原因在。

  反正司马师若是栽赃自己,自己也无法解释,倒不如认下来,让这些阉人们看到未来的出路,十常侍的时代,这些阉人们也是很怀念的。

  同时呢,他也可以用亲近贤臣的名义,去增加散骑的人数,目前自己被困在皇宫里出不去,散骑是自己能光明正大的进行联络的人,不管他心向司马家还是心向哪里,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个办法。

  曹髦正想着呢,就听到有人在外头叫嚷了起来。

  曹髦一愣,便大声的说道:“让他进来吧!”

  走进来的人果然是司马炎。

  司马炎看起来很是愁苦,“陛下!!出大事了!!”

  “外头都在说你是桓灵那样的皇帝!都在说你的坏话,还说要联名上书”

  司马炎抱怨着,快步走到了曹髦的身边,他低着头,发现曹髦非但没有害怕,反而还在偷笑。

  他揉了揉额头,“你笑什么啊,你就要遗臭万年了,还在笑?”

  “哈哈哈~~~”

  他这么一说,曹髦反而笑得更加大声了,他一把抓住司马炎的手,让他坐了下来。

  “安世,想不想要出名啊?”

  “嗯???”

第113章 戳破

  河阴县,县衙内。

  司马班坐在了左侧位,看向尹大目的眼神里满是戏谑。

  尹大目坐在上位,脸色阴沉。

  “这么说,校尉未能抓获那要犯王元?也没能将郭县令救出来?”

  司马班询问道。

  尹大目严肃的说道:“他们在起事那天就跑了,没有携带什么钱财,也没有裹挟百姓,不过二十余人,快马轻舟,逃亡深山等我们杀来此处的时候,作乱的人都不知道他们的具体位置,只知道他们进了王屋山我所率领的都是胡骑,难道要我领着骑兵搜山不成?”

  司马班赶忙辩解道:“尹校尉勿要动怒,我并非是质问您,只是想知道战况而已。”

  “那这一路上,您斩获多少?”

  “一路上未曾发现叛贼,左右都是些遭受荼毒的百姓,并无斩获。”

  “啊??”

  司马班脸色顿时变得阴沉。

  尹大目没能抓住王元等人,司马班根本不意外。

  王元等人实在太狡诈了,在起事的当天,他们完成了烧杀劫掠,将名声打出去之后,就留下了那些追随者继续祸害县城,讨伐四方,他自己则是领着心腹离开了河阴。

  他们甚至将劫掠的钱财粮食都散发了出去,什么东西都没带。

  这跟任何起事的盗贼都不同。

  如今他们已经进了山,除非是联合周边的郡县,发动大规模的民力,搜山翻林,否则就不可能抓住那几个人。

  司马班不愿意一同前往,就是不想要承担这个责任而已。

  尹大目没抓住,他并不生气,甚至还可以帮助尹大目来一同上书,为他求情,毕竟大家一同合作吃肉,彼此照顾也是应当的。

  可是,尹大目说自己没有遇到叛贼。

  这就不能忍了。

  那些沿路逃亡的,不都是叛贼嘛?

  自己都是将他们当叛贼来杀,当作自己的功劳,就你最清高?不愿意动手?

  在众人都贪污的时候,唯一那个没有贪污的会成为众人的共敌。

  尹大目的做法,无疑会让那些杀良的好大臣们下不来台。

  司马班并不怕尹大目。

  尹大目在朝中的名声怕是比贾充还要糟糕,是钟会看到了都要往脸上吐口水的那种。

  在名义上,尹大目是帮助司马懿除掉了权臣,匡扶了社稷。

  可问题是,尹大目相当与背叛了自己的举主。

  汉末二元制君主政治,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個了。

  曹魏对汉末的政治制度并没有完全的继承,而是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无论是官吏体系里举荐者与被举荐者的门生制度,还是地方以郡县长官为君的地缘政治制度,全盘继承。

  司马班不悦的质问道:“尹校尉您莫不是同情那些叛贼?”

  尹大目皱着眉头,一言不发。

  气氛顿时变得有些严肃。

  司马班冷笑了起来,“校尉的行为,我会详细的禀告与大将军王元等人逃离,完全是因为校尉的过失!”

  说着,他就站起身来,转身离开了县衙。

  其余将校们对视了一眼,也跟着司马班离开了此处。

  尹校尉独自坐在上位,缓缓握住了剑柄。

  哪怕是为了匡扶天下的伟业,他也做不出纵容属下去劫掠屠杀自家百姓的勾当。

  司马班此刻却已经召集了其余将校们,若是要在尹大目和司马班之间战队,那众人自然是站在司马班这边的。

  不说别的,就左长史这姓,听着就令人安心。

  司马班与诸多将校们联合拟了表,上书尹大目的无能失职等行为,决定将过错都推到他的身上。

  就在众人商谈的时候,忽有骑士急匆匆的闯进了屋内。

  “长史!有天使前来!!”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