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847章

作者:华东之雄

  “秦总,现在咱们这款潜艇上,使用的是曼海姆公司技术的柴油机?”这名领导继续问道。

  来视察的不全部都是抓潜艇建设的领导,所以有些领导是不清楚的,现在既然大家伙感兴趣,秦涛当然要给介绍得清清楚楚的了。

  “没错,咱们这款潜艇上使用的,就是407厂生产的TDB620系列柴油机,引进之后,咱们叫做CHD620。”

  (其实在河柴没有被中国动力并入之前,这个柴油机叫做HND-MWM620,也就是河柴生产的MWM公司TBD620型柴油机。不过这个名字没有用多久,大家伙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干脆就直接叫CHD620了。)

  “这款柴油机的技术和MTU的产品相比,性能如何?”

  顾虑肯定是会有的,毕竟,目前国内的军舰用的辅机都被396柴油机给占据了,现在要换用全新的主机,还是在潜艇上使用的,大家伙肯定是有顾虑的。

  性能如何?噪音大不大?寿命怎么样?

  “性能比MTU396柴油机要高,可以说,和德国最新的MTU4000是同一个级别的。”秦涛说道:“而且,更关键的,就是在引进这款柴油机的时候,曼海姆公司已经被道依茨公司给兼并了,曼海姆公司生产的这种TDB620柴油机已经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了,在他们公司属于被放弃的项目,所以,咱们在引进的时候,是有着全面的知识产权的。”

  当初引进396柴油机的时候,合同上清清楚楚,自用可以,出口不行,所以德国人会用这种方式来卡东方人,但是,曼海姆公司的这款柴油机不同。

  这款柴油机是在九十年代开发的最新柴油机,比七十年代开发的396柴油机高了一个等级,甚至在94年的时候,发动机的型号才从604变成了620,也就是说,这款柴油机的技术很先进,而且很快就被对方放弃了,己方购买了全套的知识产权,想自用就自用,想出口就出口,没有人能说三道四。

  当初在国内调查的时候,秦涛亲赴407厂,当时就决定花费巨资,支持河柴把这款柴油机的生产技术买过来,买来之后,为了具备生产能力,又耗费巨资引进先进设备,改进生产线,终于完成了这种柴油机的生产。

  “现在,我们正在计划用这种柴油机来取代396柴油机,成为我们军舰的主力辅机。”秦涛说道:“这也得到了海军的大力支持。对我们海军装备的发展来说,这个项目是非常重要的,毕竟,我们拥有这款柴油机完整的知识产权,不会被人指手画脚,野蛮粗暴的干涉。”

  哪怕就算是己方的军舰,仔细追究起来也是不能用的,因为当年签署的合同是民用的。CHD620就没有这方面的顾虑了。

  所以,现在明州集团正在逐渐推动这款柴油机取代396柴油机的步伐,性能更先进,功率和油耗都比396柴油机要好,干嘛不用?尤其是在潜艇上!

  在潜艇动力方面,可是被MTU公司将过一军的,同样的事情不能出现两次,现在,己方潜艇的动力就使用这种柴油机,客户来了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咱们自己都在用,你们还怕不合适?

  在军舰制造方面,明州集团就是权威,毕竟这些年来,明州集团建造的军舰从来就没有掉链子。

  “这款柴油机已经有大量应用的经验了吗?”还是有领导不放心的。

  “当然,我们给客户制造的民船上,已经开始大量安装这种柴油机了。”秦涛说道。

  明州集团有一半的股份在里面,当然要大量推广了,耗费巨资引进的生产线,不能让它闲着啊,只给军队提供这点,哪里够收回成本。

  在后世,船用高速柴油机尤其是潜艇柴油机的型号越来越少,几乎都被MTU396柴油机给统治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种柴油机市场太小,耗费巨资研发出来,结果一年就卖两位数,这得赔得裤衩都掉了。

  现在,河柴既然引进了,就要大规模地推广,明州集团有这个优势。客户如果强烈坚持要396柴油机,那就装396,只要能忽悠,就会忽悠客户装CHD620柴油机。

  “在船用动力方面,我们是要牢牢地把握住。”武胜利说道:“绝对不能在关键时候受制于人。”

  “请领导放心,我们的CHD620柴油机绝对可靠,而且,我们的柴油机厂还计划在这个基础上改进提高,让我们的船用动力更加先进。”

  后续还有CHD622,就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扩缸搞出来的,单缸功率更大,毕竟船用柴油机的功率越大越好,扩缸之后,原本需要20缸发动机,现在18缸就够了,肯定会更加省钱。

  “咦,那边的是什么?”一名领导指着车间里面又一处地方问道,那里有一个竖起来的椭圆筒,看上去就和潜艇的指挥塔一样,但是,看上去非常脆弱,就是普通的薄钢板焊接成的,应该起不到对抗水压的作用。

  “那边是我们正在研发中的039潜艇指挥操作模拟器。”秦涛介绍:“我们知道,潜艇的主要操作都在指挥塔上进行,所以,我们就先捣鼓出来了指挥塔,其他的诸如鱼雷舱、主机舱等等,我们也会陆续建造。”

  “模拟器?”

  “对啊,给咱们海军训练机构准备的,比如海军潜艇学院。在以前的时候,他们只能在潜艇上操作,这样训练起来有很多的弊端,现在有了这种模拟器,他们的训练能更好地展开。”

  海军不仅仅有装备,还得有人员,人员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前的时候,海军的训练只能是实际操作,训练潜艇的艇员,那就得去专门的训练艇上,这样有很多的弊端:训练艇比较老旧,所以艇员在上面训练得再好,等到真正上战斗艇的时候,还得重新训练,训练艇的空间狭小,上去不了多少人,每次训练只能搭载很少的一部分学员,而且,操作费用还高昂。

  想要用那种老旧的训练艇来训练039的学员,更是不可能的,039已经非常现代化了,指挥塔里看不到原来的那种复杂的机械操作,已经是一排显示器的结构了,就连一个常规的潜望镜,也换成了光电桅杆,以前老旧的训练艇已经无法胜任训练工作了。

  让艇员实际操作?这样当然可行,很多潜艇在建造的时候,艇员就跟着来了,就可以提前熟悉,但是浪费时间啊!

  所以,秦涛就提出来了解决方案:模拟器!

  建造一个和039潜艇一样的一比一的模拟器,艇员可以在上面操作,从而让艇员尽快熟悉潜艇的操作,只要费一些电就行了,很多学员都可以轮替着来。

  “这种模拟器,是不是和以前咱们自己用纸箱做的一样,只能静态模拟?”一名领导问道。

  在以前的时代里,战士们想要熟悉各种装备,就自己想办法,自己用硬纸板做个类似的模型,天天喊口号练习,也是一种熟悉装备的方式。

  “当然不是静态模拟。”秦涛说道:“咱们上面的装备是一比一的,而且,里面的计算机都是实机,只要等待相关软件开发完毕,是可以在上面直接进行各种模拟的,反潜,反舰,远程搜索等等,就和玩电子游戏一样,甚至还能用它进行考核。”

  众人睁大了眼睛,没想到这个小小的东西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听上去很高深的样子。

  “咱们军舰是不是也能做这样的模拟器?”武胜利来了兴趣。

  秦涛点头:“当然可以,但是军舰貌似没什么必要。”

  潜艇这种装备,内部空间小,仅仅供应原本的艇员使用都已经捉襟见肘了,更不用说培训学员,而且,潜艇有危险,艇员要是不熟练就上舰,可能会出意外,所以,潜艇才需要模拟器。

  军舰呢?

  现在给海军造的军舰都是大家伙,里面多装一些人无所谓,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培养人才的机制已经形成了,只是水下力量还有欠缺而已。

  等等!

  秦涛的脑子里突然想到了一艘军舰。

  在辽宁号航母服役期间,眼尖的军迷可以看到,这艘军舰的旁边,总是跟着一艘豪华游轮一样的船只,这艘船只是干什么的?在很长的时间里,这艘船只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等到以后,慢慢解密,大家伙才知道,这是一艘航母的保姆舰。

  在辽宁号海试期间,各种人员需要来来往往,有造船厂的人员,有舰员、飞行员、机务人员等等,这些人还可能会经常轮换,如果要是没有保姆舰的话,那就意味着航母要来回反复地返港,浪费时间。

  所以,为了提高海试的效率,海军专门建造了这样一艘后勤保障舰,其他舰员只要住在这艘军舰上,需要的时候再上航母就可以了,所以,在辽宁号海试的起降,这艘航母一直都伴随在左右。

  这种伴随航母的军舰以前从未出现过,是东方海军的独创,也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它不仅仅在航母海试的时候使用,在航母海试结束之后,照样伴随在航母左右。

  合格时候,航母保姆舰又有了其他的作用:它可以搭载更多的航母舰员!

  航母虽然庞大,但是容纳的舰员数量还是一定的,如何用一艘航母来培养两套航母操作班子?答案就是这个保姆舰了。

  按照很多媒体的说法,在这个保姆舰上,有完整的航母舰员编制,和辽宁号上的那个完全一样,这样,辽宁号一次出海,两套班子换着来,这样就能培养两套舰员了。

  实际上,这样的说法有些理想化,一艘航母所有舰员同时交换,那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这个保姆舰上的舰员,并不会全套过去,他们只是在保姆舰上训练,然后利用辽宁舰上训练过来的设备,同步模拟操作,如果要是在操作中表现优秀,比航母上的人员还优秀,那就可以换到航母上去操作,这相当于是有了个竞争机制,鼓励大家更好地操作航母。

  所以,保姆舰上也有了大量的模拟器,除了操作军舰的模拟器,更多的是操作飞机的飞行模拟器,毕竟,对于一艘航母来说,最重要的是战斗机。

  多余的战斗机飞行员在模拟器上训练,模拟那些航母上传回的数据,表现好了,上航母去兜几圈,这样下来,也就跟着成熟了,相当于又多培养出来了一套班子。

  “军舰不需要?”此时,武胜利的目光望了过来,秦涛心念一动,开口说道:“普通的军舰是不需要,但是,如果我们想要培养更多的航母人才的话,我们倒是需要打造一艘航母的配套训练保障舰。”

  “航母配套?”众人对这个词都感觉到很新鲜,毕竟,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啊!

  “没错,就是给航母配套的,我们这艘训练保障舰上,要能容纳一个满编的航母舰员,在上面要有各种各样的训练模拟器,航空的,航海的都要有,还要有先进的数据链系统,把航母上的训练数据同步传输过来,在这艘训练舰上进行训练。这样,等到我们的002航母出来之后,我们就已经有合格的舰员了。”

  美国有十几艘航母,训练舰员不是问题,但是国内只有一艘啊!训练工作是非常繁重的。

  武胜利感慨了一句:“你的这个提议是很好,但是,咱们海军目前根本就没有太多的经费,这样的一艘训练保障舰,也是要花不少钱的。”

  其实,这种创意秦涛在以前的时候就和武胜利说过,武胜利也很心动,但是,口袋没钱啊!

  口袋没钱,那一切都白搭!

  “我们不用全新建造,可以用一艘二手的游轮来改造。”秦涛说道:“这样主要的费用就是在内部的设备上,那些模拟训练设备是很昂贵,但是咱们荒地村基地有不少,完全可以搬一部分上去,然后新建造一部分。这样整体下来,应该花不了太多的钱,如果全部承包给我们明州集团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亿。”

  一亿的费用对普通人来说就是天文数字,但是对于海军来说,这些钱已经不算什么了,也就是一艘护卫舰的价格,武胜利思考了一下说道:“这个项目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上来,等着海军开会讨论一下。”

第0749章 把核电站建设到南海去!

  大列山。

  芳草青青,绿树成荫,鸟儿叽叽喳喳,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不错的旅游景点了,只不过,明州集团没打算把这里开发成为旅游景点,这里平时还是非常安静的。

  此时,在石块铺起来的道路上,出现了一群人,他们一边走,一边看着四周的景象,指指点点。

  “不错,山清水秀,在这个地方工作,心情愉悦,延年益寿啊!”

  “这么好的地方,秦总怎么没有想到盖成度假村啊,双沙岛那边开发得可真不错,被游客称为小马代啊。”

  “幸亏没开发成旅游景点,要是开发了,咱们怎么继续在这里发展工业?按照计划,那边就是咱们的核反应堆总装车间,你们看看怎么样?”克拉斯诺波尔斯基指着前面的一块平地说道。

  今天,这些专家过来,当然就是考察大列山这里是否适合作为核反应堆的总装场地的,如果适合的话,很快就要施工了,毕竟,海上浮动核电站的项目已经审批,要进行核反应堆的组装,全新的095核潜艇开建,也要进行核反应堆的总装,如果这里不能总装的话,就得赶紧换别的地方。

  那块平地处于峭壁上,峭壁那边正好可以盖成码头,船只进出容易,这样运输物资方便,建造好的核反应堆,也可以装船运到对面的明州造船厂去总装,平地的面积大概有几十亩,用来盖厂房也是绰绰有余的。

  “嗯,从占地位置等情况来看是没问题的,关键还是预防措施,如果要是出了什么意外,方便后续处理吗?”考察组带队的王大中问道。

  大家伙都是老熟人,毕竟以前就在一起搞核反应堆,王大中是国内核反应堆的领军人,和克拉斯诺波尔斯基这样的俄国人核反应堆专家,惺惺相惜。

  不过,友情归友情,现在还是要公事公办的。

  “当然方便处理,这里靠近出海口,就算是遇到最坏的情况,咱们也可以把那些东西直接运到海上去,不会对大陆构成威胁,为了跟保险,我们会在夏季的时候组装核反应堆,到冬季的时候安装核燃料,就算是出现危险,大风也会把放射性尘埃刮到海上去。”

  这只是最坏的情况,可能在整个核反应堆总装厂的生命周期中,也不会出现一次,但是,这些情况又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一旦真的出现了这种情况,究竟该怎么应对。

  王大中点头,对克拉斯诺波尔斯基的回答很满意。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一代的核物理人已经很难在大山里搞研究了,将场地搬迁到大城市来,又会让很多人忌惮,你们明州集团敢为人先,开了个好头啊。”一名专家感慨。

  当年,祖国刚刚建立,面对着核威慑,开始了努力奋发,上级一声令下,几十万人都能前赴后继,隐姓埋名。

  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现在招收的核物理专业的学生,虽然也有愿意去大山里面搞研究的,但是,他的家人会同意吗?他的爱人会愿意吗?作为天之骄子,谁不愿意去更好的大城市发展?

  核物理的研究也需要从大山深处走出来,走到城市里,这样又会引起很多人的忌惮,毕竟,很多人连手机的辐射都害怕,更不用说核辐射了,虽然安全措施到位,但是,出事了怎么办?

  总是会有人担忧的。

  明州集团开了个好头,在大列山这里搞核反应堆总装厂,而且,还没有人会反对,只要在这里顺利展开,人们也就会慢慢地接受了。

  安全措施必须要做好,确保万无一失,否则一旦出事,第一个受伤的肯定是明州集团自己,毕竟对面就是明州造船厂,他们都不害怕,那些距离更远的人,又有什么担心的?

  这几年来,大列山核电站一直都在正常运行,没有出任何意外,也给周围的居民吃了定心丸,再说了,整个明州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和明州集团有关的,都是得到明州集团的好处的,他们又怎么会站出来反对。

  只要上级认可就行。

  “那是当然。”克拉斯诺波尔斯基说道:“咱们明州集团一向都是最重视工作环境的,每一个明州集团的成员都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意,也包括核电站的员工,现在,大家想不想去看看核电站?”

  考察是多方面的,当然也要包括看看这里的核电站的运行情况了。

  “好。”

  核电站干净整洁,和其他核电站相比,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小巧精致,甚至就连核电站常见的大烟囱都没有,毕竟,这里的核反应堆是给潜艇准备的,根本就不能用大烟囱来冷却。

  核反应堆和核潜艇的动力包差不多,只不过为了更安全,在外面包裹了一层钢筋混凝土的外壳,旁边则是控制室。

  这里一直都有人在留守值班,但是在正常的情况下,这里也根本就不需要人来做什么,只是监控而已。

  一大群人进入了核电站的控制室,看着里面大屏幕上跳动的各种数据,很是感慨,这就是最先进,最现代化的核电站控制机构!

  “这里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电站。”王大中感慨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