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891章

作者:华东之雄

  长剑-10导弹就这样平稳飞行着,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没有任何感知,它只是在按照程序工作而已。

  就是你了!王玮再次推动操作杆。

  “1502,注意你的高度!”王玮的耳机里传来了赵宇的声音。

  此时,巡航导弹的飞行高度已经降低到了二十米,而王玮为了能更好地击落巡航导弹,再次下降高度,他的战机离海面只有十几米,这种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坠海。

  “1502收到。”王玮的回答很平静,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他们海军飞行员为了能更好地攻击敌人,那就需要贴着海面超低空飞行,不用说十几米了,几米的高度都是可能的。

  他对自己的技术有信心。

  近了,更近了,他轻轻地带动操作杆,热线的端点已经稳稳地压住了目标,接着,王玮按动了操作杆上的发射按钮。

  嗵嗵嗵!

  所有的苏-27系列战机使用的都是GSh-30-1机炮,口径30毫米,只有单管,这种机炮的射速肯定比不上美国人常用的M60,但是精度很高。

  硝烟弥漫,30毫米弹丸泼洒向目标,几乎只是一个点射,王玮就拉动了操作杆,同时打开加力。

  歼十五的机头开始上仰,尾部的发动机喷射出来的气流直接冲向水面,两道水浪被搅动起来,看上去非常壮观。

  就在歼十五迅猛地爬升之中,机炮炮弹也已经覆盖住了长剑-10所在的空域,这枚正在平稳地闲庭信步的导弹,突然就绽放开灿烂的火焰,弹片纷飞。

  机炮射击不仅仅考验技术,还考验勇气,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胆子靠近到目标几百米然后发射炮弹的,而同时,在命中目标之后如何退出也是一个大问题,如果无法掌握这些技术,那在机炮命中目标之后,自己的飞机也会穿越那片目标爆炸形成的碎片区,结局可想而知。

  王玮做的动作无懈可击,完美地避开了这些碎片。

  “拦截完成!”

  “1502,1503,继续执行舰队防空巡逻任务。”无线电里传来了航母舰岛上的声音。

  演习还没有完成,他们这两架紧急起飞的战机现在已经完成了拦截导弹的任务,该执行常见的舰队远程防空任务了。

  两架战机打开加力,爬升到万米的巡逻高度,绕着舰队四周转圈,这种任务对他们来说,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巡航导弹的威胁很大,但是在我们拥有了预警机之后,这种导弹就对我们无法构成严重威胁了。”观摩的112号军舰上,大家伙又议论起来了。

  “不过,我们想要用巡航导弹来打击敌人的目标,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一旦被发现,很容易就会被拦截。”

  “秦总,您对这个问题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所以我们要拉皮啊。”

  “拉皮?”

  “把巡航导弹的外形修改成隐身的,这样就能大大降低被发现的概率了。”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是啊,怎么没有想到这样做?完全可以进行隐身修型,从而让导弹降低被预警机发现的概率啊。

  “这样的话,咱们的预警机也会难以发现,毕竟咱们走的是米波雷达的路线,预警机又不能安装米波雷达。”

  “没错,咱们也会难以发现,不过,我能想到,美国人也能想到,说不定接下来他们就会搞隐身的战斧导弹了,这个世界毕竟不仅仅有我们掌握先进技术,美国人会因为难以被隐身机发现,就不搞隐身的战斧导弹吗?”

  有先进的军事科技,但是因为害怕自己受到威胁而不去研发,试图将这种武器束之高阁,那才是最愚蠢的行为,不过看历史上,这种事情的确还真不少。

  演习继续,不过吸引眼球的场景已经过去,剩下的都是常规科目了。

  又过了两个小时,演习圆满结束,接下来就该是热热闹闹的海上阅兵式了。

  海军期盼已久的时候终于来了!

  陆军经常接受检阅,毕竟对他们来说,检阅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排着方阵从领导面前走过就行,海军就不一样了,接受一次检阅,大费周章。

  历史上也只进行过两次而已。

  第一次是57年,当时庆祝建军30周年,上级决定8月在青岛举行海上阅兵式。成立仅八年的人民海军第一次以水兵徒步方阵之外的形式接受检阅。

  当时用的是海上阅兵式,也就是接受检阅的军舰和潜艇整齐排列,接受上级领导的检阅,整个阅兵式经历了两个多小时。

  第二次检阅,就是九十年代,接连举行了数次海上演习之后,上级领导视察举行阅兵的军队。

  现在,则是第三次。

  相比前两次,这次最大的不同就是分列式,同时,还是航母第一次接受上级的检阅!

  航母编队开始转变队形,054护卫舰全速开动,排列在了整个舰队的最前方,在它的后面,就是最耀眼的航母!

  航母后面是052C和051C,再然后是补给舰,整个舰队排列成为一条直线,向着112舰的舰首前方所在的海域航行。

  水手们穿上了崭新的军装,整齐排列在军舰的甲板上,旌旗招展,每一艘军舰都迅速完成了挂满旗的操作,现在,海上就是这样一幅热闹的景象。

  武胜利也笔挺地站立在了舰岛上,遥望着112舰的方向。

  一字排列的舰队是那么的壮观,112舰上,气氛也变得严肃起来了。

  秦涛的心中满是骄傲,看,这里的每一艘军舰,都是自己参与的,在自己的推动下,99年,新千年之交,海军就已经变得如此强大起来了!

  有这样一支舰队,已经能够解决很多问题了,海军有能力保护好海上的生命线,以前曾经发生过的那些事情,不会再出现了。

  “敬礼!”虽然间隔很远,声音还是飘了过来,随着这个命令,接受检阅的水手们齐刷刷地敬礼,展现着军队的纪律严明。

  “保卫祖国海疆,构筑海上长城!”

  “突破第一岛链,建设大洋海军!”

  雄壮的口号声响起。

  这一刻,秦涛也被带动起来了心情,感觉到胸中有一团火焰在燃烧。

  天空中,海军航空兵的机群也飞来了。

  前面一个三机编队,两架隐身的歼三十二保护着大盘子的空警-600,后面是两架歼十五,再然后,是轰六J的飞行编队,隆隆的轰鸣之中,展示着祖国的强大,祖国海军已经进入了舰载固定翼航空兵的时代,哪怕是在远离祖国的大海上,也能取得制空权和制海权,打赢任何的战斗!

  一架摄影直升机飞在附近,记录着这壮观的场景,这天晚上的新闻节目,就会出现海空演习的盛况。

第0785章 轰六J的研发从七十年代开始

  “各位观众朋友,很高兴,我们又见面了,今天,我们张忠说节目的主题,是张忠说轰六。”张忠也如期出现在了电视机的屏幕上,相比新闻节目的几句话,张忠说节目时间更长,介绍得更加详细。

  “我们知道,在这次海上阅兵中,我们的海军对外展示了轰六J轰炸机,这款轰炸机的改动很大,我们也很好奇,所以第一时间邀请到了国内著名的飞机专家陈老,请他来给我们讲述一下轰六J的故事。”

  陈老是歼轰七的总工程师,由他来讲述轰六J,当然是很权威的了。

  “轰六J能走到今天,真的是不容易,毕竟,这个项目是从七十年代开始的,当时为了这款轰炸机,很多飞机设计师呕心泣血,用了很多年的时间,现在能修成正果,真是让人感慨啊,当年刚刚接触这个项目的一些老人,甚至都没有看到它的英姿。”

  “七十年代就开始了?也就是说,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三十年?”

  陈老点头:“是的,不过项目一直都处于保密状态,一直到现在,轰六J公开展示,我们也才能说点什么,当初那些默默无闻的人,都是这架飞机的功臣!”

  “陈老,请您具体给我们介绍一下,比如说这个项目是怎么立项的?”

  “当年,我们已经掌握了轰六的生产技术,但是,这种轰炸机毕竟太落后了,我们必须要对轰六进行大规模的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战争,毕竟,飞到敌人的头顶上扔炸弹是不容易的了,而在七十年代,最流行的航空科技就是可变后掠翼,所以,我们就计划将轰六改进成可变后掠翼战机,当时不仅仅是我们在做,国内其他单位也在做这个项目,比如说320厂,当年在搞强六,用的也是可变后掠翼。”

  “陈老,轰六使用的是翼根发动机布局的方式,这种方式改可变后掠翼,恐怕不容易吧?”

  “是啊,在当时,我们研究了很长时间,想要解决翼根布置可变后掠翼的转轴,但是怎么研究都不行,所以,我们只能狠狠心,进行大改,将发动机舱从翼根部位,转移到了飞机尾部,我这里面有当时的几张设计图,大家可以看一下。”

  屏幕上出现了设计图,第一张就是只改可变后掠翼,翼根部分的发动机舱就像是长出来了两个角,那是大型翼盒,机翼装在上面,怎么看怎么别扭。

  第二张,还是这种,但是将翼盒上移,做成了上单翼的结构,发动机直接在翼盒下方,这张看起来比较顺眼,但是依旧还有问题。

  第三张,彻底大改,发动机放到了尾部,进气道前移。

  “大家看这个设计图,可以发现它的巨大的进气口,这个设计是参考了米格-25,不过为了方便挂载武器,做成了下单翼的布局,仅仅是这个机体的形状,我们就前前后后论证了十几年,到了八十年代,才算是完成了这架飞机的外形设计,接着,我们又发现自己面临的另一个大问题。”

  “什么问题?”

  “发动机。”

  “我们如果想要让这架飞机发挥可变后掠翼的性能,我们就需要强大的发动机,我们以前仿制的涡喷-8根本就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力,所以,我们又开始改进它的发动机。”

  “改进发动机?难道是在它的后面增加一个加力燃烧室?”

  “没错,就是这样,我们的涡喷-8原本只需要推动亚音速的轰六,所以只需要普通的喷气发动机就行了,但是,如果我们想要让它进行超音速飞行,就得开加力,所以,我们在这款发动机的基础上,外挂了加力燃烧室。”

  “发动机是我们的弱项啊。”

  “没错,当年我们一边用涡喷-8试飞,验证机体的气动设计,一边开始搞加力燃烧室,这个项目搞了十几年,才终于成功。”

  “也就是说,我们这款飞机,用的是轰六的发动机改装出来的?”

  “没错,就是涡喷-8的加力改款,不过,我们也有自己的创新,比如说我们用现代技术,对涡喷-8进行了大量的改进,这款发动机的寿命已经从八百小时增加到了两千小时,军用推力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油耗也降低了百分之十左右,如果不是我们的老轰六已经用上了D-30K,我们还真想用这个来改进我们的老轰六。”

  “那这款飞机在研发中,还遇到了其他的问题吗?”

  “问题多了,比如说,这架飞机在研发的时候,瞄准的就是未来战争,既能高空高速飞行,也能低空大表速突防,在进行低空低速飞行测试过程中,这架飞机几次发生意外,甚至差点导致坠毁,好在我们终于坚持下来了,最近这几年,我们的技术进步了,用了先进的地形规避技术,低空低速突防更加游刃有余。”

  “现代战争已经是隐身机的时代,陈老,您这款轰炸机,想过进行隐身化改进吗?”

  “没错,隐身机是一个趋势,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隐身技术也不是万能的,在这次战争中,隐身机就被打下来了,所以,我们认为,隐身机重要,但是远程攻击能力更重要,所以,我们的轰六J的改进,主要在于武器系统,比如说,我们给它挂载了远程攻击武器,让它在敌人的防区外发起攻击。”

  张忠说轰六J节目跟着转播到了全世界,很多人在看到了这个节目之后,心情复杂。

  “这是在开玩笑!他们以为这样糊弄,就能让俄罗斯撇清关系吗?这分明就是图-22M轰炸机,俄罗斯把这种轰炸机卖给了东方,他们做得太过分了!”

  “我们必须要让俄罗斯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他们不仅仅卖图-22M轰炸机,居然连生产线都卖了,必须要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这次的张忠说节目,用意是很明显的:轰六J和图-22M没关系,我们从七十年代就开始研发,一直研发到现在,才终于定型服役,这是我们国内航空技术发展的结果!

  反正咱们就这么公开了,至于别人信不信,那是别人的事情,和自己没关系。

  图波列夫设计局。

  “这根本就是无中生有,血口喷人,我们图波列夫设计局怎么能将图-22M的资料随便卖给东方人!”利夫·巴兹恩克夫恼火地说道。

  上一任总设计师瓦伦汀·布利兹努科已经退休了,目前在图波列夫设计局里挑大梁的是曾经的布利兹努科的助手巴兹恩克夫,他面对着前来调查的政府官员,非常的恼火。

  东方出现了和图-22M类似的轰炸机,然后,政府就开始怀疑他了,这分明就是污蔑啊。

  “那东方人怎么会制造出来图-22M轰炸机?你是设计师,应该知道,把图-16改进成图-22M是不可能的,哪怕是把图-22,也无法改成图-22M,这分明就是两种不同的飞机。”政府官员追问道。

  “我怎么知道?”巴兹恩克夫继续说道:“当年苏联崩塌,不止是我们有图-22M,其他国家也散落了很多这种级别的轰炸机,对那些国家来说,把这种飞机卖掉换面包,也不是不可能的。甚至,我们自己的军队里,或许也有人会这么干,为了钱,他们什么都能卖,不用说图-22M了,甚至就连图-160都可以卖掉。”

  “你是说,东方展示出来的轰六J,其实是我们的图-22M的翻修品?”

  “这我就不知道了,翻修的可能性更大,毕竟,想要全新建造这种级别的轰炸机可不容易,东方的航空工业发展的确很快,但是,想要研究这种级别的轰炸机,还是差了点火候。别的不说,发动机就很难生产出来,什么从原本的涡喷-8中改造,那根本就不可能。”

  政府官员松了一口气。

  东方有了图-22M,不仅仅可以对付东方的国家,这些轰炸机也可能会飞到北边来,他们必须要提前做出预防,毕竟在这个时代,轰炸机的威胁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