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706章

作者:华东之雄

  “是的。”李先生点头:“如果不是我们把大量的资金投入俄罗斯的市场,也不会出这次危机,我们原本做了详细的预案……”

  李先生的心情有些紧张,毕竟,他面临的是公司元老,是集团的股东,以前的时候,他都是信心十足的,但是这次却不同了。

  “我说的不是这个,追究责任已经没有意义了。现在要确定的,是我们的集团究竟如何能摆脱这次危机!”

  只靠裁撤证券公司,就能度过危机吗?

  在场的人都是老油条,心中还是有谱的。

  “我们还希望政府能给我们提供一笔二十亿美元的资金。”

  “政府?上次政府帮忙解决运输船队的事情,已经是最后一笔援助资金了!现在,我们国内的各个行业都在遭遇经济危机,政府如果继续给我们提供资金,那其他的部门呢?”

  “我们是韩国的顶梁柱,我们绝对不能倒!我们要是破产倒闭了,那韩国的经济就会倒退二十年!”李先生说道。

  “是啊,说的不错,所以,政府已经同意,给我们拨款两亿,不过,这已经是最后一笔钱了。”

  “两亿,两亿美元怎么够?”

  “是两亿韩元。”

  李先生再也无法保持曾经那个镇定自若的风度了,他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走来走去:“这笔钱,根本就不够,我们集团已经资金链断裂了,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发,接下来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我们集团会彻底垮掉的!”

  “所以,在这个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想解决的办法。”老人继续开口说道:“裁掉了证券业务,也算是甩掉了一个包袱,不过,只有这一个办法还不够,接下来,我们还要裁掉更多的部门才行。只要保证我们的关键产业能度过这次危机,接下来,我们就能继续发展。”

  “我们在墨西哥生产的显像管工厂可以暂停施工。”李先生说道。

  最近一两年,他们最大的海外建厂计划就是墨西哥的显像管工厂,现在,必须要停下来了,集团根本就没钱了。

  “还有吗?”

  李先生想不到更多的了。

  “现在,最亏钱的部门是哪个?”

  最亏钱的当然是三行证券了,这个部门已经被裁掉了,接下来呢?就是三行重工了,因为在破冰型天然气船上的失误,导致了一系列的后果,甚至,三行集团目前的境地,也完全就是三行重工造成的。

  但是,三行重工是造船的,是他们最重要的部门,这个部门可不能裁掉啊!

  “是哪一个?”老人继续问道。

  “是三行重工。”李先生回答道。

  “听说,这个部门最近风波不断啊,差点造成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是的。”

  “现在,三行重工手里还握着多少订单?”

  订单……李先生突然想到了什么:“不好!”

  他们的订单,都是低价接过来的,还只要了百分之十的首付款,现在,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全球的经济衰退都可能会出现,在这种情况下,船东还会要船吗?

  “快,立刻联系一下船东,稳定船东的情绪,我们的三行重工一定会按时给他们交付船只的。”

  “我已经都联系过了。”老人制止了李先生的秘书:“毫无例外,船东都弃船了,三行重工已经彻底的成了一个烂摊子了,这个债务,应该让三行重工自己背。”

  李先生点头。

  三行重工的债务,其实是可以算到三行集团头上的,但是如果他们真的都背下来,肯定是要破产的,这种时候,和政府协商,让三行重工破产,从而抹除那些债务,是最好的办法。

  政府必须要帮助他们!

  “如果这样操作下来,我们再有一笔几亿美元的资金,就能彻底地摆脱困境了。”

  几亿美元啊,从哪里弄这样一笔资金呢?

  “各位,听说明州集团正在研制光刻机,想要将芯片制程缩小到0.25微米,我们要不要把0.25微米的生产工艺卖给他们?”终于,有人开口了。

第0624章 海军该下定决心建造095级核潜艇了!

  对东方的科技封锁,一向都是如此的。

  如果东方没有某种技术,那就要坚定地封锁,禁运,总之,不能让东方得到这种技术,如果东方人要是有了呢?那当然就要将同类型的产品大量地卖过去,挤占东方的市场,当东方本国的研发企业投入的巨额研发经费打水漂,这样就不得不放弃研发。

  等到东方人放弃了研发,彻底依赖外购的时候,再继续垄断,提高产品价格,赚取大量的经费。

  现在,三行集团遭遇到了严重危机,需要筹钱,放眼整个东方,也只有明州集团过得很滋润,丝毫没有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哪怕就算是船东弃船都不怕,因为他们的订单,一般都是百分之八十的首付款!

  虽然表面上明州集团和中芯国际没关系,但是大家伙都清楚,就是明州集团在背后支持的,当初0.35微米的工艺,也是在秦涛的推动下,和三行集团达成合作的。

  现在,三行电子已经有了稳定的0.25微米工艺,正在向0.18微米工艺挺进,在这种时候,把0.25微米工艺交给东方,一方面能赚钱,解决他们迫在眉睫的倒闭危机,另一方面,也能阻止东方人的进步。一举多得啊。

  李先生点头:“没错,这是一个好办法。在芯片领域里,我们依旧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东方人一定会愿意出高价采购我们的芯片工艺的!”

  接到了任务之后,三行电子的负责人尹金龙,再次来到了华亭。

  华亭的发展是日新月异,哪怕只要几个月没来,就会感觉到和过去不一样,更不用说是几年没有来了。

  当初中芯国际刚刚开始建立的时候,四周还是荒凉的,他们这片被划分的高科技园区,仅仅有中芯国际一个企业,但是现在呢?已经有了大批的企业建立起来了,整个高科技园区公司密布,非常的壮观。

  一路看着车窗外面的景象,尹金龙非常的感慨,东方的变化太快了!

  中芯国际的办公大楼里,尹金龙见到了张汝金,一番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张先生,贵方已经完全掌握了0.35微米的工艺,让我们很是震惊,不过,在芯片领域里,摩尔定律永不过时,现在,0.35微米的工艺已经落后了,你们想不想要更先进的工艺?”

  “当然了,我们是不会放弃对先进工艺的追求的。”张汝金说道。

  “我们三行集团和贵方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在,我们为了帮助你们继续发展,愿意将我们最先进的0.25微米的生产工艺卖给你们,只需要五亿美元。”尹金龙说道:“对贵方来说,这是提升芯片工艺最好的一次机会了!”

  张汝金点头:“是啊,0.25微米工艺已经开始普遍起来了,我们的0.35微米工艺已经落伍了。”

  “那你们同意了?”

  虽然底价是三亿,但是做生意,总是要讨价还价的。如果对方不还价,直接给了五亿,那三行集团的手头资金就更充裕了。

  “同意?同意什么?0.35微米是落后了,不过,0.25微米的工艺也已经落后了,现在先进的工艺已经在向0.18微米进军了。”张汝金说道:“我们不能一直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啊。”

  “但是,0.18微米的工艺,我们还在研究之中。”尹金龙说道:“暂时还无法向你们提供。”

  “是啊,靠别人是靠不上住,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啊!”

  靠你们自己?尹金龙有些诧异:“怎么就靠不住了?你们自己0.25微米的工艺成熟了吗?”

  “我们没有0.25微米的工艺。”

  尹金龙更好奇了,说了半天,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有些让人捉摸不透啊!

  “我们目前正在研制的是0.13微米的工艺。”张汝金说道:“所以,对你们的0.25微米的工艺,没有任何进口的需求。我们预计,在今年年底就能试制成功,明年就能正式量产。”

  0.13微米,明年正式量产?

  尹金龙彻底惊讶了:“怎么可能?英特尔都没有这种工艺!”

  “是啊,他们没有,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张汝金说道:“我们是靠引进起家的,但是我们不可能一直靠引进,我们还得靠自研,对了,等到以后我们研发成功,你们有需求的话,也可以来采购我们的机器,我们的价格绝对便宜。最多只卖十亿美元。”

  尹金龙感觉到脑子里嗡嗡的,对方说的是真的吗?

  “如果贵方只是为了压价的话,那我们愿意将0.25微米的生产线用三亿美元卖给贵方。”尹金龙说道。

  要说刚刚建立没几年的中芯国际突然就能引进芯片制程的发展了,尹金龙是说什么都不信的,这更像是一种谈判的手段,想要用这种手段来压价。

  那自己就降价好了。

  “你们或许可以把这种工艺卖给别人,但是我们真的不需要。”张汝金说道。

  不需要,还真是不需要?

  “那你们需要什么?”尹金龙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种恐慌,这次过来,如果要是弄不到钱,那他们三行集团就会面临巨大的危机,如果他们集团倒闭了……那可怕的后果,是他绝对不敢想的。

  “需要的东西也有,你们已经研发出来了256兆的内存芯片,如果把这种技术转让给我们的话,我们倒是可以花一亿来采购。”

  一亿的价格,绝对不少了!

  在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当然是处理器,接下来是南北桥芯片,之后就轮到内存了,容量的大小,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计算机的性能高低。

  中芯国际只负责生产,芯片的研发是龙芯公司的任务,现在,龙芯公司正在积极地研发下一代处理器,根本就没有精力研发内存条,现在,在内存条的技术上,他们还需要暂时进口。

  中芯国际最初的代工产品,就是64兆内存,现在要升级到256兆了。

  实际上,对于普通用户来说,64兆就足够用了,128兆能飞上天,但是,计算机硬件的需求是无止境的,很快就会需要256兆,512兆的内存,现在趁着这个机会,要来这种技术,还是有必要的。

  “一亿也不够啊。”尹金龙的嘴里突然冒出来了这样一句话,等到他说完之后,就意识到了自己这句话不合适,怎么能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底牌呢?

  听到他的话,张汝金笑了笑:“如果你们还想要钱,那就可以把液晶屏的生产线卖过来。”

  液晶屏?尹金龙皱起来了眉头,那可是他们的王牌啊!

  “如果你们想要卖的话,那就要尽早了,毕竟,不仅仅你们三行集团缺钱,现代集团也缺钱,对我们来说,从哪里买都是买。”

  尹金龙咽了一口吐沫:“好,我会把这个提议汇报上去的。”

  中芯国际不会涉足液晶屏的生产,他们只搞芯片,不过,秦总吩咐过,在可能的时候,给首都电子管厂拉个线搭个桥,让他们获得液晶的生产技术,这对国内的工业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现在的机会就是最合适的了。

  三行集团正在面临可怕的危机,现代集团也不好过,现在正好可以让这两个集团竞争,用最优惠的价格把液晶生产线买回来,以后国内的电脑就能用上自己生产的液晶显示器了!

  看着尹金龙离开的背影,张汝金说道:“现在,我们需要联系秦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秦总呢?

  秦涛和武胜利等人已经完成了整个演习的安排,在返回之前,两人作为特殊的客人,来到了勘察加半岛上的核潜艇基地。

  “在多少年来,这里一直都是高度保密的,不欢迎任何的外国人,你们是第一批来这里的外国客人。”尼古拉向两人说道。

  秦涛笑了笑,以前卖废铁的时候,自己就来过了,不过,那些事情都得烂在肚子里,都得赶紧忘掉,现在还是要装作第一次来这里的样子。

  “是啊,我们非常荣幸。”秦涛说道:“你们的水面舰艇力量虽然在逐渐变弱,但是,你们的水下核力量依旧是相当庞大的,让人非常佩服。”

  一个让人迷惑不解的地方,就是俄罗斯的经济虽然不景气,但是他们却相当重视核潜艇的发展,哪怕水面的航母破破烂烂的不能用,他们也要筹集资金维持核潜艇部队,不仅仅是维护老旧的核潜艇,还要开工建造全新的核潜艇!

  就在去年的时候,新一代955型核潜艇开始建造,这种代号北风之神的核潜艇,是让人闻风丧胆的武器。

  俄国人为啥这么重视核潜艇?

  当然是因为,俄国人是要在关键时候动手的,他们的蘑菇弹可不是威慑。

  不过现在,距离955型核潜艇的服役还很早,目前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是667型战略核潜艇,这种潜艇的型号众多,从六十年代一直生产到八十年代。目前服役状态的,都是八十年代的D型核潜艇,它的后面,有着巨大的龟背。

  对于一款战略核潜艇来说,它最大的武器就是携带的那些弹道导弹,在需要的时候,随时会向敌人发起核反击,这些导弹的个头一般都是比较大的,当超出了潜艇壳体的直径的时候,就需要在指挥塔的后面高出一段来,这样才能将导弹塞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