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68章

作者:华东之雄

  “这艘军舰,真是太大了!”不停地有人发出了感慨。

  尼古拉也很高兴,今天带这些人过来,就当做是昨天谈成项目的一个福利了,他们要来看,就带他们看看,马卡罗夫也真够意思,直接就让他们过来了。

  然后,在舰桥那里,马卡罗夫和巴比奇走了出来,当看到东方面孔的时候,马卡罗夫明显地楞了一下。

  “马卡罗夫厂长,见到您很高兴。”尼古拉兴奋地打招呼。

  此时的马卡罗夫,只感觉到心头有无数的草泥马飘过。(俄语不这么说,不过,华东之雄就这么形容啦。)

  谁让你的带着外国人来的?这可是我们最新的重型载机巡洋舰!你要带他们参观,怎么不带去你们舰队的那两艘已经服役的军舰上看看?

  不过,马卡罗夫也不能发泄出来,他的眼珠子转了转,就想到了解决方案,只让这些人在甲板上看看,这就无所谓了,反正只是在这里看钢板,还能看出什么花来?

  “见到你们也很高兴,尤其是这些东方来的客人,非常欢迎,现在,我带你们在甲板上走走。”马卡罗夫说着,推了推自己的黑框眼镜。

  在1143.4军舰以前,他们的甲板上还是非常杂乱的,左侧是飞行甲板,还算是空旷,但是舰首那里,就被粗大的圆柱体占据了,那里是毛子特色的远程超音速反舰导弹。

  反正他们操作的也是垂直起降的雅克-38,甚至因为尾气炙烤飞行甲板的问题,这些飞机很少部署上去,雅克-38都是部署在陆地上的,这些军舰也就沦为了直升机航母。

  所以,俄国人把这些航母叫做重型载机巡洋舰也没错,人家真的是在干巡洋舰的活。

  但是,这些第三代的重型载机巡洋舰就不同了。

  它已经是整体的甲板了,虽然舰首那边的上翘甲板还有些喜感,但是,不得不说,这款军舰,已经是更加接近于航母了。

  当然了,人家依旧可以这样叫。

  西方的航母,就是搭载战机的平台,航母只有有限的自卫能力,攻击全部都需要靠舰载机来实现,拦截反舰导弹之类的,要靠护航的其他军舰。

  但是,俄国人的这种重型载机巡洋舰就不同了,就在前面的飞行甲板下方,就有12枚3K-45“花岗岩”反舰导弹反射装置,这些导弹最大射程550公里,是反航母的利器。

  它的飞行甲板两侧前后4个舷侧平台上布置的4座6单元装9M330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每个单元备弹8枚,总共备弹192枚,近程防护力一流;4个舷侧平台还装有8座CADS-N-1“卡什坦”舰载弹炮结合防空武器系统,还有4座AK630型6管30毫米炮……

  可以说,哪怕只有它一艘,也能冲出去打仗。不需要带刀护卫。

  此时,众人都踩在宽大的甲板上,向前行走,等到走到宽大的舰桥侧面的时候,秦涛开口说道:“在航母上安装四面相控阵雷达,你们还是第一个。”

  想要制导那近两百枚的防空导弹,总得有合适的电子系统,对俄国人来说,目前只有这种天空哨兵雷达系统了。

  这也反应了俄国人在电子领域里面的落后,美国人的宙斯盾战舰,已经一艘接一艘的开始下水了,但是俄国人现在还没有这种专门的防空舰,他们的天空哨兵雷达,在八十年代研发成功之后,目前也仅仅用在了1143.4以及以后几个型号的航母上。

  “那是当然,我们的航母拥有强大的对空搜索能力。”巴比奇接过了话茬来。

  “你们想过没有,把这种大型的四面相控阵雷达,安装到1155型反潜驱逐舰上,再把垂直发射系统移植过去,就能搞出一款和宙斯盾驱逐舰类似的防空舰来?”秦涛再次指点江山。

  他这句话一出,俄国人的军舰专家们,顿时就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第0131章 和老爹同样固执的厂长

  秦涛只是随口指点江山而已,但是,他拥有重生者的优势,所以随口一句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要说和宙斯盾系统类似的防空舰,俄国人现在还真的没有,虽然他们的基洛夫级和光荣级已经是实打实的武库舰了,但是,这些军舰毕竟都太贵重了,不可能大量建造。

  只有研制一款排水量在一万吨以下的专用防空驱逐舰,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由于俄国人的电子技术落后,所以无法在一款驱逐舰上实现均衡的反潜、反舰和防空,所以,他们是分开搞的。

  956型驱逐舰,也就是现代级,安装了威力强大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和中程防空导弹,用来反舰和防空,而1155型驱逐舰,也就是无畏级,用来进行反潜,这样,两款驱逐舰搭配,是他们远洋舰队的主力舰只。

  要是按这种分析的话,似乎在现代级上改装专业的防空舰更为合适,但是,现代级驱逐舰用的是落后的蒸汽轮机,需要很多的舰员来操作,舰桥臃肿,反倒是采用了全燃动力的无畏级,更加适合改装。

  虽然说无畏3防空舰出现在架空历史的小说之中,但是实际上,这种防空舰其实也曾经出现在俄国人的计划之中。

  按照俄国人的军工发展规律,无畏1正在建造,无畏2已经开始设计,无畏3,当然也在构思之中了。

  苏联在最高峰的时候,为了和对面的美利坚抗衡,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发展他们的海上力量的,这种专门的防空舰,当然也在他们的考虑之中,甚至,如果苏联没有崩塌的话,搞不好还真的会把这种东西给弄出来。

  原本,让这些东方来的客人参观,只是一种礼貌而已,马卡罗夫并没有想过要给这些人展示太多的东西,但是当听到这个建议的时候,他也不由得佩服,这些客人还真有眼光,居然能猜到他们后续的发展计划!

  “这位同志,你给大家说一说,该如何改动?”马卡罗夫问道。

  “苏联的军舰,都安装了大量的舰炮,其实,我认为这是没必要的,毕竟舰炮对决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既然成功地勾起了这些人的兴趣,秦涛当然要继续忽悠他们了。

  “就拿1155型反潜舰来说,它的舰首武器,可以重新调整一下,最前面的近程反舰导弹的发射装置,可以去掉,在那个地方,放上一座130毫米口径的舰炮,就已经足够了。这样,原本的舰首两座主炮的位置就空出来了,在这些位置,完全可以塞进去9M38防空导弹的垂直发射筒,这样挤一挤的话,说不定能塞进去48个发射管。”

  大号的区域防空导弹就算了,但是中程的防空导弹,还是能塞进去不少的,要是将尾部的空间再腾一下的话,那就能塞进去更多了。

  秦涛提供的方案,和他们想的也是一模一样!

  巴比奇忍不住开口说道:“但是,我们的天空哨兵雷达天线太笨重了,安装到1155型反潜舰的舰桥上,还是有不少的问题的。”

  马卡罗夫白了他一眼,怎么把不该说的也说出来了?

  虽然是平板的相控阵雷达,但是,只是落后的被动相控阵雷达天线而已,尤其,是非常的笨重,所以现在俄国人只是把这种雷达天线安装到重型载机巡洋舰上,1155型反潜舰的身板,恐怕扛起来有些费劲。

  “割一半啊,你们不会连这个都想不到吧?”秦涛用鄙夷的眼神看着巴比奇。

  具体的数据,秦涛也是清清楚楚,这种天空哨兵雷达天线,是六米乘五米的,割一半,变成三米乘五米,甚至是三米乘四米,这就足够使用了。

  “还有照射雷达的问题,可以学一学美国人,用分时照射的模式,可以引导的导弹数量,也能增加一倍,提供多通道的防空能力。”

  作为毕业后就开始从事防空导弹研究的人员,此时的赵玲用敬佩的目光望着秦涛,这种一本正经胡扯的本事,真的是太强了,俄国人果然被忽悠住了!

  在后世,祖国的神盾战舰,用的是主动相控阵雷达,这种雷达不仅仅能搜索目标,还能跟踪和照射目标,所以,有了这种雷达,才真正的具备了抗饱和攻击能力,只要分出一部分T/R单元来,各司其职就行了。

  而现在这个时代,不管是俄国人的,还是美国人的,都是被动相控阵雷达,电磁波还是用一个巨大的电磁管来生成的,只是在释放出去之前,用移相器来改变相位而已,所以,它虽然可以发现多目标,但是无法分出一部分电磁波去照射目标。

  防空导弹还需要专门的照射雷达,这种雷达的数量,就是宙斯盾战舰的火力通道数量。

  一艘军舰上,安装四个照射雷达就已经很不错了,八个就是逆天了,也就是说,最多可以一次性攻击八个目标。

  那么,来了更多的反舰导弹怎么办?

  美国佬想到了解决的办法,来多少,就发射多少导弹,先照射其中威胁最大的八个目标,等到照射完了,再接力照射其他的目标,此时,导弹也已经按照预定轨道飞行了一段距离,等到有了照射雷达的帮助之后,再精确地飞向目标。

  这种方式,说起来简单,但是实际上,用起来很难,因为它需要电子系统足够先进敏捷才行,俄国人还没有这种水平。

  如果俄国人的电子技术够先进,何必要分开反舰和反潜两种军舰?通用驱逐舰就搞定了。

  不过,俄国人偏偏不能承认自己的电子技术落后,这些方式实现不了,所以,他们面对秦涛的提议,还只能点头,表示秦涛说得正确,对他们有很大的启发。

  秦涛一番指点江山,让俄国人刮目相看,他的心情也很不错,此时,众人继续向前走,已经走过了舰桥所在的中部,向舰首的跃飞甲板的方向而去。

  “苏联的设计师们太有创意了,这种跃飞甲板,成功地让重型战机具备上舰的可能。”秦涛继续说道:“不过,它也带来了不少的限制,如果想要操作舰载固定翼预警机的话,还是要有蒸汽弹射器。”

  此时,秦涛站在了跃飞甲板的顶端,从这里眺望着零号船台,在那里,巨大的订单107正在焊接之中。

  虽然订单107的甲板并没有焊接完毕,也看不到蒸汽弹射器的开槽,但是,相关的设备已经在尼特卡基地那边组装起来,实验了数年,所以,西方早就推测,俄国人最新一艘重型载机巡洋舰,是要安装斜角甲板的蒸汽弹射器的了。

  看着秦涛望过去的方向,马卡罗夫也很感慨,作为造了半辈子船只的老人,他的手下能够组装和西方匹敌的战舰,他已经心满意足了,他充满期待。

  其他的人,也都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心情激动。

  要是我们也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军舰,该有多好!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这种想法,他们不知道,在之后数年的时间里,这个理想会一点点地变成现实。

  众人足足在舰首站了十几分钟,才开始向回走。

  “如果这条船能拆开卖废铁,我觉得它能值一百万箱的水果罐头。”秦涛小声地向尼古拉说道。

  尼古拉笑了笑:“是啊,它一定很值钱,但是,我们可没有操作的空间,所以,还是算了吧。”

  秦涛也笑了:“现在没有,或许以后就有了呢?我的朋友,我们既然来了,总得弄点好东西吧?我还能弄到一些好东西,卫生纸,圆珠笔,塑料袋什么的。”

  秦涛一边说着,一边向四周张望,果然,还真让他给看到了。

  就在远处的草地上,摆着一堆的破烂。那里应该是废弃不用的东西,其中,一个如同左轮手枪转轮的装置,非常的显眼。

  当看到那个装置的时候,秦涛的心就一下子火热起来。

  他当然知道,那种东西,就是俄国人的转轮式垂直导弹发射装置!虽然距离很远,看不清楚大小,但是,只要看到在转轮式发射装置下面的发射管是长方形的,就知道它应该是9С95型发射装置!(这个型号还真难查到,不知道对不对。)

  俄国人最喜欢使用的,就是这种左轮手枪的发射装置,不过,一般来说,这种发射装置下面,塞进去的都是圆筒形状的发射管,不管是远程的里夫·M,还是中程的施基利,都是这种的,只有近程的例外。

  这种近程防空导弹,是用陆基的防空导弹改进过来的,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尔作战系统,它创造性的在一个底盘的基础上,布置了防空导弹、搜索雷达等等装备,是俄国人野战防空的利器。

  俄国人一向都喜欢把陆基的防空导弹给挪过来,所以,这种导弹系统很快就开始挪到了军舰上,从1975年研制,到1986年装上军舰,也是十年磨一剑,俄国人海军拥有了先进的近程防御的导弹。

  从射程上来说,它只有十几公里的最大射程,似乎很落后,但是,它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技术,不需要目标照射雷达,具备多目标攻击能力,一套系统就能同时对付八个目标,绝对是近程防御的利器。

  北约按照自己的命名规则,给它起了个SA-N-9 Gauntlet(臂铠)的编号,在俄国人这里,则是叫做短剑。

  就在后世爆发的那场战争中,莫斯科号被击沉,俄国人的海军立刻就土法上马,把陆军的道尔M1,直接吊到了军舰的直升机甲板上,用来配置更合理的拦截火力,可见这种武器系统的强悍了。

  在陆军的道尔M1系统里,发射箱就是长方体的,到了海军这里,也是长方体的方式,但是,却装到了转轮手枪的发射单元上,整体造型看上去有些古怪。(搜某些图搜到的,觉得也有些好奇,如果它是圆柱体的发射筒,请告诉华东之雄这个军盲,再改过来。)

  任何一个造船厂,都会有大量的废铁的,切割钢板剩下来的部分,安装各种系统的样品或者是坏掉的东西,那套垂直发射装置,应该就是样品或者是在安装中发现有问题的,直接就扔在那里了。

  秦涛想起了自己去713研究所的时候,在那里夸口,要找机会把垂直发射装置给他们弄过来,现在,正好是个机会啊!

  这些发射装置,大同小异,只要弄到一款,其他不同大小的导弹,也可以照葫芦画瓢,所以嘛,现在就下手吧!

  “我的朋友,我觉得那些破烂,能换上十吨卫生纸。”秦涛指着远处的破烂说道。

  俄国人这里,各种生活物资都极度缺乏。

  说来也奇怪,俄国人不缺树木,按说将树木砍伐了做成卫生纸也是很容易的,还是最好的木浆纸,但是,俄国人只发展重工业,轻工业一直不咋地,这种造纸厂生产的卫生纸,也不够他们使用。

  此时,秦涛可以用卫生纸换那些破烂,也是没问题的。

  尼古拉立刻就点头,吩咐身边的副官去追上了走在前面的马卡罗夫交涉,很快,副官就黑着脸回来了。

  “马卡罗夫厂长说,那些东西都是国家的,他没有权力处理。需要相关部门调配到我们钢铁厂去回炉。”

  尼古拉的脸色有些难看,不过,虽然他咬牙切齿,也是无可奈何。

  这名马卡罗夫厂长,1934年出生,经历过残酷的二战,他们这个时代的人,很多都是怀着对苏联的绝对的忠诚,就像是秦涛的老爹一样,有着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让马卡罗夫假公济私,中饱私囊,那是不可能的。

  这里是造船厂,又不是舰队,所以,尼古拉也没有别的办法,马卡罗夫不答应,那他也只能作罢。

  “哼,就让他们造船厂的人,继续用水擦屁股吧。”尼古拉恼火地说道:“我的朋友,下午咱们去61公社造船厂,我和那里的厂长莫斯卡连科是好朋友。”

  马卡罗夫这个家伙不识好歹,尼古拉也没有办法,所以,他要换个地方了。

  中午的用餐,也不是很愉快,这里的造船厂食堂,连酒水都不给提供,尼古拉简单地吃过了饭菜之后,就带着一众考察团的人员,前往61公社造船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