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997章

作者:华东之雄

  他们显然还不甘心失败。

  倪老回到了房间,打开电脑,上了ICQ,昨天的时候,里面刚刚新建了一个群。

  “所有人注意,如果有印度邀请你们去印度投资设厂,不管开出多么优惠的条件来,都不能答应!”

  “是,收到。”

  “收到+1。”

  “收到加二。”

  这些人都是搞信息技术的,居然还保持时刻在网状态,难道就是为了那一个月就能挂出来的太阳吗?

  “注意,以后我们的手机会卖向全世界,肯定也会打开印度市场,凡是进入印度市场的手机,必须要求印度的采购商付全款,才能发货,如果他们只付定金,绝对不能发货,如果不听我的安排,那以后有了重大损失,甚至导致公司资金锻炼,可别怪我没提醒你们!”

  “收到。”

  “印度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老大,我们能不能换个委婉的说辞?”

  “怎么换?”

  “印度问全款多少?我们回答:八千八百八十八,印度问定金多少?我们回答:八千八百八十八,我们不是不接受只付定金的要求,只不过我们针对印度的定金,和全款一样。”

  “六。”

  “666!”

  倪老看了一眼ID,雷钧?果然,这小子不仅仅会搞技术,搞销售也是一把好手!

  这些要求都是秦总交代的,其实秦总并没有专门交代,但是耳濡目染,秦总偶尔说几句,有心人记下,就能总结出来这个规律:秦总交代,不能和印度做生意,要做生意就得收全款,最好能坑他们一把。

第0871章 石油钻井平台和可燃冰

  “虽然我们在手机上取得了领先地位,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蜂窝式移动网络依旧是西方的专利,我们要使用,就得给他们交专利费,所以接下来,我们也得在这个移动网络上下功夫,在3G时代,就要有我们的技术,到了4G时代,就得由我们来主导。”看着面前来汇报工作的倪老,秦涛继续说道。

  “嗯,这个已经由咱们国内专门的通信公司负责了,他们正在研制3G技术,咱们龙芯公司精力有限,暂时还顾及不上,秦总,您说的4G是什么?”

  “3G的技术,可以流畅地看图片,数据传输进一步增加,但是看视频还不行,手机得依托wifi才能看视频,到了4G时代,视频就可以了,到了5G、6G时代,那就更先进了,不用我们先不用想这么多。”

  在3G时代,智能机才开始流行,现在正好是在过渡的时期,这个不能急,还得慢慢来,等待技术的进步。

  龙芯公司是搞处理器的,搞芯片的,只要在芯片领域里做到最强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以交给专业的公司来办理。

  倪老点头,又谈起来了印度的合作,听到倪老的应对,秦涛很满意:“叮嘱我们的企业,永远都不要去印度那里设厂,否则不管赚多少钱,以后都得吐出来。”

  倪老点头:“明白,咱们绝对不会上当受骗,技术最先进的是咱们,他们想要就得来买成品,还是全款买成品,想要坑咱们,没门!”

  倪老的事情谈完了,秦涛亲自把他送到门口,看着外面纷纷扬扬的大雪,秦涛的心情也很不错,瑞雪兆丰年,明年又会是丰收的一年。

  明年有什么丰收的?052D?095?002?

  自己又劳累了一年,接下来该歇歇了,希望这个年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陪着老婆两个孩子过年,等老婆出了月子再去明州走走,还可以去双沙岛那边度度假,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也算是忙碌了一年之后,休息放松一下。

  但是,他还没有来得及把这个想法告诉赵玲,就看到许正阳带着一个中年人走来。

  “秦总,这位是海油的赵领导。”许正阳介绍道:“他来找您,有一些事情要和您谈。”

  赵世刚的脸上带着笑:“秦总,非常抱歉,冒昧来打扰了,我们是想要向明州集团求助来的。”

  海油是在82年成立的,海上石油的勘探则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当年用驳船安装冲击钻,在琼州的浅海钻出来了两口油井,深度只有26米,获得重质原油150公斤,虽然少,却是一个不错的开始。到了66年,终于钻出来了第一口海上具有工业流油的油井,深度两千四百四十一米,日产原油三十五吨,这标志着海油进入了一个姓的历史发展阶段。

  但是,一直到现在,海油的发展依旧很慢,眼看着国家成为石油进口国,而海油的产量却始终在千万吨的数量上徘徊,他们很着急,迫切地想要开发更多更大的油井,却受限制于自身技术,无法突破。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明州集团。

  明州集团是造船的,当然也可以打造海上的钻井平台,甚至也只有明州集团才能完成这种项目。

  “好啊,我们进去谈。”秦涛说道。

  回到小院,在僻静的书房里,赵世刚说起来了技术标准:“目前经过我们的勘察,觉得在南海打出石油的可能性最高,所以,我们的石油钻井平台要以南海两百年一遇的环境条件作为参考,提高抵御环境灾害的能力。”

  秦涛点头:“没错,要造就造最结实的。”

  “我们的钻井平台需要是半潜式的,要具备三千米深度的最大作业能力,至于钻井深度要达到上万米。”

  三千米深度的作业能力,指的是它上面携带的装备可以在三千米的水深中进行动力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钻到勘测的位置上,水下的洋流变化,钻井装置可能会移动位置,最终导致和油田失之交臂,毕竟抛锚深度最多就是一千五百米,更深的海水,只能靠动力定位。

  但是钻井深度肯定要比这种定位深度更深。万米的钻深,足以应付马里亚纳海沟了。

  秦涛点头:“这些需要专业技术,我们明州集团也不一定具备,你们海油公司应该有一部分技术,剩下的我们可以搞研发,一定要把相关技术突破,毕竟,以后我们需要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就得独自掌握这些技术,外国是不会把先进的技术给我们的。”

  没有海上钻井平台,那就得和国外合作,共同勘探,国外就会提出很多要求,海油不仅仅赚不到钱,甚至还可能会赔钱。

  不管在什么时候,都得自己掌握技术,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发言权。

  “没错,秦总您说得对,我们攻克了一些技术,但是还有很多技术需要明州集团的帮助。”赵世刚很高兴,接着说道:“秦总,我们这种钻井平台也需要很大的排水量。”

  “我知道,动辄就是三四万吨嘛,咱们明州集团也不是没造过大家伙。”

  “秦总,您这么了解?”赵世刚很高兴。

  秦涛当然了解了,在前世他当造船工程师的时候,就曾经接触过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这种钻井平台是国内708所涉及的,华亭某造船厂建造,整个项目耗资六十亿!但是这款钻井平台完成建造之后,海油具备了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的能力,标志着海油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关键性的一部。

  这种大家伙不仅仅是钻井,还能勘探、完井和修井,可以说,凡是开采海上石油的工作,它都可以做。

  当然,这东西还不是最大的,四万多吨的蓝鲸一号,才是海上真正的巨无霸,它甚至安装了两套钻井系统,钻井效率提升了百分之三十,耗费更是达到了七十亿美元,再次创造一个记录,虽然耗费巨大,但是它的用处也很巨大:它主要用来开采可燃冰。

  现在,最常见的能源就是煤、石油和天然气,前两者污染太大,被很多环保人士抵制,这天然气因为是清洁能源,所以受到了重视。

  相比什么需要煤来发电的电动汽车,天然气是确实的清洁能源,因为它的组成就是碳和氢,完全燃烧的副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各国都开始重视天然气的使用,这也导致了明州集团的兴旺发达:明州集团的崛起就是从造液化天然气船开始的。

  现在,天然气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能源,各国都需要,而能开采天然气的国家就那么几个,所以,天然气的缺口很大,价格不断飙升。

  祖国也得进口天然气才够用,哪怕就算是开发了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也不够用,秦涛在布局石油,同时也布局了天然气。

  不过,他也忽略了另一种燃料:可燃冰。

  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实际上,它就是由水和天然气组成的,因为以固态形式存在,所以可燃冰的能量密度很大,一立方米的可燃冰大约可以转化为164立方米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所以,如果把这种可燃冰开采出来,那就意味着可以获得一种不错的能源!

  美国佬就是靠页岩油革命,把自己变成一个能源出口国,才维持了经济的继续发展的,己方呢?如果己方要是能想办法开采到可燃冰,那也就意味着以后拥有源源不断的能源!

  哪怕不出口,自用也不求人了!

  大量的汽车都可以采用天然气,照样是绿色无污染的,这样就能省去巨大的原油进口需求,也就能更好地维持好能源的战略安全。

  可燃冰储量丰富,据说仅仅海底的可燃冰就占据了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估计能让全人类用上一千年。

  但是,可燃冰虽然储量巨大,开采却并不容易,因为天然气只有在海底高压的条件下才会变成固体,很可能在开采的过程中就会气化,最终上来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了。

  这样不仅仅拿不到东西,还可能会污染环境。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造成的地质灾害,搞不好可燃冰没开采出来,最后诱发了海底地震,引发海啸之类的。

  “赵总,您听说过可燃冰吗?”想到这里,秦涛开口问道。

  赵世刚也发现了秦涛突然沉默,不知道他是在想什么,也不好意思打断他,现在听到了秦涛的话,赵世刚点头:“嗯,最近一两年,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了高峰期。”

  99年,东方地质调查局科技人员首次在南海西沙海槽发现了显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地震异常信息,也就计划开始研究这种独特的能源,几个月后,美国的总统科学技术委员会建议研究开发可燃冰。这让可燃冰的研究与勘探进入高峰期。

  国际上成立了由19个国家参与的地层深处海洋地质取样研究联合机构,他们开着一艘可以从深海下岩石中取样的轮船,对海底的可燃冰进行调查,船上还有各种研究试验设备,有专门的科学基金会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

  “我们也在申请,希望能加入西方的研究团队,共同研究这种能源。”赵世刚说道。

  秦涛摇摇头:“加入他们,我们除了提供资金和人力,半点科技成果都拿不到,我们要独立研究才行。”

  就在秦涛穿越之前,东方的蓝鲸一号成功地在南海开采出来了可燃冰,之后连续开采了六十天,气体产出量超过了三十万立方米,开采稳定,没有出现任何意外,成为全球首次实现可燃冰的安全可控开采,走在世界的前列。

  靠西方靠不住,还是靠咱们自己的技术!

  “秦总,您的思维真跳跃,我们刚刚在说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您就跳到了可燃冰上。”赵世刚说道:“秦总,您是打算让我们独立研究开采可燃冰的技术?”

  “没错,我们是要开采海上石油和天然气,但是这些开采都是有限的,如果以后我们想要继续开发能源,就必须要掌握可燃冰的开采技术,我们要从现在就开始投入资金,网罗人才,争取掌握这种可燃冰的开采技术,实现一次能源革命!”

  “秦总,我们在这个方面才刚刚开始起步,还属于两眼一抹黑的阶段。”赵世刚有些为难。

  “别人也是刚刚起步,我们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我们要相信自己,外国人不比我们聪明,我们靠着勤劳勇敢,刻苦钻研,可以走到这个行业的前端,如果你们没这个坚定的信念,那我们明州集团自己搞。”

  “秦总,我们相信您的判断,我们愿意出拿出资金来搞这个研发。”赵世刚当下就下定了决心。

  秦总还从未没有走错路,他走的每一条路线,事后都被证明是正确的,不管是造船,还是搞电子,现在在能源领域里也是如此,秦总早就预言过东方会变成一个石油进口国,提前做了各种布置,才没有让国家出现石油短缺的问题。

  现在既然秦总要搞可燃冰开采,那这条路就是对的。

  海油给国家提供的石油很少,他们因为贡献小而存在感很低,以后如果开采了可燃冰,或许他们就能成为能源领域里的巨头呢?

  和明州集团合作,他们的明天会更好。

  而且,如果不答应秦总的条件,秦总能帮忙造钻井平台吗?这个生意只有明州集团能接,就连振华重工都表示不敢涉足搞这种技术难度的。

  “我们要做好打硬仗的准备,十年,二十年,总有一天,我们会成功地把可燃冰开采出来,带来一次能源革命。”秦涛说道:“现在我们即将建造的海上石油钻井平台,也可以为以后的可燃冰开采出力,在设计的阶段,我们可以做一些预留,好,现在我们就开始谈具体技术细节吧,我来亲自做整体设计。”

  秦总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动手画设计图了,现在居然要上手,充分说明秦总对这个项目的重视!

  赵世刚很感激,许正阳很诧异,秦涛已经打开了电脑,进入设计阶段,他只负责总览全局,出个大致的设计图,其他的还得交给设计处来细化。

  半潜式钻井平台,上面只能看到四根立柱,各种井架,实际上,它的下面还另有乾坤,秦涛画得飞快,说明他对这种东西的结构很熟悉。

  画完了基本结构图,秦涛和赵世刚讨论起来,制定各种参数,这一折腾,就到了晚上。

  眼看夜幕降临,赵世刚满意的告辞离开,他似乎看到了这个三万吨的钢铁怪物在海上勘探的样子,秦总的设计非常科学,非常合理!

  图纸发两份,一份给明州集团设计处,一份赵世刚带走,反正就是点击几下鼠标的事情,有了网络之后就是这么方便。

  送走了人,秦涛揉了揉眼睛,自己很久没有参与亲自设计了,看来这功底还是有的,一直就没忘,又是劳累的一天,该去看看隔壁的老婆孩子了。

  “秦总,今天还有一件事。”许正阳在一旁犹豫着开口。

  “什么事等明天再说。”

  “还是现在说吧。”赵玲抱着包裹在被子里的秦雪走了进来:“涛哥,你可别耽误了工作,我和女儿也一起过来听一听。”

  虽然还在坐月子,但是整天坐着也没意识,赵玲就在房间里走动走动。

  “好吧。”秦涛一边接过秦雪来逗弄着,一边说道:“什么事?”

  “法国人想要来考察我们正在建造中的075航母。”许正阳说道。

  法国人?

  075不是秘密,在给几内亚海军开工建造之后,当然也在全世界传开,毕竟明州集团不止建造这一艘,需要宣传造势,万一有更多客户看上了呢。哪怕明州集团造不出来,也可以分给兄弟造船厂,让国内的造船业多一份收入。

  只是没有想到,潜在客户没有来,反倒来了个别有用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