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670章

作者:华东之雄

  “江老,你们厂的涡扇九进展如何了?”秦涛有些关心地问道。

  430厂是造航空发动机的,为了给轰六配套,以前主要搞涡喷-8,后来接受了仿制斯贝的任务,只不过,这个任务太艰巨了,陆陆续续地仿制到了现在,秦涛非常关心。

  在海军的燃气轮机研发的过程中,430厂也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在涡扇十五的研发中,430厂也跟着掺和了一下,不过,这些项目毕竟不是他们为主的。

  现在,要仿制图-22M的发动机,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要落在430厂的肩头了。

  听到秦涛问起来这个问题,江老挺起胸膛:“秦总,请放心,在今年年底,咱们一定能完成斯贝的百分之百的国产化,目前咱们的项目已经进行到了百分之九十八。”

  越到后面就越难,毕竟最后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肯定都是最困难的,不过,国内的科技也在发展,用九十年代的技术力量去解决六七十年代设计的发动机,应该不是很难,最终肯定会攻克。

  秦涛点头:“图-22M用过很多款发动机,大批量使用的NK-22发动机是一种双转子发动机,属于俄国人六七十年代的技术,我们仿制起来应该不成问题,最新型号使用的则是NK-32-1发动机,这是一种先进的三转子发动机,油耗比NK-22低了百分之五十,不仅仅用在图-22M3上,还用在了图-160上。”

  “我们要仿制,就仿制最先进的!”江老信心十足:“这些年来,我们国内的航空技术飞速发展,我们不仅仅要仿制,还要改进提高!”

  秦涛皱着眉头,看向了林老。

  他只是抛砖引玉,具体能拍板的,还是海空军的领导,而且,肯定还得经过反复磋商。

  NK-22的确落后,但是能暂时解决有无的问题,NK-32是比较先进,但是国内没搞过三转子的,万一项目拖延了怎么办?看看斯贝的仿制,前前后后花了多少年!

  林老思考了一下,看向秦涛:“秦总,有没有办法从俄国人那里,聘请一批发动机专家过来?尤其是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里专门设计NK-32的专家?”

  秦涛的脸上一阵苦笑:“林老,您还真是会使唤人啊!”

  这种事,秦涛不止一次做过了,所以现在,林老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想要仿制俄国人最先进的轰炸机发动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只测绘外观,不知道内部结构,加工工艺,要是能请当时研发的专家过来,就最好了!

  毕竟NK-22实在是太落后了!

  那么,NK-32的专家和技术资料能弄到吗?秦涛的脑子里,涌现出来了一个传说:航空考古。

  在77年的时候,随着图-160项目的上马,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也开始设计全新的三转子的发动机,到了83年的时候,NK-32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到了93年的时候,一共制造了250台发动机。

  由于图-160只有三十架,所以这批发动机能够用很长的时间了,俄国人的远程轰炸机部队一直都在用这些发动机和零件。但是图-22M也开始用这款发动机,加上图-160开始远航训练,还打算恢复生产,导致库存的发动机不够用了,得重新生产。

  等到俄国人打算重新生产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技术资料都丢失了!他们花费了整整四年的时候,用航空考古精神发掘该发动机技术文档,并最终恢复了大部分,再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改进,生产出来了全新的NK-32-2发动机。

  现在这段时间,应该是那些技术文档有没有丢失?

  “这种事情,秦总过去应该是最合适的。”武胜利也开口了。

  既然老丈人都发话了,秦涛也就没什么说的了:“好吧,我可以去一趟,不过,不能是为了NK-32发动机,而是为了火箭发动机去考察。还有,咱们得派出相关人员,前往乌克兰。”

  “去乌克兰那里干嘛?”众人都有些惊讶。

  “俄国人肯定会防备着咱们,咱们派人去乌克兰那里洽谈图-22M轰炸机的发动机和零部件,有没有成果无所谓,只要能拖住他们的视线就行,所有人都以为我们会从乌克兰那里搞零件,这样我们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里弄到好东西了。”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是俄国人大名鼎鼎的航空航天发动机研发机构,他们不仅仅生产飞机用的发动机,也生产火箭用的发动机!上次航展的时候,明州集团就大手一挥,把库兹涅佐夫设计局库存的NK-33发动机全部买回去了。

  现在,明州集团正在大踏步地向太空前进,去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那里考察,顺理成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本事,明州集团还是很在行的。

  此时,听到了这个安排,林老和武胜利都是眼前一亮,秦涛就是有这种本事,只要安排他去做,他就会给做得妥妥当当的。

  此时的秦涛,心中也是有些无奈,从开年到现在,几乎都在飞机上忙活了,今年这一年,难道自己要一直不务正业了!不过,想想海军航空兵大批的轰六J挂载鹰击-12反舰导弹那浩浩荡荡的场景,他又有些心潮澎湃,既然已经到这一步了,那还有什么说的,干吧!

  既然是打着购买发动机的幌子,那秦涛就不能直接前往萨马拉,首先来到的当然是位于琼州的星舰公司。

  秦涛是习惯性的放权的,只要用了某个人,就会给他很大的权力,在星舰公司,技术方面是由马克斯负责,而在资金方面,是由万振福把关,两人共同合作,为了人类登陆火星的事业而忙碌。

  基建项目进行得很快,这里已经有了专门的研发和生产大楼,专门的火箭试车车间等等。

  当秦涛走进去的时候,就听到马克斯的咆哮声传来。

  “不,我不管是什么理由,我们的星舰MK1必须要全部使用一种发动机,我们要登陆火星,就得降低成本,怎么才能降低成本?大量生产,通用化!通用化你们懂不懂?”

  老马就是这样一个固执的人!秦涛的心中感慨,他就是靠着这种固执而发展的。当然了,他的这个固执,是身边的人都不喜欢的。没有人愿意和一个固执己见的人打交道。

  “我们现有的Nk-33发动机的比冲很高,在液氧煤油发动机中排第一,但是,它依旧无法和液氢液氧发动机相比,后者是唯一能实现比冲超过四百的发动机。”一名技术人员开始解释:“我们的一级火箭可以用NK-33,但是我们的二级火箭必须要用液氢液氧发动机,这也是国际惯例。”

  “去她妈的该死的液氢液氧发动机!”马克斯恼火地咒骂着:“我们现在也不过是为了实验初期的技术,所以才不得不用液氧煤油发动机,等到以后,真正飞向火星的时候,我们得发展全新的液氧甲烷发动机!”

  “液氧甲烷?好像全世界也没有这种发动机啊。”

  “全世界没有,我们就做第一款!”马克斯说道:“我们可以把宇航员送上火星,但是我们没办法把他们接回来,我们只有利用火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和水来合成甲烷以及液氧!”

  马克斯是真正考虑飞向火星的,火箭燃料的选择也是很讲究的,送人过去已经难上加难,想要飞回来,必须要就地取材制造燃料。

  NK-33是凑合着现在使用的,以后还得研发全新的发动机!毕竟现在项目才刚刚开始,他们的资金不多,不可能大张旗鼓的搞全新的发动机。这些都以后的计划了。

  现场交流的声音都是英语,毕竟马克斯忽悠的技术人员,大部分都来自NASA。

  嘎吱,门被推开了。

  “该死的,我不是已经说过,开会的时候无关人员不要进来吗?”马克斯恼火地看向了门口那边,然后脸上的表情僵硬了一下,跟着就站了起来,走向门口:“秦总,您怎么来了?”

  他对待手下非常的严苛,但是对于秦总这个大金主,绝对得客客气气的啊!毕竟秦总可是他的背后大老板。

  “最近有空,过来看看,我们的星舰项目进行得如何了?”秦涛笑着问道。

  “秦总,我们目前正在进行整体设计。”马克斯说道:“现在,我们给您介绍一下我们的星舰。按照当初的计划,我们的星舰MK1的近地运载能力是六十吨,正好可以给国际空间站承担运输任务。为了实现这种推力,我们计划在下面安置十八台NK-33发动机,在上面安装六台。”(猛禽火箭是一百吨的近地运载能力,两百吨推力的发动机,一级安装了31台,现在的NK-33用多少台不会算,估摸着用了十八台。)

  “秦总,这种技术有很大的风险性,当初的N1火箭就是因为并联了太多的发动机导致屡次爆炸的,我们现在要做这种火箭,风险很大,而且,我们的二级火箭也不合适。”

  技术人员忍不住告状了。

  “闭嘴!”马克斯扭头咒骂起来:“你们不需要在这里抱怨,你们需要低头做事!”

  “统一一款发动机的设想是不错的。”秦涛开口了:“而且,各位也知道,我们目前也只有这一种发动机。”

  大家伙都低头了,秦总是外行,说出什么来都不奇怪,这就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悲哀啊,有什么办法呢?

  “不过,我们可以把现有的NK-33发动机进行一番改进,提高一下真空比,方便在外太空使用。”

  改进?

  在场的人大眼瞪小眼,怎么改进?这可不是说句话的事!

  “秦总,我们该如何改进?”

  “这个我也不知道,我们去一趟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那里的设计师或许会给我们提出一些可靠的建议。”秦涛说道。

  大家伙终于点头了,没错,没别的办法,只能是去找俄国人了,在这种发动机方面,只有俄国人最厉害了。

  “去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马克斯皱起来了眉头:“这样会不会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的进度很紧张!”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这次去,或许还能让我们的星舰能更快地完成设计定型。”秦涛说道:“如果要是能顺带着将一批火箭专家带过来,那就更好了。”

  马克斯点头:“那我们就赶紧去吧,现在就出发。”

  这家伙,绝对是个工作狂,一天可以干二十个小时的那种!

第0595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位于萨马拉州,这里有很多航空航天企业,在苏联崩塌之后,这些企业也只能抱团取暖,共同做成了萨马拉“劳动”科研生产联合体。

  不过,苏联的辉煌已经过去,他们的很多研制计划都已经终止,他们的产品也少得可怜,在火箭发动机上,他们无法和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竞争,后者有着诸如RD-170这样世界上推力最强的火箭发动机,在喷气发动机上,他们也无法和其他的同行竞争,只是靠着一些产量很低的产品勉强度日。

  当初卖给明州集团的那批库存发动机,他们才算是解了燃眉之急,赚了一大笔钱。

  虽然明州集团倒手又卖了更多的钱,他们也无法去羡慕,如果不是有明州集团的运作,或许还根本就卖不掉呢。他们拿着那笔钱,就已经美滋滋的了。

  现在,明州集团又要过来考察了,他们怎么能不兴奋?他们在期待着明州集团能再花一大笔钱,让他们的日子好过些。

  与此同时,秦涛的动向也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

  “秦总去了萨马拉,他们是不是想要从那里采购一批NK-32发动机?”莫斯科里,有人已经开始怀疑了。

  “他这么明目张胆的过去,怎么可能把NK-32发动机买出来,我看谁敢偷偷卖发动机给他们!”又一个声音响起:“谁卖,就判谁的刑!”

  “我们的情报系统发现,东方派了一些人去乌克兰那里,洽谈图-22M的零部件,这个秦总做事,果然是滴水不漏!”

  “没错,他在明面上,吸引我们的注意,掩护背地里去乌克兰的那个团队,哼,这点小计俩,糊弄不了我们,我们要重点关注乌克兰那边的行动,不要被秦总给带偏了!”

  秦总很厉害,他们也不差,他们很快就能识破秦总的阴谋了,他们绝对不会让秦总得逞的!

  他们不知道,秦涛这次去库兹涅佐夫设计局,还就是有所图的,乌克兰那边的队伍才是忽悠人的,真真假假,这就是孙子兵法。

  秦涛的专机降落在了萨马拉附近的机场,然后乘车直奔库兹涅佐夫设计局,而这一路上,马克斯还真没有闲着,一直都在工作着。

  一个专心致志的投入到工作中的男人,果然是很有魅力的,秦涛也是美滋滋的,自己在用人方面,绝对是很有能力的。

  库兹涅佐夫设计局的门口,一群人等待着,等到车子停下的时候,瓦伦丁迎了上来:“秦总,欢迎来我们库兹涅佐夫设计局考察!来,我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劳动科研联合生产体的负责人,斯米扬·维克多切科先生。”

  秦涛和瓦伦丁接触过,他是库兹涅佐夫设计局里的重要元老,不过并不是整个科研联合生产体的负责人,看着同样头发花白的斯米扬·维克多切科,秦涛伸出了手去:“维克多切科先生,见到您很高兴,我们这次是来进行技术求助的。”

  技术求助?

  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这就是来送钱的啊!

  “请放心,不管贵方提出什么技术要求,我们都能做到。”维克多切科点头:“目前,我们已经在NK-33火箭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出来了NK-43发动机,推力提升到了两百吨,肯定能更好地适应贵方的需求。我们希望以后在航天方面,可以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当初卖的NK-33发动机都是库存货,所以价格便宜,NK-43是最新开发出来的,如果要是卖这种发动机的话,肯定是正常的市场价。

  “我们就是为了发动机来的。”秦涛说道:“不过,我们对NK-43发动机不感兴趣,我们希望研发液氧甲烷发动机。”

  马克斯的心中一阵的兴奋,这是他计划的方向,但是因为研发资金不足,所以他也没有提出这个想法,没想到,秦总这么支持他的火星计划,现在居然就要研发全新的发动机了!

  “液氧甲烷?”瓦伦丁有些好奇地问道:“秦总,在全人类几十年的航天历程里,还从未有过这种燃料的发动机啊!”

  最初的液体火箭,也就是德国的V-2火箭,用的是酒精和液氧,毕竟当年燃料缺乏,酒精这东西可以用粮食来酿造,虽然燃料的能量不高,也得凑合着用。

  到了冷战时期,燃料就多了,有毒的燃料,比如说偏二甲肼和硝酸的组合就曾经大行其道,后来俄国人开始专注液氧煤油发动机,美国则是一门心思搞液氢液氧发动机。但是,没有一个航天机构策划过使用液氧甲烷。

  “老马,把这种发动机的好处简单地给各位介绍一下。”秦涛笑呵呵地说道。

  一众人一边向里面走,一边听马克斯的介绍。

  “首先,这种发动机的优点就是绝对不会结焦,发动机可以多次工作,我们想要低成本进入太空,就得使用能重复的火箭,我们预计这种液氧甲烷发动机能重复使用上百次,这样就能大大地降低成本。”

  重复使用上百次?大家伙都有些惊讶:“航天飞机的经历已经告诉我们,重复使用的航天器会有很多危险,刻意追求重复使用,结果造成了危险性大大增加,这是不划算的。”

  “那是因为航天飞机太过复杂,用的是燃料也不合适,我们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我们的液氧甲烷发动机还有另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从火星的大气层中制取这两种燃料,对于我们的火星计划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你们还真的打算飞往火星?”维克多切科惊讶地问道,这种话虽然不礼貌,但是也是他的真实想法,在现在这个时代,谈论飞往火星,太过遥远了。

  前些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两个国家争夺登陆月球的荣耀,结果,苏联失败了,N-1火箭爆炸在了发射台上,彻底埋葬了他们的梦想,至于美国,虽然成功了,也是集全国之力搞出来的。

  现在,明州集团下属的一个星舰公司,想要用私人资本的力量来登陆火星,怎么听怎么不靠谱啊。

  “我们星舰公司成立的唯一目标,就是登陆火星,这个目标是绝对不会变的。”马克斯说道:“我们现在,就是在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们相信,一定会走到那一天的,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