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不南渡 第10章

作者:历史系之狼

  “因为我是曹髦。”

  “宁为高贵乡侯死,不作汉孝献帝生!!”

  杨综还在愣神,曹髦却已经站起身来,他拍了拍身上的灰尘,露出了笑容。

  朝着杨综附身一拜。

  “那三件事,就拜托您了,请您勿要忘记,尤其是胡人的事情,绝对不能忘记。”

  杨综想要说些什么,却只觉得浑身僵硬,仿佛失了声,只是看着曹髦走远,却无法开口。

  一时间,说不出的情绪笼罩了杨综,他再次举起了酒袋,仰起头来,大口大口喝了起来。

  酒水从嘴边溢出,混杂着泪水,浸湿了脖颈。

  府内有些安静,郭责正坐在自己专属的书房内,安心读着书。

  嘴里不断的念诵着尚书,心里却是思绪万千。

  所有正在发生的事情,都在疯狂的冲击着他的精神支柱。

  他只能通过大声诵读的方式,来坚定自己的理念,坚定自己的内心。

  或许,他会如此再坚持几年,等到皇帝当街被弑,他也会崩溃,完成从郭责到杨综的过渡,从汉到晋的过渡。

  可是此刻,这种进程显然是要被打断了。

  “郭君!!”

  曹髦撞进了书房内。

  郭责一愣,抬起头来。

  曹髦变得有些不一样了,眼神比以往更加明亮,整个人犹如一柄锋利的宝剑,他快步走来,坐在了郭责的面前。

  郭责放下了书,就要行礼。

  “别行礼了,我今日来找你,是想让你为我解决心里的困惑,跟你请教一件事。”

  郭责喃喃道:“这一年,您都很少来跟我请教了....”

  “这次您想要请教什么呢?尚书?还是春秋?”

  “都不是。”

  “我想跟您请教如何诛杀国贼,匡扶社稷,与民太平的事情,不知您能否赐教啊?”

  那一刻,郭责打了个寒颤。

  仿佛有什么东西从他心里蔓延至全身。

  “好!”

  ..........

  元城内的一处大府邸内。

  三人坐在书房,有骑士守在门口。

  王肃坐在上位,他看起来总是有些迟钝,后知后觉,慢半拍,给人一种不太聪明的感觉。

  可没有人敢轻视他。

  这位王肃王公在历史并非很有名,相反,他的父亲,女儿,女婿,外孙,都比他本身有名的多。

  他的父亲正是大名鼎鼎的王朗王司徒。

  历史上的这位王司徒,可没有被诸葛丞相所骂死,那是实打实的曹魏名臣,实权三公,天下仰望的大人物。

  而王肃的女儿叫王元姬,没错,就是嫁给了司马昭的那位。

  至于他的外孙嘛,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羊车天子,司马炎。

  他因为曹爽重用重用何晏、邓飏等人不满,开口羞辱了他们,因此被曹爽随意找了个借口,罢免了他太常的官职,后来又改任光禄勋。

  后来司马懿上位,他再次进入庙堂核心。

  这位是实打实的司马派,一个外孙是司马昭的嫡长子,一个外孙被无子的司马师收养成为嫡子。

  而坐在他身边的两位,华表不用多说。

  他的阿父华歆,与王肃的父亲王朗是齐名的大人物,两人关系亲近。

  至于另外那位一直保持沉默的大臣,他叫郑袤,担任少府。

  郑袤是名士郑泰的儿子,年少时失去了父亲,却因为聪慧年少成名,连荀攸都忍不住夸赞他。

  他先是被华歆所抚养长大,华歆非常的喜欢他,对他比对华表都好。

  后来又被王朗所举荐,王朗对他有很大的期待。

  如今,他年纪不大,却已经担任少府。

  因父辈的关系,这三人的交往极为密切,又以王肃为主,因为王肃与司马家的关系,三人都算是司马派的大臣,只是亲近程度不同。

  华表率先开了口。

  “这可怎么办啊?”

  “需要等大将军的命令吗?”

  王肃猛地皱起了眉头,“混账话!我们奉太后诏令前来此处迎接天子,与大将军有什么关系?!”

  华表低下了头,没敢吭声,心里却甚是憋屈。

  对,对,对,您清高,您跟大将军没有任何关系,昨晚那个火速赶往京城的骑士是我派的!

  王肃沉默了会,看向了一旁正坐的郑袤。

  “郑君,您向来善识人,您觉得该怎么办呢?”

  王肃此刻大概也有些纠结,什么三辞三让,并非是面前这个少年天子能去触碰的东西,大将军可没这好心性,能容忍一个宗室这般放肆。

  不过,若是这件事出了什么纰漏,又怕伤了自己的清名。

  郑袤正色道:“当初舜要大位禅让给禹,禹有德之人,故不受,先前汉帝要禅让与我大魏文皇帝,文皇帝有德,三次不受。”

  “如今看来,陛下乃是尧舜禹那般的有德之君,太后要将玉玺亲授与陛下,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就是因为陛下的德操,我们方才应该劝说他登基为帝。”

  “又怎么能让天下错失这样贤明的君王呢?”

  郑袤说了一番话,而王肃却只听到了几个词。

  尧舜,禅让。

  太后,亲授。

  “郑君所言甚是,华君,可令众人准备,明日再请陛下继位!!”

第010章 一丘之貉

  “其实我家与司马家的关系并不恶劣。”

  “我的族兄平原侯德,迎娶了司马师的女儿为妻,任射声校尉,掌宿卫。”

  “祖叔芝担任散骑常侍,长水校尉,掌省卫。”

  “族兄临晋侯建,任镇护将军,掌禁卫。”

  郭责缓缓说起了自家的情况,郭责出身西平郭氏,是当今郭太后的族人。

  西平郭氏早些年因为涉及到一起叛乱,故而全族被抓,成了官奴。

  后来曹叡看上了郭氏,将她封为夫人,宽恕了她的族人。

  经历了这样的变故,西平郭氏人丁凋零,再也没有过往那般庞大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变得更加团结,哪怕是郭责这样关系较远的族人,也能得到提拔,常常与那些身处中枢的族人们书信联络。

  曹髦瞥了他一眼,“我就说呢,我与太后素未相识,她却选中了我,还对司马师说对我很熟悉,一定要将玉玺亲手交给我,原来都是因为您的功劳啊!”

  郭责有些尴尬,急忙解释道:“我只是在讲述自己情况时对您夸赞了几句....”

  “不只是几句吧?”

  “实说实说而已。”

  “也罢,你继续说。”

  郭责继续说道:“我家与司马家过去相处的不错,几个族兄都听命于司马师,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清司马师的真面目!”

  曹髦没有打断他,不过心里却了然。

  郭责的那些族人们看的很清楚,只是他们不在意罢了,跟着司马家能吃肉,何必跟他们过不去呢?

  “只是我姑母不太喜欢司马家,只是她得不到支持....”

  郭责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诉说他们关系的。

  而站在曹髦这里,情况就变得不同了。

  看来郭家早已与司马家联姻联盟,双方合作,一同啃食曹魏,太后并不是反对司马家,她很乐意与司马家一同分享权力,不过,郭家也有自己的底线。

  他们家的底线就是太后之位。

  如今郭家的显赫,完全是来自与太后之位。

  看他们族人的职务,都是凭太后之亲来执掌皇宫内事务。

  这也就是当司马师想要立年长的曹据为皇帝时,郭太后死活不退,非要立自己为皇帝的原因了。

  要知道,就是司马家罢免皇帝的时候,她都没有这么激动,包括曹髦被弑的时候,她也没有任何反应,还帮着司马家狠狠控诉了一下曹髦。

  可拥立的事情就不同了,若是曹据为皇帝,那郭家就丢失了太后之位,这是人家的根本利益,是不能退让的。

  曹髦不由得眯起了双眼,想到了许多。

  而郭责继续说道:“可如今就不同了!”

  “主公登基为帝,太后就不再是孤身一人!”

  “大魏中兴,就在眼前了!”

上一篇:九天剑主

下一篇:赤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