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军舰 第63章

作者:华东之雄

  赵玲已经见过秦涛和尼古拉他们喝酒了,因为喝酒成了好朋友,所以做了一些生意,但是,现在喝酒的都是俄国人的高级官员,这些人难道在喝酒之后,就能放弃某些原则了?

  “俄国人不是不同意咱们去看苏-27战机吗?这顿酒喝过,他们失败了,所以,他们就得认输,就得让我们去看苏-27战机。”秦涛接过来了水,然后把嘴凑到赵玲的耳边,小声地说道:“这就是俄国人的规矩。”

  (当时的事情,已经传得很神了,版本也很多,有的说是喝酒谈价钱,从五千万美元谈到了三千万美元,对五千万美元这个价格,华东之雄还是带着怀疑的态度的,毕竟,在九十年代初期,F-15的价格还不到三千万美元。后期不断通货膨胀,价格才会不断上涨的。)

  “什么?”赵玲睁大了眼睛。

  出来之前,计划就已经定好了,考察团的目标就是苏-27,但是,俄国人是不肯的,难道,还能因为这一顿酒,就让俄国人改变主意?

  “你等着看吧。”秦涛说着,抬起头来,把水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

  “那个,我没什么事,你回去睡吧。”秦涛喝完了水,向赵玲说道。

  “谁知道你半夜会不会呕吐,我还是留下来吧。”赵玲说着,推了推秦涛:“你躺里面,我躺外面,我们还是君子协议,谁要是越过了中线,谁就是禽兽。”

  “唉,你这是在考验我啊。”秦涛说道:“我也不知道明天早晨,我会不会禽兽不如。”

  “那就试试啊。”

  赵玲躺了下去。

  “俄国人为什么这么爱喝酒?”

  “因为这里天寒地冻的,喝酒可以让他们取暖。”秦涛说道:“对俄国人来说,可以不吃饭,但是不能不喝酒,每年冬天,都会有喝醉了酒的俄国人在外面睡着被冻死的。长期的生活习惯,让俄国人非常喜欢喝酒,也把喝酒当做一种外交手段,当年印度跑来买装备,那可是被俄国人给灌惨了。现在,俄国人要灌咱们,没门。这次输了,他们就得给咱们好处。”

  “涛哥,你说,如果你和别人喝酒的时候,我给你在酒上动手脚,比如说,酒瓶里面换成水,然后把商标撕下来一点做标记,如何?”

  秦涛赶紧摇头:“小玲,俄国人很讨厌在酒桌上弄虚作假的,被他们发现了,那就麻烦了。”

  “那就不让他们发现啊。”赵玲说着,转移了话题:“我不是特别懂,那个苏-27战机,比米格-29好在哪里?”

  “米格-29腿短啊,只能飞几百公里,打上几枚导弹,就得飞回来,否则就没油了,苏-27能飞一两千公里,你想想,要是布置到海南岛的机场上,直接能飞到南沙再飞回来。”秦涛说道:“虽然目前只能空军采购,但是以后,咱们海军也是有份的。”

  类似的好处还有很多,后者用的是电传操控,更加先进,后者机体庞大,改装的潜力很大,后者可以成为舰载机,那可是国内最需要的啊!

  秦涛说得吐沫星子飞溅,手也在不停地比划着,不由自主地过了中线。

  啪!

  几天之后。

  “我的朋友,非常感谢你们的热情招待,我们要回去了。”林老向送行的别里雅柯夫说道。

  他们来这里,就是来参观考察的,米格-29已经看完了,米高扬的工厂也考察过了,所以现在,他们要结束行程了,至于心中的遗憾嘛……

  “各位请等等!”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军官跑了过来:“我们刚刚接到上级的通知,我们的政府原则上批准了苏-27的出售,各位可以去共青城126厂,参观我们正在生产的苏-27。”

  他的声音很大,所有人都听到了。

  赵玲一阵的惊讶,秦涛说得还真没错啊,喝了一顿酒,把俄国人给灌倒了,结果,就能得到苏-27战机了?

  这也太离谱了吧?

  当然了,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而已,真正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说,俄国人必须要和中国搞好关系,打开军售大门,既然看不上米格-29,那就得卖苏-27,再比如,他们国内的经济不景气,也需要出售自己的军火。还有,双方谈起那段友好的岁月,让他们回忆过去,感慨万千等等。

  总之,对方松口了,眼看东方来的考察团看不上他们的米格-29,他们终于决定,出口苏-27!

  所有人都是一阵激动。

  在俄国人这里,米高扬和苏霍伊是两个著名的飞机设计局,总部都位于莫斯科,不过生产厂就不同了。

  苏霍伊设计局主要有两个工厂,其中位于远东地区,阿穆尔河畔的共青城加加林飞机制造厂,主要生产单座的苏-27战机,东西伯利亚地区,贝加尔湖南端的伊尔库茨克工厂,主要生产双座的苏-27UB教练机,后来他们在这款飞机的基础上,发展出来了著名的苏-30战斗轰炸机。

  (还有一个不怎么出名的新西伯利亚厂,这个厂以前是生产米格机的,后来苏联崩塌之后,这个厂被苏霍伊持有了股份,才开始生产苏霍伊的飞机。这三个厂合称苏霍伊三幻神。)

  一行人蹬上飞机,前往远东地区。

  李大明坐在飞机的一个角落里,无聊地看着窗外的蓝天白云,他的鼓起的肚子,也已经下去了,对这家伙来说,再多的酒也不怕,此时的他,有些百无聊赖,期待着类似的酒局能多一些,让他喝个痛快。

  “喂,老兄,等到考察完苏霍伊之后,我们就和空军分开了,到时候,你跟着我们去继续喝酒。”秦涛坐到了他的旁边,向他说道。

  李大明兴奋得连连点头。

第0124章 秦涛的朋友就是我尼古拉的朋友

  阿穆尔河的河水,缓缓地流淌着。

  在这条河流的河畔,矗立着俄国人在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工业城市共青城。城市被河流一分为二,西边是行政、商业、文化中心及钢铁厂和造船厂所在地,东边是以炼油厂、飞机厂为主的工业区。同时,东、西、北三面低山环抱,南部有湖泊和沼泽。风景非常不错。

  1932年,这里还是一个普通的彼尔姆斯科耶村,一大批的共青团团员来到这里,用他们勤劳的双手,把这里建设为了城市。

  阿穆尔钢厂建立起来之后,这里更是迅速发展成为大型工业中心,拥有重型机械制造和船舶修造业。萨哈林岛开采的石油在这里提炼,又建立了木材加工、建筑材料、造纸等工厂。

  加加林飞机制造厂,只要听名字,就能知道多有名了,这可是以第一位飞上太空的航天员命名的工厂,在俄国人那里的代号,叫做126厂。

  飞机厂上拥有一条长长的跑道,考察团的专机,就降落在了这条跑道上。

  等到走下飞机的时候,就迎来了飞机制造厂的厂长阿列克谢、苏-27的主任设计师尼克谢夫、著名的功勋试飞员普加乔夫等人。苏霍伊设计局的总设计师西蒙诺夫带队,站在这些人的前面,他正好在这里视察,听说东方的客人要来,正好在这里接待。

  除了他们之外,还有远东军区的几名军官,当秦涛走下飞机的时候,顿时就是一愣。

  在人群之中,他赫然看到了尼古拉的身影!

  当四目相对的时候,尼古拉也非常的好奇,秦涛不是一个倒爷吗?怎么和这些人混在一起了?

  这次只是考察,并不会涉及到具体的谈判,所以,气氛非常的友好。

  众人进入了飞机厂,看着里面正在生产的黄皮苏-27。

  生产飞机是不会有流水线的,属于工位的生产方式,宽大的生产车间里,有无数个安装工位,各种高台,工人们将零件推到工位上,逐次安装。

  虽然效率低下,但是,也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方式。

  众人都看得非常入神。

  秦涛慢慢地落到了人群的后面,和尼古拉站在了一起,趁着其他人不注意,尼古拉小声地问道:“我的朋友,你已经很长时间没过来了,我甚至都开始担心你了。”

  几次生意下来,尼古拉赚了不少,还指望着秦涛不断地过来找他做生意呢,谁能想到,秦涛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我的朋友,真是抱歉,我那新招收的秘书,居然出生军人世家,我稀里糊涂,犯了一些错误,结果,就只能和我的秘书在一起了,最近在帮我未来的岳父大人做事,没有时间。”

  赵玲也在参观考察的人群之中,所以,这件事是没法隐瞒下去了,秦涛干脆就和尼古拉明说了。

  男人嘛,这种事情是可以理解的。尼古拉露出一个会心的笑来:“秦,你的运气真不错,能参加这种级别的考察团。”

  “别提了,我的老朋友。”秦涛说道:“我更喜欢过以前那种生活。对了,你能帮我的忙吗?让我在未来的岳父大人那里争点面子。”

  “当然可以,包在我身上。”尼古拉很大方。

  考察了一整天的飞机制造厂,第二天上午又观看了苏-27的飞行表演之后,代表团的大部分人都乘坐专机返航了,只有海军的人员留了下来。

  “各位,你们既然是秦的朋友,那就是我的朋友。”尼古拉看着海军的几个人,说道:“我会带你们多考察一些我们的工厂,现在,我们首先去共青城造船厂,我带你们去考察一下我们苏联海军最先进的潜艇制造工厂!”

  武胜利等人一阵的兴奋。

  秦涛几次以物易物,换回来了很多好东西,海军方面当然知道,秦涛已经搭上了尼古拉这根线,只不过不知道双方的关系如何。

  现在,尼古拉这样说,很给秦涛长面子。两人是好朋友啊。

  共青城不仅仅制造飞机,同时也制造船只,在30年代末就开始建造潜艇了,冷战期间,更是制造过多种先进的核潜艇,先后造过Y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和D-I级弹道导弹核潜艇,1970年代末开始建造维克托-III级攻击核潜艇以及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全部都是北约代号,俄国人这里都是数字编号,比如说阿库拉级,他们的编号就是971型。悲剧沉没巴伦支海的库尔斯克号,属于949级。)

  听到了尼古拉的话,秦涛稍稍地谦虚了一下:“我的朋友,你们的潜艇制造工厂里面,有很多的机密吧?我们这样考察,是否方便?”

  “当然没问题。”尼古拉拍了拍自己的胸脯:“我们的877型潜艇,已经开始对外出口了,以你们的级别,是可以接触到的。”

  秦涛这才反应过来,尼古拉还是留了一手的,己方要参观核潜艇,当然是不可能的,不过,常规潜艇就不同了,这款877型潜艇,就是俄国人的装备序列里面,最出名的常规潜艇,俄国人自己起的绰号叫做比目鱼,西方更习惯叫它基洛级。

  没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洋黑洞,基洛级潜艇!

  这款潜艇,和祖国也是有着很大的缘分的,后来祖国进口的基洛级潜艇之中,有一艘就是在共青城造船厂建造的。所以,尼古拉的这个提议,秦涛虽然觉得有些遗憾,不过,还是欣然接受。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去看看苏联最先进的柴电潜艇。”

  武胜利点点头。

  考察团留下了一部分人继续参观,俄国人那边当然是要继续接待的,不过,既然尼古拉主动要求带着这些考察团剩余的人员参观,俄国人的上级也就放心大胆地把这些人交给了尼古拉。

  尼古拉带着众人,前往造船厂。

  时间已经是六月份了,这里的天气非常清爽,共青城造船厂里,也是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谁能想到,再过一年半载的,庞大的帝国轰然倒塌,这些造船厂,都成了没有娘的孩子呢?

  秦涛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第0125章 877型潜艇

  前来考察的海军军官们,此时也都很感慨。

  空潜快,是从海军成立之后就开始走的路线,走到了现在,有了什么成果?

  空中力量,需要靠七爷八爷,和发达国家差了一代,快艇力量,也就是刚刚开始海试,还没有正式装备部队的双体高速导弹艇,看上去还算是有个现代化的样子,潜艇嘛……

  潜艇方面,就更是落后了。

  虽然有核潜艇,但是,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而已,091级核潜艇的噪音巨大,美国海军的潜艇在几百海里之外就能听到。

  至于常规潜艇,目前大量生产的035潜艇,只不过是二战德国潜艇的俄国人仿制品的升级产品。速度慢、噪音大,装备设备性能差,动力系统落后,只要看艇首的形状,就知道和世界先进水平有多大的差距了。

  现在,他们要去看877型潜艇,这种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潜艇,让他们充满了期待。

  “各位,欢迎你们来到共青城造船厂。”造船厂的厂长阿尔达尔带着几名下属亲自迎接。

  “听尼古拉同志说,你们是来参观877型潜艇的,我带你们过去,顺便给你们做个简单介绍。”阿尔达尔一边走,一边和众人介绍了起来。

  “1974年,红宝石海洋机械设计局开始设计新一代的潜艇,六年之后,也就是1980年,第一艘877型潜艇,是在我们共青城造船厂开工建造的,建造编号451,服役之后的编号是B-248,建成之后,交付给了太平洋舰队,成为他们的训练艇来培训种子艇员。”

  尼古拉在一旁补充了一句:“是的,这条潜艇我记得,非常不错,静音性能相当好,美国人把我们这款潜艇叫做大洋黑洞。”

  “是的,上面采用了大量的静音技术,比如,在潜艇的表面,铺设了消音瓦,在潜艇内部,所有的机器都装在减震底座上。”阿尔达尔继续说道。

  此时,众人已经来到了877潜艇的建造船台上,此时,正在建造中的一艘潜艇,正在进行表面铺设消音瓦的工作。尾部的螺旋桨,已经被用一块布罩了起来。

  看着那些方形的消音瓦,秦涛也很感慨:“我的朋友,你们的消音瓦技术相当不错,领先美国人很多年,如果要是能够提高粘贴质量,让它不掉下来,就更好了。”

  俄国人的军工装备,一向都是五大三粗的,潜艇的噪音很大,所以,他们也在不断地研究着降噪技术。